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依次填入下一段语录 正文

依次填入下一段语录

时间:2025-05-02 01:19:04

一、 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6)

1、 自由的山雀在警告拘禁(jīn jìn)中的山雀。

2、 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zhǎo zhuǎ)相互抵着。

3、 如果用扇(shān shàn)子在下面轻轻地扇(shān shàn)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的小球,四散(sàn sǎn)纷飞,不久,就无声地散(sǎn sàn)裂了。

二、 读拼音,写词语。(8)

Jiāo ào shú xī  là zhú zēng tiān  gē bo

( ) ( ) ( ) ( )(  )

wán qiáng  Shū chàng  cí xiáng

( )(  ) (  )

三、 组词(10)

励( ) 幻( ) 即( ) 岭( ) 漫( )

历( ) 幼( ) 既( ) 铃( ) 慢( )

四、选词填空(3)

清澈  清洁 清楚  清新

1、雨后的空气十分(  ),雨后的马路特别( )。

连续 继续 陆续

2、他挑起扁担( )向前走去。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6)

1、毛老师惊奇的问 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

2、医生握紧贝贝的手说 放心吧 孩子 你不会死的'

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9)

1、合并句子。

(1)我们来到海洋馆。

(2)我们看到了各种有趣的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把”字句。

大风吹散了乌云。

3、补充句子

(1)小妹妹是那么(  ),那么( )

(2)因为(   ),所以我没有到公园去游玩。

4、根据例子,仿写句子。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农贸市场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发着阵阵清香。

5、填写名言警句:

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唐 杜甫)

阅读天地 现代文阅读

一、 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7)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

1、 用“_________”划出中心句。

2、 作者写庐山云雾变化的顺序是:

山头——(  )——(  )——(  )

3、 填空。

作者把云雾弥漫山谷时的情景比作是( ),把云雾遮挡山峰时的情景比作( ),想象一下,庐山的云雾还会是什么形态( )。

二、 阅读课外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11)

太阳花

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普通的花。

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绿色的,那茎很嫩,似乎用手艺掐就会冒出水来。

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子的表面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深黄若金,而那粉红的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花朵并不大,多层的花瓣的自然娇艳,单层花瓣的更是俏丽,真讨人喜欢。

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打,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只要掐一枝小小的茎,插入泥土里,不就就会生根、开花。

1、 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_自然段写出了作者喜欢太阳花的原因。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http://www.lspjy.com

2、 从文中找出描写太阳花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短文第2、3、4自然段分别写了太阳花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因为太阳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十分喜欢它。

古诗阅读。

一、补充诗句。(5)

1、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3、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________。4、 柴门闻犬吠,_______________。

5、 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诗文连线。(5)

墨梅     苏轼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杜牧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王冕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王安石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朱熹    只留清气满乾坤

习作天地。(25)

以《美丽的______》为题,写出你身边一处美丽的景物,仔细观察,再细致地描写下来。

一、字词句积累与运用(43分)

(一)读文段,据文意,拼写汉字。(8分)

“zhāo( )看水东流,mù( )看日Xzhuì( )”。时光飞shì( )不回头,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看似滔滔不jué( ),连mián( )不断,实则一去不返,让人jiē( )叹。我也有了朱自清先生的感wèi( ):十二个春秋已过去,十二个春秋已不在,我何曾留着游丝样的痕迹呢?

(二)给带点的字注音,再用它的另外一个读音组一个词。(8分)

打量( ) ( ) 挑逗( )( )

泊位( ) ( ) 行走( )( )

扁担( ) ( ) 唱和( )( )

尽管( ) ( ) 倒退( )( )

(三)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里。(10分)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金壁辉煌 呕心沥血 响竭行云 负荆请罪

B.走头无路 香味四溢 精兵简政 豁达乐观

C.春意盎然 迫不及待 无可奈何 心旷神怡

2.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火把花》这篇文章很深,不好理解。②这口井很深,人们打水十分吃力。

B.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中国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

C.①他爷爷与地主老财有着深仇大恨。 ②我们对老张的遭遇深表同情。

D.①花言巧语迷惑不了头脑清醒的人。 ②这个百花齐放的季节是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

3.下列词组中搭配不当的一组词是( )

A.沉重的打击 沉重的心情 沉重的负担

B.沉痛的心情 沉痛的教训 沉痛的脚步

C.苍茫的夜色 苍茫的大地 苍茫的天空

4.下列句子说得最委婉的一项是 ( )

A.怎么不把你的《小学六年级

B.快把你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思维训练》拿给我用!

