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失语 惟石能言
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绵延古今的除了辽阔疆域、华夏子民、自然风情,还有灿若星河的文化瑰宝。四大文明源起于中国,孔圣先贤诞生于中国,一部部思想巨著代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然而,一场精神与文化的漠视正被滚滚发展的车轮碾压得喧嚣尘上。传统婚俗被贴上繁杂与落伍的标签,耳熟能详的歌谣变成耳畔不再响起的绝唱、古朴的贺兰岩画在时光中斑驳脱落……岁月失语,惟石能言。那些古老文明的碎片,言说历史、记载变迁,也传承民族的精神。因此,我们要科学保护、全民行动、去粗取精批判继承,三位一体保护文化遗产,守卫民族精神!
保护文化遗产,全民行动是关键。文化是全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绮丽也恩惠全民,因此文化的拯救也自然意在全民。这个全民,是政府官员也是普通民众,是花甲老人也是蹒跚孩童。从阅读一本经典起,与思想巨匠、古圣先贤来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从学习一门手工技艺起,在环环相扣的过程中感受技艺的繁杂、精湛与叹为观止;从欣赏一次戏剧起,在情景与韵律间感受文化的庄重与唯美……保护文化遗产,全民捍卫自己的文化阵地,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保护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是手段。文化遗产的保护,精神与思想的重视是前提,科学的保护才是手段和落脚。菊儿胡同正是借由“有机更新”的理论,才找到了传统肌理与现代元素的完美交融,也才有了都市人难得的闲情逸致;上海豫园正是循着历史渊源与民族特色的藤蔓,而重遇发展的阳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芙蓉古镇也在原样原修、原貌原现的保护中,保留独特而可贵的原真性……文化遗产的保护战,绝不是无人问津的淡漠不为,更不是意气用事的盲目乱为,而应是科学保护的真正有所作为。
保护文化遗产,去粗取精、批判继承是态度。一如阳光多元的光谱有长短,各色的光种有利弊,文化遗产亦是如此。有传承民族精神的精湛技艺,如贺兰皮影、鹤溪缸窑;也有夹杂着陈落的糟粕,如女人的裹小脚、男人的妻妾成群;还有不符合现代生活的陈词滥调……作为有思想的现代人,在汲取文化遗产给予我们精神食粮的同
事,也应剔除不符时代潮流的陈杂。保护文化,去粗取精、批判继承,让优秀的文化遗产历经时空的雕琢和打磨,光照华夏。
历史更迭,时代变迁。我们在不断刷新经济面貌的同时,也别淡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宝贵财富——文化遗产,别让它在悄然流失中,荒漠了民族的根、精神的魂。让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科学保护、动员全民行动,让文化遗产绽放耀眼的光芒。
为未来而镌刻历史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活动提升到国家和立法层面,其意义和影响不可估量。以国家公祭的形式告慰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的英灵,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并借此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历史一再证明,落后就要挨打。泊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的国家苦难记忆永不可忘。77年前,日本侵略者的战火焚掠中国大江南北,荼毒无辜苍生,日寇铁蹄所至,哀鸿遍野;六朝古都南京更是经历一场旷世浩劫,手无寸铁的30万同胞惨遭戕害,扬子江畔,血流成河,举国悲恸,世界震惊。种种暴行翻遍史书未见,罄天下之竹而难书。南京大屠杀堪称灭绝人性的反人类暴行,与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大屠杀一样,是军国主义带给人类巨大灾难的见证。这一残暴行径,经“二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早已世所公认,这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可能否认和改变的。
我们举行国家公祭日,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牢记战争悲剧,追求共同和平。“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主席在国家公祭日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近代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人民无数次经历了战争磨难,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合作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我们要把和平视为须臾不可或缺的阳光空气雨露,珍惜和平,维护和平。
