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青春恍然相逢的刹那,我看见了岁月的慈悲。早安!
2、懂得低头,会看清自己脚下的路,懂得低头,路边的野花会是你的鼓励,懂得低头,才能忍辱负重,懂得低头,低头便见水中天,懂得低头,也是人生中的风度和休养。早安!
3、男人穷一次才知道哪个女人真正爱他,女人丑一次才知道哪个男人不会离开她。早安!
4、不要让自身的缺陷阻碍你的理想。要尽量依靠坚强的意志,巧妙地把自身的"劣势"转换成"优势"。能够尽力而为、尽情而活.你就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早安!
5、快乐存在于期望中;快乐存在于氛围中;快乐属于心态,而不属于享受;快乐属于选择,而不属于获得。早安!
6、安心不可向外驰求,不可脱离当下。迷失也好,觉悟也好,烦恼也好,清凉也好,道不远人,都在当下。早安!
7、处理事情,感情要蕴藏在理智中;与人相处,则要把感情表现在理智上,如此才会事圆、理圆、人也圆。早安!
8、平淡之人远离欲望,放平心态,"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捕捉生活的真趣,享受 生活的真乐。早安!
9、世界虽大无德难立身,天地虽宽无德难行走。早安!
10、早晨笑笑生活有情调,晚上笑笑睡个美满觉,工作之余笑笑欢喜有热闹,烦恼之时笑笑忧愁全抛掉。
11、对自己好一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一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早安!
12、为了梦想,为了明天,为了更好的活下去,我们必须要努力去奋斗,坚持就是胜利,早安!
13、人应该执著,但绝不可偏执,世界上有许多事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应该学会,改变一切所能改变的,适应一切无法改变的。改变世界是很难的事情,改变自己就比较容易。既然改变世界很难,那就改变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要做生活的智者,执著而睿智地做人做事。早安!
14、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今天也是昨天的历史,明天也是今天的历史。明白这些,你就是一个聪明的人。怎样把昨天运用于今天,怎样用今天来推断明天。学会了这些,你就是一个智慧的人。早安!
15、机会绝非上苍的恩赐。优秀的人不会做等机会的到来,而是主动创造机会;一个成功人士绝不是一个逍遥自在没有任何压力的观光客,而是一个积极投入的参与者。善于创造机会,并张开双臂拥抱机会的人,是最有希望与成功为伍的。早安!
16、几乎所有的失去,都是从害怕失去开始的。而几乎所有的得到,都是从失去开始的。早安!
17、我用心勾勒你我间的浓情厚意,想必,在你的眉底眼间,透着一份忧郁。却,怎么也赶不走。我的微笑,只为你扬起。从此,温暖相依。我所有的努力,终是逃不过你我情感浩劫。早安!
18、把努力当成一种习惯,而不是三分钟热度。坚持才是王道 拳头,每一个你羡慕的收获,都是别人努力用心拼来的…… ,你可以报怨,也可以无视,但记住,不努力,连认输的资格都没有!早安!
19、有幸这一生能遇见你,你这么好看和努力,所以请慷慨让我迷恋一辈子吧,假如有一天你如天边星辰一样的坠落,那星空将不再美丽。没关系宝贝儿,因为你一离开,我就会马上化作天边的星际碎片,我将在万籁俱寂里继续迷恋着你。早安!
20、月老手中错绑的红线,苍涩了千年。似水流年,允我相思不尽;蝶花陨落,许你一世柔情;残缺了月圆,凄美了誓言,终是那一世花开,这一生花落。早安!
21、要坚强,因为你笑的时候,全世界会跟你一起笑,你哭的时候,全世界只剩你一人哭。早安!
22、人的一生,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干吗硬要逼着自己不开心呢?是啊,人就这么一辈子,做错事不可以重来的一辈子;碎了的心难再愈合的一辈子;过了今天就不会再有另一个今天的一辈子;一分一秒都不会再回头的一辈子,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珍惜眼前,为什么还要拼命地自怨自艾,痛苦追悔呢?早安!
23、用一颗美好之心,看世界风景;用一颗快乐之心,对生活琐碎;用一颗感恩之心,感谢经历给我们的'成长!美好的一天从我的问候开始,早安!
