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名人经典语录精选
1)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而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 ——墨翟
2)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3)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4)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墨子 《墨子》
5) 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6) 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7)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8) 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9) 天之爱天下之百姓。
10)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墨子 《兼爱中》
11)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钓鱼人躬着身子,不是对鱼恭恭敬敬;用虫子作为诱饵捕鼠,不是喜爱老鼠。) ——墨子
12) 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13) 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14)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墨子
15) 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16)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17) 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墨子
18) 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19) 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20)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
21)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22) 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23) 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墨子
24)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25)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26) 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27)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28) 兼相爱,交相利。 (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墨子
29) 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30) 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平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政权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
31)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32)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33) 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34)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贤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墨子
35)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 《非攻》
墨子名人
1)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2) 兼相爱,交相利。
3) 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4) 义,利也。(利是义的本质) ——墨子 《经上八》
5)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墨子
6)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源头混浊,水流不能清澈;行为无信,名声必然败坏。) ——墨子 《修身》
7)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墨子
8) 俭节则唱,淫佚则亡。
9)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墨子
10)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11) 万事莫贵于义。
12) 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
13) 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14) 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15)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16)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17) 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18)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墨子
19) 刚天下者兵也 ——墨子
20)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21) 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22)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23)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24) 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25) 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26) 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27) 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
28)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29)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墨翟
30) 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31)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墨翟
32)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3)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34) 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35) 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1、志不强者智不达。
2、言不信者,行不果。
3、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4、刚天下者兵也
5、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6、天下有利则治,无义则乱
7、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9、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10、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11、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12、仁人之所以坏事,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4、勇,志之所以敢也。
15、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16、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17、食者,圣人之所宝也。
18、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而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
19、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20、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21、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1、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兼相爱,交相利。
4、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5、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6、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7、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8、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0、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11、万事莫贵于义。
12、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13、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14、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15、俭节则唱,淫佚则亡。
1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17、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18、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19、备者,国之重也。
20、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21、重不为不义攻国。
22、原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解析:没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学识智慧也不会通达;不遵守诺言的人行动也不会实现。
23、原文: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修身》
解析:一件事情都不能做到有始有终,就不要去操持其他的事情;一物也不明白,就不要追求博闻广记。
24、原文:本不固者末必几。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修身》
解析:根本不稳固必然会央及枝叶。行为不守信必然会损害声誉。
25、原文: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墨子修身》
解析:聪明的人心里明白而言语不必太多。
26、原文: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解析:天下的一切事物不可以没有标准,做人要有做人的标准,即原则;做事要有做事的标准,即规则;治国要有治国的标准,即法则。不遵循一定的标准而能成事者,自古以来是没有的。
27、原文: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墨子法仪》
解析: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不能保证公平公正、不能惩恶扬善、不能保障人民的利益,就不能当做法律。
28、原文: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法仪》
解析:国与国之间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也是平等的,在人格与尊严上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上天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人生而平等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不可被侵犯的权利。
29、原文: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解析:作战虽然讲究排兵布阵,但士兵的勇敢是其中的根本;丧葬虽然讲究礼节,但对亲人的哀思是其中的根本;一个人虽然很有学识,但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是其中的根本。
30、原文: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墨子亲士》
解析:国家一定要有直言进谏的`臣子,上级必须有敢于提出反对意见的下级,议论国政的人不停止,各种不同政见的人相互辩论,才可以长久保存国家,使国家兴盛强大。也就是说言论自由是民众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可以提出不同的政见,民众有平等参与政治的权利。
31、原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所染》
解析:印染时织品用青色染料就变成青色,用黄色染料就变成黄色。随着染料的变化,织品的色彩也变化,放入多种染料则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变化。所以对于印染不可不慎重!说明每个人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个人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一个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中,人的思想也会变得复杂;而在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的环境下,人的思想也会相对纯朴,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
32、原文: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墨子七患》
解析: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军队是国家的武器,城廓是守护自身的保障。这三者是国家应当具备的。
33、原文: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七患》
解析:仓库里没有储备的谷物,不可以应付凶饥之年;兵库不准备兵器,没有足够的实力,即使站在正义的一方也无法征讨无义之人,实力是维护正义的强有力的保障;城郭防守不完全,则不能守护自己;没有居安思危的心理,不可应付突发事件。
34、原文: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非乐》
解析:人民有三种忧患:饥饿的得不到食物、寒冷的得不到衣物、劳苦的得不到休息。
35、原文:子墨子曰: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墨子耕柱》
解析:墨子说:言论如果能够付诸行动的就可以讲;不能够付诸行动的就别多说。言论不能付诸行动的而常讲,这就是卖弄口才了。
36、原文:择务而从事。
解析: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7、原文:磨顶放踵,死不旋踵,利天下而为之。
解析:哪怕是磨没了头发,宁可死也不会旋转前进的脚步,为的是全天下人的利益。
38、原文: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解析: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事情就要坚定的实行,有害于国家、人民的事情就要坚定的铲除。
39、原文: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原文: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