我们举行国家公祭日,是为了彰显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权的尊重。“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无依。”30多万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他们都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曾经温暖的家庭。反观日本右翼分子打着“尊重死者”的.幌子,借口所谓
“死者即神”,不顾国际社会的一再谴责,一意孤行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灵位的,缺乏对被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屠杀的南京30万生灵最起码的忏悔和尊重,完全背离其鼓吹的“尊重人权”的口号,彻底暴露了他们的虚伪本质。
我们举行国家公祭日,是为了反思历史教训,激扬民族精神。公祭活动把人民的普遍精神诉求上升并锻造为国家意志,将这段历史的集体记忆镌刻入每个公民的心中。一寸山河一寸血。面对日军侵华罪行,中国人民捐躯洒血、共御外敌,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最终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硝烟虽已散尽,警钟还需长鸣。牢记国耻,勿忘国殇,我们绝不能让历史再重演。
铭记苦难,砥砺前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行,中华民族发展前景无比光明,将源源不断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扶老人险——道德背后的阴影
近日,支付宝平台推出了一款“扶老人险”的保险产品。“扶老人险”保费仅为3元,保期一年,投保人投保后,如不幸发生“好心扶起受伤老人反而被讹”的意外事件,最高可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赔偿,且全年提供法律咨询。该产品在线上发售10天已售出8.5万份,其中超90%的购买人为80后和90后,广东、浙江、江苏三省销量最高。
该保险推出后,引发的争议不断。有人认为,这是用商业模式破解道德痛点的“创新”,2万元的保险能让人们有扶起老人的“底气”和“勇气”。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带有炒作性质的营销,让人根本上去忽视了道德。人民日报记者对老人采访时,问到扶老人险,让老人非常气愤,感觉“被打了一耳光”。
在这样的有人觉得靠谱,有人觉得离谱的情况下,买与不买这个保险都觉得尴尬。其实,扶老人险的背后反映的实实在在都是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更是隐藏在看似道德问题背后的阴影。
当下,对于“扶不扶”问题早成为老生常谈的社会问题。扶老人遭受讹诈,在每个月的新闻中总要有上个几起,让老百姓不禁谈“扶”色变。而这样的社会现状跟我国长期以来宣扬的尊老爱幼的传统道德大相径庭,让一些老人不禁感叹人心不古。其实关于“扶不扶”看似是一个道德问题,归根结底是信任危机、社会保障不足等一系列社会的阴影。
首先在于陌生人社会下不信任,导致不敢扶,更不想扶,希望通过“老人变坏”这一论调让自己不必背上道德谴责。
其次在于法律的不完善,以往法律上对于老人诬陷的行为基本上以批评教育为主,惩戒力度太轻会让其他人以为诬陷的违法成本很低,这种破窗效应会让更多的人产生“反正诬告不犯法”的心理,从而导致扶人成本过高,讹诈成本过低而使问题愈演愈烈。
最后在于社会保障的不足,老人缺乏医疗、养老相关的各项保障,只能通过讹诈的形式来解决自身各项疾病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才能实现根本上的“保险”。要让扶不扶不再难以抉择,所要做的还有很多,尤其是政府部门更要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予以实现,比如,进一步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调查取证渠道等。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任重而道远,人心扶起来,道德自然也扶起来了。
铺开月光的宣纸,用袅袅檀香做笔,蘸着花间的夜露,我想为你写一封情书。
亲,说过晚安后,你真的睡了么?如果没有,请你接受我的邀请,与我一起,在宋画的山水中畅游。重叠起伏的山峦,在云的缭绕中若隐若现,一湾清泉,在月色里与落花追逐。你的箫声,拍打着蒹葭深处熟睡的鹕鸟,我的短句,在水边研墨着甘醇的桂酒。我用长长的留白,绾成软烟一般的裙裾,你用云间的天青,染就腰间的流苏。
你说,等我,我送你一件礼物。我点头微笑,愿意随君同度春秋。我看着你,用林间松涛折叠成一帆翠蓬,用穿山溪涧裁剪成白舸银舟。你说,来吧,跟随我一起。我踏风迎上,撒落了一地娇羞。亲爱的郎君,你可知我愿意将自己化成你眸中的一滴泪珠,缓缓地、徐徐地带走你所有的忧愁……
可是,你转身了。面向水天深处。我懂得,你的目光浩远,没有尽头。我不想多说什么,安静,是我献给你最特殊的温柔。亲,你若离开,我将一个人在山巅听风,任凭孤独成海,淹没一切玉宇琼楼。我将把心雕刻成杯盏,等你的似水柔情,注满、沁透。我会想念,因为记忆无法随意删除;我的牵挂,也终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忽然,我发现自己醉了。醉在这一场奇缘,醉在自己梦的城堡。窗外的秋风,渲染着我笔下的水痕,平的竹青,仄的樱草。如何才能将这情书写完呢?如何才能压抑住内心的汹涌波涛?当月色和花香融汇,当诗文和图画相拥;当记忆成酒,当梦寐成歌;当眼前的一切都成为过去,我将怎样调制离殇与欢笑?!
