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型分类
通过分析历年高考真题,我们可以将高考听力的题型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细节题:包括时间、数字、地点、职业、人物身份等
when will the woman leave for mexico?
how much should the man pay?
where does the man work?
细节题的题目一般问得都直截了当,答案会在对话或短文中给出。
2.主旨大意题: 此类题往往涉及中心思想、主题或短文的题目
what is the topic of the talk?
what do we learn from his conversation?
3.推断题: 推断题要求考生根据录音中提到的信息,对短文或对话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背景等进行合理的推测。
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in a few days?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二、复习方法
高考英语听力主要侧重考查学生对一定语境或情景做出的反应、推理判断能力以及对较长语段的理解能力。近两年来高考听力语速有所增快,每分钟130个词左右,已接近英美人士正常语速。如果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听力成绩,就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否则只会事倍功半。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个高效听力学习方法”三三三法则”
1.每周精听三套历年高考真题或模拟题的听力部分
2.三听政策:1)模拟高考考场,进行听力自我测试;2)认真阅读听力材料,把不认识或者第一遍没有听清楚的单词,词组标记下来,反复朗读;3)合上听力材料再听一遍,努力听清楚第一遍没有听出来的部分。
3.每套题连续听三天(第二天只需泛听即可)
三、应试技巧
1.放松心情,轻松上阵
做听力题时要注意心态平和,不要急躁。很多同学考试的时候过度紧张,一道题没有听出来,马上就乱了阵脚,不知所措,导致后面的题连连失利,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在考场上考生应学会选择,学会放弃,不要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应迅速调整心态,准备下一道题。
2.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在录音播放之前,考生应抓紧时间快速将题目浏览一遍,并充分利用各段对话之间的停顿快速略读问题和选项,预测短文或对话可能涉及的内容,这样在听录音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带着问题去听。此外,还要注意录音中的干扰信息,比如题目问地点,对话中却涉及多个场景,这就要求我们看清题目和选项,排除干扰项。比如:
where will the woman first go after work? (04北京4)
a the cinema b the market c the restaurant
script:
man: are you in the end going straight to the restaurant from work tonight?
woman: actually i am leaving work early because i need to do some shopping in the market. and after that i am going to meet anne outside the cinema. she doesn’t know where the restaurant is. you know.
首先通过浏览题目找出关键词where, first.判定这是一道地点细节题,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寻找cinema, market, restaurant这三个词,同时判断哪一个是the first.虽然restaurant 是第一个出现的词,但是从女方的回答中根据 after的提示,可知market是她第一个要去的地方。
3.集中精力,做好笔记
在听力材料较长或干扰信息较多的情况下,做好笔记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就不会因为紧张记忆力下降而导致重要信息点的遗漏,可以大大提高作题的正确率。
一、听力的训练方法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相互紧密联系,“听”处于最基础的地位,然而听的技能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平时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层次、多形式的听力训练。
1.听读结合
考生可以把听力的原文材料拿来读和背诵,如果考生能熟读及背诵常见的情景对话,那么在考试的时候,会对听力材料非常熟悉,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口语训练,即以口语来突破听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朗读带,让学生听音的同时,对照课本跟读录音,对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进行模仿,这对听力较差的学生尤其适用,而对听力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脱离课本听课文。这种形式最为简便,学生也容易接受。
2.听说结合
让学生听一些简短的句子进行复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听的内容。这个方法主要锻炼学生对于语言的接收及输出能力。也可以选择课文中的对话或短文,听完一段录音后,教师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做简略的回答。对于一般疑问句可以只回答Yes或No;对疑问句可以只回答所问的部分;如What did she do yesterday afternoon?——Shopping.对学生一下子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可针对性地重复听,在听时要提醒学生根据问句的不同疑问词来确定听力的重点。
3.听写结合
