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印度佛教发展变化的产物,在其产生后的三四百年间,《金刚经》的传播主要在古代印度的范围之内。下面是金刚经关键句,一起来看看吧。
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说: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意思是说: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菩萨们应当这样生起清净心:不应当执迷于色而生心,不应当执迷于声、香、味、触、法而生心,应一无所住而生起清净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是约在《金刚经》经文的三分之一处。当年还是柴夫的禅宗六祖慧能到客店送柴,听客人诵经到此处,他就猛醒,直奔黄梅,见到五祖弘忍。五祖叫他作务,他说:“阿那自家日生智慧,不知更作何务?”后五祖专给他讲此经,又到此处,慧能当下大悟,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便付衣钵。五祖开始用《金刚经》教导大家,到了六祖以后,《金刚经》就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了。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的“心中心”。明代高僧蕅益大师说:“金刚般若大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语,足以蔽之。”也就是说,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以包括《金刚经》的全部玄义。蕅益大师又说:生心无住非二,“唯无住故生心”。《金刚经》中又云:“应生无所住心。”“应如是生清净心。”故知所生的心,即是清净无住的心。
“心无所住”,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高层次境界。
唐代有个三藏法师自诩有“他心通”的本领,他来到高僧慧忠禅师面前,想一展神通。
慧忠禅师谦和地问他:“早就听说你能够看透他人的心迹,确乎如此吗?”
三藏法师颇有些得意地答道:“只是些小小伎俩而已!”
慧忠禅师于是起心动念,想了一件事,问道:“请看老僧现在身在何处?”
三藏法师运用神通查看,答道:“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慧忠禅师微笑着点点头,将心念一转,问道:“请看老僧现在身在何处?”
三藏法师又运用神通查看,答道:“禅师怎么去和山中猴子玩耍去了?”
慧忠禅师面露嘉许之色:“果然了得!”称赞之后,随即一切心念收起,反观内照,进入甚深禅定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世界相、无动静相,心中一无所住。
三藏法师神通过处,只见青空无云,水潭无月,人间无踪,明镜无影。
三藏法师使尽了浑身解数,天上地下彻照,但对慧忠禅师的心迹了无所得,一时不知所措。
慧忠禅师缓缓出定,笑着对三藏法师说:“阁下有通心之神力,能知道他人一切去处,好极!好极!可是却不能探察老僧的心迹,知道这是为何?”
三藏一脸茫然地摇摇头。
慧忠禅师笑着说:“因为我彼时没有心迹;既然没有,你如何能够照察得到呢?”
