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2.孤独,但不是孤身一人那种状况,例如,不像梭罗为了寻找自身的位置而把自己放逐,也不是约拿在鲸鱼腹中祈
——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3.要进入另一个人的孤独,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逐渐认识另一个人,即使是很少的程度,也只能到他愿意被了解的程度为止。当一切都无迹可寻,与世隔绝,全无踪影的时候,人们能做的就只有观察了。但人们能否从观察到的东西里找出意义,则全然是另一回事。
——保罗 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4.于是记忆,与其说是我们身体里的过去,不如说是我们活在当下的证明。如果一个人要真正地存在于他的环境中,他就必须不想着他自己,而想着他看见的东西。他必须忘记自己,以便存在于那儿。而记忆的力量便出自那种遗忘。这是一种活着的方式,于是什么都不曾失去。
——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5.他对那么多东西视而不见,他否认自己与世界的形质间的亲密接触,切断了自己体验美学愉悦的可能性。他眼中的世界是个实用之地。里面的每样东西都有一个价值和一个价格,他的想法是对于需要的东西,尽可能支付一个最接近价值的价格。每样东西都仅仅以功能论,以它值多少钱来评判,而不作为一个有它自身特性的、本质的物件。在某种意义上,我想这一定令他觉得这个世界索然无味。统一,乏味,没有深度。如果你仅仅从金钱的角度看世界,那么你最终根本就没看到这个世界。
——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6.整个一生他都梦想成为百万富翁,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他要的并不完全是金钱本身,而是他所代表的东西:不仅仅是世人眼中的成功,而且是一种令自己变得遥不可及的方式。拥有金钱不仅意味着有能力购买东西;它也意味着世上的需求永远不会影响你。于是,金钱意味着保护,而非乐趣。
——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7.要进入另一个人的孤独,我意识到,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逐渐认识另一个人,即使是很少的程度,也只能到他愿意被了解的程度为止。那个人会说:我觉得冷。或者他什么都不说,我们会看见他颤抖。不管哪种方式,我们会知道他觉得冷。但假如这个人什么都不说也不颤抖呢?当一切都无迹可循,当一切都与世隔绝,全无踪影的时候,人们能做的就只有观察了。但人们能否从观察到的东西里找出意义,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8.“每一本书都是一幅孤独的图景。它是一件有形物,人们可以拿起,放下,打开,合拢,书中的词语代表一个人好几个月——若非好多年——的孤独,所以当人们读着书里的每个词时,人们可以对自己说,他正面对着那孤独的一小部分。”
——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9.早就治愈了他的激情,但他的心里又并非完全没有她,他仍以某种方式维持着那种激情的感觉,尽管对于他,她本身已经失去了重要性。
——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10.死亡将我们带到一个离生与死的隐形边界如此接近的地方,以至于我们不在知道我们在哪边,生变成了死,仿佛死一直拥有此生,毫于预警的死,也就是说,生命停止了。而生命可能在任何时候停止。
——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11.这就是反复无常的准则。对一个孩子而言,这意味着天可能随时塌下,意味着他永远不能确定任何事。因此,他学会了永远不相信任何人,甚至他自己。总会有人跑来证明他的想法是错的,来证明这一切都没有意义。他学会了永远不要要的太多。
——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12.活着时,一个人和他的身体是同义词,死亡时,这个人和他的身体是不同的存在
——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13.仿佛死一直拥有生- 总是想要更好地活下去这个念头是个美丽的陷阱,总和厌倦,重复,止步不前做理所当然的无休止抗争;仿佛这是意义,却在这时候,生命可能在任何时候停止。
——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14.这种态度里固有的是一种感知的原始主义,一切差别都被消除,一切东西都被减至他们的共同点。真正精细的东西几乎受到憎恶,它意味着你要不得不支付额外的价钱……他的想法是对于需要的东西。尽可能支付一个最接近价值的价格。
——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简介: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保罗·奥斯特自传作品,穿越层层迷雾,对父亲、家庭、自我身份的神秘追寻。《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一部很难归类的出色的作品,部分回忆录,部分其父的传记,部分自传;它也是对失落、家庭中的爱、父性和记忆的一次沉思,对于生活与家庭关系令人感动的、观察入微的描
1、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
2、使我离开战斗行列的,只有死。
3、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4、生活的主要悲剧,就是停止斗争。
5、对时间的慷慨,就等于慢性自杀。
6、人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
7、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
8、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9、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10、干掉自己,这是摆脱困境最容易的办法。
11、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
12、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13、我只相信一条:灵感是在劳动的时候产生的。
14、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
15、医治一切病痛最好的最宝贵的药品,就是劳动。
16、要是一个人不能改掉坏习惯,那他就毫无价值。
17、雨像用筛子筛过的一样,又细又密,下个不停。
18、所谓友谊,这首先是诚恳,是批评同志的错误。
19、在人生的任何场合都要站在第一线战士的行列里。
20、我是自己的一切批评者中最凶的、最严厉的批评者。
21、人活着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他的整个生命奉献给全社会。
22、你必须保持诚实的立场。这时常是冒险的,这需要有勇气。
23、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24、生命的洪水奔流,不遇见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25、数千人形成一个强大的变压器,形成一种永不枯竭的原动力。
26、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27、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
28、勇气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
29、豺狼最喜欢黑夜。因为只有在黑夜,它们才能更容易扑杀猎物!
