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承续书院的经典语录 正文

承续书院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09 01:58:28

云湖书院的宗旨是全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弘扬,全力促进佛教思想文化的研究与教学,下面是2016江苏云湖书院佛教经典研修班招生启事,希望大家喜欢。

2016江苏云湖书院佛教经典研修班招生启事

云湖书院由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创办,书院院址设立于风景旑旎的云湖之畔佛光祖庭大觉寺中。

云湖书院的宗旨是全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弘扬,全力促进佛教思想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大力弘扬、普及正确的传统文化及佛教文化知识,启迪智慧,丰富心灵,建设善美人生及庄严国土。现在,书院佛教经典研修班第3期正式招生,特发布公启如下。

一、课程开设

书香云湖·佛教经典研修班是云湖书院所设系列高层次研修培训班之一。佛教经典研修班以系统传授佛教史上重要经论为主干课程,同时辅助以佛教史、人间佛教、禅修初阶、佛教文化等课程的学习。学员通过本系课程的系统及深入地研习,不仅能够读懂读透有代表性意义的重要佛教经论典籍,真正收到“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的学习效果,也将会在佛教文化知识、身心修养等方面获得实质性的`启发及提升。

云湖书院第3期佛教经典研修班将以大乘佛教般若系统重要经典如《小品般若经》、《金刚経》、《心经》等为教学研习之核心经典。

二、师资介绍

云湖书院佛教经典研修班相关课程,将聘请学有专精的法师及知名佛教学者担任。

书院佛教经典研修班的授课教师有美国西来大学基金会执行董事依空法师,佛光山编藏处主任永本法师,佛光山台北金光明寺住持觉培法师,佛光祖庭大觉寺都监妙士法师,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云湖书院院长程恭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邱永辉教授,西北大学宗教研究所李利安教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唐忠毛教授,四川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雪梅教授,台湾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陈一标教授、阚正宗教授,台湾南华大学哲学系尤惠贞教授等。

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佛光山长老慈惠法师、慈容法师、心定和尚、心培和尚、心保和尚,也将担任云湖书院佛教经典研修课程的指导。

三、招生对象

对佛教经典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中华传统文化怀有高度的热忱,在佛教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人文社科等诸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精进治学,品德优良,身体健康,能够有足够时间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及考评之各界社会人士。

四、报名方式

1、学员可在大觉寺公布微信平台在线报名,经审核通过后会发送报名表填写;

2、云湖书院佛教经典研修班提供免费学习,获得录取的学员不需交纳学费,但酌收材料费,全勤者结业后退还。

五、管理方式

1、第三期佛教经典研修班授课时间为2016年6月18日至6月26日,共计学习时间为9天。

2、集中授课期间学员安排住宿于大觉寺中。

3、学员在书院学习、住宿期间,应当承诺自觉遵守大觉寺的各项制度及佛门各项管理。

4、学员须态度端正,认真笃实,坚持出勤,逹到书院考评要求者,将授予云湖书院结业证书。

六、联系方式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香林路66号宜兴大觉寺

联系人:妙悯法师

电话:0510-87376181转3103

邮箱: yunhushuyuan@qq.com

经典的书院对联经典篇

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大成殿)

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

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大成门)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文庙庑廊)

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锆;

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教学斋)

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

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讲堂)

教同化雨绵绵远,泉似文澜汩汩来(百泉轩)

学忆宋张绵圣脉,书传虞夏刻螭虬(百泉轩)

金声玉振,虎跃龙腾(成德堂)

胸怀子美千间厦,气压元龙百尺楼(时务轩)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吹香亭)

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前门)

经典的书院对联精选篇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大门)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

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大门门厅)

纳于大麓,藏之名山(二门门厅)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二门门厅)

三湘隽士讲研地,四海学人向往中(赫曦台)

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赫曦台)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讲堂)

一水长流池不涸,两贤互磋道终同(讲堂)

岳麓学府传千载,书院育才有良规(讲堂)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讲堂)

经典的书院对联最新篇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千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讲堂)

圣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宸翰;

名山汲古,上藏三坟五典,诸子百家(御书楼)

训诂笺注,六经周易尤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书生(御书楼)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讲堂侧门)

惟楚有才,三湘弟子遍天下;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半学斋)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

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大成殿)

觉世庸民,诗书意象春秋,永垂道法;

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大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