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之南有一片湖,生长莲花,勿须谁命名,人们自然都叫它莲湖,莲湖很宽阔,一眼望不到边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莲湖风景区进行了全面的设计和绿化,本来就很美的莲湖更增添了它的美丽和面积,以前的莲湖就是生长莲花的湖面,现在的莲湖增加了面积,周围有了花园,楼台亭阁,广场,竹园,石榴园,红叶园,小路弯弯,假山奇石,小桥,沙滩,莲湖扩大了面积,增添了设备,成为一座正式的古城公园,每天早上各自为战,唱戏的,跳舞的,耍棍了,打太极的,摇扇子舞,东边的大合唱“红梅赞”,西边的合唱是“枉凝眉”,各有特色,各有情趣,各有爱好。
人吗?就是这,生活好了,追求一点生活享受,寻找一点精神刺激,追求一点人生的乐趣,寻找一些高雅的爱好,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人生想法,都来到了公园来展示一下自己的爱好,展示一下自己的爱的技能,让自己的美丽在扩大影响,让自己的舞姿更多的吸引一下观众,各人都带着不同的想象云集莲湖公园,人们也在寻找自己的爱好而相互吸引,相互云集相互绣团,相互往来,相互切磋。
每当我走进这座公园时,最吸引我的是桂花林树下的那个弹琵琶的人,那个人长的极端装,不狐不妖,坐正之后,真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很快就引来很多人的观赏,赞美,拍手,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那着“春江花月夜”的曲子,让人醉,让人回味,让人联想。无形中听着音乐,让人会想到很多的人生其它事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人的联想。
人总是想追求平静,当你放下了身边的一切执着时,可能心静了,但并没有真正的静,忽然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时,平静的.心重新泛起涟漪,这不是说谁对谁不对,只能说修炼的心,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平静的境界,真正的视生活如流水一样的淡。
琵琶是很有文化氛围的乐器,能抒发心中无限事,亦能抚平心中无限的惆怅,宁静的音乐,抒情的音乐,是从内心深处失放出的一种高雅文化情感,也是有素质的人对生活的一种高雅的追求,从音乐中失放压抑,从旋律中获得满足,人吗?有些痛苦需要语言倾诉,有些难言需要用文字倾诉,有些人难言痛苦用舞姿表现出来,不但解脱了自己,还给旁观者极大的娱乐。
琵琶这种乐器,是一种很美妙的乐器,能弹奏千变万化的曲调和旋律,把这种乐器弹好了,就是对古文化的一种继承,也是对古文化的一种发扬,看起来只是一种乐器,那里面却有着人生阐释不完的大道理,大哲学,这种乐器,学的人不多,学好的人不多,学精的人更不多了,没有名师指点,没有名师传授,尽凭自己的满腔热情,是学不好这样的乐器的。
这个弹琵琶的人长的太好了,象谁呢?我无法想象她谁,我只觉得天下的美人都没有她养眼,人长的好,琵琶也弹的好,弦弦拨弹出来的声音都充满了感情,充满了情思。那种优美的旋律,好象在叙说着每一个听者的无限心事,当然这精美的艺枝也抒发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弹的真是太好听了,围观的人多,人们爱听,足以说明演奏者的技艺精湛,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深刻,不但弹出了自己的内心情感,还感动了观众的心灵深处。
随着琵琶的音乐弥漫,人们尤如看到了月在空中走,月在水中移,人如身临其境似的。多美的生活,多美的意境,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体验。
舞台是表演人生的,反映生活的,把人生的智慧凝聚到一块,让人在短暂的时间内,领悟更多的事,理解更多的东西,知道更多的东西,现实中有千姿百态的人生,舞台也有着千姿百态的人生表演。我们打开电视,缤纷多彩的人生活动,更是万千变化,应接不瑕,舞台上的生活,电视中的生活,都来自于生活的现实,和对生活的升华。
我每天走过莲湖公园时,看到这种场面,我体悟道,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大舞台,没有围墙的舞台,没有遮风避雨的舞台,聚光灯就是太阳,和数不表的双眼,这种艺术是原生态的艺术,升华了的艺术,她面对的是真正的艺术欣赏者,每个人的赞美,每个人的掌声,都来自于真正的内心追求。