人生为什么有很多痛苦,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欲望,太多的执迷,心为物役,心为情役。痛苦是因为我们心中执迷的东西不能得到,或者得到了之后要失去。《金刚经》中说:“若心有住,则为非住。”只要内心还有一点执著和贪恋,都会成为轮回堕落的原因。真正的清净心是无有一丝挂碍。《心经》中说:“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内心清净,无牵无挂,才会无所得,也无所失,彻底解脱一切痛苦。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初成道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就直指众生的本心与十方如来的妙明真心无二无别。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众生又在昏昧颠倒之中呢?那就是世尊当时紧接着说的“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只因众生执人(人我执)、执法(法我执)着一切相。妄念相续从无间断,所以虽有真心,但不能显现。也就是不能证得。所以《金刚经》首劝人们离相无住,若能生无所住心,便离一切垢染缠缚,便是清净心,即是妙明真心。
无住而生心,功德殊胜,不可思议。生心与不住不二,故可终日生心终日无住,终日无住终日生心,此实深契不二的大乘菩萨境界,不是凡夫与阿罗汉缘觉等所能了知。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赐给五台山碧山寺方丈金碧峰禅师一个紫金钵,很珍贵。金碧峰禅师也非常喜欢。
金碧峰禅师入定功夫非常了不得。有一天,阎罗王派小鬼来抓他,却到处找不到。
小鬼问监斋菩萨,金碧峰禅师哪里去了?菩萨告诉说在房间坐禅,但是小鬼就是找不到。
菩萨教小鬼一个办法,说禅师最爱那个紫金钵,你去敲敲它即可。
果然,金碧峰禅师听到敲金钵声,动了念头。这念头一动,无常鬼就看到了,铁链过去就将他给绑住了。
金碧峰急中生智,对小鬼说:“麻烦你给阎王老子说,过七天后再来找我,我把事情安排好了跟你去。”
无常鬼听信其言,放了他。
待无常鬼走后,金碧峰禅师立即把紫金钵摔破,不再为心里有这一念爱好放不下而挂念了。
金碧峰禅师于是七天七夜大精进禅定。七天限期到了,无常鬼再来找金碧峰,却怎么也找不到他。只看到金碧峰禅师在墙上留的几句话:
若要抓我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
若能锁得虚空住,再来抓我金碧峰。
佛把众生分为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六道是因自我心中的善恶净垢而上下流转不停:心若为善,便是天堂;心若守规矩,就是人的境界;心若起了嗔恨,就是阿修罗;心若起杀、盗、淫的恶念,便容易堕入地狱;起了贪念,就是饿鬼的境界;心若乱节无伦常,将来就会落入畜生道。这六种境界都是由心所造,心也因此受外界所转动而无法解脱。所有的痛苦和堕落,皆由每个人内心有各自牵挂的“紫金钵”。
心为什么会被境界所转?简单地说,是因为不能生起真正的清净心,有贪、嗔、痴三毒的垢染。心中若有贪念,境界一现就很容易被它迷惑。贪色的人就着迷于男女se欲,有些男人看到漂亮的女孩就忘了自己,极易被女色所迷;轻者引来家庭不和,重者会因而倾家荡产,更严重的会因色而引起奸sha事件。一个心念清净的人,怎么会被女色迷误而干出蠢事来呢?
再比如很多人贪财。其实财不转人,而是人心自转。如一堆白银,它本身虽是银光闪闪,但其物体自在,只是人心自贪迷。心如执迷于财物,则轻者会引发内心的烦恼,重者导致精神失常。比如现在玩彩票、玩股票的情形,常听说有人为了彩票而精神错乱,或为了股票的'跌停而精神失常,有的甚至于跳楼自杀。如果他内心清净无所贪求,会导致这样的人生悲剧吗?
人们常说:“色不迷人,人自迷;财不害人,人自害。”一个内心清净的人,把财、色、名、利等看得很淡薄,永葆一颗“无所住”的清净心,把心力运用在利益他人上。
北宋永明延寿禅师所著的《心赋注》曰:“无住心体,灵知不昧。”又云:“心常寂是自性体,心常知是自性用。”《华严经》中说:“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当一个人真正拥有一颗一无所住的清净心,不执迷于任何事物,才能使心获得彻底的解放,使心释放出不可思议的能量。
拓展阅读:《金刚经》感应录
