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子的一封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书信中列举大量事例的作用,复习书信写作格式。
3. 品味富有哲理、含义隽永的语言,
4. 让学生懂得理解、感恩、回报父母。
【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书信中列举大量事例的作用,复习书信写作格式。
2. 品味富有哲理、含义隽永的语言,体会文中蕴涵的深情。
【教学难点】品味富有哲理、含义隽永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谁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呢?(父母)是啊,是父母。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不但给了我们无私的爱,还传授给我们他们在几十年生活中所积累的
2、介绍作者
刘亚洲,当代作家1952年10月出生,安徽宿县人。1968年参军,1972年入武汉大学英文系学习,1974年开始文学创作,处女作长篇小说《陈胜》于1977年出版。大学毕业后到空军联络部工作,以敏锐的目光和宽阔的胸怀捕捉国际军事斗争新动向,创作了一系列国际军事题材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品有《恶魔导演的战争》、《攻击,攻击,再攻击》等。1984年,南国有战事,随军采访,负伤,创作了战争题材的小说《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引起反响。1984年在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6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东方语言系客座教授。1990年后创作了《广场》、《实录》等作品。《两代风流》获第四届解放军八一文艺奖,《恶魔导演的战争》获全国第二届报告文学奖。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现任空军副政委,中将军衔。
二、检查预习,扫除障碍
1.读准字音。
锐减 诀窍 熟稔 希冀 豁达 宣泄 谄媚 疮痍 倚马万言
2.词语注释。
[倚马万言] 晋恒温领兵北征,命令袁虎靠着马拟公文,袁虎一会儿就写成七张纸,而且写得很好。(见《世说新语?文学》)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锐减] 急剧减少。
[悸动] 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
[谄(chǎn)媚] 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作(zu?)践(jian)] 糟蹋。
[取悦] 取得别人的喜欢;讨好。
[一泻千里] 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蹂(r?u)躏(lìn)] 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瘦骨嶙(lín)峋(xún)] 形容人十分瘦。
三、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
从题目上看,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篇文章是一封书信。下面请同学们翻看单元说明,阅读后思考:学习书信体文章,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师生通过交流总结明确书信体文章的学习步骤:
明确:1
1)明确对象;2)知晓目的;3)理解内容;4)品味语言;5)探究写法。
2、自主探究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同学们可以自主合作学习。最首要的事就是读课文,在读之前,大家先思考我们应带着哪些具体问题去读呢?
(1)这是一封谁写给谁的书信?
是父亲刘亚洲写给儿子胖胖的书信。
(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呢?
(补充)这封书信前面还有一个题记:“学校组织‘进入十四岁’仪式,要求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遂作。”
明确:作者写这封信,是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作业。但父亲竟然写了两千多字,当然就不是简单的完成学校交给的作业,而是包含了很深刻的写信目的。明确:父亲写这封信的真正的目的:希望儿子保持已有的优点,同时具备博大的胸怀和铁一般的意志
(3)作者在本文中肯定了儿子的哪些优点?在肯定优点时饱含了父亲怎样的感情?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
明确:
儿子的优点有:1、心地善良
2、具有平民思想。
这一部分饱含了父亲的赞赏、欣赏之情。
能体现赞赏、欣赏之情的语句有:
① 坦率讲,我是欣赏你的,一如欣赏一部作品。即使没有血缘关系,我仍会欣赏你,因为你身上有许多闪光的东西。你最大的特点是心地善良,这种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人心如海,世事如烟,偏你心中是一片净土。(转载于: 博 文 学 习 网:给儿子的一封信。阅读答案)
②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哺育你,教导你,反过来也被你的行为所教导。
③在这一点上,我甚至不如你。
④每到星期日,我总带你穿梭于胡同间,对那些斑驳的大门、陈旧的院落、满是疮痍的砖墙,你表现了多大的兴趣啊。
⑤你对家庭和附加于家庭上的东西无兴趣,你的兴趣在于今天哪儿破坏了文物,明天哪儿被污染。某次上街,一个叔叔把废纸扔在地上,你拾起来扔进垃圾筒
(4)作者认为儿子的心地善良表现在哪些事例上?
