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下雨天留客经典语录 正文

下雨天留客经典语录

时间:2025-04-30 19:26:55

时间过得真快,雨水,惊蛰,节气一个接着一个。虽说乍暖还寒,天气总体越来越暖和了,特别是午后的太阳,晒得人浑身慵懒,眼睛不由得眯缝着,斜靠在椅子上,沏一杯绿茶,慢慢品味,很是惬意。

一定是经冬没有下一场搅天寒彻大雪的缘故,让我一直耿耿于怀,总是若有所失。竟然非常渴望天气变阴,在心里替天公酝酿一场春雨,好滋润这干涸的土地,抚慰这焦躁的灵魂。

细细想来,我自小喜欢下雨,特别是夜晚降临的时候,万籁俱寂,天地一片混沌虚无,如果有雨声陪伴,我会感觉踏实安稳。好像有个知心的朋友,喁喁低语,倾心交谈中,朦朦胧胧,就不知不觉安然入睡了。

春雨贵如油,春天的雨,既珍贵,又来去无踪,飘忽不定。春雨像花针,像细丝,好像有灵气似的,总会揣摩人的心意而来。大地刚刚解冻,万物刚刚苏醒,春风就像姑娘的小手,轻柔地抚摸着,让人欣快无比。就在这个时候,一夜醒来,滴滴答答的雨声敲打着耳鼓,湿气裹着花香挤进窗户,怎能不心旷神怡。这时你会随口吟出一句古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你的眼前会出现一幅和一句唐诗意境一模一样的画面:春潮涌动,夜来雨急,早晨起来,来到荒郊野外的渡口,没有一个人,更不见船夫,只有一叶小舟在河边横靠岸堤,荡荡悠悠。

春雨的神奇在于每下一场雨,都会有魔手施法一般,催开一树杏花、桃花、梨花,地里的麦苗经过一个冬天的睡眠,这个时候会完全醒来。用攒了一冬的力气,大口大口吮吸着甘露,挺直身子长起来。漫步田埂,感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韵味和曼妙,你会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感慨。

趁着春雨飘洒,庄户人会在心里偷偷乐,更会闲不住自己。布谷声声里,披着雨衣,散步一般,一把一把给麦苗撒化肥,玩耍似的剜荠荠菜,掐苜蓿;然后推着自行车进城,走街串巷,一声声呦呵:卖苜蓿了,卖苜蓿了……

一畦春韭绿,十里桃花香。春天的韭菜香得醇正,香得诱人,神仙佛陀也会开口的。春雨滋润下,韭菜很快就会上市,春风吹拂,韭菜的独特的香气便会四处弥散,成为春天永恒的味觉标识。

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变化如何沧海桑田,大自然的美是永恒的,人类的感悟是相同的。关于春雨有太多优美的诗文,更不乏名篇佳作。“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沾衣欲湿杏花雨,春面不寒杨柳风”。寥寥数语,有人有声有雨有花,人无眠,花正俏,春雨潇潇,吆喝声声,简直就是一幅小城春景图。

雨误人事也成全人事,雨扰心绪也抚润心灵,夏天的雨尤其如此。惊蛰一过响惊雷,到了夏天,眼看麦黄了,杜鹃声声,子规啼血,偏偏天不作美,连发几日雷雨,或者干脆来个连阴雨,庄户人就心焦如焚,寝食不安。

记得家在农村的时候,每到三夏大忙时节,可以说是全村总动员,趁着天晴,把碾麦的土场要拾掇弄光,准备好夏收的用品:镰刀、草帽、推耙 、卖钩、铁叉、连枷、簸箕 、扫帚等。年龄大经验丰富的长者,总要看云识天气,充当天气预报员,因为龙口夺食嘛,天雨难免打扰。必须分秒必争,丝毫不敢耽误时间。往往摊场快到一半了,突然起了风,天空黑云压城,经常正在碾场,天边滚过雷声,正在地里挥汗如雨割麦,雨骤风狂,躲避不及。这个时候,就会如灾难降临,大人小孩齐上手,要么赶紧把摊开的麦子收起来,要么把地里刚割好捆起来的麦子摞起来,用麦杆遮住雨,把麦穗笘好。

一阵忙乱过后,有可能大雨倾盆,也有可能云散天晴,不过一场虚惊。可是没有人会抱怨这是有惊无险,因为如果不紧急行动,把麦子让雨下了,就要吃芽麦面,这是最可怕的。有时候,天会下起连阴雨,待在家里,麦子不能割,场不能碾,真的坐卧不安,一天能往地里跑几次,就像有宝贝被落在田野,魂儿也被勾去了。