1、神奇的经卷
这是一则经卷救人的故事。
唐朝政和年间,有一位心地善良的石匠,人们都称呼他孙翁,每天持诵《金刚经》。有一天,他和三十多位伙伴一起上山采石,一路上说说笑笑,很高兴地来到山上,大家拿出工具叮叮当当凿起石头。突然,轰隆隆的一声巨响,山崩裂了,石头飞滚,石匠们就这样葬身于乱石中。十二年后,孙翁的子孙们上山寻找残骸,一块一块地搬开石头,奇迹出现了,石缝里有一个人端坐着,仔细一看是孙翁,大家惊呆了,欣喜又疑惑地问:“十二年中,没有任何东西吃,您、您怎么还活着?!”他笑着说:“唉,饥饿时发现身边有一张油饼,随手拿起吃掉,直到现在不觉得饿。”忽然忆起平日念的《金刚经》,便问是否还存在,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在、在、还在。”他们高高兴兴返回家园。到了家中取出经卷一看,惊讶不已,经卷上有一个如油饼般大的圆孔,大家明白了,孙翁在那场劫难中能幸存下来,是依靠不可思议功德的《金刚经》。祖孙们激动万分,泪水溢流。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知道此事的人们都生起了信心,称赞本经神奇功德,很多人也开始念诵。
2、猎人免苦
自古以来人们以肉食为美味,于是千方捕捉、百计搜罗使飞禽走兽失魂落魄、尸身横陈。莲池大师云:“造此弥天恶业,结成万世深仇。一旦无常,即堕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受罪毕时,仍做畜类。冤冤相报,命命填还,还毕为人,多病短命,或死蛇虎,或死刀兵,或死官刑,或死毒药,皆杀生所感应也。”杀生果报不可思议,使人胆战心惊。怎样才能清净怨障呢?《金刚经》具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曾经杀过生的人,应从内心深处悔过并立誓念诵本经,现世即可消罪灭障,后世得生善趣。
宋朝有一名叫王将国的猎人,他的妻子纯朴贤善、敬信三宝,从没有间断念诵《金刚经》,夫妇过着和睦富足的生活。
每次见王将国猎取很多动物高高兴兴地回到家,妻子总是愁眉不展,心中思忖:丈夫这样杀生,以后的果报很可怕。一天妻子劝告他另谋生计,不要再打猎了。王将国执意不听,一定要去打猎。妻子继续劝说:“这本经第十五分,主要讲金刚经的功德,经文很短,念一遍也是很好的。”经过妻子以温和善巧的语言再三劝告,只好陪同妻子念了一遍功德品。
事隔五年,王将国身患重病,昏迷不醒中青衣鬼把他提到冥府。凄凉惊恐中,阎罗王严声厉色地说:“你生性凶暴,残杀生灵,罪如山丘,判入号叫地狱中感受油锅煎煮之苦。”此时鬼吏查了善恶薄说:“他生前曾与妻子念过《金刚经》的一分。”阎罗王稍解怒气说:“以此功德,当受一分的地狱之苦。”便命鬼卒把王将国带到油锅前,将少少的铁汁浇向他的后背。恐惧当中他惊醒了,感到背痛难忍,让妻子过来看,他后背确实有一块皮肉溃烂流脓,就像铁水烫伤一样。请了很多医生都无办法治疗。昼夜悲惨地号叫,他知道此是地狱铁汁浇淋所致,只有依靠佛法的威力才能脱离此苦。于是叫妻子沐浴、敬香,替他祈祷发愿:“从此断杀,慈悲众生,书写《金刚经》,终身持斋念诵。”妻子又将念《金刚经》的功德回向王将国,祈求三宝加持他的病马上好。晚上,王将国梦见一神僧手持宝瓶来到床前,将瓶中甘露水洒在背部说:“你的妻子为你念《金刚经》,现在你的病好了。”
3、三刀和尚
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不仅有生老病死之苦,还受到诸如王法、邪魔、怨贼等危害,但念此威力无穷的般若经,可以灭罪积福,免受种种危害的侵扰,诸事吉祥。
唐朝孝子张伯英,干元年在寿州当兵。他非常想念年迈的父亲。由于他的父亲在颖州居住,遂盗取官府的一匹马急急驰去。在淮阳休息时,不幸被官兵查获,寿州刺吏崔昭下令处死刑。在行刑时,刽子手举刀用力砍下去,不但没有伤害张伯英,刀反而断成两截,又换了一把刀,仍然无法伤害他,再换一把,如前一样。刽子手拿着剩下的半截刀,呆呆地发愣。一会儿,惊叫着:“我用尽所有的力气,每当刀刃快要砍到他时,刀突然断折,手臂也无力了!”
