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下定义的经典语录 正文

下定义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08 23:06:09

对柏拉图的争议集中在,幽默究竟是建立在痛苦上还是快乐上,或是融合了二者;是纯粹情绪作用还是理智的作用,或是二者的结合;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或者兼而有之。

1901年,英国哲学家索列在谈及到幽默时:语言中几乎没有一个词汇,比这个人人都熟悉的词更难下定义的。

1979年1月号的《今日心理学》有一篇名为《笑话各有所好》的文章,分析了以读者为对象调查幽默的结果显示:幽默是微妙的、难以捉摸的现象,我们根本无法明确列出“幽默的种类”。

许多学者说幽默是不能下定义的,爱尔兰作家萧伯纳也这样说过。有兴趣研究幽默的人,看些滑稽、幽默性的书籍,也许会有所心得的。

学者们对于笑和幽默的讨论,很久以来一直存在着意见分歧,可能就因为不仅这是逗笑的问题,而且还涉及人的心理、性格、思想以及处世态度等各方面。因而,须从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去研究,才能解释清楚。

自20世纪20年代起,林语堂和zg新文学运动旗手鲁迅一起,运用幽默手法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斗争,在其中探索幽默理论,并创造了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丝体”散文,而林语堂本人也被称为“幽默大师”。

语言学家陈望道拟将其译成“油滑”,又觉不够确切,且有轻浮之嫌。后来,语言学家唐栩侯又将其译作“谐穆”,认为一“谐 ”一“穆”构成“humor”整体。最终,林语堂的翻译方法被世人所认可,一直沿用至今。

林语堂解释道:“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林语堂把“humor” 译为“幽默”,当时许多文化名人也持有异议。鲁迅曾认为它容易被误解为“静默”或“幽静”,而觉该译法不妥。翻译家李青崖主张译为“语妙”、但“语妙天下 ”是句成语,有“光说不做”含义。

《辞海》对幽默的解释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

幽默并不是自从汉字诞生,就有的词汇。大多数人认为该词为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于1924年最先介绍入zg,对此,zg地域文化研究会委员张继平认为并不确切:第一个将英语单词“humor”译成中文的应该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时间比林语堂首次使用“幽默”的译法早18年。

幽默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屈原的《九章?怀沙》:“煦兮杳杳,孔静幽默。”此处的“幽默”意为“幽默无声”。然而,“幽默”一词作为音译的外来词,与古汉语词语“幽默”并无关系。只是随着“幽默”一词新义的淬,“幽默”作为古汉语词语的本义逐渐被新义所取代。

提及对幽默的争论,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至3世纪时期的柏拉图及其对话录:我们应该避免幽默,因为它仅仅建立在我们嘲笑他人的痛苦而得来的快乐上。数十世纪以来,很多专家学者对柏拉图的看法各异。

从笑的机制来看,有生理的笑,社会的笑,心理的笑等等。只有“会心的笑”,“心理的笑”,才与幽默的本质有缘。所谓“会心的笑”,是说使人在笑声中明白点什么道理,得到点什么启示。

1、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孩子般充满好奇心。

2、就算是被讨厌的人否定,或是批评,也都没关系。

3、我的创作并不是意识到观众而想向外表达什么,不管是好是坏都是一种出于自己和自己的对话。

4、毕业后,从学校这个温室走出去,开始一个人的创作之路才是真正踏出漫长没有终点纸画家生涯的起点。

5、在语言无法沟通那个的环境中,是有一种人类基本共通的什么东西作为自己的独特表现方法。

6、想尝试的事情跟山一样多,想做的欲望可能无穷无尽,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时常以最想做的究竟是什么为基点来考量才好。

7、我们总是饿着肚子,眼含泪水,不断呜咽。幻想着,天上会不会掉下什么,看看上面,看看下面,但绝不乞求!

8、摄影不是利用镜头把景物拍下来,而是要将某种创意,透过景物明确地表现出来。

9、一杯茶,如果可以不多不少倒得刚刚好的话,那你什么都可以做得到——留在心里的伊斯兰谚语。

10、当想画的东西像决堤似得自然从手中不断被释放出来,我想这是真正完全没有感受到“别人目光”的结果。

11、因为技术和理论的东西可以因为经验增加而变得成熟,习得的技术如果不经由经验来获得再确认,那么就没有意义了。

12、在这有限的生命里,我希望能够一直画下去。

13、踏入现实中的艺术世界,这绝不是我脑海里想象的世界,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过河卒子,已经无法回头了。

