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意经典禅语句子集(一)
1.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2.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3.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4.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5.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6.世间人恩怨复杂,有爱有恨,今天两个人再好,明天说不定就反目成仇。而且爱得愈深,恨得愈重。我们了解事实真相,看破放下,心地自然就会清净。
7.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8.爱到浪漫,是刚开始。爱到痛苦,是要分手。爱到平淡,就该结婚。感情发展到不同时期,就要做不同事。没有一辈子的浪漫和甜蜜,真正能长伴你身边的,只是慢慢老去的熟悉。
9.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
10.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1.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12.祝同修,新年快乐,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13.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4.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王国维《虞美人》
15.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16.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源自:《增一阿含经》
17.这个世界,对着你笑的人太多太多。真心对你包容你一切的,太少。
18.一无复始,万象更新,恭祝座右福慧无量,法喜充满!
19.有时候给的承诺,不如不给,因为你给了没实现,比没给更伤人。
佛意经典禅语句子集(二)
1.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2.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3.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4.戒定慧表现在日常生活上,有种种的形态,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最好的例子。有时候我们看他破戒,事实上并不然,反而那些作法,是真正的持戒。
5.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6.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7.妈妈我感谢你赐给了我生命,是您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无论将来怎么样,我永远爱您,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报父母恩咒)。
8.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9.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10.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1.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2.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公平可言。偏转一下你的航向,逆风就会成为顺风。刻苦努力,坚持不懈,最终耀眼的太阳就会跑到你的身后。你生活的起点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最后你抵达了哪里。
13.一切世间欲,非一人不厌,所有有危害,云何自丧己?一切诸众流,悉皆归于海,不以为满足,所受不厌尔。-《佛说生经》
14.执着自我的人,心智将会受到干扰。处处只考虑自我的人,将给自己带来忧愁。
15.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16.且破心头一点痴 ,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佛意经典禅语句子集(三)
1.凡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着想,便是慈悲。
2.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
3.人的价值,在於奉献与牺牲。
4.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5.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6.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7.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8.甘从苦来,乐蕴悲里,皎月朗星我都收藏于心。
9.佛陀教我们自行化他,不但是自己明白道理,认真修学,更要尽心尽力的把佛法介绍给大眾。眾生早一天认识佛法,就能够早一天觉悟,离苦得乐。多少人听闻佛法之后,都深深感叹自己学佛太晚。所以我们传播佛法的速度要快,我们耽误别人,将来别人也会耽误我们。无心的耽误,虽然没有罪,但是一定有过失,有心的耽误,造的罪业就更大。
10.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11.我庆幸在那年遇到了你,因为我爱你。也难过在那年遇到了你,因为已经不在一起。
12.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3.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14.慈悲的心念是福德的大海,包容的心量是智慧的源泉,感恩的情怀是和谐的甘露,欢乐的微笑是幸福的阳光。新年佳节,敬祝您欢喜自在,如意吉祥!
15.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佛心禅语精美句子
1.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2.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3.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4. 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5. 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6. 我不是我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7.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8.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9. 愿清香的檀香味带走你一天的疲倦,愿清晰的戒定慧增添你无限的清净,愿幽雅的佛乐为你祈祷,愿观世音菩萨永恒在你心间,保你身体健康,法喜充满,新年吉祥!
10. 拘那含牟尼佛偈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11. 在恶行未成熟以前,行恶的人总以为自己干得天衣无缝,但等到恶行成熟时,行恶的人便尝到不好的后果。
12. 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瞋之人,时时地狱。
13.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14.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15.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16.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7. 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佛心禅语精美句子
1. 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2.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3. 以己为洲,以己为依处,不以他人为依处;以法为洲,以法为依处,不以他为依处。——源自:《南本大般涅盘经》
4. 祝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报父母恩咒)。
5. 为何不必?
6. 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些存在的属性都是苦!
7. 1、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8. 善知识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缘。——源自:《付法藏经》
9. 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10. 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11.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12. 一个人几十年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太少,再勤劳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用智能探讨人生真谛,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
13. 聪明的人说:铁、木头和麻绳所做成的枷锁,并不是坚固的束缚,迷恋珠宝、耳环、妻子才是最坚固的束缚。
14. 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15. 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16. 享受的若不是自己应得的福分,所得的收获又是无缘无故的,那么多是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此时若眼光短浅就会落入圈套。
17.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18. 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19. 也许我们应该将远志封存起来,用闲逸的山水蓄养,于杯盏中自在把玩。看一场烟雨,从开始下到结束;看一只蝴蝶,从蚕蛹到破茧;看一树的蓓蕾,从绽放到落英缤纷。不为诗意,不为风雅,不为禅定,只为将日子,过成一杯白开水的平淡一碗清粥的简单。
佛心禅语精美句子
1.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2. 禅院附近小水坑里的青蛙不愿搬到池塘去住,结果被过路的车轧死了。禅师、不图变迁,会为旧环境所困扰,修行亦如是。
3. 毗舍浮佛偈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4. 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5. 佛陀教我们自行化他,不但是自己明白道理,认真修学,更要尽心尽力的把佛法介绍给大眾。眾生早一天认识佛法,就能够早一天觉悟,离苦得乐。多少人听闻佛法之后,都深深感叹自己学佛太晚。所以我们传播佛法的速度要快,我们耽误别人,将来别人也会耽误我们。无心的耽误,虽然没有罪,但是一定有过失,有心的耽误,造的罪业就更大。
6. 真正能够帮助眾生得到真实利益的只有念佛法门,问题就在於我们是不是真正放下身心世界,老实念佛。真正用功,业障一定是快速消除,觉得轻安舒畅,法喜充满,生活过得安乐、自在。
7. 凡不是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变迁、消失的现象。所以感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出它的不完美。
8. 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源自:《大日经》
9. 三乘所有三宝实义,唯取圣位名僧宝。——源自:《涅盘经》
10.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11. 学佛人平时修一切善法,绝对不求现在的善果,不求这个福,修福不愿意享受这个福报,愿意在什么时候享?留到临命终时享。为什么?临命终时不生病,神智清楚,正念分明,佛号念得清清楚楚,这是大福报。
12. 一切世间欲,非一人不厌,所有有危害,云何自丧己?一切诸众流,悉皆归于海,不以为满足,所受不厌尔。-《佛说生经》
13. 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14. 当罪恶的行为还没有成熟(尚未产生结果)时,愚笨的人视罪恶的行为如同甜蜜。可是当他的行为成熟时,他便有了忧伤。
15. 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16.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7. 若值无道,俎醢之酷,汤火之厄,终不释正从彼妖蛊也!——源自:《六度集经》
1、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2、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3、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4、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5、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6、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7、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8、不思善,不思恶,此刻那个是你本来面目。
9、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10、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11、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12、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13、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惯;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14、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无顿渐。
1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6、“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17、心肠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18、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法,不离自性。
19、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_、无劫害,名戒香。
20、惠能没手法,一直百思维;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21、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面,悟人在处一般。
22、“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能。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能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能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23、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
24、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25、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26、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27、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
28、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29、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战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30、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31、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
32、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
33、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34、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
35、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
36、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37、解脱知见香,自心即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
38、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作业。
39、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40、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41、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42、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43、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44、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
45、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没意智。
46、清净至无余。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47、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48、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49、“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能,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50、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51、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52、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53、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54、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55、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56、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57、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58、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荆听吾偈曰。
59、菩提性宛然。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句子大全http://Www.1juzI.coM/,悟则刹那间。
60、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能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61、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62、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63、自性具三身,发现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64、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65、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66、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67、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68、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
69、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70、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
71、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72、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73、善知识!智能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