C.你为什么不把《小学六年级语文思维训练》给我用呢?

D.能把你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思维训练》借给我用一下吗?

5.下列句子表意准确、简明、连贯的一项是 ( )

A.我要尽快早日报答母亲对我的母爱。

B.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我很快进步了。

C.围绕中心选材,是衡量一篇

D.即使懂得了时间的可贵,那么就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6.“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 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7.下列和所给例句修辞方法同类的一项是 ( )

例句:天亮时才发现,我们俩已经成了泥人。

A.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B.红安养育了223位将军,两任国家主席。

C.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D.昨天我遇见那个小光头了。

8.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________

①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____出墙来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_____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开。④竹外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桃花 红杏 菜花 梨花 B.红杏 菜花 梨花 桃花

C.红杏 桃花 梨花 菜花 D.菜花 桃花 梨花 红杏

9.下列文字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

A.一儿曰:“日初出大余车盖,级日中,则如盆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B.虽与之俱学,佛若之矣。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D.他一定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他的梆子挂在腰带上,他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

10.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________”……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应是( )

A.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

B.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

C.小虫子!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

D.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四)给说法正确的句子打“√”错误的打“×”。(7分)

1.模糊(mó) 似乎(sì) 转身(zhuǎn) 分量(fèng)这些多音字的读音没有一个错的。( )

2.“辉”用部首查字法查“光”部,“光辉”的“辉”与“辉煌”的“辉”意思一样。( )

3.“焕然一新、守株待兔、卧薪尝胆、胸有成竹”这一组词感情色彩相同,都是褒义词。( )

4.“春天的邻水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与“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都犯了语序颠倒的错误。( )

5.“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这句话若缩句,应该是“共产党是队伍”。( )

6.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间接转述应该是,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他都不怕,他更不会怕廉将军。”( )

7.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

(五)补充名句(6分)

1.造物无言却有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3. 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动人 。

4.珍惜自然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俯首甘为孺子牛 。

6.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要求写名言警句(4分)

1劝勉诚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爱国情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珍惜时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护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27分)

(一)默写古诗《竹石》(清·郑燮)。(4分)

(二)根据意思写出古诗句。(2分)

1.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

2.及时的好雨是知道时节的,每当春天就滋养万物生长。

(三)照原文填空。(2分)

人( )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 )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 )。”

(四)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6分)

王荆公不受紫团参

王荆公【1】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2】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注释】【1】王荆公:即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神宗熙宁年间任宰相,封荆国公,因此世称荆公。【2】薛师政:人名,即薛向,字师政,善于经商和管理财务。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2分)

适有之( ) 亦活到今日( )

2、用现代汉语说说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3、下面哪个词语不能概括文中王安石的品质?( )(2分)

A、豁达乐观 B、清正廉洁 C、严于律己 D、宽宏大度

(五)读文章,完成作业。(13分)

小儿今年4年级,每天放学后都忙着呼朋唤友,打打闹闹□互换各类卡片;周末还要组织同学们搞小队活动,上兴趣班,看上去忙得很。( )星期天下雨,搞不成活动,没有小朋友来,他( )会拉开窗户朝外面看他养的几盆花草。冬日的`冷雨打在金盏菊小小的花瓣上,花芯里积着一小弯盈盈浅水,他就在作文里马马虎虎地写道:“雨溅在花瓣上,乒乒乓乓像放鞭炮……”我忍不住笑道:“儿子,太夸张了吧。”

