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子予养而亲不待语录 正文

子予养而亲不待语录

时间:2025-05-09 04:29:46

妈在,兄弟姐妹是一家,妈不在,兄弟姐妹是亲戚!

妈妈在,家就在。但凡有妈妈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可以回味,值得追忆的童年。也许有人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仔细回想一下,总会有幸福穿插其间。这幸福是什么,也许就是街衢巷口之间和小朋友的嘻闹,也许就是上树爬墙捉鸟戏鸭的痴迷,也许就是丢手帕捉迷藏的忘情,然而,这幸福,要有一张妈妈的笑脸在家中守望,家中没有了妈妈,你笑起来都不开心。小时侯,像一个野孩子,整天在外面玩,只有饿了、累了的时候,才知道,回家。

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妈,进家的第一句话,就是“妈————”。看到了妈妈忙碌的身影,听到了妈妈的应答,心便安定下来。于是,开始找吃的。吃饱了,喝足了,便再跑出去玩。大了,异地求学,踏进家门的第一件事情,依然是找妈妈。来不及放下背上的背包,就背着到处寻找,妈妈看见了,就笑“傻孩子,背着个包,也不嫌累”。也许妈妈不知道,也许妈妈知道,找妈妈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累。

有了自己的小家,空闲地时候,就想,去哪里好呢,于是,回家。有一个家,这个家是我永远的也走不出的守候。推开家的门,妈妈不在,爸爸迎上来,便和爸爸唠家常。然眼睛却时时盯着门口,盼望着妈妈回来。妈妈推门回来了,心里顿时感觉到完整。就这样,无论哪里,无论何时,总是惦记着回家,回家了,就喊妈妈。回家找妈,是人们多年来不自觉养成的习惯,也许,生活中只要是有妈妈的人,都和我一样。这一生活中的细节,便是幸福在荡漾了。家和妈妈就是这样,镌刻在每一个人的心底。随着年轮的递增,人们会越来越感觉到,纵岁月改变了容貌,纵沧海变作了桑田,枯守着不变的,依然是那份家的眷恋和深深的母爱。因为家和妈妈和我们,血脉相连,息息相通。

妈妈的腹中,曾是我们第一个家。在妈妈的腹中,妈妈就用脉搏告诉你,你是妈妈的一部分,你和妈妈同在一个家,妈妈用血和心跳,时时刻刻和你沟通,而你也是用不断的膨胀,传递你生命的信息,回应妈妈的希望。当你感觉到这家的狭小,你要看看外面的家,妈妈就用脐带牵着你,一步一步,小心的把你托出。你降到了一个有声有色,有鸟语花香当然也有风雨雾霭的家。

外面的世界精彩着,也残酷着,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你和妈妈的那份血肉连接就被活生生的剪断了,于是你不知所措,你大声啼哭,妈妈小心地举托着你,妈妈温暖的怀抱又成了你安全的家。就这样,你和妈妈同生活在一个叫家的地方。妈妈把她的血,凝结成乳汁,滴滴,沁入你的身体,你就在妈妈的心血浇灌下,长大了。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妈妈紧紧地搂着你,你和妈妈共同感受着外面的震撼,你的心并不害怕,因为有妈妈在。有妈妈在,你就可以放心的天马行空独闯天下了。

你知道,你累的时候,永远有一个宁静的港湾,妈妈就在那里为你守候。你可以无所畏惧的迎接一切挑战,你可以安安心心规划你内心的向往。路的前方还是路,你不可能一口气到达终点,你就在妈妈坚实的土地歇息,妈妈一个温暖的笑,就是你汲取的力量。你成了顶天立地的人物,你可以叱咤风云了,但是你依然离不开家,离不开妈妈,高处不能禁胜的寒冷,更会让你迫不及待的寻找心灵的依托,而那最永久、最安全、最可靠的心灵依托,依然是妈妈,是家。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站着伟大的女性。如果真是这样,那女性中,首先是妈妈。美国世贸大厦倾倒的那一刻,一个拥有亿万资产的商人,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末日,他想到的不是他身后的财产,他用手机最后的一个信号传递了一个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妈妈,我爱你!”。

母与子的情爱,在最危急的时刻,暗淡了硝烟,迸发出夺目的光彩。人性的伟大,在那一刻,定格。人世间有了这样的`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于是,家和妈妈,便永不褪色。家,永远都离你不远。即使是相隔千山万水,即使是远渡重洋,然而,妈妈的身影,总是你计算的行程,妈妈的牵挂,就是你穿越时空的理由。人类最最不能动摇的情感,也许就是那深深的母爱。人们心底最深的牵挂,就是那生你养你的家。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妈妈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象没洗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的锅铲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灯;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老父老母的一些习惯不再是习惯时,就像他们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时;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停,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着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

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

如果有这么一天,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父母真的已经老了,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料,并请你请你千万千万要常常探望,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了。

为人子女者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要及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

感悟:在外的游子们,找点空闲,常回家看看!!!