解析指导:结合课文的相关段落来分析。
主要表现在儿子对大自然充满爱心上:1、别人摘花而生气。2、因砍树镜头而心疼。3、不肯打乱飞的.蛾。4、不吃海鲜。
(5)在文中作者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希望?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希望?在提出希望时蕴含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明确:
对儿子的希望是:1、应有博大的胸怀。2、要有铁一般的意志。
父亲为什么对儿子提出这两点希望?
①你则常举轻若重。小时候,别人批评一句,你牢记许久。
有时候做题答案与同学一致,明明是自己做的,却怀疑:我是不是抄同学的?你说你爱想事,却不告我们想什么。
②你人很聪明,但意志稍缺。与一般孩子相比,你意志够强了,但与你即将要做的事业比,还不够。你说不喝可乐,果然就再不喝。考试小挫后也屡次发誓不玩游戏机,但常挡不住它的诱惑。这就是说,小事尚可,中事不够,大事更不够。
四、合作交流,再次探究
1、一定的内容是需要一定的写作手法来表现的。这封信采用的写作手法主要是什么呢?
明确:这封信通过列举大量事例来让儿子体会做人的道理。
2、这封信中哪些事例你印象最深,读了这些事例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学生合作交流)
如:孙玉清之妻忍辱负重扶养英烈后代的事给我的印象最深。确实,没有铁一般的意志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同时我被她的深挚的爱所感动。
五、应用示范,品味语言
参照学习书信体文章的步骤,我们看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品味语言,这封信句句都是刘亚洲对儿子语重心长的教诲;字字都饱含着这位父亲的深情并且蕴涵哲理。跳读课文,看文中哪些话令你情有独钟、非常感动?说说你的体会。
1.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人生之旅。(这句话意在说明什么?)
这句话先打比方说树叶没有一模一样的,引出人生也是各不相同的结论,语言呼应流畅,说理清晰明白。
2.人心如海,世事如烟,偏你心中是一片净土。(品味这句话的语言特点。)
“人心如海”与“世事如烟”的构词方式相同,表达出人心复杂,世间虚无的感慨;“净土”是佛教用语,作者高度赞扬了儿子纯洁的心地。
3.十四过了,就奔十八;十八过了,就奔三十;三十过了,就如江河一泻千里。(这段话是什么句式?)
这段话运用排比句式,指出时间宝贵,应该珍惜生命,抓住分分秒秒。
4.黎明前最黑暗。胜利前最绝望。成功前最渺茫。坚持住,你就会迎来黎明,迎来胜利,迎来成功。(仔细体会这句话的含意。)
这句话言简意赅,富有哲理,也饱含对儿子的鼓励之情,同样运用了排比句式。
你能不能仿照这种句式造一个句子?
5.请再写出一个你认为精彩的句子并作赏析:
精句赏析:
六、复习格式,倾情写作
到这里,我们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我想补充一点, 以前,人们有事要说,彼此之间要交流情感,尤其是相距遥远不方便见面说清或有些当面不好表达的都会写信,所以书信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一种常用手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话、网络使人们的交往更方便,所以,我们几乎不写信了,也就淡忘了书信这种应用文体固定的书写格式,其实我们应该掌握。
学生总结,掌握书信的正确书写格式。
掌握了书信的书写格式,学习了本文在书信中列举大量的事例的方法和在字里行间融入真情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恰到好处地给别人写一封信。现在,就让我们拿起笔,给自己亲爱的父亲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七、当堂检测
1、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谄媚(xiàn ) 熟稔(ran )疮痍(yī)
B、涅槃(bān ) 希冀(jì ) 蹂躏(lìn )
C、呛死(qiàng) 嶙峋(xu?n) 咆哮(xiào)
D、豁达(hu?) 凌迟(líng) 疮痍(chuāng)
点拨:A。谄媚(chǎn)B涅槃(pán)C嶙峋(xú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你敬重一切生命,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生命。
微不足道:微小得不值得一提。
(2)我想:这不就是被凌迟的袁督 师吗?
