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空之境的境界经典语录 正文

空之境的境界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10 02:15:42

1、钱是"坐"着赚出来的,不是靠操作赚来的,只有用客观的方法判断趋势翻转时才平仓。

2、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正所谓,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

3、既然风是冷的,你又何必去想念春天时候的和风暖阳。那就把自己穿暖和点吧,毕竟,现在他是冬天。

4、爱你是我的职业,想你是我的事业,抱你是我的特长,吻你是我的专业!欢乐只因你起,忧伤也是为你,不管白天还是夜晚,我只有好想你。

5、恶友的笑脸不如良朋的怒容。

6、没有经历的简单是简单,复杂过后的简单是境界。

7、佛是师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重在修行,修德,以苦为师,知足少欲,证果。落实在生活中,万法皆是佛法。

8、生活中一定会有伤害你一的人,但是你仍然需要继续相信别人,只是小心些而已。

9、如果真的珍惜这份感情,一定不要说分手,因为两个字一旦说出口,你们的感情就永远有了不可缝合的裂痕。

10、世界在你离开那一天起变成了一个漫长的死寂,静静的空荡提醒着我终于只剩下自己……

11、恋爱就像口香糖,时间长了会平淡无味,觉得平淡了就想放弃,而无论丢在什麽地方,都会留下难以抹去的痕迹。最浪漫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因为想一个人而寂寞,因为爱一个人而温柔;因为有一个梦而执着,因为等一个人而折磨;想去履行曾经的诺言。

12、一只越飞越远的鸟,使天空变得越来越低。

13、在走向人生这个征途中,最重要的既不是财产,也不是地位。而是在自己胸中像火焰一般熊熊燃起的一念,即"希望"。因为那种毫不计较得失、为了巨大希望而活下去的人,肯定会生出勇气,不以困难为绊脚石,肯定会激发出巨大的激情,开始闪烁出洞察现实的睿智之光。只有睿智之光与时俱增、终生怀有希望的人,才是具有最高信念的人,才会成为人生的胜利者。

14、人生有输有赢,得势顺境时不要得意忘形,放纵自己;失势逆境时不可消极颓唐,放弃自己。成功的人生,要自己定义;快乐的人生,要自己创造!

15、深到骨髓的痛,想解脱也没有路让我回头。

16、人生的经历就像铅笔,一开始削的很尖,慢慢的,经历的多了也就变得圆滑了,再后来,如果承受不了太多的压力,就会断了。

17、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何必要强迫自己。学会知足,常想一二。努力过,尽心了,无论结果,是否得到理想的都无所谓了。红尘过往,没有人握得住地久天长,唯有珍惜当下。

18、痛快地上厕所,洗完澡满身香香,饭吃了八分饱还吃得下点心和水果,从冰天雪地跑进屋子衣服胡乱一脱钻进被窝,阳光刚好打在整张床上,一觉睡到自然醒不担心有什么未完成,这些都是我能想到,最幸福的事情。守好心,走好路,珍惜最真的情感,感受最近的幸福,享受最美的心情,任时光流转,岁月变迁。

19、不怕下跌而怕放量,尤其是在相对高位放巨量。

20、不要一味的索取,两个人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向着一个目标一起加油,女孩子是应该被宠着,但是要有个度。

21、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风景,缺少的只是发现的眼睛和体味风景的心情。

22、一个人爱不爱你,在不在意你,你是感觉得到的。不要骗自己,不勉强自己。

23、每个人都不希望厄运降临,希望自己顺顺当当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无疑是天方夜谭。

24、内心强大,才能道歉,但必须更强大,才能原谅。

25、和过去说再见,有些人就再也别联系了。

26、挥挥手,和过去说再见!

27、没有对美好的"未来",抱有深信不疑的信仰、对"现在"的贬抑就不会彻底。

2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龚自珍《己亥杂诗》

29、创立属于自己的格式,以我之名斗破苍穹!

30、不是爱情,也不是友情。 他们问我为什么记得你。我也说不清,所有的一切都像流水账,细细碎碎的,捞不起来。 我不记得我们说过什么、做过什么,也不记得到底是谁偷吃了谁的好丽友。 但是我记得你。

31、为什么有的.人明明相爱,却又互相伤害呢?就是因为相爱,才会有那么多的执着、期望和要求,总希望他变成我所想的那样,於是也难免会失望、哭泣和怨恨,渐渐就不爱了。

32、如果没有如果,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33、权威是用力量和智慧竖立起来的!——路遥《平凡的世界》

34、你眼底一个波澜,已有人为此溃之千里,爱情啊…… ——墨宝非宝 《一厘米的阳光》

35、芭蕉叶,打秋风,夜闻铜盥滴雨声。

36、对于虚无主义的克服,人们杀死了上帝,最终信仰了永恒轮回,并以此终 结了信仰的时代!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青春咖啡馆》

37、我在高中的时候有一个体育部部长是个女的,此人主业铅球,长得触目惊心不说,而且赘肉横溢,估计一辈子只能与铅球相依为命。

38、年少时我们风雨同舟,每晚一句轻轻的晚安,年迈时一起迎接朝阳和黄昏,我们一直在一起,这就是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情,只因有你的陪伴。