崔昭听到刽子手所说,深感惊异地问张伯英:“你曾经练过很高的武功?”伯英说:“我从没有练过武功。但从15岁时,断荤食素,持诵《金刚经》,至今已有十多年。昨天被捕,心想这次必死无疑,万缘放下,专心致志念诵。行刑之前我只是持诵《金刚经》而已。”说完,亦感到莫名其妙。崔昭心中暗自思忖,世间真的有这样奇异之事吗?命人将他的念诵《金刚经》取来,打开经匣一看,惊讶万分,《金刚经》上有三条清晰的刀痕。情不自禁地合掌赞叹:“我早就听说此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今天得以亲眼目睹,真正是佛法无边,果不虚传。”生起极大的信心。张伯英从此出家,被人们称为“三刀和尚”。
4、屠夫成就
佛经云:“杀业之上无余罪,十不善中邪见重。”由此可知,世间最可怜的人就是屠夫,他们生性愚昧,不知善恶因果,每日所造的杀生罪业无法形容,若能读诵此经也有解脱的机会。
宋朝时,湖州城南边有一位姓陆的老翁,父母以杀生为业,他从小就喜欢杀生,长大后继承父业做屠夫,每天所杀猪、鸡、羊等等不可计数。
他23岁时,一位云水僧来到他的门口说:“度化有缘人。”陆翁不解其意。云水僧善意劝说:“世间有各种各样的行业,何不改行断除恶业?”陆翁不耐烦地回答说:“改变祖业是很困难的,以后再说吧。”僧人和颜悦色地劝言:“如果杀生,来世一定堕入旁生,感受割杀之苦,若能精进持诵《金刚经》,业障能得清净。”听到这一番话,陆翁心中半信半疑,但这时云水僧就消失不见了。他如梦初醒,意识到杀生及用杀生挣来的钱过着奢侈的生活是一种恶业,从此立誓断恶行善,皈依三宝。
后来,他请画匠绘制一幅西方三圣像,早晚至诚礼拜佛像,每天在佛前精进读诵《金刚经》忏悔恶业,并回向所杀的众生,希望它们早生净土。如此精进修持了五年,陆翁就能很熟悉地背诵《金刚经》。在81岁那年,通知亲朋好友说:“11月9号那天,我要走了,希望你们都到我的家做客。”届时亲友聚集在陆家,陆翁一一告别,给他们留下一个偈子:“五十余年离杀业,手抛刀秤暗修行,今朝得赴菩提路,水里莲花火里生。”意思就是离开杀生业已有五十多年,手上也抛弃屠刀和秤暗中修行,像我这样罪业非常重的人,今天也能前往菩提路,就像水中莲花在火中盛开一样,确实非常稀有。大家都知道,水中莲花不能在火里生长,但甚为奇妙的是,缘起具足水里莲花,可以在火焰中盛开。说完端祥现示圆寂,凡所见闻者无不瞻仰称叹。曾经杀过很多生命的人,希望从此公案获得启示。
5、舌如金刚石
密宗修行者以不共的信心,殊胜的方便即生获得成就。其成就之相是什么呢?《金刚萨埵意镜续》中说:“乃至现出舍利亦为成就之相。”并且广说舍利是成佛之相。显宗也有即生成就之捷径,只是没有广泛宣说。在了义经典中明确说出利根者不需经三大阿僧祇劫可以成就,《楞严经》云:“不历僧祗获法身。”很多显宗修行者临终时的各种瑞相,证实了这一点。
明朝正德年间有位皮匠叫严江,平日喜欢持诵《金刚经》。中年时,常去寺庙担柴做饭,更加精进修持《金刚经》,声声不绝地念阿弥陀佛圣号。到了六十多岁,忽然有一个月不吃饭,每天只喝一点水,没有饥饿的感觉,身体亦无有痛苦。他向别人说:“现在我的身心没有一点痛苦,非常快乐。”并清楚地讲出圆寂的时间。圆寂那天,劝告别人此经不可思议功德,要经常念诵。之后沐浴更衣,金刚跏趺坐,安祥圆寂了。遗体进行荼毗时,出现了许多舍利子,舌头犹如金刚石般烧不坏,成为坚固舍利,用手敲时发出锵锵的声音。
陌上花开蝴蝶香,踏花归去马蹄飞。晴空几度垂垂泪,梦海轻歌缓缓归。
——题记
三月桃花开满山,落英洒地迷人眼,轻灵妩媚似蝶翩,温婉贞烈芳名显。一日与岁月君偶遇,他兴致勃勃地介绍道:桃源的桃花开了,去看看吧?让你老公陪你去,如果他不陪你,我陪你去。感激于岁月君的善解人意及温柔体贴,想起老公曾经发下狠话,今年在家闭关修练,再也不陪我出去游山玩水了,想必他是没有这番闲情逸致陪我的,可是,跟其他男人出去游山玩水,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只能婉言相拒了他的好意。
