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太在乎自己的长相,因为能力不会写在脸上。
2、过去的靠现在忘记,将来的靠现在努力,现在才最重要。
3、至于未来会怎样,要走下去才知道,反正路还很长,天总会亮。
4、成功之前我们要做应该做的事情,成功之后我们才可以做喜欢做的事情。
5、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
6、人一定要受过伤才会沉默专注,无论是心灵或肉体上的创伤,对成长都有益处。
7、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事业的征途也充满崎岖艰险,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8、人若有志,就不会在半坡停止。
9、成功等于目标,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
10、成功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个结果。
11、成功者学习别人的经验,一般人学习自己的经验。
12、只有第一名可以教你如何成为第一名。
13、九十九次的理论不如一次的行动来得实际。
14、一个胜利者不会放弃,而一个放弃者永远不会胜利。
15、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真正最好的。
16、只要更好,不求最好!奋斗是成功之父。
17、没有不会做的事,只有不想做的事。
18、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19、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20、泪水不代表着谁的失败,微笑不意味着谁的成功。
21、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2、只要你确信自己正确就去做。做了有人说不好,不做还是有人说不好,不要逃避批判。
23、做事成功的要诀就如同钥匙开锁的道理一样,如果你不能准确对号,那麽一定无法打开成功之门。
24、幸福就像香水,洒给别人也一定会感染自己。
25、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
26、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嫉妒。
27、珍惜我们美好的明天。
28、打开你的手机,收到我的祝福,忘掉所有烦恼,你会幸福每秒,对着镜子笑笑,从此开心到老,想想明天美好,相信自己最好。
29、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30、学习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31、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32、学会下一次进步,是做大自己的有效法则。因此千万不要让自己睡在已有的成功温床上。
33、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愿意做的事情也总能找得出借口。
34、不能后退的时候,不再彷徨的时候,永远向前。路,一直都在。
35、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36、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
37、学习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38、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39、并非神仙才能烧陶器,有志的人总可以学得精手艺。
40、有志者能使石头长出青草来。
41、雄鹰必须比鸟飞得高,因为它的猎物就是鸟。
42、无所求则无所获。
43、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4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45、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46、成功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狠狠去做。
47、志高山峰矮,路从脚下伸。
48、在年轻人的颈项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事业心这颗灿烂的宝珠。
49、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50、贫困能造就男子气概。
5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52、感谢上天让我孤单,忍受灵魂的磨难。
53、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没有胜他的把握。
54、善良的人永远是受苦的,那忧苦的重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只有忍耐。
55、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
56、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57、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58、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59、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言语;注意你的言语,它会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60、同在一个环境中生活,强者与弱者的分界就在于谁能改变它。
61、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62、心志要坚,意趣要乐。
63、一人立志,万夫莫敌。
64、有志的人战天斗地,无志的人怨天恨地。
65、追踪着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
66、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67、我们最值得自豪的不在于从不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之后都爬起来。
68、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
69、瀑布对悬崖无可畏惧,所以唱出气势磅礴的生命之歌。
70、勤奋的含义是今天的热血,而不是明天的决心,后天的保证。
71、惊叹号是勇士滴在攀登路上的血,也是懦夫失望时流淌的泪。
72、知识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
73、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
74、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自己瞧不起自己。
75、健康的身体是实目标的基石。
76、目标再远大,终离不开信念去支撑。
77、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78、谁把安逸当成幸福的花朵,那么等到结果时节,他只能望着空枝叹息。
79、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80、善待你的爱好,别让它们为学习让路,要让它们替学习服务。
81、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
82、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信心面对未来。
83、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84、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85、瀑布为了奔向江河湖海,即使面临百丈深渊,仍然呼啸前行,决不退。
86、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
87、向你的美好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
88、说穿了,其实提高成绩并不难,就看你是不是肯下功夫积累——多做题,多总结。
89、这世间最可依赖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不要指望他人,一定要坚强自立。
90、树立必信的信念,不要轻易说“我不行”。志在成功,你才能成功。
91、你被拒绝的越多,你就成长得越快;你学的越多,就越能成功。
92、如果缺少破土面出并与风雪拚搏的勇气,种子的前途并不比落叶美妙一分。
93、人生如棋,走一步看一步是庸者,走一步算三步是常者,走一步定十步是智者。
94、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
95、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96、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97、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98、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99、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
100、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2、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3、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
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6、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7、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8、道者德之体,德者道之用。
9、常道无名,唯德以显之;至德无本,顺道而成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
1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1、静胜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
5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62、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6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道家思想
1.
2.
3.
4.
5.
6.
7.《就算天空再深》经典语录
8.