39、这个人很简单,对我好过的人我就一辈子都记得。

40、在炽热的阳光下,抬头仰望着那一望无际的天空,突然无尽的思绪在心头一闪而过,就连那段藏在心底以为永远也不会再想起的回忆,也在眼前慢慢浮现昔日的模样!真的,什么物质享受,全都罢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你自己的成就。

41、要学会取悦自己、解救自己,不要害怕一个人,变强大的自己也会闪闪发光。

42、真正的喜欢,绝对不只是那些屏幕上充满暧昧的深夜,而是切切实实对你好的行动。

43、过去的人,有他们出现的意义,但不要太念念不忘。过去的人有过去的好,但最好的,还是你身边的那个。

44、如果不是特别的幸运,就一定要特别努力;人生很贵,请别浪费!往事不回头,往后不将就。

45、不要和我说对不起,我很抱歉,对于你心灵的平静,而不是我的救济。

46、最令人心寒的方式,一旦关心的话"你怎么了",现在就变得不耐烦了"你又怎么了?"

47、人不是鱼,怎会理解鱼的忧虑。鱼不是鸟,怎会理解鸟的高兴。鸟不是人,怎会理解人的荒诞乖张。您不是我,怎会理解我。

48、人生中的酸甜苦辣,痛苦与甜蜜,黑暗与光明,孤独与喧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49、最好看的衣服,没敢买;最想接近的那个人,不敢和他多说话。过分美丽的东西,一旦和我们发生联系,总有过强的撞击力,潜意识里,我们总害怕它们会改变我们生命的部分或全部,在它们面前,我们总绕道走,就像在质量过大的天体附近,连光线都要拐弯。

50、是谁说的,有些爱终是散落在人海。

51、一个人对孤独的害怕就是对他自己真实面目的害怕,一个害怕孤独的人永远无法真正地了解他自己。但是我们不想去了解自己,我们甚至害怕去了解自己。在孤独中,我们内在的某些真相会自己显露出来,那么我们花费一生构筑起来的那个自我的幻象就可能因此而垮掉。所以,为了继续维持幻象的真实性,我们也不得不对孤独时时加以防范。作者:张方宇 出处:单独中的洞见,群言出版社

52、假如没有碰见你,我本可以忍受那些孤傲。

53、突然,我回想起了那个亲切的声音。打开心扉,理解推荐:给自我一个拥抱。心扉一开,忽然,一股热浪从我背后汹涌而来,我转身回看,看见一团巨大的火焰,从山似的冰顶上喷涌而出,瞬间构成一幅由火球铸成的巨大画面,在空中翻腾跳跃燃烧飞舞爆裂。火,成了茫茫一片;冰成了股股热泉。拥抱的力量,能改变世界啊。

54、理由是弱者的借口。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弱者始终在原地踏步的抱怨中等待着条件降落在自己头上;而强大的人,从不做这种无谓也没有结果的等候,他们会始终坚定地向前,用自己的坚持与智慧突破诸多阻碍。成败的关键永远不是条件,而是我们对成功的向往和所付出的努力。

55、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你不曾有真心,我不曾有真心。你我皆不会相思,那么,谁会了相思?又是谁害了相思?——公子欢喜《风流劫》

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经典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经典三: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经典四: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经典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 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经典六: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 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经典七: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经典八: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经典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 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经典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2. 世间无论如何变,万变中我们要求不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念佛求生净土」。时局险恶,灾难频繁,我们想做好事,而好事多磨,没有清净心、没有智慧和定力,没有办法应付灾变。所以心一定要清净,要能够定,才有智慧知道如何解决问题。

3. 戒定慧表现在日常生活上,有种种的形态,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最好的例子。有时候我们看他破戒,事实上并不然,反而那些作法,是真正的持戒。

4. 处在乱世,每个人都觉得很苦恼,如果不学佛,往往不知道怎麼作。在乱世中,最重要的是修善积福,有福的人到任何环境,都能够安定自在,所以福报非常重要,我们称佛為「二足尊」,就是讚叹佛的福报、智慧都圆满。

5. 我们个人修学的原则是三福、六和、三学,接触大眾的时候,则是歷事练心,要遵守六度、十大愿王,保持心地清净,才能够成就自己的道业。

6. 大眾共修,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想法、看法统统放下。真正念佛人,没有妄想,也没有见解,一心一意就想离开这个世界,还有什麼想法跟看法?我们只想求生净土、见阿弥陀佛,别人提出看法,我们还是一句佛号老实念,所有的业障都能够消除。

7. 平日处世待人接物,都要用清净、平等、慈悲的心。慈悲要有理性、觉而不迷,不是感情用事;清净心是随缘不攀缘,凡事顺其自然。心地清净,不管环境再复杂,也能看得清楚明白;心不清净,想看也会看错。所以清净心能生智慧,这是自性的本能,我们现在失去本能,是因為妄念很多、心散乱,如果心清净,有定力,六根能力自然就恢复。

