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润屋,德润身。 ------礼记
优良的品德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行的良好的教养。
------约翰·洛克
“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 -------卡尔·马克思
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刘向
一个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
--------弗兰西斯·培根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 丁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孟德斯鸠
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狄德罗
丧失人格的诗人比没有诗才而硬要写诗的人更可鄙,更低劣,更有罪。
------雨 果
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林逋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荀子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荀子
功莫大于去恶而好善,罪莫于去善而为恶。 ------贾谊
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武则天
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刘昼
良好的品德是由对坏倾向作顽强斗争培养出来的。 -------德克斯特
人而无德,生而何益。 -------法国谚语
以德服人。 -------拉丁谚语
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行。
------奥维
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时刻中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重要的时刻形成的。
-------菲利普斯·布鲁克斯
丧失了财富,可以说没丧失什么;丧失了健康,等于丧失了某种东西;但当丧失品德时,就一切都丧失了。 ---------佚 名
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从外表表现出来,仍然感到满足的人。
--------柏拉图
有一种谦恭的、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既无拿破仑的英名,也没有他那些丰功伟绩。可是把这种人的品德解析一番,连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也将显得黯然失色。 -----------哈谢克
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亚里士多德
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
------贝多芬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抑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难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培根
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可是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配的神明。
--------莎士比亚
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格”观念,一面使我们从头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同它有欠符合,并因些挫抑了我们的自负心,同时却使我们明白地看出了我们的天性的崇高;这个观念就是在极平常的人类理性方面也是自然发生、显而易见的。凡稍知廉耻的人不是有时会发现,他原来可以撒一次无伤大雅的谎,以便摆脱某种可厌之举。甚或为其可爱可敬的友人求得某种利益,可是他却仅仅因为害怕暗自鄙弃,而毕竟不曾撒谎吗?一个正直的人只要废弃职责,原可摆脱某种惨境,而其所以能够不辞辛苦,坚持下去,不是由于他自觉到这样才可以身作则,维护人的尊严,加以尊崇,才可以内省不疚,不怕良心谴责吗?
--------康德
勤于德者,不求财便能自生。 --------西乡隆盛
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财富的名誉不知大多少倍。岂不见多少人在钱财上一贫如洗,但在美德上却是富豪呢? -------达·芬奇
不要从特殊的行动中去估量一个人的美德,而应从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去观察。
------帕斯卡
德行之力,十倍于身体之力。 -----拿破仑
不朽之名誉,独存于德。 ------彼得拉克
才能可以在独处中培养,品格最好还是在世界上的汹涌波涛中形成。
--------歌德
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
-----庄子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 -------左传
1.不怕法律无情 就怕自身不清
2.立志言为本 修身行为先
3.骥走崖边须勒缰 人至官位要缚心
4.欲虽不可去 求应有所节
5.廉洁自律绷紧弦 拒腐防变勿思贪
6.清正廉洁官本份 执政为民党根基
7.一心为公是政理 贪权谋私有祸根
8.修身养性心如玉 纵欲贪色形成魔
9.心中常念人民苦 身边牢筑防腐墙
10.憎贪官、戒贪心,思贪害、拒腐不贪 分民忧、解民愁、保民安、执政为民
11.慎始 勿被蝇头小利所惑 慎终 勿让正气名节不保
12.手莫长,心莫贪,尽职尽责做好官。
13.清廉是进步的阶梯,腐败是灭亡的快车。
14.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腰缠万贯,也不是拥有国姿天香,而是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15.索贿受贿,贪赃枉法,只是一时的风光,但他的代价却是一生牢狱生涯。
16.教育、制度、监督并重 惩治、预防、查处齐抓。
17.放私欲、财欲 、损国害己 抓党纪、政纪 严惩腐败。
18.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廉洁从政; 教育和惩戒腐败违纪行为 利国为民。
19.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 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创业。
20.执法如山方显凛然正气 清正廉洁自会宠辱不惊
21.秉公执法 维护法律尊严 浩然正气 展示红盾风采
22.廉洁自守能提升生命价值 放纵私欲是自毁锦绣人生
23.执法公正心坦然 清廉不贪自从容
24.慎言慎行一身正气 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2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6.用积极的眼光看待生活;用热情的态度投入生活;用科学的方法建设生活;用廉洁的作风净化生活。
27.洁白以自爱,清廉以自律,清高以自尊;淡泊以自居,淡交以自制,平易以自恃。
28.以平常心坚守“清贫”之业;用满腔爱育出“清白”之人。
29.为师者,人魂之匠也。必清其志,洁其心,正其身。一生辛劳自逍遥,两袖清风终不悔。
30.贪一滴,占一点,点点滴滴是深渊;留份白,留份清,清清白白在人间。
31.做人,学生以教师为镜;为教,教师以学生为镜。
32.安乐出自清正,烦恼源于贪欲。
33.育荷花之品质,习蜜蜂之勤奋,思学子之利益,树廉洁之风尚。
34.呕心沥血育桃李,两袖清风朝父老。
35.任劳任怨,献身教育无悔;诚心诚意,服务学生有情。
36.清风两袖诲学子,洁身自好树风范。
37.一支粉笔,铸就千百辉煌人生;两袖清风,扫得一方朗朗乾坤。
38.奉献千秋唯觉少,索求半念总嫌多。
39.一生正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方流苏。
40.教书,点击学生智慧的键盘;育人,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
41.以圣洁的心,做神圣的事。
42.宁静以致远,学高为师必须坐十年冷板凳,淡泊以明志身正为范岂能挣一分昧心钱。
43.天地君亲师,为师须德艺双馨,忠孝礼廉耻,知耻必贪淫俱戒。
44.一身正气,踏实育人,公正廉洁,一生为师。
45.做一支粉笔,清白一世;当一根蜡烛,奉献一生。
46.一生育苗不图日后来乘凉,只愿千枝万叶成栋梁。
47.三尺讲台三十教龄,两鬓斑白两袖清风。终觉教书自有佳境,绝知育人贵在冰心。
48.两袖清风,清白教书,身正令行,一世为范。
49.在我眼里,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们只是我的学生,犹砾石般平凡,如金子般珍贵,一视同仁。
50.廉是教的根本,洁是学的楷模。
51.勤善是立身之本,勤勉是立业之本,勤俭是立家之本,勤廉是立德之本。
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2、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3、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4、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5、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6、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7、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8、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9、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0、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1、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12、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13、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4、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15、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16、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7、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18、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19、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2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1、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22、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23、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4、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25、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26、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27、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28、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29、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30、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31、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32、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33、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34、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3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36、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37、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38、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39、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40、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41、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42、智慧愈苦而愈明。
43、禁大言以务实。
44、克己之学——反省自己。
45、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46、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47、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48、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49、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50、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51、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52、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53、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54、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55、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56、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57、无好小利。
58、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59、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60、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61、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62、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63、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64、侍亲以得欢为本。
65、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66、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67、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68、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69、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70、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71、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72、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73、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74、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75、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76、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77、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78、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79、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80、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81、少大话。
82、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83、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84、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85、特患业之不精耳。
86、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87、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8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8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90、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91、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92、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93、甘苦自得。
94、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95、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96、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97、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98、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99、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00、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101、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0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03、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104、好谈己长只是浅。
105、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106、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107、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108、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109、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110、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11、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12、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113、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114、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15、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116、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17、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18、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119、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120、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121、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122、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123、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124、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125、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26、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127、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128、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29、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130、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