凌迟:指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
(3)照片上,孙玉清年轻英俊,而她,连她的儿子,都是鸡皮鹤发,瘦骨嶙峋。 瘦骨嶙峋:形容人瘦得好像要露出骨头。
(4)被马匪蹂躏。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3、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思想会发酵,心理雄关难越,但必须越,否则你就不能涅槃。
思想有时会出现偏差,一个人心理上的障碍是最难克服的,但是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必须要战胜自己。
4、这是一封父亲写给儿子的信,饱含父亲对儿子的无限关爱和殷切期许。作为胖胖的同龄人,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这封信体现了作者和儿子之间浓厚的父子之情,也表现了两代人之间没有代沟,像朋友一样促膝谈心。信中,作者以自己的成长过程及祖辈的坎坷经历,对儿子进行教育,在叙述中时常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给儿子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信中提出儿子的优点:心地善良、诚实、具有平民思想,并且都举了很多事实。这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父母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给儿子一种无形的鞭策和鼓励。
5、“我总想为你创造条件,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在孩子身上找回自己。”对作者的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家长总想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总是要从廓身上找自己的影子,想当年 ,自己如何如何,如今,可不能再让廓受罪,所有家长很溺爱孩子。
6、“从生命入手,既要珍惜生命,又不要太过看重。”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既要珍惜生命”是指要有一个正确的生命观,一个人的生命,不单是属于自己,还属于关心你的好多人,“又不要太过看重”是说生命旧一个有无,一个人连死亡都不怕,还有什么困难战胜不了呢?
七、归纳总结
同学们,父亲的爱,是春天里的一缕阳光,和煦地照耀在我们的身上;父亲的爱,是夏日里的一丝凉风,吹散了我们心中的烦热;父亲的爱,是秋日里的一串硕果,指引着我们走向成功;父亲的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我们那颗冰冷的心。让我们牢记:父亲是一棵大树,护佑着欢快的儿女。父亲是一座大山,托载起幸福的家庭。
最后,老师也想送给同学们一句短信:一生相识,来自天意。一份暖意,来自惦记。一句祝福,来自心底。祝同学们学习进步,梦想成真。
引导语:《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馋,基于生理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这些谈吃的文字,前二十一段刊于《联合报》副刊,以后各段刊于《中华日报》副刊。随便谈谈,既无章法,亦无次序,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我不是烹调专家,我只是“天桥的把式——净说不练”。游徙不广,所知有限,所以文字内容自觉十分寒伧。大概天下嘴馋的人不少,文字刊布,随时有人赐教,有一位先生问我:“您为什么对于饮食特有研究?”这一问问得我好生惶恐。我几曾有过研究?我据实回答说:“只因我连续吃了八十多年,没间断。”
人吃,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所以孟子说:“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专恣口腹之欲,因小而失大,所以被人轻视。但是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这个“小”不是绝对不可以谈的。只是不要仅仅成为“饮食之人”就好。
《朱子语录》:“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我的想法异于是。我以为要求美味固是人欲,然而何曾有背于天理?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内,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味蕾?
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
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一日甲子中秋,在台北
梁实秋《雅舍谈吃》简介:
《雅舍谈吃》是“雅舍小品”的一辑,篇篇文章标题简明,《腊肉》、《锅烧鸡》、《拌鸭掌》或更为直接的“豆腐”、“茄子”。本书分为吃在故乡、吃在四方、吃东道西三辑,收录了《烤羊肉》、《西施舌》、《酱菜》、《溜黄菜》、《栗子》、《白肉》、《康乃馨牛奶》、《面条》等散文作品。梁实秋公文字一向以简而犀利。阅其《雅舍谈吃》尤甚。
梁实秋《雅舍谈吃》基本概述
梁实秋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了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但更多的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令人垂涎欲滴的各地美食,是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
梁实秋的作品在国内已有众多大大小小的版本,且风行不衰。为了展示梁公散文的总体面貌,从他作品中遴选了有代表性的散文、小品、杂感、札记、随笔、短评,合成四卷本《雅舍文集》付梓,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应当说,这远远不是梁实秋散文的全部,尽管读者可以见仁见智,但我们深信,如果不怀偏见而抱有理解与汲取的渴念,读者不难从中感受这位名家个性独异的文心、文气、文调,领略他的积学之厚、腹笥之富和经泽之熏。梁实秋如是说:“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如此高见,真让天下老饕找到了大吃的理由;读如此文章,焉能不叫人齿颊生香?
