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仁不异远,义不辞难。——《汉书》
2、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汉书》
3、心如欲壑,后土难填。——《国语》
4、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6、君子交绝,不出恶声。——《战国策》
7、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
8、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9、吃一份亏,受无量福。——《警世通言》
1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11、祸与福相贯,生与死为邻。——《战国策》
12、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战国策》
13、明王不徒立,百姓不虚至。——《晏子春秋》
14、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
15、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
16、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
17、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本草纲目》
18、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晏子春秋》
19、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警世通言》
20、凡病皆可医,惟俗不可医。——《格言联璧》
21、寨有盍饕之心,而欲不可足。——《战国策》
22、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警世通言》
23、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战国策》
24、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
25、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战国策》
26、橘生北则为橘,生于南则为枳。——《晏子春秋》
27、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本草纲目》
28、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生。——《格言联璧》
29、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全。——《韩非子》
30、只因览胜探奇,不顾山遥水远。——《警世通言》
31、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警世通言》
32、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格言联璧》
33、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
34、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汉书》
35、营气之粹,化而为精,聚于命门。——《本草纲目》
36、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战国策》
37、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战国策》
38、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警世通言》
39、持身如玉洁冰清,襟袍如光风霁月。——《格言联璧》
40、合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警世通言》
41、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警世通言》
42、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43、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战国策》
44、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格言联璧》
45、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韩非子》
46、廉者,政之本也;谦者,德之主也。——《晏子春秋》
47、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警世通言》
48、学求其于世有济,事行乎此心此安。——《警世通言》
49、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国语》
50、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
51、做官乃造福之地,而人以为享福之地。——《格言联璧》
52、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也,虚生百病。——《本草纲目》
53、淫与耳目,不当民务,此圣王之所禁也。——《晏子春秋》
54、戎狄志态,不与华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汉书》
55、真圣贤,决非迂腐。真豪杰,断不粗疏。——《格言联璧》
56、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国语》
57、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战国策》
58、敬为千圣授受真源;慎乃百年提撕紧钥。——《格言联璧》
59、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三十六计》
60、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家法,虽危不亡。——《韩非子》
61、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战国策》
62、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韩非子》
63、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太玄经》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2、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老子)
3、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
4、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5、远水不救近火。(韩非子)
6、挂羊头卖狗肉。(晏子)
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9、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0、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1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左传)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14、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
1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16、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
1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21、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左传)
2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3、香饵之下,必有死鱼。
24、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左传)
25、行千里者半九十。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7、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
28、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战国策》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
《战国策》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
行百里者半九十
《战国策》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战国策》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战国策》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战国策》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战国策》
出不辞劳,入不数功
《战国策》
以财交者,则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
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战国策》
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
《战国策》
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行百里者半九十
狡兔有三窟,仅免其死耳。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战国策》
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
《战国策》
祸与福相贯,生与死为邻。
《战国策》
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
《战国策》
寨有盍饕之心,而欲不可足。
《战国策》
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
《战国策》
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战国策》
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战国策》
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兴时
《战国策》
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战国策》
按图索骥术难买
《战国策》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战国策》
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
《战国策》
家有水义之财,测伤本
《战国策》
管庄子刺虎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存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