10多岁的男孩,心思都在玩上,教会他细细观察人和事,不是件简单的事。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婴幼儿时期,( )年龄小,( )只要给他们吃饱、穿暖,健健康康的就行了。长成小小少年,就有了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玩伴了。为人父母的,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懂得孩子的心的,以为只要把孩子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利用起来,就能使孩子充实、快乐。其实,小小少年在空闲时间里,最想要的是朋友的友谊。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时,一天傍晚,从外面玩回来,满头汗,花猫脸,浑身上下泥迹斑斑,手里却举着一捧新鲜的桂花枝,说是阿婆朋友送的。我没大留意他的话,随手拿了只玻璃杯装了点水递给他,让他自己摆弄。

过了几天,儿子又带回一捧缀满绿叶红果的桔树枝。一进门就对我说:“阿婆朋友家的桔子多好吃呀,妈妈,你也吃一个。”我看着他,问:“阿婆朋友到底是谁呀?”儿子说:“上次我和小朋友们在阿婆家外面玩,周寒生鼻子出血了,阿婆给他止了血。阿婆还说,下次,我们有困难就找她,她是我们的朋友!”哈哈,笑死我了,瞧瞧我的儿,一点点大的人,就在外面交了老太太朋友了。

后来,我们搬家了,儿子也上一年级了。一天放学回家,儿子脖子上挂了一只红绒线编的小网袋,里面是一只绿壳鸭蛋。儿子兴奋得结结巴巴,过了好长时间,我才听清了这只鸭蛋的来历。后来,我真的好感动,为这一老一少纯真的感情。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留意( ) 纯真( )

2.给本文第1、2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2分)

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修改“儿子”在作文中马马虎虎写的那句话。(2分)

原来的句子:雨溅在花瓣上,乒乒乓乓像放鞭炮……

改后的句子:

4.根据提示,补充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留下的空白。(提示:这一天可能是什么日子?是谁给“儿子”送的鸭蛋?)(2分)

5.本文为了表现阿婆和儿子纯真的友谊,依次写了哪3件事?(概括每件事,字数不超过15个)(3分)

(1)

(2)

(3)

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最想说的一句话。(2分)

三、习作 (30分)

请以《成长需要 》(掌声、失败、压力……)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习作。要求: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

论《红楼梦》诗词的女性意识

莫砺锋

有些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男性作家是不能为女性而写作的。例如法国的埃莱娜·西苏声称:“妇女必须写妇女,男人则写男人。”法国的露丝·依利格瑞则为上述主张指出了原因:“我永远代替不了一个男人,男人也永远代替不了我。”我们不应该从抽象的观念出发去演绎这些命题,而应以文学史实为对象来检验它们。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女性人物所代拟的那些诗词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如果只考虑完整的诗、词、曲而不计断句的话,《红楼梦》中写过作品的女性人物共有贾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李纨、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薛宝琴、邢岫烟、李纹、香菱等十余人。应该指出,这些人物的作品并不都具有女性特征。如李纨和贾探春,一个是恪守三从四德的寡妇,另一个则是有补天之志的闺秀,当她们奉元春之命题咏大观园景物时,所成之诗却是平常的颂圣之辞,试看李纨的《万象争辉》和探春的《文采风流》,一曰“精妙一时言不尽,果然万物有光辉”,一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辞意俱俗,毫无个性。无怪乎在脂本《红楼梦》中,这两首诗的所属是与程乙本互相颠倒的。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可以任意置换,充分说明它们是缺乏艺术个性的,更何论什么女性意识?

