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怨天,不尤人。
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当仁,不让于师。
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 “当仁不让”。
言必信 ,行必果。
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不迁怒,不贰过。
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绝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古代宫廷师
宫廷音乐家由来已久,算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职业,从周代起,宫廷音乐家就已经怀抱古琴出现在亭台楼阁之间了。汉代和唐代,代表了高雅音乐最高成就的李延年和李龟年,他们的作品甫一问世,总是有不多也不少的听众发出会心的微笑。史书上明确记载:"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对于搞艺术的人而言,这是一种最高褒奖。
郎中
不为良相,便为良将,不为良将,便为良医。将良医列在良相和良将之后,可见这种治病救人的职业在古代中国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在没有西医作竞争的古代,一个名医的地位是显赫的。上自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可能很少有人不对他们怀着深深的敬畏之情。这种敬畏,归根结底,乃是对自己健康的一种投资。
采诗官
在所有和文化有关的职业中,采诗官是它们中间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具有文化品位的一种。在遥远的周代,他们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中原的大地之上。这是一个以诗歌的名义走遍天下的工作,采诗官走到民间总是如同蜜蜂飞行在花丛中一样深受欢迎。民间的疾苦往往通过这些民歌的形式直接被周王及其它诸侯所了解。
侠客,文韬武略文武纵横,不强求于仕途官宦,更多的是行走天下锄强扶弱帮助弱势群体的豪侠之士。李白有诗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可见侠客并不是受雇隶属于统治阶级的差事官员,他们身手不凡,来去无踪,遵循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理念,而不是企图用武力协助或是控制当时的社会。
论语里的经典句子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8、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11、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3、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1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16、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7、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8、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1、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2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23、礼,与其奢也,宁俭。
24、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6、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8、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29、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富且贵焉,耻也。
30、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2、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3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5、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其取。
3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3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3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40、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41、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42、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5、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4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4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9、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5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52、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53、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5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5、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5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7、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5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5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1、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62、大德不逾闲(遮拦阻隔之物),小德出入可也。
63、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64、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65、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66、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67、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68、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69、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70、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过犹不及
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当仁,不让于师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言必信,行必果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8、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0.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