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经典名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臣心一片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文天祥爱国诗】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
阴房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
嗟哉沮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
【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
文天祥是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他的`名言名句你了解?
文天祥名言名句一
1、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2、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3、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4、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5、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7、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8、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9、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10、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11、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12、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13、燕子楼中,又挨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14、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
文天祥名言名句二
1、月白沙明,云凝地裂,四野悲笳至。
2、雁过孤峰,猿归危嶂,风急波翻雪。
3、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4、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5、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6、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
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8、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9、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10、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11、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12、扬子江文天祥详细内容到百度里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4、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15、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16、遥想苏武穷边,霜鸿夜渡,蒿目吟寒视。
17、夜来早得东风信,潇湘一川新绿,柳色含晴,梅心沁暖,春浅千花如束。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9、南海文天祥详细内容到百度里查朅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20、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
21、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22、渔艇迷烟,樵柯失径,妆点风霜厉。
23、知已肝胆相照。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5、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26、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27、此是冰天,谁言水国,千古孤臣涕。
28、袍锦风流,御仙花带瑞虹绕。
文天祥生平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19岁时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中选吉州贡士。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
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德祐元年(1275年)闻元兵东下,在赣州组织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军议和,被扣留。后于镇江脱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8年被俘,后来被押送到大都(今北京),在监狱关了三年。元军屡次劝他投降,都被他坚决拒绝了。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最终失败。1276年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以继续抗元战争。秋,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1279年被俘,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王溥(922年-982年),字齐物,宋初并州祁人。历任后周太祖、世宗、恭帝、宋太祖两代四朝宰相。出生于官宦世家,948年,甲科进士第一名,任秘书郎,953年,官至宰相。周恭帝时,上表请修《世宗实录》,与扈蒙、张淡等共同编修。郭威任枢密使时,率军平河中叛乱,聘为幕僚。957年,周世宗柴荣请王溥选择将帅,王溥举荐向拱,再次取得胜利。世宗死,赵匡胤势力强大,“王溥亦阴效诚款”,并献奉宅园取悦于他。赵匡胤黄袍加身返京,王溥“降阶先拜”。964年正月,罢相,任太子少保。太平兴国初年,封祁国公,982年八月去世。
宋朝著名之史学大家王溥的诗词名言
1、咸亨元年二月二十一日。西台舍人徐齐聃上奏曰。齐献公。陛下外氏。虽子孙有犯。不合上延于祖。今周忠孝公庙甚修。而齐献公庙毁坏。不审陛下将何以垂示海内。以彰孝治之风。上纳之。——王溥《唐会要》
2、贞观元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封事曰。时已平矣。功已成矣。然而刑典未措者。何哉。良由谋献之臣。不宏简易之政。台阁之吏。昧于经远之道。执宪者以深刻为奉公。当官者以侵下为益国。未有坦平恕之怀。副圣明之旨。伏愿随方训诱。使各扬其职。敦朴素。革浇浮。使家识孝慈。人知廉耻。杜其利欲之心。载以清净之化。自然家肥国富。祸乱何由而作。上善之。特赐钟乳一剂曰。卿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王溥《唐会要》
3、天授元年。寿春郡王成器兄弟五人初出阁。同日受册。有司撰选仪注。忘载册文。及百僚在列。方知阙礼。宰相相顾失色。中书舍人王教。立召小吏五人。各令执笔。口授分写。同时须臾俱毕。词理典赡。时人叹服。——王溥《唐会要》
4、其年六月。武儒衡以谏议大夫知制诰。膳部郎中元稹。继掌命书。稹常通结内官魏红。简约车仆。自诣其家。不由宰臣而得掌诰。时人皆鄙之。莫敢言者。独儒衡一日会食公堂。有青蝇入瓜上。忽发怒命掣去之曰。适从何所来。而遽集于此。一座皆愕然。儒衡神气自若。——王溥《唐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