梁实秋《雅舍谈吃》作品鉴赏
“民以食为天”。此话在谈吃之文中被征引无数,虽古而俗而滥,然俗的有理,滥的有因。大凡文人,难免有“搜肠刮肚”之思,则此,需得有充足的'饮食,可口的调羹作为激发灵感之动力。李白嗜酒,东坡嗜肉,据说***也很能吃火烧肉。此物味佳,不论阶级、性别、老少大概都难抵诱惑。有老饕者染疾,曰高血脂、糖尿病,见桌上鲜艳欲滴之彘肉而不得下箸,望肉兴叹,甚同情。又有俗云“吃饭被饭噎死”。此语恶毒,一直不曾当真相信。然而却的确有文人因吃而死。据考杜甫就是饱食撑死的。
《旧唐书·杜甫传》:“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新唐书》记载更详:“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由史可见,杜甫确是暴饮暴食撑死的。然而学界也有考曰杜甫食物中毒而卒,此说以郭沫若为代表。然而我到颇不愿信:曾经“有幸”食物中毒两次,上吐下泻,颇不爽,杜甫若如此则狼狈可知矣,不如“噎死”,也给阔佬拽哥警示:口腹之欲当享,然而不能暴饮暴食。梁公的《雅舍谈吃》自然不会多谈这些让人败兴的话题。
其所录,乃珍馐之烹调,家常菜之勾芡,街头小零食之工艺。若仅拘泥此,则仅可论为食谱,然而梁公由文忆人、忆事、忆往昔文化,读来饶有兴趣。其中亦不乏由梁公犀利俏皮之语,颇引人品咂之余深思。余生长江淮人家,少小虽未啖山珍海味,然而梁公所列之小食品也颇有多尝,或有近似之者。想来大约淮扬菜系多有梁公所记者。玉华台的汤包我是未曾尝试过,然而家乡汤包店里的手艺也颇地道。前几日去夫子庙小游,点一“蟹黄包子”,笼屉里刚出来的,皮薄汁多(姑且不论其中有无蟹黄),蘸小碟醋吮汁吞包,味甚不错。
梁公虽遍尝珍馐,然而不耽于“佛跳墙”、“满汉全席”、“熊掌”、“鱼翅”等珍馐。能于街头小吃大做文章,于平凡中写生活乐趣。其所记“锅巴”、“水晶虾饼 ”、“豆汁儿”皆乃平民食品,甚至一块普通葱油饼,先生亦能品出滋味,令余大羡!其所记述亦颇多余家乡食品,读来亲切。
文章表达不同,篇幅不同。梁公的文章恰如一盘盘菜肴:有记大餐者,洋洋千字,蔚为大观;有百十字小文,如酱坛小菜,滋味悠长;也有写的凛冽的,恰如辣口的老白干。如次等等。有好口福,有好胃口,文章怎能不精彩。
先生所记中诸菜,有所闻,有所未闻。小文搁笔前录一菜肴,遍览《雅》无提及,揣思梁公应未尝试过。家父所拿手菜一,曰“鱼糊”。此菜制作手续颇多,麻烦,然而好吃。取江鱼一尾(野生最好),洗净去鳞去内脏。蒸煮,净手捋取鱼肉,去刺儿。再勾芡蛋汁,调料等等,熬制成汤。状若粥糊,浇醋、麻油,入口细腻,微酸有鲜味。个中滋味君当试制方知。曾以此菜宴亲戚师友,皆曰好。然而我未做过,遗憾。
梁实秋简介:
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人物生平:
1915年梁实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
1920年9月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发表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1年5月28日于《晨报》第7版发表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
1923年8月毕业后赴美国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学院(Colorado College)留学。
1924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1925年任中国海洋大学第一任外国语学院系主任。
1926年回国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
1930年在当年7月,南京政府教育部决定改国立青岛大学为国立山东大学,并于1930年9月30日正式任命杨振声为国立山东大学(原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便邀请梁实秋(包括闻一多、梁实秋、张煦、洪深、李达、老舍、游国恩、沈从文、吴伯箫、萧涤非、丁西林、童第周、王普、博鹰、王恒守、任之恭、王淦昌、王统照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到山东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当时江青在国立青岛大学(即山东大学)图书馆做管理员)。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副刊《文学周刊》。
