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唐朝七言诗经典语录 正文

唐朝七言诗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14 06:02:19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也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对于古诗词的发展顺序可概括为: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诗经:《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词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楚辞: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枣楚辞。楚辞发展了诗词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汉赋: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词形式。

唐诗: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

宋词:经过了唐诗不可逾越的高峰,宋诗无以为继。但是宋代诗人另辟蹊径,也走上了不逊色于唐诗的另一高峰。唐诗重在自身感情的迸发,文辞华美,故显得肥腴;而宋诗重在理趣,在平淡无华的诗句中见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故显其瘦劲。北宋大家有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南宋出现了宋诗的顶尖的天才诗人陆游,酷肖李白的才华、强烈的爱国精神、多种的诗歌风格,使陆游成为宋诗第一人。同时期还有闲适自然的杨万里,后来南宋末出现松散的江湖诗人群。

元曲:在元代登坛树帜、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是元曲。而人们通常所说的 元曲,包括剧曲与散曲。剧曲指的是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在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散曲则是韵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是继诗、词 之后兴起的新诗体。

现代诗:“五四”文学革命中,中国的现代文学诞生了。1917年胡适(1879--1942)首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8首,并提出“诗体大解放”的主张,倡导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的“胡适之体”诗。在新诗诞生过程中,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创作主力。经过他们的努力,新诗形成了没有一定格律,不拘泥于音韵,不讲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质朴,以白话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诗集有:胡适的《尝试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儿》和郭沫若的《女神》。

诗词介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基本含义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如今诗歌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白话诗和旧体诗词,白话诗更多称为新诗或自由诗,但“诗词”连称时一般指旧体格律诗、词。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继承和发展传统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需要,诗词在传统形式中的情味意味韵味更能使人接受,它是汉语特有魅力和功能,这是其它任何语言所没有和不能的,也是任何语言翻译不了的。因此传统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独特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叶千华语录

简述

属于诗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是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注:“词”与“辞”在“言词”这个上是同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词”后来又逐渐按一定的曲调来填写,即词牌;如“满江红”“蝶恋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它由曲名发展而成,例如“西江月”原本是唐朝教坊展柜唱的曲名,后来以这种形式填词,便逐渐成为一种词牌。

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词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大调亦称长调(91字以上)。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也称之为“片”。

诗后人奉为经典;楚辞以其忠君意志的一再表达、比兴手法的完整运用,影响后代诗歌创作,形成创作传统。《诗经》与《楚辞》因此也时常被认作古代诗歌将源头追溯到《诗经》与《楚辞》。

特点

词是合乐的歌词,所配合的音乐是隋唐以来新兴的燕乐。由于这种文体对音乐的依附性,决定了词在体制风格上一系列的特点。 首先,词必须有词调,词调是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调的名称叫词牌。有的词牌原来和词的内容有关,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内容是回忆江南风物生活。但后人依据《忆江南》这个词牌填词时,仅取其曲调,而内容不必与江南有关。这样一来,词牌仅仅表示一种曲调而已,于是有的词人就在词牌之下另注明题目。如苏

风波62字 洞仙歌83字

更漏子46字甘草子4河传61字何满子74字

黄河清慢98字贺新郎116字

减字木兰花44字锦缠道66字 江城子70字

浪淘沙54字临江字满庭芳95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

南歌子52字 南乡子56字念奴娇100字

卜算子44字 菩萨蛮44字 普天乐46字

清平乐46字 鹊桥仙56字青玉案67字沁园春114字青门引42字

如梦45字苏幕遮62字水调歌头95字

双双浣溪沙48字 太常引49字踏莎行58字

唐多令60字天仙子68字

乌夜啼36字望海潮107字 武陵春49字

相见欢36字西江月50字 小重山58字谢池春66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谒金门45字忆秦娥46字虞美人56字

一落索46字 阮郎归47字一斛珠57字玉楼春56字一剪梅60字

渔家傲62字 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雨霖铃字 祝英台近77字 昼夜乐98字 烛影摇红96字

诉衷情33字定西番35字

1、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5、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巢。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0、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11、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7、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8、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1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4、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25、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26、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9、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0、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3、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4、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5、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6、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7、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8、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9、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10、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11、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12、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1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14、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1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16、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7、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1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19、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2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浪淘沙》

2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2、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23、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24、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2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6、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27、九幽阴灵,诸天神魔。以我血躯,奉为牺牲。三生七世,永坠阎罗。只为情故,虽死不悔。

2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9、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3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3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32、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33、一行写入相思传。——《塞鸿秋》

34、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35、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36、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3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3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39、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40、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41、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4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43、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4、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45、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46、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47、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48、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4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0、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