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云南之旅在依依不舍中就要结束了。不过在最后时刻,我还是过了一把我梦寐以求的瘾——骑马。
那天虽然天公不作美,下着蒙蒙细雨,我们还是坐车赶到了马场。一番讨价还价后,我们拿着马票兴冲冲的向栓马的马场奔去。
因为下着雨,所以我们要准备雨衣和防水靴,一切准备就绪后,就排队等待上马了。在等待的这段时间,工作人员就给我们讲解骑马要领,介绍马的`一些知识。原来,马分两种;一种是驮马,一种是战马。驮马就是古代专门用于运输的,如运送茶叶、盐等货物和人。而战马,顾名思义就是战场上用于打仗和送情报的马了。今天我们要骑的当然是驮马了,驮马虽然没有战马那么威武,但它一样非常听从主人的指挥。
马上就轮到我们上马了,今天我们骑马走的路线就是闻名于天下的茶马古道中的一小段。刚上马时,觉得很威风,很兴奋,但当马儿一走时,我被吓呆了,有一种向前倾,要摔下马的感觉,我立刻用双手紧紧的拉住马栓,一刻也不敢大意。骑马走了一段路后,我才慢慢的适应过来。
在茶马古道上,我们边骑行边欣赏沿途风光:有著名的七仙湖,传说七仙湖是七仙女们下凡沐浴的地方。有大瀑布,有原始森林,有千年老妖树等等。途中还经过了几个驿站,那些驿站据说是以前专门供驮马主人歇脚的地方,不过有部分驿站现在经过旅游开发已另作他用了。
我们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走完了那段茶马古道,这时不但我感觉累了,马儿也累了,牵马的马夫更是累了。
经过这次骑马之旅,我
在这次云南之旅的第二天,我们寻访了丽江的茶马古道,体验了丽江别具特色的民间文化。
一路上,导游就向我们介绍了茶马古道的一些历史背景。原来,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脂肪不易分解,而茶叶能够分解脂肪,藏区不产茶。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供不应求,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内地出产的物品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想到古人在原本没有路的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之间,用马蹄一步一个脚印,硬是走出了一条路,来打通各个原本封闭的区域之间的经贸、文化之间的往来,让我对古人的壮举多了一份敬佩,对茶马古道多了一份景仰。
到了“马帮”,我们骑上了马。一队一队的马用缰绳首尾相连,形成马队,伴着系在马脖子上叮叮当当的铃铛声,缓缓地前行,向着茶马古道进发了。从前,我一想到马,脑海中浮现的景象都是王子和公主,或是行走江湖的英雄豪杰,心中满是憧憬,但真正坐到马背上的时候,又有些忐忑不安。我一度紧张之后终于在行进的.颠簸中放松下来。马就这样安静的走着,马蹄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哒哒”的声音,像是雨点滴在池塘里的声音。蒙蒙的细雨夹杂着微风使本就湿冷的气候又增加了一丝凉意。经过一大片原野,不知名的植物映入眼帘,本是盛夏,却摇曳出了一种深秋的意味。进入了茶马古道,马队带着我们沿着林间小路向前走,两旁葱郁的植物似乎将空气也染成了绿色,马不紧不慢的走在极窄的石路上,放眼望去是一片望不到边的苍翠,远处的拉市海倒映着蓝天白云,一派清新的景象。一路上没有导游,当地的村民用淳朴带着乡音的语言向我们介绍茶马古道的风土人情,即使有些并没有听得太懂,但是大家都微笑着,感受着这条古道上留下来的古老气息,仿佛看到了从前骡马络绎不绝的景象。
往回走的路上,经过了一段下坡路,即使坡度有些陡,下过雨的地面也比较泥泞,我却并不慌张,两旁高大而又深幽的树木交错着像一张大网,好像即使马没有走稳,也会大网网住,不会掉下山去。山间的空气融进了树木和青草的清香沁人心脾,一路的悠闲自在。这时,太阳在厚厚的云层中露出了半边脸,被露水打湿的一切都映出了金色的光,太阳照在脸上,暖融融的。
这次骑行让我对茶马古道有了了解,更多的是对骑马的收获:敢于探索,就会有更多不一样的体验。在这世界上还有很多未曾经历过的精彩,从各个角度来看世界,就会有新的发现。
祖先用汗水浇灌
平淡无奇的粗茶淡饭
西垂的'日头
无力将头颅左右摇摆
曾经住着一只寒鸦
它的嘴巴
嵌着血色如殷
没有人发现
枯藤也会开花
它迷失了自己
叛逃了一切绝望的预言
所有不堪的过去
都被骆驼带去远方
老人们口中咿呀歌颂
很远的年代里
张謇播下一粒种子
种子发芽到雪域高原
经穜被酥油温柔蘸满
朝拜的大路通向长安
年轻人走过
泥土爬满棉衣
他的步履深沉
向前一步会闻到香格里拉
古道始终自言自语
你看它又在说话
它说流年啊
你真是个奇怪的东西
一不小心染上了茶香
万民朝拜
带来一路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