14、所有重要的东西我早已将之刻印在身体里,只是我把它遗忘了吧。

15、与很多人相遇,一点一点向外扩展自己的世界,有这些我所认识的人们,我才能走到这些即使靠自己的力量也到达不了的地方。

16、追究过去的旅程,即是连接未来的旅程,未来也许会被遗忘的过去永远封存着。

17、我将德语无法自由沟通的遗憾,用绘画来表现,让身边的人意识到自己是存在的。

18、在所有应该得到,而且已经拥有的岁月里,不管是悲伤的事,或是快乐的事,全部都是真实、平等地灌溉着我。

19、不论在哪里,只要有一个人作画的空间,我就能够画画。

20、虽然我活了下来,但总有一天绝对会面临死亡。因为我明白这是必然,所以我并不悲伤。

21、即使我不知道从现在开始还可以活多少年,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烦恼,但是我有无论如何都想要超越的念头。

22、我的画不是针对他人,是面向自己内心所画的画。

23、我要向那些装腔作势的家伙,竖起中指开火。

24、我相信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沟通的手段。

25、自己想做的是,如果中途就停摆的话,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了。

26、“不只是道理,是自己亲身体验而来的真实感”成为了我以后理解真实的座右铭。

27、在最低限度的物资下,人与人之间存在牵绊的话,也能幸福地过日子。

28、这是无聊家伙的世界,他们想把我们统统变成奴隶。他们的做法产生消费,但不符合我们的作风。不准备和他们竞争,也绝不要认为竞争就是力量。超越空虚,自由的生活吧!

29、比起和YH里不搭调的日本人聊天,和语言不通但同样喜欢音乐和电影的外国人在一起要愉快多了。

30、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并非为了要在当下为过去下定义,而是为了思考现在该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31、阳光刺得眼睛眨个不停,泪水快要夺眶而出,可是,现在不需要眼泪,只要东张西望。只要老老实实或许就能看到有人向我微笑。但是,我不需要?

32、我所遇到的人们,是你们培育了我这样一个人……真的很想好好感谢你们。

33、我的涂鸦画,就好像是绘画日记般将“每天感动的事像写日记一样画下来”,这让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很有意义。

34、“即使你忘了我,也没关系唷!”这样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实际的情形是你和我都不会忘记彼此”这样的确认。

35、因为我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因为如此,踏向创作之路时,可以很安心一个人走着。

36、我不是为了“职业”选择这条路,而是以一种“生存的方式”选择了绘画这条路。

【作品介绍】

奈良明显地受到了日本漫画和动画的影响,从他的作品中就可以找到这样的痕迹:用平滑的彩色蜡笔、漫画式的线条或表面创作出样貌天真的幼女和宠物般的动物。但是,他在作品加入了一种玩世不恭的味道,并通过描绘他们怀揣匕首或枪等武器进而打破他们的纯真。

奈良笔下的招牌便是头大大的小孩、洁白驯良的狗、以及身着绵羊装的儿童,非常可爱;创作素材有大幅的压克力画作也有立体的多媒体或陶瓷雕塑作品。

奈良笔下的人物,其脸上那对眼尾上吊、不怀好意的双眼其实才是他作品的正字招牌。那种眼中露出一付“看什么看?你管我!”的不友善神情,但同时却又身处在寂寥、淡漠背景中的画作主角们,让人一看到就舍不得把眼睛转开。

有的时候画中小孩的手里还会拿着小刀,有时则是头上绑着绷带或插了根冒着血的钉子,或是那些闭着眼不断流泪的狗,这种欲言又止的受伤动物神情似乎牵动了心里的什么,跟纯粹的可爱是很不一样的。

成年观众常常指责奈良笔下的娃娃张大的眼睛怀有愤世情绪,致使将奈良娃娃视为具有攻击性的人。其实奈良美智 (Yoshitomo Nara) 本人并不希望他的画作变成这样。他解释:画作中的娃娃只不过是儿童,手持玩具武器,因此他们不应该是具有攻击性的人。这样说来,激发了成年人的敌意后,角色其实是颠倒的,这些成年人以罪恶的形象围绕在儿童身边,反而像是持有更强大的武器一般。

奈良美智 (Yoshitomo Nara) 的作品深受大众喜爱,也在国际间获得瞩目,许多奈良作品已被美术馆购入成为日本近代美术的典藏品。

奈良美智生活和工作在东京及枥木。

1) 有信仰的人无法给信仰下定义,没有信仰的人下的定义则笼罩着被嫌弃的影子。

2) 只建巴比塔而不去攀登它,加入这件事可能的话,那么这桩工作一定会被允许的。

3) 仿佛一条秋日的小径:在还没有来得及把它清扫干净之前,便又盖满了落叶。

4) 人类的过失是没有耐性;时机未成熟便把方法弃绝,以及狂妄的固守虚幻。

5) 他们把活生生的、富于变化的人变成了死的、毫无变化能力的档案号。

6) 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悲剧性的。

7) 美国充满无限可能的魔幻国家,欧洲越来越变成无比狭隘的国度。

8) 理论上,有一种完美无疵的幸福可能存在:深信人内在的那种无可毁灭的成分,但并不锲而不舍的追求。

9) 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10) 除了一个精神世界外,别的都不存在,我们所称之为感性世界的东西,不过是精神世界中的邪恶而已,而我们称之为恶者,不过是我们永恒发展中的一个瞬间的必然。

