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名言警句
1. 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司汤达
2. 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歌德
3. 大凡实际接触过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不肯超越事实的人很少会有成就。——赫胥黎
4. 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5. 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王业宁
6. 凡能独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对自己的工作开辟一条新的路线。——吴有训
7. 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雨果
8. 企业的成败在于能否创新,尤其是当前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在企业特殊困难时期,更需要有这种精神。——黄汉清
9. 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阿西莫夫
10.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爱因斯坦
11. 有了精神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像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廷德尔
12.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爱因斯坦
13. 科学研究工作,尤其富于创造性的意义,尤其是要依靠自力更生。当然,自力更生并不等于封锁自己。——李四光
14. 我们要记着,作了茧的蚕,是不会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的。——李四光
15. 在科学研究中,是允许创造任何假说的,而且,如果它说明了大量的、独立的各类事实,它就上升到富有根据的学说的等级。——达尔文
16. 在自然科学中,创立方法,研究某种重要的实验条件,往往要比发现个别事实更有价值。——巴甫洛夫
17. 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李政道
18. 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鲁迅
19. 我们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在成功中学到的.东西多得多。——斯迈尔斯
20. 发表自己的不正确的意见,要比叙述别人的一个真理更有意义;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才是一个人,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过是只鹦鹉。——陀思妥耶夫斯基
21. 遇到难题时,我总是力求寻找巧妙的思路,出奇制胜。——朱清时
22. 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蒙森
23. 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马克·吐温
24. 异想天开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巴乌斯托夫斯基
25. 对新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柏格森
26.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卓别林
27.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李政道
28. 既然像螃蟹这样的东西,人们都很爱吃,那么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只不过后来知道不好吃才不吃了,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个勇士。——鲁迅
29. 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郭沫若摘自:关于创新的名言
30. 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李四光
31. 光看别人脸色行事,把自己束缚起来的人,就不能突飞猛进,尤其是不可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生存下去,就会掉队。——本田宗一郎
32. 蜜蜂则采取一种中间的道路,它从花园和田野里面的花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种材料。——培根
33. 保守是舒服的产物。——高尔基
34. 在创造家的事业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米丘林
35. 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萨特
36. 我们的科学史,只写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的,发现“此路不通”的失败者统统不写,这是很不公平的。——爱因斯坦
37. 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人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贝弗里奇
38. 科学研究基于同一法则,即一切事物的产生取决于自然规律,这也适用于人们的行动。——爱因斯坦
39.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托马斯彼得斯
40. 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黄汉清
41. 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松下幸之助
42.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约翰D洛克菲勒
43. 作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年轻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变的戒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做出了大师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来,让世人大吃一惊。——费尔马
44. 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爱因斯坦
45. 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陈玉书
摘要:创意字体是根据标准字体,按照视觉设计的规律,用新思维、新理念、进行装饰、修改、精心处理的字体。本文从创意字体设计的原则、表达、分析和实例入手,为创意字体设计寻找更好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创意字体在一定范围中摆脱原来的形状和笔画的约束,根据内容和应用文本的要求,发挥艺术想象力,通过机械方法,随机的手绘,或者用电脑设计等手段,对字形、笔画和结构变更设计,重新组织,使外形更加新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传达的信息更加多元化,创意字体更现代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创意字体设计;设计原则;思维表达