随着阳春三月的来临,那种熟悉的阳光气息再次来袭,渴望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进行一场全身心的洗礼,把那些不快乐的事抛之脑后,让那些萦绕在梦海里的回忆一一淡去,再把沉淀在记忆深处的美好往事拿出来晒太阳,我就不相信自己会因为一些挫折而轻易被打垮。在伤逝的电光石火之间,突然想起了吴越国的开国帝王钱镠,对他的骁勇善战我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反之对他的钢胆柔情,我却是非常仰慕的。
在安意如的《陌上花开》里看到了这则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代君王,明明思念自己的爱妃,担心她回娘家久久不归,写信慰问,偏偏却写了这么打动人心的两句话:“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善解人意的温情就像三月里最柔软的柳丝,轻轻地撩动了我内心的寂寞,这真心相爱的人就是如此让人羡慕: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你可以慢慢看花,不必急着回来。如此的体贴,如此的细心,难怪戴王妃一接到信便冶游归来了。
简练明了的几个字,虽没有一字提及思念,却隐藏着深深的牵挂:不是不想念你,但是如果你喜欢欣赏美丽的春光,我就在原地多等待些时日,让你玩得尽心吧!只要你知道家里还有人在等着你回归就可以了,只要让我知道你过得平安就可以了。真爱就是这样宽大的.寂寞,无私得让人眼红,恩爱得让人流连。这是艳称千古的情语,魅力无限,风情万种。
紫阡红尘里花开似锦,秋水凌波横过淡淡的相思,我那念念不忘的人啊,一颗纤细脆弱的心,怎么禁得起你这般折腾,如果不是真心爱你,疼你,怜你,怎么能够忍受你的一次又一次地欺骗,怎么能够包容你的一次又一次地背叛,比春风更柔软的是我的心,比春水更婉蔓的是我的情,我不知道该如何让你知道我内心是如何挣扎着,如何纠结着。如果可以,你可不可以也只做那个美名远扬的钱镠,让我带着你满腔的爱及足够的信任去踏青,去寻找属于我们的永远的春天。
不知道心思不定的你此时此刻在忙碌什么?那个一天没有我的消息就会焦躁不安的家伙哪儿去了?那个在半路上发信息给我,让我只能为他守着约的家伙哪儿去了?那个信誓诤诤、义正言辞、说要照顾我们母子一生一世的家伙哪儿去了?我怎么随处都可以看你的甜言蜜语满天飞?我怎么随处都可以听见你那迷死人不赔命的情诗缠绵不绝?其实,我真的很愿意选择信任你,相信你对我所许下的每一句诺言,不管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我都觉得可以接受,只要你有足够的理由让我相信你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原因的。
待我情深义重的你,经常带着满腔的温情渴望迎接我,我怎么也忘不了初次相识的时候,你那脆弱不堪的眼神里承载了太多的痛苦,看着这样让人心疼的你,我再也不忍心多说一下不字,就这样一步步地沦陷在你那爱的漩涡里,我常常在度量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印迹,每走一步就测量一下,回顾一下,我的陪伴是否为你带来了另一个春天,我的关爱是否能为你拂去眉间聚拢的点点愁。可惜,你始终看不到我所做的各种努力,原来心如止水的生活始终不是你所想要的。
陌上花开迟迟归,为何你答应过的承诺一再延迟?难道路上的风景真的如此让你留恋,难道那一片为你静静守侯的心灵净地也洗涤不了你喧嚣的骚动气息?那些淌着泪水的花儿竟然是如此让你牵挂,你眼睛里明明只该看见一片海,你却目光短浅得只看到你眼前的小花小草。爱一场,哭一场,累一场,伤一场,我不知道自己还该不该等下去,我只知道,放了你,痛了我,不放你,你对我的伤害却是无止境的。
“我怎么忍心看你为我伤心?”这是你说过的话,可是,你在一直在我的伤口上撒盐,明明知道我最介意什么,你却偏偏逆风而上,我还能再多说什么?除了深深的祝福,我没有别的话想要多说,如果你愿意,你乐意,那你就继续前行吧!我继续在红尘里静静地等待那个叫我“陌上花开缓缓归”的人吧!