实在没办法,就在布谷声里,看着如烟的雨雾,几个人或者下棋,或者打扑克,睡懒觉当然不可少了。可是都心不在焉,心事重重,心里不停抱怨:这雨要下到啥时候啊!这和忙毕过后,全家搓棒棒面,蒸面皮,招待送忙毕的女儿女婿,笑声朗朗,有天壤之别。这种情境下,雨越大,心情越好,仿佛有音乐在伴奏,还能让女儿多住几天,正所谓下雨天留客天。

雨下顺溜了,就像老天有冤屈似的,下也下不完,把人能烦死。出门要戴草帽,要穿泥鞋,洋气的才打伞披雨衣。那时候没有自来水,挑水都成了问题。土路一下雨,满是泥泞,经常有人滑倒。雨下得土炕被褥潮潮的`,空气里都有一股腐烂的味道。天白茫茫,山雾蒙蒙,树木、田野在雨幕下,绿得逼人眼,净得像退了层皮。

最喜欢在这样的雨天,躺在炕上,手捧书卷,书自然是最好的陪伴。《红楼梦》、《封神演义》、《猎人笔记》、《白洋淀纪事》、《寄小读者》、《十月》、《收获》、《小说月报》……或者打开收音机,听评书,听音乐,听新闻……雨沙沙响着,收音机放出声音,好像空中传来的天籁,心中的翅膀没有被下湿,反而更有了力量和方向,乘着歌声,乘着雨雾,在黑夜里飞翔……飞着飞着,就甜甜地进入梦乡。在梦里,我顺着没有航标的河流,逆流而上,杨柳岸边,白洋淀里,我写出叶赛宁的十四行诗,用乔臻的声音朗诵给在水一方的茜茜公主。

寒来暑往,夏去秋来。秋风最是恼人,秋雨最是缠绵,记得小时候秋雨最多的时候可以断断续续,淅淅沥沥下一个月之久。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秋雨愁煞人。经过了一个夏天的火热,天气一天天变凉,直到进入严酷的寒冬。也许是感慨时令变迁,也许是咏叹人生短暂,秋天的萧瑟暗合了这种低落、起伏的情绪,怎能不令文人墨客写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这样感伤的句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最喜欢这首诗的意境和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浓浓的亲情和炽热的爱情。现代人交通便捷,通讯发达,高铁朝发夕至,飞机天涯咫尺,拇指一点,信息就发了出去,怎么也体会不到古代人旅居在外,归心似箭的心情的。在这静静的雨夜,我仿佛看到诗人独居客栈,眼前不停浮现远在家乡的妻子,陪伴他的只有片片落叶和因为秋雨连绵而涨水的池塘。而在另一方,一位佳人正伏案疾书,急切地询问出门在外的夫君何时返回?镜头一转,灯影摇晃的西窗下,诗人与妻子共剪烛花,相偎相依,互相倾诉分别后的相思之情,谈到了那个大雨的秋夜,两人是何等的想念对方,那种焦虑,那种煎熬,不禁唏嘘不已,泪水潸然。

雨是大自然的精灵,更是文人借以表达思想心绪的寄托。有什么样的境遇,就有什么样的心情。心情不同,看到下雨的感受就大不相同。古人也罢,今人也好,概莫能外。今夜,有雨敲窗,今夜,雨伴我眠……

下雨天留客天散文

人的一些习惯,与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有关。比如,我就不习惯带雨伞。过去在乡下生活,出门戴斗笠,下雨遮雨,无雨遮阳。现在在城市里生活,就是下雨也可以顺着街面屋檐下走。最主要的是偶尔带伞,去了某个地方,出门无雨就经常忘了带回雨伞,所以,索性不带。

最近多雨,且多是大雨暴雨,这时候,要打个出租车也是不容易的。一次,几位老乡一起吃饭,本来主宾都喝得差不多了,准备撤退,偏偏下了大雨,大多数的人没带雨伞,主人说:下雨天,留客天,那就再喝吧。于是重整旗鼓,清扫旧桌面,再点了几个菜,继续喝着。这一喝,其实中间也停过雨,但这时候箭已离弦,收不住了,直喝到晚间11点,各人的家里人都多次电话催回了,这才作罢。回家略有醉态,老婆厉声:喝酒能喝这么长时间?小声道:咋不能,下雨哩,天留客不是?老婆想想也有道理,脸色转晴。此后,凡是下雨天我在外面喝酒喝迟了,她便不计较。偶尔没下雨,如果忘乎所以喝迟了,便傻傻地盼望:老天呀,帮帮忙,下下雨吧,那怕就下一点点。