11) 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12) 孤立地压制疾病的外化表现,并不能消灭疾病。相反,这样做情况更糟。一个向外生长扩散的肿瘤比几个体表肿瘤要危险得多。

13) 人总是追求他没有的东西。各国人民共同的技术进步越来越使它们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们追求民主特性。现代民族主义是抵制文明进攻的运动。

14) 幸福并不取决于财产。幸福只是定向问题。这就是说,幸福者看不见现实的黑暗边缘。

15) 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啊。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

16) 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于是他就开始察觉真正的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无非是被人爱,前提是:人们与他的本质是彼此相称的。

17) 对我们尘世生活短暂性的理由的一度的、永恒辩护哪怕只有半点相信,也要比死心塌地相信我们当前的负罪状况令人压抑得多。忍受前一种相信的力量是纯洁的,并完全包容了后者,只有这种力量才是信仰的尺度。

18) 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

19) 您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缺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在于忍受中。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他通常因此而丧失人的尊严。

20) 音乐产生新的、更加细腻、更加复杂、因而更加危险的刺激,而文学则要澄清纷乱复杂的刺激,把它上升为意识,加以净化,从而赋予它人性。音乐是感官生活的成倍增加。而文学则压制感官生活,把它引向更高的层次。

21) 任何一个人,当你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那么就用一只手拨开笼罩着你命运的绝望,同时,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与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总之,在你的有生之年,你已经死了,但你却是真正的获救者。

22) 青年充满阳光和爱。青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看到美。这种能力一旦失去,毫无慰籍的老年就开始了,衰落和不幸就开始了。谁能保持发现美的能力,谁就不会变老。

23) 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找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

24)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比起人,动物离我们更近。这是铁栅栏。与动物攀亲比与人攀亲更容易。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意看见这一点。

25) 表面上看,办公室的人要高贵一点,幸运一点,但这只是假象。实际上,人们更孤独、更不幸。事情就是这样,智力劳动把人推向了人的群体。相反,手工艺把人迎向人群。

26) 文明世界大部分建立在一系列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这是文化的目的。按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而一个生物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构成他的生存基础的东西的。

27) 两个时钟走得不一致。内心的那个时钟发疯似的,或者说是着魔似的或者说无论如何以一种非人的方式猛跑着,外部的那个则慢吞吞地以平常的速度走着。除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互相分裂之外,还能有什幺呢?而这两个世界是以一种可怕的方式分裂着,或者至少在互相撕裂着。

28) 什么是财富?对于甲,一件旧衬衫就是一笔财富,而乙有一千万元还是贫穷的。财富是完全相对的东西,不能使人满足的东西。……财富意味着对占有物的依附,人们不得不通过新的占有物、新的依附关系保护他的占有物不致丧失。这只是一种物化的不安全感。

29) 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又马上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幺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

30) 他们可以选择,是成为国王还是成为国王们的信使。出于孩子的天性,他们全都要当信使,所以世上尽是信使,他们匆匆赶路,穿越世界,互相叫喊,由于不存在国王,他们叫喊的都是些失去意义的消息。他们很想结束这种可悲的生活,但由于职业誓言的约束,他们不敢这么做。

31) 从某一点开始便不复存在退路。这一点是能够达到的。

32) 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和钟表一样,有时也会‘走快’。

33) 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34) 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只是彷徨而已。

35) 与其信仰一个家喻户晓之神,不如成为快乐的源泉!

36) 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37) 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38) 没有拥有,只有存在,只有一种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

39) 为了这个世界,你可笑地给自己套上了挽具。

40) 你就是问题,不必再到处去寻找什么知识了。

41) 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42) 笔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器官。

43) 看这些银幕画面,人们只能变成现实盲。

44) 邪恶能引诱人类,但不能成为人类。

45) 用人类来考验你自己吧。它使怀疑者怀疑,使相信者相信。

46) 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这样。

47) 物质必须用精神进行加工。这是什么?这就是体验,不外乎体验和把握体验的东西。

48) 是的,人太可怜了。因为他在不断增加的群众中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

49) 我们清醒地穿过梦境:我们自己只不过是过去的岁月的一个幽灵。

50) 一个人尽可能的不说谎是因他不能说谎,而非因为他所得到的说谎机会太微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