1、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像一幅迎风飘舞的绸;湖是硬的,像一块无暇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2、湖水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像一只巨大的翡翠。
3、湖面平静得像一面明镜,阳光一照,跳动起无数耀眼的光斑。
4、洞庭湖非常美丽,湖水清澈见底,而且非常静,静得像一面镜子,和蔚蓝的天空浑然一体,倒映在两边的山色,好像水里长出一座座奇形怪壮的高山,仿佛鱼儿在天上游,鸟儿在水里飞翔。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6、太阳渐渐从西方落下,天边出现了彩霞,色彩斑斓的霞光映在了湖面上。从远处和天边接在了一起,水天一色,这时的洞庭湖更美了。就像只用色彩渲染,而不用墨线勾勒的风景画那样。
7、青海湖的蓝,蓝的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数叶白帆,在这水天一色金光闪闪的海面上,就像几片雪白的羽毛似的,轻悠悠地漂动着,漂动着。
8、第一次来太湖时,天上下起了春雨,这雨似乎总喜欢在江南一带凑热闹,这么一闹,倒给太湖增添了神秘,此时此刻,那雨滴和桥上的木板接触的灵巧的声音也能把人吸引住。
9、湖水绿得像碧玉,平得像玻璃,清得像镜子。
10、月儿并不十分清明。四围朦胧之中,山更青了,水更白了。湖波淡淡的如同叠锦。对岸远处一两星灯人闪烁着。湖心隐隐的听见笑语。一只小舟,载着两个人儿,自淡雾中,徐徐泛入林影深处。月光的底下,湖的旁边,和你一同坐着。
11、映入眼帘的是无边无际、清澈见底的湖水,湖水是那么的宁静,她悄悄地,慢慢地从我身边走过,可我却没有感觉到她在流动;湖水是那么的绿,从山上眺望那湖水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湖水是那么的清清得能望见湖底的石头。坐在船上,划动桨儿,只能听见桨儿划动湖面的“哗——哗——”声,当时间停止在那一秒钟,我认真地,仔细地倾听,才能听到湖水静静地歌唱声。
12、那里的水真清呀!清的可以让你看到湖底的石头有几个!湖深的地方,虽然看不见湖底,但湖水还是知人情的,让你看到湖底绿萍的根!你在摇动双桨的时候,在阳光的照射下,双桨溅起的浪花像一个个晶莹剔透闪着异样光彩的钻石!