林黛玉无疑是曹雪芹最为钟爱的一个人物。从“灵河岸上”到“凤尾森森”的潇湘馆,黛玉始终生活在诗的意境中。黛玉的诗词不仅是我们籍以窥见这个人物心底波澜的最佳窗口,也是我们分析《红楼梦》中的“男子闺音”的最佳文本。因为黛玉无疑是《红楼梦》中最有资格质疑男性话语权力的女 性。林黛玉初露才华是在贾元春归省时。当众姐妹奉元春之命题诗题匾时,黛玉本想“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元妃只命一匾一咏,便不好违谕多做,只胡乱做了一首五言律应命便罢了。”论者或批评黛玉的“这首《世外仙源》非但毫无‘世外仙味’可言,相反它倒是相当鄙陋和庸俗的。”然而如果把黛玉的诗与众姐妹所作对比一下,便会导出不同的结论来。当时众人所题之匾如下:迎春——“旷性怡情”;探春——“文采风流”;惜春——“文章造化”;李纨——“万象争辉”;宝钗——“凝晖钟瑞”。连标题都充满了歌功颂德之意,更不用说诗歌自身了。而黛玉诗中虽然也有“宸游增悦豫”等颂圣之语,但全诗字句较为清新,而且“世外仙源”的题目毕竟多少带有游离出那一片祥瑞喜气的意味:她与宝钗等人的旨趣是格格不入的。我们总不能要求黛玉在那时候就写出《葬花吟》那样的诗来吧。随着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逐步展开,黛玉的诗词也渐趋强烈地表现出她的性别意识来。

从某些女性主义批评家的眼光来看,上文的论述似乎是一个悖论:《红楼梦》中林黛玉等人的诗词是最富有女性意识的文本,然而它们的真正作者却是男性作家曹雪芹!但如果我们从数量相当巨大的清代女性文学作品中找不到有力的反证明,那么只能承认本文前面所引的那些断言男性作家不能为女性创作的观点是偏颇的,至少是不符合中国文学史的实际的。

(选自张宏生主编《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妇女必须写妇女”,男性作家不能为女性写作。

B.翻检《红楼梦》,我们发现书中的女性人物写过的文学作品并不都具有女性特征。

C.在脂本《红楼梦》中,《万象争辉》和《文采风流》 两首诗歌的所属与程乙本《红楼梦》不同,这充分说明它们缺乏艺术个性。

D.男性作家曹雪芹所作的林黛玉等人的诗词是《红楼梦》中最富女性意识的文本。

2.下列对林黛玉诗词的分析,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林黛玉是曹雪芹最为钟爱的一个人物,曹雪芹在黛玉的诗词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B.如果把黛玉的诗与书中其他姐妹的诗作对比,我们便会发现黛玉诗的旨趣与其他姐妹诗的旨趣格格不入。

C.黛玉生活在诗的意境中,所以她的诗是我们分析《红楼梦》“男子闺音”的最佳文本。

D.随着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展开,黛玉的诗词也强烈地表现出了她的性别意识。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的埃莱娜·西苏声称:“男人则写男人,妇女必须写妇女”,法国是体现“西方现代女性 主义批评思潮”的最重要的国家。

B.《红楼梦》中的一些女性人物所作诗歌的性别特征不明显,所以《红楼梦》缺乏艺术个性。

C.综观文学史,像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这样的“男子闺音”的文学作品,在清代,还相当多。

D.“男性作家不能为女性创作”这一适用于西方小说创作的重要规律,不符合东方文学的实际。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触蛮之战,蜗角之争

庄 周

魏莹与田侯牟①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犀首②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③,然后拔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又坏之此胥靡④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君曰:“然则若何?” 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⑤。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选自《庄子·杂篇·则阳》)

[注] ①莹,魏惠王名。田侯牟,齐威王名。②犀首:武官名。③内热发于背:因恚愤而背生痈疽。④胥靡:服役的人。⑤管,一种乐器。剑首:指剑鼻环的小孔。嗃(xiāo),洪亮而悠长的声音。吷(xuè),细微的声音。

4.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B.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C.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D.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5. 选择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A.“辞”是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因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亦叫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故又称“骚体”。而到了唐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

B.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C. 庄子,名周,春秋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作为文学家,庄子思想超尘脱俗,作品形象诡谲奇特,文风汪洋恣肆。