30、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31、生命中可能会刮风下雨,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拥有自己的一缕阳光。
32、不管怎样我得到的东西要多得多,失去的东西是没法同它相比的。
33、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34、在战火中英勇善战,在工作中努力学习,成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35、只有在生活如同铁环般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坚强才是光荣的业绩。
36、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37、哪怕,生活无法忍受也要坚持下去,这样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有价值。
38、天并不都是蓝的,云也并不都是白的,但生命的花朵却永远都是鲜艳的。
39、任何一个傻瓜在任何时候都能结束自己!这是最怯弱也是最容易的出路。
40、我们的国家正在复兴,正在强大起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大有可为的。
41、爱国心再和对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只有这样的爱国心才能导向胜利。
42、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
43、虽然疾病缠身,身处困境,依然坚持理想,保持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意志。
44、即使到了生活实在难以忍受的时候,也要找出活法活下去,生命总会有用处的。
45、忧伤,以及常人的各种热烈的或者温柔的普通感情,几乎人人都可以自由抒发。
46、无论你在哪儿工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放弃学习。没有学习,你就不会进步。
47、不停留在已得的成绩上,而是英勇地劳动着,努力要把劳动的锦标长久握在自己手里。
48、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49、哦,梦想终于成真了!铁环已经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回战斗队伍,开始新的生活。
50、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1、你从未上过研究生院。当你挺身而出为民力争世界安全的时候,我可坐在图书馆的小单间里,把那些无用的信息塞满了我的脑袋。
2、她知道了这个故事,而当一个人有幸生活在故事之中,生活在一个想像的世界里,这个世界的悲苦也就消失了。只要这故事不断延续下去,现实也就不再存在。
3、我们最终都会死去。当我们的遗体被运出去埋葬的时候,只有我们的朋友和家人知道我们已经走了。我们的死亡不会在电台或电视台宣布。<纽约时报>不会登任何讣告。没有书会写我们。那是为有权势者和名人,为超天才保留的荣誉,有谁会费心为普通人,为默默无闻者,为我们在大街上擦肩而过而不屑一顾的上班族出版传记呢?
4、人永远不应该当众承认自己放屁。这是不成文的.法律,是美国礼仪中最为严格的一条。屁并非来自谁和来自何处,它们是匿名的散发,属于整个团体,即使屋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指向肇事者,其惟一明智的做法就是否认,不明事理的达德利这样做是太老实了,何况,他始终没有得到大家的原谅。
5、对。我们不信赖电话。电话怂恿人们言不及义,没完没了地瞎谈闲聊。我们喜欢节约话语,把它们用到紧要的事情上去。
6、我们周围的世界改变得多么迅速,一个问题多么快地替代了另一个问题,几乎没有享受胜利喜悦的时刻。
7、当一个人的惟一家当是自己的头脑和舌头时,他在决定张嘴说话之前必须想得很周到。
8、我不知道他是否相信我们所说的话,但对他而言,只要能想象一下新的生活,似乎就能使他变成另外一个人。
9、曾经如此。此后不再。
10、大多数生命在消失。一个人死了,所有痕迹一点儿一点儿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个发明家幸存于他的发明物,一个建筑师幸存于他的建筑物,但大多数人在身后没有留下纪念碑或永久性的成就。
11、如果你不能用你的先见之明防止你的朋友毁于一旦,你这先见之明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