近些年来,许多新的设计字型出现在中文字体中。这些优秀的设计不仅有一个新的面貌,独特的风格,而且广泛的设计和生活领域。创意字体从信息、视觉、艺术的角度,你会发现只有设计创新才会带来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创意字体设计具有其他设计元素和设计手法所不可替代的传播效果,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当我们进行字体设计时,我们倾向于关注如何更改字体,并尝试将字体从笔画、图案、甚至结构更改为使它们看起来不同。但是记住,创造性字体的首要原则是准确地识别文本信息。易于阅读是字体变化的基本前提。当公众看到有创意的字体时,他们可以快速做出反应,而不用猜测。对于一些需要修饰和更改的文本,尽量不要损坏字体结构,确保文本信息传输功能不受影响。以字体结构的适当变化为准则是合适的。对于装饰来说,字体结构的过度变形很容易使读者失去其意义,尽管思维混乱,字体设计的信息功能和使用价值仍然令人困惑。往往更优秀的创意字体更像是一个高的认可度,喜欢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过目不忘的符号。在现代设计中,创意字体设计应坚持个性化原则。字体作为一种特定的形象才能脱颖而出,获得受众最大程度的理解、关注和同情,并追求视觉化、个性化、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为目标。在个性化字体制作的过程中,有时会改变文字笔画的方式,有时会演变字体结构,进行创新,有时还会出现字体、表现形式、个性化,如图像、字体等。个性的运用从审美原则和审美的角度挖掘文本的意义。同时,个性化设计的字体不是每个词的个性,但安排相互影响彼此关系的文本几组,以便在整个文本的整体和谐,美观悦目,有的甚至字形不变,通过变形、空间、光、颜色的结合,只有聪明的处理可以更加个性化的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的提高。字体的演变,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突出个性化的设计过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字体的诞生并不受传统的字体模式的束缚,如国外一些著名设计师开拓字体设计领域甚至是概念上的突破,事实上非常有个性的字体将耳目一新。因此,个性化的字体不仅会被谈论,其意义在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拓展我们的交往空间,并增添大量的精神诉求。创造性字体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包括一系列形象思维的创造过程,如字体的细化、风格的确定和表达形式的选择。联想和想象在创造性思维中非常重要,它们被广泛使用。它们是决定字体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联想是从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从一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形式。它也是一种潜意识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积极和自觉的联想能有效地促进人类的记忆和思维。在字体设计的过程中,联想和想象是记忆的提炼和升华。不断拓展和创造是创造性字体思维表征的具体体现。
1.通过字形变化表达字体含义
汉字的形象化表达是对文本意义的形象化。指通过笔画的形象化、整体形象化、添加形象化,进一步传达文本的意义。将图形和字体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文本信息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视觉图形来改善文本的传递功能,从而达到识别的目的。这种创造性的方式创造了一种新的视觉语境,同时也增添了兴趣传达形象的意义。写意是汉字设计中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它还包含着具体的造型思想。一般来说,人们对“形”的独特含义的理解往往是通过象形,这是翻译成同音词和同义词。通过图形和图形的结合,达到了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字体设计的过程中,不同的字体的出现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应进一步打破传统字体的呆板形象,自觉加强汉字风格化,以最大程度发挥汉字的新的独特形式。汉字应该被添加到图形元素在象形文字的视觉形式的想法和概念设计,努力创造一种的新的审美境界。
2.字形变化和字体含义相结合
字体的表达意图往往是文本触发下的对象,是情感和想象的主体,表现出文本的特殊意义,用一种巧妙的思想表达文本的内容和深层次的思想。不同事物聚在一起的思想形态、情感色彩和创造性思维特征的多样化,都能有超越字体设计的意义,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思考空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创意字体设计的关键是“意”,情感和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是文字内容抽象,设计空间更为广阔,无论是具象或抽象的线的使用,是有机的或无机的形,把颜色、字体变化是由联想展示创造性情感创造新的图像文本样式,超脱具体形状。这种类型的创意设计带有强烈的心理暗示和间接性,当你看到这些并使字体设计产生创意意图时,往往幽默风趣地表达出来,不禁露出微笑。总之,无论是比喻联想,还是接近联想,都不应为客观事物所限,只有遵循美学规律,发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才能创造出有趣的作品。形意结合字体在设计中有很大的局限性,设计中必须要注意深刻理解文字的内容,不能勉强去生搬硬套,设计之前要做到如何构思出表意形象与文字的内涵有明确的关联,以求达到观者思想的自然衔接与交流,直至产生共鸣,是设计师必须面临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字体设计是对文字的设计,必须传达特定的信息,不仅仅是装饰和美化字体的形,还需要将文字的特定含义和深层寓意通过视觉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设计手法就是意象。形就是意的表象,意是形的内涵,意象字体就是将二者完美的结合起来。然而,意象化的字体设计并不是具体的“形似”更不是简单的“看图说话”,而是把文字最本质最能代表事物特征的东西提取出来,付之与人的思想观念,反馈到文字的本身,这其实也是学习汉字象形的要领。汉字的生成就是通过形象思维准确的传达出逻辑思维,具有了超脱的品质和传神的特征,这样不仅让字体具有很大的视觉震撼力,更让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
参考文献:
[1]张道一著.《汉声杂志:美哉汉字》.台北:汉声杂志社,1996.
[2]王受之著.《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9.
[3]曹方著.《现代汉字艺术设计》.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4][日]杉浦康平著.《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5][日]田中一光著.《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6]蒋华.《中国“美术字”研究——现代文字设计的中国路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09.
[7]康兵.《汉字字体的创意设计》.《新美术》,2009(4).
课前准备
(同学)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同学优秀作业,范作,广告招贴、商品包装、报刊标题等剪贴图。
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比较。
同学们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美术字? 各种产品包、书籍、广告等
那么这些美术字有什么作用呢?美术字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实用字体,有着整齐、 醒目、美观、易认的特点,是开展宣传、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 如横幅标语、黑板报、墙报、会场安排、展览会, 以和商品包装和装潢,各类广告、 报刊杂志和书籍的装帧上等都离不开美术字。
美术字的种类很多,有楷体 、宋体、 黑体、 仿宋体 、综艺体等(课件出示)
(2)出示各种变体美术字挂图,让同学观看、比较它与楷体 宋体美术字的异同。
(3)教师小结:变体美术字是在宋体美术字、黑体美术字的基础上,把笔画、字形作了改变或夸张,使其更具装饰性的一种字体。书写时根据文字的内容,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字形、笔画、结构进行巧妙的艺术处置,使之具有多样的自由变化和艺术感染力,从而达到强化文字的精神含义的目的。
2. 小组讨论,研究创意。
(1)研究美术字的写法:
讲演结合,先说明变体美术字的'实用意义。按课本所示的三种常见变化规律,讲授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设计和书写方法。着重提出:笔形的变化,讲究实用性、可读性、艺术性等。
(提示:在讲解变化的方法时,为更能吸引同学的兴趣,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冷饮店的“冰”字,或让同学自身进行联想。)
(2)板书:特点:生动活泼、趣味性强。
用途:多用于广告招贴,商品包装,报刊标题,书籍的书名等。
3. 寻找内容,设计构思。
(1)引导同学对课本字例作评议,以拓宽同学对文字创意设计的思路。
(2)研讨文字中其中一个笔画变化的情况:找一件物品替代。
(提示:利用直尺、水彩笔等工具,在“火”、“果”、“雨”、“日”中任选一例,设计并绘制成变体美术字。)
4.同学创作,巡视指导。
(1)选一个字或一个词,如“美”或“浪花”等,根据文字的内涵来构思创意的形式,体会变体美术字的适应性。
(2)同学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结拓展,保管作品
(1)自身评:让设计好的同学上讲台说说自身的设计思路、方法、过程。
(2)师生共评:对能写出有创意的美术字的同学给予鼓励。
(3)保管同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