对生活风雨经多了,就知道了很多人生的道理,在生活中经历了更多的坎坷,就沉淀了人生的贪恋,我体悟道,人生的大舞台,是小舞台的放大,生活的小舞台是大舞台的浓缩,我每天欣赏的琵琶弹奏者,倾听琵琶之意的旋律,它是生活再现,也是生活的延伸,也是对生活的提炼,有人在听到琵琶,可能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调整自己的人生,也许在别人的触动下爱上琵琶这种乐器,爱上音乐,为自己的人生重新开辟一条捷径,走出自己的光彩,让音乐陶醉自己,让音乐伴随着自己,显出自己美丽,让自己的心态充满阳光,充满风采。
有时候走过莲湖,听着琵琶声声,回味中的影子,觉得那个弹奏的人很漂亮,烘托出月亮,荷花,湖水,飘拂的柳丝,是那样的美丽和欣慰。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诗歌,千年以来一直在人们的心中流传,写的是天下第一,我今日写的琵琶行是散文,是想借助白居易的大名,为我的文章增添一点光亮,壮壮我的胆。白居易的诗大海一样的壮美,我的琵琶行只不过是故乡的涝池罢了,不就是一场大雨过后,一个取土的大土坑剩满了水,显出一点折射的光芒罢了。
生活很意思,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节,触动着人的心灵,激发着人的瑕想,我每天上班,路过一个清静,花草林木环绕的公园广场,一帮子穿着服装的六十多岁的男人女人,他们在打太极拳,音乐是春江花月夜在伴奏,乐器是琵琶,为了展示一下这帮人给我们的启示和感慨,就用这琵琶的弹奏旋律叫琵琶行,我觉得符合我的心意,也符合此时此刻那种激动的感情,此时为了倾听琵琶的幽静优美的旋律,很自然的也欣赏几招练武的人们。
琵琶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优美的旋律,就飘入了我的耳内,那种柔和如水旋律,尤如一湖绿水在春风吹动下,涌着绵绵的波纹,时而还让人想柔软的丝绸在人们的抖动下那种舒心的感觉,音乐太抒情了,尽乎醉的人不得不让人放慢步子,在这种感觉下不是我一个人放慢了步子,而是所有人都放慢了步子。我之不过是行人中的一个罢了。也许行人还有比我更涵养高的感受,也有可能触影生情,写出更美更优的好文章。
琵琶的音调是善于抒情的,善于表现的,白天听琵琶弹奏的音乐,可以沉淀喧嚣,让人清静,用时代的言语表述,就是很绿色很环保,不但给生活带来了乐趣,还给人生的思想激发很多联想。每当你走过这段路程时,音乐伴随的不仅仅是打太极拳的善武者,更有意思的是琵琶一拨一挑,轮指映的发挥,让行人的心动,步履也轻了,走路有了精神,心灵深处焕发出了出一种激。
南来北往的,人们总会慢慢走过,怕干扰了习武的情绪,怕惊动了弹琵琶人的聚精会神的心,人们都知道,琵琶的旋律是通过音箱传播的,好的音箱,和好的光盘融合一块,放出来的音乐是那样的纯正,是那样的打动人心。
音乐可以怡情,可以激动人心,可以促使人心积极向上,可能触发人内心的灵感。通过琵琶这种乐器的演奏,让人更多的认识音乐,熟悉音乐,爱好音乐,去从音乐中陶冶烦躁的心情。
春江花月夜那曲子真是太好听了,让人联想到一轮圆明月挂在苍穹,映在荷花池中,荷花散发着清香,月亮弥漫着光亮,一个人漫步在荷塘小路,何等的温馨,看看天欣赏水,背诵着唐诗宋词,或直接朗诵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何等的美妙,也可以拉着恋人的手,谈谈人生,话话天地,美人是旋律,男人是音符,春光花月夜的晚上,倾听着琵琶的弹奏,那不知该有多惬意啊。
在人们欣赏音乐的同时,还有另一番景色,就是那些打拳的男人们女人们,男人们一色的白服装,从遥远的看,尤如出淤泥而染的青莲,手随着音乐而动,衣服随风而动,象是飘动的片片白云很美,太极打的再好,没有音乐的相伴,就显得单调而凄凉,有了音乐,太极就升华了,看上去格外的美,就象莲池的白莲开放,随着风轻轻摆动,水无声的潋滟着波浪,那是一种青春的感受,话意般的感情抒发。
女人们穿着红色的服装,习武的服装,都是宽大,胖人着上习武的服装显得瘦了几多,瘦人着上习武的服装显得富态了几多,武场一站,就有了美的形象,美的造型,美的画面,音乐一响,太极慢慢的音乐舒展的弹奏着,遥远看她似。伴随音乐的牵引,观众们看个个尤如飞升的仙鹤,仙女般的美丽,青春的影子,缠绵的音乐,让人联想到青春的美丽,青春的风韵,青春的激情,青春的笑意,青春的诱惑。
人生真是很有意思,生活中的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爱好,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用爱好,抒发自己的感情,寻找自己的人生,发现自己的人生,听着琵琶的弹奏,打着太极,就是对人生的一种体验,对人生的种认识,人吗?总得有些事情,干点事情,充实自己的生活,充实自己的心灵,不要张口闭口为人民服务,先把自己管理好,就是为他人为自己做了有益的事情,太极就是陶冶在音乐声中一种强身健体的最佳生活方式。