听写是训练学生听、拼写和写作技能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这是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内容一般有听写单词、词组、句子或短文。也可以抽去一篇短文中的某些关键词,要求学生边听边填空,即听力完形。这样可以有计划地训练如年、月、日、数字、单词连读等辨音能力。在听写内容上可以使用课文中的段落,也可以是部分课文的改写。听写应成为学生经常性的训练方式。
4.积极营造语言环境,课内课外相结合
听力的培养也离不开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平时教师也应该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尽量多说英语,并用学生已学的英语解释新的语言现象。无形中,学生的听力也得到了锻炼。在课堂之余,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听英语广播,多收看英语节目或电影,提倡用英语交谈。学生不用增加负担,就可增加接触英语的机会,加强听力的训练。
二、应试技巧
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知识性障碍。诸如对语音、语法知识掌握得不够,对词汇不熟悉,跟不上语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等。除此之外,在听力测试时,学生应具备一些必要的方法和技巧。下面是学生听力应试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1.心理素质的培养
要想提高听力水平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在听录音时,主动且不带任何心理负担地去听,理解率就高,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听者的现有水平。许多学生有这样的体会:一紧张就什么都听不懂。要想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克服自己的不良心理障碍,变压力为动力,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学生应该从高、从严要求自己。正确地看待自己,时刻保持平衡心态,做到认真而不慌乱。只有稳定情绪,持之以恒,经过大量的听力训练,其听力效果才能体现出来,从而考出理想的`成绩。所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听力水平的保证。
2.词汇量
词汇量不足也会影响听力的效率,因此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尤为重要。试想,如果听到一段话,有很多生词,无论你怎么推理、判断也不可能弄明白它到底讲些什么。这就要求学生注意词汇的积累。首先在词汇上要有耐心、多练习、勤复习。其次记单词,要兼用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兼用视觉记忆、听觉记忆与动觉记忆,要在句子里记单词,也要专攻单词。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学生做听力会更有信心,效果会更好。
3.学会预测话题,抓住重点
利用每段对话或独白开始前的指令时间,快速浏览或边听边看问题和选项,并对所要解答的问题做一定的预测,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获得主动。另外,考生应熟悉听力材料中常见的问题,可以先画出一些关键词,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去听,以便更容易理解听力内容。
(1)对话双方的关系(Who are the speakers?)
(Who is the speaker talking to?)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2)事情发生的地点(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3)说话的话题(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4)短文的主题(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passage?)
4.做好记录,提高记忆效率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的记忆再好也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记住。若对话或短文中涉及时间、地点、人名、数字、价格等信息时,要及时记录下来以免遗忘,可以用首字母或做一些记号的方式来记录,如:“in the morning”“in the afternoon”可分别简记成“a.m”和“p.m”。“up”和“down”可分别用符号“↑”和“↓”来代替,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也可以帮助考生记住一些重要的信息。
5.掌握一些基本读音规则
英、美国家的人在实际交际中使用的是连读、弱化、失去爆破、辅音连缀等读音技巧,这对中国学生来说听起来倍感吃力,在应试时,考生应注意这些读音规则,以免影响对句子、短文的理解。
6.拓宽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常抱怨听力水平提高不快,这除了因学生英语基础差、词汇量小、语法掌握不够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很多学生总是以固有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形成了运用语言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或行为准则的不同。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对东西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差异,熟悉西方文化,尽量以说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英语听力是一项综合性技能。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提高听力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其他三项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听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只有坚持勤听多练,一定能提高自己的听力。
朗诵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那么英文诗歌的朗诵技巧又有什么呢?