D.《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代表了庄子学说的最高境界,也体现了他散文的风格和成就。至今流传的许多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游刃有余”“达人知命”“鹏程万里”“扶摇直上”都出自《庄子》。

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齐国毁约而要发动战争的主战派,是要争一口气;反对战争的反战派,是顾及王家基业。这两者本质上都是主张“有为”的。

B. 华子既反对主战,也反对反战,是最合乎“无为之道”的,但是华子却不愿意讲,认为应该尊重客观规律。

C. 戴晋人用“蜗角虚名”的寓言,让魏莹明白为名利而战是多么渺小。“蜗角虚名”的故事,想象奇特,形象中蕴藏着不易领悟的“道”。

D. 文章一方面指出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争是为了名利的行为,予以否定;同时也宣扬了道家的无为思想。

21.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5分)

(2)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5分)

(二)古诗文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 呈洛滨、筠溪①二老

[南宋]张元干②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注]①洛滨、筠溪:均因主战为秦桧所忌,不久被罢职,与苏迟、叶梦得、张元干、富柔直等交游唱和。②张元干,宋代词人,积极主张抗金。后被秦桧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③蛩:蟋蟀。

8.分析词人在上阙是如何体现清秋的幽静夜色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9.结合词的下阕分析词人所表现的感情。(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失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赢 家

杨国峰

天空飘着雪,寒风霍霍地刮,天很冷。我专程爬上老鸹坡去做家访。

我要去的目的地是学生石头家。石头家住在老鸹坡,离学校15华里远,平时寄宿在学校。每到双休日,不管是天晴还是落雨,石头都要回家,回家了却又不按时返校。

老鸹坡四壁苍翠,一涯竹林。经村民指点,我在村子的南端山坡脚找到了石头的家。一栋破烂不堪的木屋里有一位五十开外的妇人在喂鸡,妇人见我到来,先是傻傻地发呆,后来就有点激动,嘴里唔唔哇哇说着什么。折腾了半天,才知那妇人竟是个哑巴。我心一沉,这就是石头那位身体不健全的母亲吗?

妇人总算明白了我的来意,就用手指了指对面的竹林,示意石头进竹林去了。

我终于发现了石头正在撅着屁股挖冬笋,看到我,怯怯地叫了一声老师,就停止了挖笋。

我火了,大声问他为什么不按时返校读书,却有闲心拱进竹林里挖冬笋?

一连串的诘问,把石头逼急了,他涨红着脸,嘴唇一阵痉挛,还是像往常一样哑着嘴不说话。我与石头僵持了一阵,石头一直回避我的诘问。末了,他终于说话了,说在这大雪天来老鸹坡走一趟不容易,还是到他家吃了饭再说。我生气地说你不说清楚我不吃饭,就陪着你挖笋,你挖多久我就陪多久。我索性蹲在地上,作出打持久战的姿态。我摸出一根烟点上,一摸兜却发现忘了带打火机。石头说他去家里给我找火,说着就想走。站住!你想借机开溜吗,你今天就是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撵上你!我把香烟折断,捏在手心碾成一撮烟末,一甩手把烟末抛洒在雪地里。他急了,蹲在地上哭起来……

他说他怎么不想好好读书呢,他甚至还想过读高中,上大学,可是……父亲死,母亲病。虽然现在免了学费,他作为特困生伙食费学校也给免了一部分,但他买学习用品,理发、乘船、坐车常常掏不出一分钱,让他难熬又难堪。母亲治病需要钱,他只好利用双休日上山采倒勾藤、挖野生姜、冬笋,但是商贩杀价杀得厉害,需要嘴巴和时间磨才能卖个好价钱。石头慌着返校上课,他没时间也没耐心同商贩讨价还价,自然难卖高价。他无奈地向我透露,他不想再读书了,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绩老挣扎在及格线上很丢人,给老师添了麻烦,没意思。

我怔住了,这是个苦命而倔强的孩子,老师一直在误解他,他需要有人帮他一把,可是谁来帮他呢?