24、细雨微漾,连绵数日,我在这座古老的宋都,掀开了一页时光,展开了一地相思,零碎的文字,拼凑过往的旧梦;天已凉,花瓣纷纷,心绪更入愁肠,一场缤纷秋凉天;一帘幽梦、一场离殇,湿润了谁翘首期盼的双眸?早安!
25、我为什么要努力?因为我对这个世界有欲望。 因为别人的精彩人生,我见过。我不希望它只是我心里的一个梦。别人的故事讲给你听,味同嚼蜡,我要自己一一来过。 因为在很久,说长却也不长的以后,你我都会垂垂老矣,我希望我的人生过的精彩有趣,有很多值得回味讲述的事迹供我得瑟。早安!
26、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要受挫折,有许多人反而在折断的地方长得最结实。心态决定苦与乐,观念决定成与败,我们都是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同样又是一无所有地离世而去。正所谓生不带来,所以我们不必刻意追求过于完美的生活,凡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我们应该安然接受,我们需要用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一切。早安!
27、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过去式,看一看你现在的状况;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来世,看看你目前的行为。早安!
28、幸福是无限的自由,而自由源于自足。回归本心,当下即是。早安!
29、最舒服的关系是,平时互不打扰,见面不会尴尬。早安!
30、当我们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时,我们就会明白,有些事情虽不合理,但必须相信;有些东西并不牢固,但必须依靠。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就在我们的修行。早安!
31、好想能把白天的困意全部储存到夜晚再一次释放,让我倒头就睡。早安!
32、坚持,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努力做,美好的一天开始了,继续加油! 早安!
33、小时候知道,坚强的孩子没人疼,长大后才发现,没人疼的孩子要坚强。早安!
34、想哭了哭一下没关系,难过了悲伤一下没关系,心疼了疼一下没关系,一个人孤单一下也没关系……给时间一点时间,一切都会过去。早安!
35、送你一把漏雨伞,让好运雨湿遍全身;送你一件漏雨帽,让金豆雨砸到后脑勺;送你一件漏雨衣,让幸福雨浸到疲惫的心里;送你一双漏雨鞋,让双脚踩着吉祥天天过平安夜,祝雨天好心情。早安!
36、其实,成长就是逼着你一个人去坚强。早安!
37、拥有善良的心,畅快地哭,开心地笑。早安!
38、通过这一世的所学,我们可以选择一世的境界。如果在这一世什么都没学到,那么来世只会遭遇同样的极限和铅锤般的重担。早安!
39、选择与放弃,是生活与人生处处需要面对的关口。昨天的放弃决定今天的选择,明天的生活取决于今天的选择。一些不重要的人或言论,我们可以选择轻轻略过,看向未来。只有学会选择和懂得放弃的人,才能赢得精彩的生活。早安!
40、不要轻视失败者的劝告,他在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上是权威。早安!
41、对于过去,不可忘记,但要放下。因为有明天,今天永远只是起跑线。生活简单就迷人,人心简单就幸福;学会简单其实不简单。时光偷走的,永远是你眼皮底下看不见的珍贵。早安!
42、真正的朋友,是能背着对方痛苦行走的。早安!
43、奇迹、运气,都是你坚持努力的结果,我们终究会明白,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不管路在哪儿,不管路多崎岖坎坷,只要努力前行,都比站在原地不肯走,更接近幸福!早安!
44、人往往把自己看得过重才会患得患失,觉得别人必须理解自己。早安!
45、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去满足欲望的过程,满足不了就会痛苦,满足了又会无聊。人的欲望就像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早安!
46、在走过的地方扬起一路凡尘,然后头也不回的撒下车辙和印痕,锦年不重来,不必挂牵许多。喝眼前的酒,忘身后的人。早安!
47、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早安!
48、愿意在你最不堪时陪着你的,愿意和你一起挺过难关的,愿意泼冷水让你清醒的,你赶都赶不走,而那些天长地久说说而已的,你也根本不必留。愿意比什么都重要,也比什么都来得长久。早安!