一、读正语音
语音是指语言的声音.就是人说话的声音。语言首先是通过声音来帮助交流思想的工具。在英语学习中很好地掌握正确的发音,不但有利于从声音方面来表达思想,而且还可以提高朗读水平。
读正语音就必须认真读好48个音素,记住48个音标符号,能根据音标正确拼读出单词的读音,这是学习英语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朗读好课文的基础。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要努力说得一口纯正的语音。只有多听、多模仿、多朗读。即Practice makes perfect(多练出真功)。
二、读准语调
发音纯正,读准了单词,语调不对,不但听起来不舒服,英美人甚至难以听懂言者的意思;相反如果语调正确,个别单词读不准,听起来像英语调子,英美人还能从语调上猜出言者的意思,所以语调比发音更重要。语调是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语音高低轻蘑的配置。
英语语调主要表现在句子重音和声调上。语调不同,表达意思也各异。例如:She is a baby doctor.如仅重渎babv这个词,意思是“她是儿科医生”;如果同时还重读doctor则表示“她是没有经验的医生”(quite young and unexperienced doc—tor)。
又如thank you如果读成降调则表示感谢;如果读成升调,则毫无感谢之意,有时甚至还表示反感。读准语调就是要读准句子的重音和声调:当然也应能抑扬顿挫地连读、弱读、失去爆破、同化等。在朗读时,认真模仿英
三、把握节奏
英语的节奏是指英语诸音节在语流中强读和弱读的规律性。它以“步”(foot)为基础,每句话都有若干“步”,就好像音乐中的“小节”(bar)一样,每段乐曲都含有若干小节。乐曲中每个小节都以强拍开始;英语中,一般说来每一步的第一个音节都是重读音节。有的步单独一个重读音节组成,有的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上若干非蓖读音节组成。
在朗读中,有的步有时也能以非重读音节开始,就如乐曲中的小节以休止符开始一样.这个步的非重读音节前也有个休止符,称为silent beat。现在,我们用“/”表示步与步之间的界线,用“一’表示休止。举例如下:
1.one/two/three/four/five
2.“the/first of/April/nineteen/seventy/one/
每个人说话的速度各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情绪时说话的快慢也各不~样。但是,在采用某一种语速的过程中,每步所需要的`时间大致上是相同的,就像音乐中每个小节所占的时间相同一样,这就形成了节奏。为了保持节奏,包含音节多的步的语速就必须比包含音节少的语速快一些。因此,学生朗读课文。就必须懂得英语的节奏,自觉地实践。学会有节奏的朗读。
四、掌握语速
语速是指朗读时的快慢程度。慢读与快读都有一定标准。慢渎,重在读准词、词组、短语、意群和句子基础上,进而注意语言速度。即慢中求准,慢中求快。因此,慢读的速度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快读,即以每分钟148个音节左右的正常语速朗读,或根据文章内容上的需要(如为了刻画人物,表达感情)朗读。
语速影响听的效果,所以语速不可太快或太慢,否则都达不到“让人听清楚”的目的。读速过快会造成句子重音、意群和节奏方面的错误,还会造成发音不到位、加音、吞音、误读以及移行时的突然中断,影响意思的表达。所以要力求读准,发音清楚、正确。
当然,朗读并不是越慢越好。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和朗读技巧的掌握,读速可以逐步加快。朗读应力求流利(nuentlv o流利即快而清楚,通畅。但一定要注意,流利并不是“速度过快”,有些学生在朗读时速度较快,但时而停顿并不通畅,仍不能让人听清楚。这里应明确的是读得流利、说得流利是我们的目标。
五、大声朗读
学英语一定要读起来,并且读英语一定要大声读,别害羞别不好意思,大声朗渎可以刺激自己的听觉器官,提高听力。有些同学听课文录音带,听不懂,就是因为听得少,听力差,如果我们先读课文,读十多遍再去听,就不但能听懂,而且还能听得清,能听出自己读得对与不对的地方。这时再进一步模仿录音,达到朗渎正确、流利、熟练。
大声朗读既能练就正确的语音、语调,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巩同所学内容、体会作者以及作品的感情色彩,从而提高朗读技巧,加快学习速度。
当然,要提高朗读水平,通过朗读提高英语水平,也决非一日之功。应该坚持经常性的朗读,可利用每天的早读课朗读所学课文或所选材料,每天至少朗读半小时,只要持之以恒,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只要做到以上五点,就一定能朗读好课文,提高朗读水平,就一定能促进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