13、湖面没有一缕风,湖光就像没磨过的玉盘一样干净,天上有一轮明亮的月亮,散发出淡淡的光芒,周围的一切都是安安静静的。
14、晶亮的湖面连着天,开始还浓淡分明,越远处,水和天便朦胧在一起,只透出一道水天相交的白色痕迹。
15、西湖的水真亮啊!像一块无暇的翡翠一般,闪烁着美丽的光泽,在阳光的照射下西湖变得波光粼粼柳树和小花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里显得更绿了;蓝天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里,显得更白了。
16、蓝蓝的湖水和蓝蓝的天连在了一起,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天。
17、西湖湖水清澈,碧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湖岸边,垂柳依依。一阵暖风吹过,一大片荷叶层层叠叠,像翠绿的伞。在荷叶间,几枝含苞乍开的荷花高高的挺立在湖面上,像亭亭玉立的美人。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8、湘湖的水,碧绿得像一块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湖面就像披上了一件金光闪闪的`衣裳,瑰丽无比。
19、我们坐着船欣赏湖面的风光,西湖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西湖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在船上我看到了雷峰塔,雷峰塔有5层,塔尖金光闪闪,远远看到的雷峰塔非常壮观。
20、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湖水,湖面就像一个巨大无比的笑脸,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21、像宝镜一样的湖水映出了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绿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22、清晨,洞庭湖如同笼罩了一层轻盈的白纱,湖泊被烟雾淹没,远处,天地间连成一片,似玉娟般那么薄,那么淡,那么轻……仿佛一伸手触摸便会损坏它那原本的淡定。微风拂过湖面,那水平如镜的湖面扬起一阵阵小水浪。
23、湖是硬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24、西湖是柔美的,是妖娆的,有些不出格的狂野,时而也是宁静的。没有起风的时候,无声的西湖“静如处子”,淡雅,柔情似水,朦胧中,平静的湖面,更像一面不曾打磨的镜子,显得那么和谐。碧蓝的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使我似乎感觉不出谁是天,谁是湖。在阳光照耀下,湖面有些金光闪闪,像是粘上了白娘子。飘扬的裙子上的金粉,是那么细滑,那么闪烁,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25、千岛湖的美,在于它的依山傍水。从游轮上远远望去,碧蓝碧蓝的湖水掀起了一伏伏洁白的浪花,不大,似乎是千岛湖的发夹。在游船的船头,迎面而来的风很大,能细细听到微弱的风声:“沙沙”很轻,很柔,轻轻抚摸我的脸颊。呈现在眼前的数千只岛屿,被绿水青山环绕着。我突然发现,山山水水已经融为一体;远处的的山峰好像盖了一层雾,若隐若现。这样的景色已经不能用图画二字来形容,好像是幻想似的。
26、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美丽的大明湖。我们走到了大明湖边。岸边杨柳荫浓,鲜花锦簇。湖水真静啊!静的没有一点波浪,像一面大镜子。湖水真绿啊!绿的就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耀眼的光泽。湖水真清啊!清的与天空融为一体,湖底的鱼儿清晰可见。
27、湖是活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再嬉戏。
28、湖面上升腾起一阵阵雾气,远处的群山,断桥蒙着一层缥缈的白雾。绿莹莹的山峰若隐若现,时而雾气飘散,山峰清晰地浮在眼前,连山顶的参天古木都看得一清二楚,时而又被雾气湮没了,一切都只能化成墨绿的一团,就像宣纸上一滴略带墨色的浅浅的水迹;又如罩着面纱的少女,仿佛远在天边,却又近在眼前,远了又近了,近了又远了,实了又虚了,虚了又实了……
29、走进大明湖,绕过刻着大理石碑,就会见到一棵棵倒垂的杨柳,好似少女披肩的长发,秋风习习,树发出“沙沙”声,好像在唱一曲动听的歌谣,这歌声给湖水增加了一些美的感觉。早晨看大明湖是最美的,震雾像轻纱笼罩在湖面上,看上去那么温柔,湖面上碧波荡漾,一层盖一层,湖水像碧绿的绸段,又像被周围的花草染过似的,阳光则透过树木,撒在湖面上,顿时波光粼粼。
30、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31、站在船头,整个湖面笼罩在濛濛秋雨之中,放眼望去,碧波万頃,千岛竞秀,群山叠翠,若隐若现,朦朦胧胧。那湖水的蓝,群山的绿,融为一体,不是蓝,不是绿,又恰似蓝,恰似绿,好一个“春来江水绿如蓝”,你的心胸便也被荡涤的如这蓝绿的山水一样清澈。难怪800年前的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就发出如此感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话水来”。
32、一条长长的白线映入了我的眼帘。随着汽车的靠近,白线渐渐变宽,颜色也开始变成绿色、浅蓝色,最后,一大片纯蓝色的湖水出现在了我的面前。我终于见到了美丽的青海湖。
33、鹅湖望去无边无际,浩阔的水面波澜壮阔,发出“哗哗”的水声,温柔恬静,不受风大的影响而变得凶恶了,且这种声音不绝于耳,或许这是湖水在大风的日子里,唱的一首雄壮的歌儿吧!