9.《就算天空再深》语录
10.2016俞敏洪名言励志语录
1、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心,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自然而生有,造化以成形,故天无精气,无以制月之明,地无精气无以制山巅镇焉,人无精气无以制身形之存焉,故曰月禀阴阳之所运行,故知道之无情,随机而所化。又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地何言哉,万物生焉。经云用之不可既,无情而运行月也,月者大道之用也。
4、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道者开口动舌发言之词也。又云道者,虚无之无也,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无,包罗天地,道本无形,莫之能名,无形之形,是谓真形,无象之象,是谓真象。先天地而不为长,后天地而不为老,无形而自障,无象而自立,无为而自化,故曰大道。经云视之不见,故曰无形。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为阴阳,故为天地也。育者养也,长养阴阳故为生育也。阳者清也,上腾为天,阴者浊也,下潜为地,天地者乃大道之子也。
6、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尊莫先,众圣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寿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长寿,故曰老也。君者尊号也,道清德极故曰君也。以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
7、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9、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0、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能够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3、神者妙而不测谓之神,心者神也,神者心也,心扰则神动,神动则心浮,心浮则欲生,欲生则伤神,伤神则失道,人能调伏其心,内安其神,外除其欲,则自然清静,
1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6、慎终如始,终无败事
17、吾者我也,此明太上自言,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此故亦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之意也。老君匠成天地,开辟乾坤,变化万物,不言我为,缘道法自然,不能名号,一则从有入无或从无入有,隐显无方,存亡自在。岂有常名之称焉。故经云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又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18、本者元也,元者道也,道本包于元无,元无分为二仪,二仪分为三才,三才分为五行,五行化为万物,万物者末也。人能抱元守一归于至道,复于根元,非返于末,末者化也,本者生也。人能归于根本,是谓调复性命之道者也,南华真经云:生者神凝也,死者物化也,人能归真神,归真神是谓返本还源不可逐物也。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2、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3、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24、道生一,生命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6、人为贵,还需行天道。(
27、者道之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其雄,守其雌。
28、道德经》五千字,字字千金,实难取舍。
29、不自见,故明;不自足,故彰。()
3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1、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3、涤初玄览:视其因此,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34、清者天之无也,浊者地之无也,皆因清浊之无生育万物,世人若求长生之道,炼阴为阳,炼凡成圣,皆因清自浊之所生。动因静之所起,清浊者道之别名也,学仙之人,能坚守于至道,一切万物自然归之。故西升经云:江河淮海,非欲于鱼龟蛟龙,鱼龟蛟龙自来归之,人能清虚寡欲,无为非欲于至道,至道自来归之于人,但能守太和,元无体道合真,万物悉皆归耳。
35、知仁者智,自知者明。
3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7、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8、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0、上天生了人,畅行于世,人,至尊。
41、天长地久。天地因此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2、清者天之无也,浊者地之无也,皆因清浊之无生育万物,世人若求长生之道,炼阴为阳,炼凡成圣,皆因清自浊之所生。动因静之所起,清浊者道之别名也,学仙之人,能坚守于至道,一切万物自然归之。故西升经云:江河淮海,非欲于鱼龟蛟龙,鱼龟蛟龙自来归之,人能清虚寡欲,无为非欲于至道,至道自来归之于人,但能守太和,元无体道合真,万物悉皆归耳。
43、清者天也,正阳之无上腾为天,浊者地也,正阴之无下结为地。夫者发语之词也,夫道能清能浊,能动能静,以至大道无测,常名清浊,动静皆为至道之用。凡学道之士,若能明动静之无,安其位,则至道自来归之,动静合宜故为正色也。
44、道生一,生命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6、治大国,若烹小鲜。
4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4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5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52、神者妙而不测谓之神,心者神也,神者心也,心扰则神动,神动则心浮,心浮则欲生,欲生则伤神,伤神则失道,人能调伏其心,内安其神,外除其欲,则自然清静,
53、故元气无形不可名也,经云道隐无名,乃生于天地,故曰道生一,生命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者五行之子孙也。三才者万物之父母也,道者三才之宗祖也。故元气清静不可常名也。凡学道之人,且在观宗察行,若能智性无凝能够登涉大道之径,游于三才之外,常人无所能知也。
5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5、本者元也,元者道也,道本包于元无,元无分为二仪,二仪分为三才,三才分为五行,五行化为万物,万物者末也。人能抱元守一归于至道,复于根元,非返于末,末者化也,本者生也。人能归于根本,是谓调复性命之道者也,南华真经云:生者神凝也,死者物化也,人能归真神,归真神是谓返本还源不可逐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