人呀,不要说你看了很多书,走了很多路,见了很多世面,但是天下之大,未必你能悟出很多的人生道理,往往一个小小触动你可能悟出一个真谛来。春江花月夜的曲子我听了很多遍,真正触动我心灵还是在这上班的路上,大光盘,大音箱,,,,放出来的味道就是不一样,听出来的感觉也非同一般,美的旋律伴随太极的武功,才真正的把琵琶美妙的旋律体现了出来,同时,也促使了习武的人心更加清静,手缓缓的,步履慢慢的,让心态静下心,让生活更加美妙。
琵琶声的旋律,动感的太极,给了我一个灵感和启示,欣赏清晨的太极听着音乐站在远方是最好的欣赏,太极不但强身健体,还能焕发青春的想往,从习武中可回味青春的人生,青春的感受。
琵琶的旋律,挥动的太极,给生活增添了风采,给行人绽开了笑脸,让青春永远凝固在人间。
产后回归讲台上的第一篇课文是白居易的《琵琶行》,文章太美,要上好是不容易的。在教授第二段时,我让学生自由赏析自己喜欢的词句。其中504班一位男生的见解惊艳到了我。他赏析的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句。书上注解上的解释是这样:弦音轻重缓急高低快慢,任她随意地交错交换 犹如大大小小的珍珠,一粒粒坠入玉盘,形容音乐绝美天籁,好听之极。
但是这位男生给出了不一样的解释,他说:嘈嘈切切错杂弹不仅是说明琵琶女指法娴熟,琴艺高超,还可以看出在这优美的琴声中,女子的心情也因为她的身世遭遇的变化在不断的切换,旋律的起伏也代表了她心田的波澜起伏;大珠小珠书上说是大小珠子,我更觉得这更是琵琶女的眼泪,玉盘书上说是精美的盘子,但是在这里我把玉盘看作是月亮,因为月亮这个意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琵琶女动人的琴声催己泪下,她的泪珠浸透在江水里的月影上,更显哀婉动人。
此语一出,全班同学不禁掌声雷鸣。这样的解读太别致太新颖了,看得出这位男同学的.功底深厚,不拘泥于书本,他真正的走进了琵琶女的内心深处。这是我上班第二天的意外惊喜,作为老师,能遇到高材生,能在课堂上与学生碰撞出如此有智慧的火花,这种成就感满足感不言而喻了,非常感谢这位男生。
而我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秋月白,这三个字够唯美了,水墨画般的图景,宁静寂寥空灵的意境。留一大片空白给你去自由发挥。笔触很淡,越品越有味,好像醇香的茶茗入舌尖,浸润每一处味蕾的感觉,回味无穷。最好的艺术可能都是这样吧,它从来不告诉你具体是什么,只是让你去思考。这句话的美无须我多说了,说多了就破坏美感了,少即是多。
曾经美艳不可方物,红极一时的琵琶女现已年老色衰,嫁作人妇,但是她的出场却让我为之动容。“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那是经历了繁华之后的一种内敛,是岁月沉淀下来的自信和从容,这从来都不是青春和单纯可以匹敌的。
千帆过尽,繁华落尽才见真正的美。她的生活极其简静,好像从不和别人争什么,她的眉目里都是和善,我觉得她很美,白居易也一定是这么认为的。而这种美必须得像白居易一样有过沧桑阅历的大叔才欣赏的了。
当我们不在年轻,我们不在艳羡漂亮的容颜,不在喜欢华丽的服饰,不在释放火一般的狂热,不在留连于灯红酒绿的夜店。
当我们不在年轻,我们喜欢的是美丽的山川,爱看的是清澈的眼眸,乐于三杯两盏淡酒的清欢,享于夜深人静的空灵。
当我们不在年轻,饱经沧桑的心喜少不喜多,喜淡不喜浓,喜旧不喜新,喜静不喜闹。
《琵琶行》最动人之处,是人与人之间,最初的尊重和关怀。为官的白居易,没有高高在上,过气的琵琶女,也不惭惭自卑。那个有月光的夜晚,秋风瑟瑟,琴声悠悠,他们平等对坐,互相体恤。两个人之间,就是生命最本质的欣赏,我欣赏你的才气过人,你欣赏我的宽厚有爱。这种跨越了阶层的尊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实属难得。所以那句“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成为了永恒经典。
沦落,一定要向白居易一样被贬或像琵琶女一样无人问津吗?不必的!人,何尝不是沦落到世间的流浪者,在这个孤独的人生之旅中或独行或群居。两个相似的灵魂相逢,问候,惺惺相惜,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
繁杂的世俗生活中,偶尔抽出一点时间,听一曲琵琶曲,读一段优美的古文,安放一下这颗需要宁静的心,实为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
原来我爱的是幸福满足的味道
我有许多执念,近乎于强迫症。 1992年,18岁,春节。朋友从国外带回来一盒曲奇饼干送给我,蓝色的铁盒,打开后各种形状的饼干整齐地放在花瓣状的白纸上,吃一口香酥浓郁,幸福满足的味道。 2002年,28岁,春节。女儿5岁,儿子正在肚子里快出生。 十年的光阴,寒门出身如我,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