我心中突然冒出一个离奇的念头,说,我和你定个君子协定好吗?冬笋你可以挖,但书也得读,只要你好好读书,你挖的冬笋我来收购,我开你最高价。

他陷入沉思.好久不说话……

以后石头挖到冬笋就送到我家里,我象征性地检查一下冬笋的质量,没有剔除个头小的挖烂了的冬笋,也没抖掉袋子里的泥沙,一股脑儿过秤。过秤后我立马把现金付给了他。他每次从我手中接过钱时,眼里总是漾着感激和困惑。

此后他再没旷课,成绩也一天天进步了。

四年以后,他成了一名大学生。

一天,石头给我寄来了一包玉兰片,玉兰片里面藏着一封信。信中言词恳切,浸漫着深情,让我感慨万千、唏嘘不止。

杨老师:我是寒冬里的一个冬笋,冬笋是孱弱的,它需要呵护。您是一缕春风,一帘春雨,让我这棵雪地里挣扎的笋芽长成一棵挺拔的修竹。我知道你收购我的冬笋赚不到一分钱,而且彻底赔本了,我心里一直不安,我迟早会报答您的……这是我和母亲亲手制作的一包玉兰片,这玉兰片寄托着我们母子的一片深情,您收下吧!

原来这个秘密早就被石头识破——我哪有时间做冬笋生意,我“收购”的冬笋一个也没有出售,除了自己吃了一部分其余的都烂掉了。但是我想大声地对石头说,如果说我收购冬笋赔了本的话,那么我赚取了一个濒临失学的孩子的心,基于此,我又是最大的赢家……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运用白描手法,叙述了“我”在寒冷的雪天到石头家中家访的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小说着力描写天寒雪飘,远离城区,道路难行,木屋破烂不堪,以暗示石头退学的原因,有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

C.“我”收购石头家的冬笋,一方面是自己吃着方便,一方面是帮助石头克服暂时的困难,使他努力读书学习改变命运。

D.石头经常不能按时返校,利用课余时间挖冬笋以补贴家用,在“我”的帮助下,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E.小说描写石头妈妈的神态、动作等,揭示她家经济困难、生活拮据使石头产生退学的念头,巧妙地过渡到“我”收购冬笋的情节上来。

(2)简要分析第一段的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3)小石头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最后写,“我”是最大的赢家,有人认为石头才是最大的赢家,你的看法呢?谈谈具体理由。(8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 )

① “古有刘敬亭,今有袁阔成”,袁阔成先生将《三国》讲活了,他那 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② 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 ,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③ 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13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读《春秋》,宝相庄严, 。

A.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B.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C.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D.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近年来,鉴于数字图书的.发展及互联网在线教育的持续火爆,使得智能教育泡沫进一步扩大,引起了教育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B.社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应是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主要推动力和重要受益者,诸如学校、医院、媒体、行政机关等应是互联网服务的引导者和领先者。

C.几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硬性指标摆在了毕业生面前: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水平,要有计算机二级证书,要有专业资格证书……

D.杨康林在单位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广泛搜集资料,研读相关专业书籍,运用最新技术,改造设备,大大提高了车间生产效率。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菜根谭》是儒家通俗读物,采儒、道、佛三家之精髓,以儒道为核心, , 。 , 。 。 ,《菜根谭》以众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教育世人出世入世之法则及为人处世之道,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①它是一部陶冶人之情操、磨炼人之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

②“咬得菜根者则百事可为”

③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

④它似随笔却拥有随笔所不及的整饬

⑤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

⑥它似语录却拥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

A.①③④②⑤⑥ B.③⑤⑥④①② C.④⑥⑤③②① D.⑥⑤①④③②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儒家幸福观主要体现在关于人生理想的论述当中,其特点一是 ① ,二是社会幸福重于个人幸福。孔子是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两相兼顾的人,但更重视后者。他的学生颜回,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对这种幸福观极为赞许。但是,这种幸福观错在 ② ,发展到极端,就是禁欲主义。道家幸福观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等都持淡泊态度,注重人之本性的内心的幸福,对于儒家幸福观 ③ 。