8. 度眾生要看机缘,好比

9. 修行人一心一意為佛法、為眾生,一生就让佛菩萨安排,我们自己不必操心。

10. 日常生活待人处世,能够恒顺眾生、随喜功德,这是「权智」;自己保持清净心,一尘不染,这是「实智」。我们不要以佛法的标

11. 佛陀教我们自行化他,不但是自己明白道理,认真修学,更要尽心尽力的把佛法介绍给大眾。眾生早一天认识佛法,就能够早一天觉悟,离苦得乐。多少人听闻佛法之后,都深深感叹自己学佛太晚。所以我们传播佛法的速度要快,我们耽误别人,将来别人也会耽误我们。无心的耽误,虽然没有罪,但是一定有过失,有心的耽误,造的罪业就更大。

12. 一个团体要有人才,彼此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才能兴旺。如果互相嫉妒,很快就会衰败。尤其在佛门,嫉妒障碍就是破坏僧团。世间人破坏一个国家,比不上破坏僧团所造的罪业重。所以,自己如果不能与大眾和睦相处,就应该离开,这是爱护僧团的作法,也是个人德行的表现。

13. 学东西一定要有耐心,世出世法之成就,就在於功夫深;没有成就,就是没功夫。加拿大张老居士的书法,刚开始练习一个字,每天要写一百次。整整练习五十年,到现在七十六岁,仍然谦虚不已,不耻下问,处处请教人。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最值得我们效法记取。

14.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要做一些真正有利於眾生的事,也就是把文化传统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文化是一切幸福的根源,如果捨弃文化,所有的事情做得再好,也只是

15. 我们真正发菩提心自行化他、弘法利生,一生都让佛菩萨安排。别人对我毁谤、讚誉不必放在心上,身心才会清净、自在。

16. 我们口头上说利益眾生,眾生得不到真实利益,必须自己真正有修持,才能帮助眾生。所以在自己没有成就以前,自度比度他重要;等到功夫成就的时候,利益眾生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事业,这才是真正的慈悲和智慧。

17. 人生在世,不要跟人结冤仇,也不必刻意结善缘,佛教我们「广结法缘」。善缘好过头会变成恶缘,只有广结法缘,才是身心清净没有染著。

18. 锋芒毕露的人没有福报,所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19. 孔老夫子的思想中心是「中和」,古人讲「忠恕」,「恕」就是中和,与佛法讲的随缘是同一个意思,能够随缘就是很大的智慧。

20. 真正能够帮助眾生得到真实利益的只有念佛法门,问题就在於我们是不是真正放下身心世界,老实念佛。真正用功,业障一定是快速消除,觉得轻安舒畅,法喜充满,生活过得安乐、自在。

21. 弘扬佛法真实的功德利益,是帮助眾生觉悟,降伏烦恼。如果帮助眾生增长贪瞋痴的,绝对不是善知识。

22. 自古以来,中国对於伦理道德非常重视,因為这是安定社会重要的教育,统治者的责任,也就是要维护道统。所以不管他自己作得好不好,能够维护道统,并且将之发扬光大,就是很大的功德。

23. 布施,不是说你布施的钱愈多,你将来得到的愈多,不是这样的。布施是看你的心跟力,你的心真诚,你的心恭敬,布施钱财虽然很少,得的福报很大,不可思议!如果你布施的钱财很多,你的心并不恭敬,并不真诚,你得的福报反而很小。

24. 世间人恩怨复杂,有爱有恨,今天两个人再好,明天说不定就反目成仇。而且爱得愈深,恨得愈重。我们了解事实真相,看破放下,心地自然就会清净。

25.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个人能够获得大家的尊敬,没有其他原因,就是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我们每个人最大的障碍,是自己的毛病、烦恼、习气,能够一一克服,必定有成就,中国古人「悬梁刺股」,為的就是克除自己的毛病习气,否则要想成就,非常困难。

26. 现代社会环境复杂,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的诱惑很大,修行的确不容易,如果没有很深的定力,坚强的道心,往往会退转。所以我们要记取古大德的教训,谨言慎行,小心保护自己的清净心。

27. 在这个时代要想建立制度非常困难,根源在於世间人道德伦理丧失,谁也不愿意服从谁,所以世界秩序大乱,大灾难必定会降临,能够逃过劫难的人,一定是有大福德之人。

28. 在这个时代,我们道场就依靠无量寿经所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建立共识。我们没有大乘菩萨明心见性的境界,也没有小乘人的禪定功夫,只要能够守住这一句「阿弥陀佛」,今生一定能够脱离轮迴。所以这八个字,的确是我们了生死、出三界的唯一生路。

29. 世尊示现八相成道、讲经说法,就像一

30. 处在逆缘就要想到「万法皆空」,没有一样是真的。心地自平静。

31. 处在动乱时期,「忍」字最重要;愈是动乱的时候,愈要能够忍耐。能够忍耐,身心才能安定,头脑清楚冷静,处理事情自然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