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生建树唯知识,百岁成功有辉煌。
2、开卷有益。——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3、书读百遍,遍遍有新悟;字练百遍,遍遍有新功。
4、有经验而无学问胜于有学问而无经验。
5、哪里有读书的风气,哪里就有文化和创作;哪里有文化,哪里就有修养,哪里就会有幸福。——维亚泽姆斯基
6、我们和书的关系如同和人的关系一样,虽然我们认识许多人,但只是选择其中某些人作自己的朋友,作知心的生活伴侣。——费尔巴哈
7、读活书——到实践中去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活读书——用理论指导实践具体解决实际问题。——李公仆
8、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因此,选择书很重要。不加选择,如果读的是一本没有用处的书,或者是一本坏书,那就是浪费时间。不只是浪费时间,有时还接受些错误的东西。到底读什么不读什么?还要根据各人的专业来定。——王力
9、"读书人"应该读三类书,首先是"有关自己专业的书",因为它们是一个专业人员的立身之本。第二类书是"与专业有关的其他门类的书",这类书对于开拓思路,增长见识,加深修养,提高理解、判断能力是很有好处的。第三类书籍则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必读之书",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民族,以及民族悠久的思想、文化、科学史,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在这种时代环境里萌生的各种新技术、新思潮、新文化。——吕叔湘
10、古代有人对于必须精读的东西,采取抄写的方式来学习,抄它一次、二次、三次。这样誊抄其实也是一种精读的方式。对重要著作,读一本而能充分理解吸收,比读三本五本而印象浮光掠影,模模糊糊还是要好得多。——泰牧
11、书是子孙成长的摇篮,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吾人身体由口腔进食物以养之,吾人心神当由目腔纳书籍以养之。——佚名
13、读书须知出入法,初当求所入,终当求所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善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于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读书之法也。——陈善
14、观书亦须从头循序渐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朱熹
15、爱书的人绝不会缺少忠实的朋友、有益的顾问、愉快的伴侣和有效的慰藉。
16、不怕吃苦,终可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徐广越
17、人们最高精神的连锁是文学,使无数弱小的心团结而为大心,是文学独具有力量。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们抛弃卑鄙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
18、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19、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 作者:(清)章学诚
20、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
21、书籍是更高等的人类,也是唯一能寄言于未来的人类。——伊·芭·勃朗宁
22、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匆地阅读一本书。 作者:(英国)谚语
23、读书就像雄鹰的展翅翱翔,读书就像战舰的劈风斩浪,读书就像瀑布的一泻千里,读书就像逝水的一往无前。
24、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美]约诺里斯
25、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特别意义的部分。 ——[英]贝弗里奇
26、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27、静坐自无妄为,读书即是立德。——王晫
28、书中的条条框框锁住读书的思维面貌。
29、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佚名
3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
31、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
32、如果读书太多,反而容易成为自以为是的无知者,读书要适可而止。
33、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
34、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明冯梦龙
35、不读书,不掌握新知识,不提高自己的知识,靠吃老本潇潇洒洒过日子,是旧时代不少靠某种机遇发财致富的生意人的心态。如今已经不可取了。
36、人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集体生活要具有应有的思想方向性,而同时也要反映出学生的动因、愿望和意向。
37、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
38、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39、书,以是哺育心灵的母乳,启迪智慧的钥匙。——佚名
40、读书人至高无上受人尊重,读书要科学要现实要有尊严,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寻章摘句,多读多思考多琢磨多推敲。四二三世界读书日,祝愿朋友理智读书,幸福生活。
41、对一个真心喜欢读书的人来讲,读书决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的必需。
42、今天不走,明天要跑。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里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里去。
43、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
44、读书方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45、"文学经典"——人们都颂赞但却不读的书。——马克吐温 Mark Twain
46、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47、看电视,会近视;读益书,是好事。
48、书似一个朋友,少读一本书就等于少了一个朋友。
49、好书是作者留给人类的礼物。 [美]爱迪生
50、所谓好书是指其内容和你意见完全相左,但仍旧有所帮助的书。——罗斯麦唐纳
51、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
52、奇文共浏览,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53、假如把糊口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54、机会是重要的,但吃苦是要害;本身不吃苦,机会再多也没用。 ——佚名
55、编造谎话的人撒的每一次谎不可是自杀行为,并且照旧对人类社会的康健的伤害。——爱默生
56、学和行原来是有机联着的,学了必需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傍边才气看出本身是否真正学到了手。不然念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
57、再没有比读书更便宜的娱乐,更耐久的满意了。—— 蒙台居
58、人家不必论繁华,惟有念书声最佳。 —— 唐寅
天地间第一人品,惟有读书。
每个人的气质本难改变,惟有读书可以改变气质。
读书虽未成名,人格已趋高雅。
读书要诀∶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注有识∶辨别,选择有益之书。)
人世间任何事,多是利与害兼有,
读书有利而少害,读一卷书,则有一卷之益,
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
学问是智慧的.泉源,品德乃事业的根本。
百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鱼离水则身亡,人离书则神索。(注‘神索’∶神气颓丧。)
君子之
眼界要阔,踏遍名山大川,
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注‘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
读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
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一个真正懂得读书的人,要能读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才不会陷入只背诵词章文句,而不明书中真理。
家贫者,不可因贫而废学。
家富者,不可因富而怠学。
贫而勤学,可以立身。
富而勤学,名乃光荣。
惟见学而显达,未见学者无成。
学者乃身之宝,学者乃世之珍。
学者乃是君子,不学则为小人。
造灯以求明,读书以求理。
明以照暗室,理以服人心。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歌德
3、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4、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谢榛(明代诗人)
5、不是地位使人增光,而是人使地位生色。——苏联谚语
6、看不上自己地位的人肯定也配不上这种地位。——谚语
7、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古罗马哲学家)
8、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0、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
11、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
12、与其隐己之短,不如隐己之长。——费尔巴哈
13、最有学问和最有见识的人总是很谨慎的。——卢梭
1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15、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谚语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1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
19、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罗曼·罗兰
20、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不是气力。--雨果
21、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劝兴》
2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3、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
24、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25、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民谚
26、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27、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28、书籍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9、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30、富有臂力的人只能战胜一人;富有知识的人却所向无敌。——苏联
31、知识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3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3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34、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埃德蒙·伯克
35、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36、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3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38、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荀子
39、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4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4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42、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4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朝·朱柏庐《朱子家训》
44、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司马光·资治通鉴
45、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
46、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47、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48、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49、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50、食之以时,用之以礼。--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