16.《开明国语课本》是1932年出版的儿童语文教材。由叶圣陶先生亲自编写,丰子恺先生书写并绘插图。近年,此书再次受到关注,尤其受到广大家长和小学生的欢迎,成为热销书。下图为该书的封面和两篇课文,请据此说出该书受欢迎的三条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A(以偏概全,原文是“有些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家”,而非“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家”。)

2.c(牵强附会,原文为“因为黛玉无疑是《红楼梦》中最有资格质疑男性话语权力的女性”,所以她的诗是“我们分析《红楼梦》‘男子闺音’的最佳文本”。)

3.C(A.“最重要”说法绝对化。B.因果关系牵强。D.无中生有,“这一适用于西方小说创作的重要规律”缺乏文本依据,“东方文学”范围太宽。)

5.B [解析] A项中,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是到了汉代;C项中庄子为战国时期的人;D项中“达人知命”出自《滕王阁序》。

6.B [解析] 华子既反对主战,也反对反战,但并非最合乎‘无为之道’,而是劝他们不要在这里作无谓的争论,而应去求助“清虚淡漠、物我兼忘”的无为之大道。

7. (1)它们时常为争夺地盘而挑起战争,战斗中倒伏在地上的尸首就有数万之多,战胜者追逐败兵往往十天半月才返回。(关键词“相与”“逐北”“旬有五日”“反”各一分,补出主语“它们”1分)

(2) 魏莹说:“客人真是位德才超群的人,像尧、舜这样的圣人也比不上他。”

[参考译文]

魏莹与田侯牟订有盟约,而田侯牟却违背了盟约。魏莹十分愤怒,准备派人去刺杀他。

公孙衍将军听说后,感到这种做法很可耻,便对魏莹说:“君主您是万乘大国的国君,却用老百姓的方法去报仇。我恳请受命率领二十万披甲士兵,为您攻打齐国,俘虏他的人民,牵走他的牛马,让他因恚愤而背生痈疽,然后占领他的国家。等齐将田忌出逃,然后抓住他,鞭打他的后背,折断他的脊梁。(这才是大国的风度,光明正大的做法。)”

季子听了公孙衍的议论感到可耻,他说:“譬如要修筑十仞高的城池,已经修筑了十仞之高,却又去把它毁掉,这可是服役之人的辛苦劳动啊!现在不用兵打仗已经七年了,这是王业的基础啊。公孙衍是个挑起战乱的人,他的话不能听。”

华子听了这些议论之后,感到这些观点都很不好,便说:“鼓动攻打齐国的人,是好乱之人;鼓动不要攻打齐国的人,也是好乱之人;议论攻打与不攻打来搅乱人心的人,又是一个好乱之人。”君主说:“那么怎么办呢?”华子回答说:“君主但求自然之道就是了。”

惠子听说了这件事,把戴晋人引荐给了魏莹。戴晋人说:“有一种小动物叫蜗牛的,君主知道吗?”魏莹说:“知道。”戴晋人接着说:“有个国家建在蜗牛的左角上,人称触氏;还有一个国家建在蜗牛的右角上,人称蛮氏。它们时常为争夺地盘而挑起战争,战斗中倒伏在地上的尸首就有数万之多,战胜者追逐战败者往往十天半月才返回。”魏莹说:“唉!这不是虚话吗?”戴晋人说:“我请求为君主把话说实。君主认为自己的主观想法推测宇宙的空间有极限吗?”魏莹说:“无极限。”戴晋人接着说:“知道自己在无极限中遐想,再返回人迹所到之处的国家,是不是感到若有若无、难以捉摸呢?”魏莹说:“是的。”戴晋人又说:“在这人迹所到之处有个魏国,在魏国之中有个梁都,在梁都之中有个君王,(试问)君王和蛮氏有分别吗?”魏莹说:“没有分别。”戴晋人离开后,魏莹心中恍惚,若有所失。