在乡下生活时,也常遇到天留客的事。小时,村人普遍贫穷,我家虽然穷,但因家住山边,父母偷偷在山边种了些杂粮,不至于太饿肚子。其实,村里人也是知道的,不过,乡下人淳朴,没人去告发。及至青黄不接的时候,便偶尔会有人因为上山砍柴禾或者干别的什么活而“经过”我家,父母心里明白别人“经过”的原因,母亲会很热情地拿出锅里还温着的地瓜,送一两颗给“经过”我家的乡里人吃。有时遇上下雨,便因天留客而留“经过”我家的人吃饭,虽然饭食粗糙,但看得出来人的欢喜。有一个人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住村头,村头与外村接壤,没地方种杂粮,所以,他家的粮食老是不够吃,每年除了经常到我家借粮外,还经常找借口“经过”住在村尾的我家,“经过”的理由五花八门,昨天是到山里砍柴禾,今天是去村尾的某处水田灌水,明天可能就是找一头丢失的`牛。连我那么小都懂得,村尾在低处,自然有水,水田是不需要灌水的,牛是生产队公家的,一般安排给没有壮劳力的家庭放牧,轮不到他家放牧。就是这样,他来一次我父母也仍然给一两个地瓜,天下雨了,也仍然留他在家里吃饭。

我老婆经常说我“长屁股”,意思是一坐下来就不想离开椅子,这其实也是多年来养成的不良习惯。看看啊,遇上个下雨天,不用干活,我好不容易到某位朋友或乡亲的家里坐,不喝几杯能罢休吗?这一坐,就成习惯了。

留客,有时是主人客气,但我相信我的朋友留客是真诚的。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人不知道“下雨天留客天”这样的俗语,这其实是前人留给我们朴素的待客之道,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明礼貌规范,也是酒文化的一部分。

红太阳炙烤着大地,整个世界好似一片蒸笼,热浪凝聚在这里,压抑的让人无法喘息一样,多期待一场雨的到来,弹响生命中的旋律。

落雨的天气,总是别样的令人怀念,一个个奇妙的小精灵,从万里高空飞跃下来,回归到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多么美好,也是多么的奇妙,伸出手来握不住的凉,不经意间就从指尖滑落。

上学的时候特别害怕下雨天,自行车在雨水中穿行,需要穿上讨厌的雨衣,并不怎么严实,骑在路上总会有雨水渗透下来,打湿自己的衣服。每次来回身上都是湿漉漉的感觉,实在让人无可奈何。

那个时候对下雨天并没有好感,每次都是一种折磨,心情也和天气一样,始终都是灰暗的。曾经因为没有雨具,半路淋成落汤鸡,躲进附近破旧的厂房里,因为雨一直不停,也就没有回去上学,被父亲带回了家里。

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也就造成了自己对雨水的厌倦,尤其是冬天就更不必言说了。寒冷的西北风呼啸而过,如果还要下雨,湿冷的空气席卷而来,简直让人无处躲藏,根本不想起来,束手束脚起来,更别说是做其他事情了。

和雨水结缘,自己也觉得相当奇妙,甚至不敢相信。那是一个清秋节的夜晚,外边下着细密的雨水,天气相对而言就是有点凉,并不怎么冷,因为没有办法睡着,也就独自倚在床头发呆。

也就在那一刻,一曲美妙的旋律流淌进自己的耳畔,渐渐让自己不安分的心都平静下来。如何用语言表达呢,那就是所谓的空灵的感觉吧,也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自己的心也从来没有这般宁静过。

雨水敲打在窗台上,油纸中,甚至是屋檐下,都散发出不同的声音,就如同一只乐队不知道停歇的演奏着,鸣虫紧一声慢一声都伴着奏,不急不躁,配合上凉凉的清风,简直美妙的无法言说。

听着听着,整个人也就彻底安静了下来,一切烦恼都不复存在,被荡涤的一干二净,只有自己还陶醉在里边不能自拔,大自然的音乐,专属于这个乡村,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体验。

自从那天聆听了那场雨,我开始着笔书写生命中那些所有的美好,第一次诞生了专属与自己的第一首诗歌,虽然并不怎么样,自己也为此感到惊讶,诗歌的.大门恍若就在那一刻为自己敞开了。

离开了以后,遇见了太多的风风雨雨,疾走的也有迟缓的,始终给人某种莫名的好感,不知道如何言说,不经意间回想起那个清秋节,美妙的旋律在耳边流转开来,胜过所有的千言万语。

直到现在无眠的夜里,反而更加让人怀念,虫鸣依旧,蛙声震天,生养我的故乡里,大自然的乐队从不停歇,唯独少了那场不紧不慢的雨,始终感觉是种残缺,反而期待着一场雨的到来,弹响生命中永恒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