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1937年“七七事变”后离家独身到后方。
1938年抗战开始,梁实秋在重庆主持《中央日报·平明副刊》。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政府教育部小学教科书组主任,国立编译馆翻译委员会主任委员。抗战后回任北平师大教授。
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
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曾携妻子游美,在美台两地轮流居住,其妻辞世后重返台湾。
1975年同韩菁清结婚。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1、扫黑除恶,为期三年:一年治标,两年治根,三年治本。
2、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3、全面动员,全民参与,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打一场扫黑除恶的人民战争。
4、扫黑恶,净环境,促稳定,保平安。
5、保持高压态势,铁腕扫黑除恶。
6、扫黑除恶,净化社会,构建和谐,创建平安。
7、黑恶必除,除恶务尽。
8、黑恶不除,国无宁日。
9、重拳出击,铲除黑恶势力。
10、出重拳,扫黑恶,保平安。
11、铲除黑恶势力,得民心、顺民意。
12、朗朗乾坤除黑恶,清风正气暖人心。
13、积极检举黑恶势力,联手共建平安社会
14、露头就打,除恶务尽,打造安全感城市。
15、全民动员,坚决铲除黑恶“毒瘤”。
16、黑恶霸痞犯罪分子主动投案自首才是的出路!
17、全民动员、人人参与,打一场扫黑除恶的'人民战争。
18、坚决铲除强拿硬要、逞强斗狠、强揽工程的黑恶势力。
19、依法打击高利放贷、恶意讨债、巧取豪夺经济利益的黑恶势力。
20、坚决打掉黑恶势力“保护伞”。
21、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打一场扫黑除恶的人民战争。
22、强力扫黑,铁腕惩恶,重拳治乱。
23、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
24、扫黑除恶,净化环境,共建平安。
25、严惩黑恶势力,共享平安成果。
26、坚决扫除黑恶势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7、打击黑恶霸痞犯罪,保一方平安!
28、坚决铲除黑恶势力,让黑恶势力无路可逃。
29、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30、全民动员,坚决铲除黑恶势力。
31、积极参与扫黑除恶,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32、扫黑除恶,灭霸扫痞,除暴安良。
33、严厉打击涉恶违法犯罪行为。
34、黑恶必除,除恶务尽。
35、扫黑除恶,举报有奖。
36、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
37、扫黑除恶,打出声威,打出成效。
38、投案自首是黑恶犯罪分子的唯一出路。
39、扫黑除恶,惩治腐败,坚决铲除黑恶势力“保护伞”。
40、严打黑恶犯罪,弘扬社会正气。
41、依法严厉惩处“村霸”“市霸”“行霸”等恶势力。
42、出重拳,扫黑恶,保平安。
43、从严从重从快,严惩黑恶犯罪。
44、严惩黑恶犯罪,积极举报有功。
45、扫黑除恶,造福人民。
45、打一场扫黑除恶人民战争。
47、动员组织群众,将扫黑除恶斗争进行到底。
48、铲除一切黑恶势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49、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铲除黑恶滋生土壤。
50、扫除黑恶犯罪,建设平安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