34、我不记得湖有多深,只知道湖水很清,很亮,甚至可以看到一条小鱼蹦出水面,然后一只水鸟冲过去,叼着猎物向山的那头飞去,真是“鱼儿出水犹如画”。
35、明媚的阳光洒向湖面,好像一颗颗小星星落到湖水里一样一闪一闪的。
36、早晨,轻纱笼罩的湖水温柔,碧蓝,白雾在湖上方飘动。这为敬亭山添加了一点神秘。好象一个美丽的大姑娘蒙着面纱,不让别人看清自己。过了一会儿,太阳缓缓从天边升上来,放出了金黄的光芒,白雾消失,徐徐微光落在湖面上,湖水犹如一面单位镜子,把光反射到湖边杨柳的身上,湖水似乎为杨柳穿上一层金黄色的外衣。
37、湖面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38、夏天,湖水风平浪静宛若一面巨大的镜子。
39、有人说高山上的湖水,是躺在地球表面上的一颗眼泪,那么说我枕畔的眼泪,就是挂在你心间的一面湖水。
40、扬州的西湖不同于其它地方,它是细长型的,因此得名“瘦西湖”。面积小得称“湖”,感觉还没有我们一些地方的水库大哪,真有些叫人啼笑皆非。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据说,风流潇洒的乾隆爷,每次下江南都会来此!
41、夏天,湖水风平浪静宛若一面巨大的镜子,一阵微风吹过,湖水微波荡漾,像一朵朵涟漪。
42、那湖水在早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好像许多钻石洒在湖面上。
43、湖边的柳树刚刚发出嫩绿的新芽,柳条随风摆动,像婷婷玉立的小姑娘在跳甩发舞。平静、清澈的湖面像一面大镜子,映出了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微风吹来,湖面上漾起一圈圈圆晕。有几只鸭子在湖面上尽情地嬉戏,一群群鱼儿在湖水里开心地玩耍。大明湖公园里随处可见不同风格、大大小小的石桥,不时有游船从桥下驶过,翻起了一道道欢乐的浪花。
44、站在湖边向远处望去,蔚蓝色的湖水连着淡蓝色的天空,大朵大朵的白云在上面变幻着图案,小鸟扇动着翅膀在湖上、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辽阔的草原仿佛在湖边铺了一层厚厚的绒毯,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在上面,一群群牦牛在草地上悠闲地散着步。这里真像是人间仙境啊!
45、岛南湖面上的三座石塔,为明天启元年所立。许多游客都把它看作是杭州的“城徽”和西湖的标志。每当中秋月白,薄月当空,塔中点灯,有“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奇妙景观,亦“三潭印月”由此而来,据说当地人过中秋节,大都喜欢到三潭印月游玩。
46、夏天,湖里有数也数不清的荷叶、荷花和莲蓬。荷叶又大又圆,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你看,荷花就像花中的仙子一样,坐在那碧绿的荷叶上。小小的莲蓬长在荷花的中间,好像害羞的小宝宝一样。有了这些景物的帮忙,洞庭湖就变得更美了。
47、秋夜,洞庭湖的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
48、阳光下,湖水如同一块块衔接而成的七彩玻璃瓦,浓金色与淡碧色在湖面上交相辉映,仿佛一泼下溅的绚丽灯光。
49、这是一湾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一切美不胜收,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
50、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暇的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