曾经,在您的暖房里

自私地饱吸着您的血液

您望着天空数星星

看月亮圆了又缺

曾经,在您的掌心里

咿呀学语

上万次的被您扶起之后

女儿长高了

您却变矮了

日子在您的牵挂中疯长

牵挂把您的青丝

漂白成片片霜花

女儿欢乐满屋

您却拄着拐杖

看夕阳无声地坠入江河

女儿没有作出孝顺的诗篇

女儿没有弹响陪伴的琴弦

女儿没有唱出报恩的欢歌

子欲养而亲不待

您却与儿阴阳两隔

把终生的遗憾与痛苦

留给了我

推开门,小火炕空空荡荡

回到家里,再叫谁一声妈妈

再也吃不到您做的饭菜了

再也听不到您嘱咐的.话

窗棂上挂着下弦月

黯淡的泪眼望着满天的星河

十月怀胎的痛苦

就这样被儿忽略了

女儿知道自己错了

您却不给机会诉说

终究,您去的地方

注定了,女儿也会前往

镜中的衰老,就像秋日的枫叶

这枯槁的心啊

已经不堪一折

在这个世界啊

女儿再也没有欢乐了

名句出处1

选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

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附 译文

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并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呢?”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

孔子说:“同学们应引以为戒,经历过这件事,足以让人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孔子的学生十人中有三人辞别回家赡养双亲。

名句出处2

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待,则是孝子的无奈。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原话当是出自皋鱼之口,并非出自孔子之口。但是历来被当做孔子之语。此误有点像那句有名的“食、色,性也”。很多人将这句话的出处定为孔子。其实这句话出自《孟子》,说这话的人既不是孔子,也不是孟子,而是告子。

请你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

----题记

世上有一种人,和你在一起时,总是千万次嘱咐要多穿件衣服,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你觉得很烦,却也觉得很窝心。缺钱的时候,他总会说些赚钱不易的话来训你,边教训边塞钱给你。这种人----叫父母.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吃饭时,他们总是咳个不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握着你的手时那种粗糙的感觉;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的眼里饱含着风霜雨雪。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常常在想,是怎样的感情,才会使话语中的悲伤和痛楚在几千年后还能再次地撩人心弦。

我相信每一个为人子女的人都在小的时候立下誓言----在自己鸿途之时,一定会让操劳一生的父母住进繁华的.房子,穿着以前连做梦都没梦到过的衣服,日日享受山珍海味。遗憾的是,父母总是衰老得那样快。他们大多等不到自己孩子功成名就的那天,做子女的愿望还未来得及实现就成为了一纸空谈。

“孩子,当你还小时,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教你慢慢学会用汤匙用筷子,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教你穿衣服,梳头发,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想…..极可能连最后要说什么,也会一并忘记”每当我听到这一段录音时,我就会发现,父母真的是我们努力拼搏的最初动力能源。可是,偶然的一天,你会发现,他们很多力所能及的事,却做得十分困难。即使我们对父母的感恩还来得及,可是否想过父母等得及吗?

人的一生渺小而短暂,有着沙尘一般地飘忽和微小,生命的无常总是让人不知所措,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错过就是一辈子。

正因为如此,我要对那些父母健在的人说:“趁青春还在,趁微风不噪,趁父母未老,多爱他们。也许明年,也许今后,他们是否还在你的身边,一切都只是未知。

渐渐地,你长大了,而父母却老了,父母那浓密的头发再也看不见了。那些还未说出口的感激的话语,爱的话语都将它们释放给父母的耳朵吧。

所以,多点时间陪陪父母吧,应为它们永远在你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它们可以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曾要你回报。对他们好一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当失去时,才后悔没有珍惜。

富有不及温暖,幸福不及父母。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事,其实是孝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