亲,你睡了么?当我还抱着“晚安”的.玫瑰兀自欣喜,你是否已经在梦里播种春桃?当我看着帘栊上的水色而猜度明早的晨光,你是否已经接受了五岳之邀?当我的指尖,开满了深情的旋律,你是否已经用夜的长笛撩拨起嫦娥的发梢?当我静静地编织着鸳鸯的花篮,你是否已经在诗林词海中独领风骚……
我要用最轻的云,披在你的肩头;我要用最雅的曲,安抚你的疲劳。我要用最清的香,微薰你的衣衫;我要用最静的花,勾勒你的唇角。虽然,我只有一对透明的翅膀,我却愿意为你,飞跃沧海,化身你窗前的新草。
亲爱的郎君,我在用眼泪娓娓诉说,我却不再介意,你,是否知道……
时间悄无声息地逝去,转眼间他已经离开了五年。当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似水柔情,让我知道他从未离开,一直在我心里,给予我不曾变改的柔情,陪着我走过人生中的所有繁华和荒凉。
五年前,我和他已经约定相守一生了,但偏偏命运爱开玩笑,在我们还有一个月就要举行婚礼的时候带走了他,让一个月后已经安排好一切的婚礼没有了新郎。我们约定了一生,却只相爱了两年,从此岁月失语,我一个人守着我们的回忆和爱情踏过流年。
我们约定了很多个纪念日,相遇纪念日、第一次牵手纪念日、第一次约会纪念日、第一次亲吻纪念日、见家长纪念日、求婚纪念日……每一个对我们有重要意义的日子都成了我们的纪念日,每个月至少有一个纪念日,有一个月甚至有三个纪念日。我很庆幸能够有这些纪念日陪着我度过没有他在身边的日子。每当我想起他,我都会抚摸脖子上他送给我的平安扣,就像他仍然在我身边,以他的似水柔情温润着我的心。
时光匆匆,我对他的思念与日俱增。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劝我忘记他,早日开始新生活,尽早习惯没有他的生活。虽然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但是我做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已经在我的心里深深地扎根了,一旦把他拔除,恐怕我的心就会有一个永远都无法填补的缺口,会令我更加悲伤。这些年,我用思念和爱浇灌着他留在我心中的根,早已盘根错节,深入骨髓,岂是那么容易说忘记就能忘记呢?
五年以来,我几乎每天都会抚摸他留给我唯一的纪念品。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这块平安扣比起他刚送给我的时候更晶莹温润了,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人养玉,玉养人”吧。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因为这玉石里有他的似水柔情,在我的思念中日益温润,就像在安慰我一样,告诉我即使他不在了,也会用这样的方式陪伴着我。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我曾经对这句话很不以为然,岁月的确无法言语,但石头能说什么呢?与其等石头说话,还不如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精彩的`人生更来得实际些。然而经过五年相思后,我才对这句诗有了不同的理解。时光荏苒,很多事情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岁月不会告诉我们到底改变了什么,但是我们身边很多看似不变的东西都在用细微的变化告诉我们时间曾经来过,留下了许多痕迹。这些痕迹,不仅告诉了我们岁月改变了什么,也告诉了我们有什么一直未变。
对于失去挚爱的我来说,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似水柔情。岁月和我的思念将这个平安扣变得越发温润,就像他在对我低声诉说着曾经对我说过的情话,曾经对我许下的承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温柔动人。若有一天我的思念停止了,那么这平安扣也就失语了吧,就像他离开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