客人走后,惠子觐见。魏莹说:“客人真是位德才超群的人,像尧、舜这样的圣人也比不上他。”惠子说:“吹奏管,尚能发出洪亮而悠长的声音;吹奏剑首,就只能发出细微的声音罢了。尧、舜是人们所赞誉的圣人。但在戴晋人面前提起他们,则犹如一声细微之音而已。”

8.①上阙着重写景,蟋蟀啼鸣、檐花飘落,以动衬静,更显出秋夜的幽静。

②三四句“乍凉”突出词人接近帘幕的感觉,“绕”则写出香炉里的烟萦绕屏风的情景。上阙把听觉、视觉、触觉组合在一起,渲染了秋夜的清冷气氛和孤独寂静的境界。(手法2分,分析3分)

9. 下阕重在抒情,“堪恨归鸿”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1分),词人埋怨归鸿情薄,暗含被排挤、罢职而产生的对人情世态的慨叹(2分);由于中原阻隔,归鸿又不传书信,无法寄信传语,就只能忘掉前约、任凭寂寞。下阕也抒发了词人被人排挤,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恨不见中原收复的失望、无奈的苦闷寂寞之感(3分)。

11.(1)答A得3分,D得2分,E得1分;答B、C不得分。B石头退学的原因不是“天寒雪飘,远离城区”等自然原因,主要是贫穷、妈妈残疾等原因;C“自己吃着方便”的说法不妥,主要是挽回石头退学,以便能使他专心读书;E“巧妙地过渡到‘我’收购冬笋的情节上来”不全面,还包括“我”到竹林里去了解石头的思想行为。

(2)①“天空飘着雪,寒风霍霍地刮,天很冷”,交代故事发生的季节,渲染了一种特定的氛围。②烘托人物的心境,暗示了人物可怜的命运,揭示人物性格。③为下文写老师收购冬笋的情节做铺垫。(每点2分)

(3)①善解人意,孝敬母亲。石头体谅老师大雪天来老鸹坡不容易,请老师到他家吃饭,还要回家给老师找火。②坚强有韧性,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改善生存条件。父亲死,母亲病,为给母亲治病,他利用双休日上山采倒勾藤、挖野生姜、冬笋补贴家用。③知恩图报。石头成大学生后,给老师寄来了一包玉兰片和一封感谢信,表示要报答老师。

(4)观点一:“我”是最大的赢家。(2分)①“我”有善良的品行,为学生的前途和未来着想,牺牲自己的利益,并赚取了一个濒临失学的孩子的心。(2分)②“我”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感恩和回报。(2分)③石头教育的成功,坚定了“我”教书育人的信念。(2分)

观点二:石头才是最大的赢家。(2分)①石头在“我”的教育与帮助下,经济明显好转,有精力专心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2分)②石头不仅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认识到杨老师的一片至诚的苦心,性格走向成熟与独立;(2分)③一个人孤立奋斗很难成功,石头因他人的帮助实现了腾飞的梦想,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2分)

观点三:“我”与石头都是最大的赢家。(2分)综合上边两种观点分析即可。

12、D(解析:“绘声绘色”指描绘声音和容貌,多用于说描写或描述得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指“描写”“模仿”得美妙逼真 ;“栩栩如生”强调描述对象不是有生命的,多用于雕塑、画像之类。)

13、答案:D(A成分残缺,删去“鉴于”。B搭配不当,“社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与“受益者”搭配不当。C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14、答案:B(根据句式特点和标点符号的提示,可确定③与⑤应排在一起,④和⑥应排在一起。②与语段末句衔接紧密。据此,答案应选B项)

15.①精神快乐重于物质享受 ②把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对立起来 ③是一种补充(每空2分,在符合文意前提下可灵活赋分)

16.(1) 文字简单,贴近生活,浅显易懂,容易被儿童接受 (2) 精心绘制插图,形式活泼隽趣,贴近儿童口语 (3) 内容富有童心,它给孩子提供了发散性思考的空间 (4)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评分标准:答出三条即可;每条1分,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