49、带上耳机,听一首浅吟低唱的情歌,看一场不紧不慢的落雪。早安!
50、我需要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友情我需要的是伴我如初的老友。早安!
51、人生在世都不容易,懂得珍惜该珍惜的一切,懂得放弃一切应该放弃的,懂得把握一切应该把握的,懂得享受该享受的一切。让自己这辈子,过得充实、快乐、健康。珍惜自己身边的一切吧!不要错过了才知道珍惜!早安!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1.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2. 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
3.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4. 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也。
5. 念有念无即名邪念,不念有无即名正念。念善念恶名为邪念,不念善恶名为正念。
6. 正念者,唯念菩提;菩提无所念,一切处无心。
7. 只个无念,是名真念。
8. 但知一切处无心,即是无念也;得无念时,自然解脱。
9. 不行一切行,即名佛行。
10.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11. 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12. 罪从心生,还从心灭。善恶一切,皆由自心。
13. 于外相求,无有是处。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倾,即证菩提。
14. 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
15. 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
16. 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菩提。
17. 心住无住处;心不住一切处;心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不住不空,不住定不住不定;如是名无住心也。
18. 不住六尘生心。
19. 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意谓一切法无体,体惟净性,即是一切法体惟净性,所以诸法一如,称为一真法界。
20. 盖心虽无法,而法从心生。故十法界之性,不离乎惟一真心。
21. 念是业识,而性体中并无是事。
22. 虽业识纷动,而性净自若,犹之虚空中万相森罗,而虚空仍自若也。
23. 念乃随起随灭,并无实物,一犹之空花,幻有实无也。
24.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念自性定,心地无我自性慧。
25. 二性空是体,知二性空是解脱,更不生疑,即名为用。
26. 布施何物?布施却二性。所谓善恶性,有无性,爱憎性,空不空性,定不定性,净不净性,一切悉皆施却。
27. 所谓同体慈悲,便是如实的了知,一切众生和己身无二无别。
28. 真正佛法的人生观,他是真能见着万法皆空,便立于这个空上。他又真能见着万法不空,便立于这个不空上。因为他立于这个空上,他便熄灭贪嗔痴三毒,灭除人、我、众生、寿者四相。因为他立于这个不可空上,他便上求佛法,下化众生。
29. 树干粗时,不怕没果实。
30. 海之所以能大,在于其处低,而能汇众流。
31. 解在行处,行在解处。
32. 知念之本身,当下即空,便不致执虚为实。
33. 须知观照虽亦是念,乃顺体起用之念,便可顺此用以入体。
34. 佛法处处不离观照,必时时刻刻去思惟方可。
35. 自初下手至成佛为止,皆是不住于相。
36. 吾人事事依照佛说去行,心中却一无其事,方是不住法相;心中虽无其事,依旧精进去行,方是不住非法相。
37. 须知对待之见未忘,尚未能出世间。
38. 出世法必须离开分别心,在绝对上作观。
39. 转凡夫观念,至绝对境界,即是证性。
40. 证性须要无念。念者分别心也。有分别心,即落于对待;落于对待,即时时刻刻去分别,而为意识所笼罩,必观至无念方可。
41. 佛说能观无念者,即为向佛性。
42. 修行须依经中所明之理,返照自性。
43. 佛所说法,须于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时契入。
44. 佛说成佛,终不自以为有少法可得。
45. 欲见本性,必应离名绝相,破其我见。
46. 我见不除,便生分别心,而起念即着相矣。
47. 知谨言慎行,便不错因果而无挂碍。
48.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节虚心是我师。
49. 道不远人,人自远之。
50. 人情世态纷纭往复,安危苦乐随遇而安。
51. 以不着相故,虽事来即应,而天君泰然不为所动;以相非断灭故,虽心不着相,而条理秩然毫无废事。
52. 我佛原为度世而来,故所说法,无不世出世间一切摄尽,惟须融会贯通如是真实之义,则事事皆可奉持,时时皆是修行,在在皆得受用,而处处皆是佛法矣。
53. 无住心似何物?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
54. 身心以自性为见。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此见。如明鉴中虽无像能见一切像,明鉴无心故。
55. 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
56. 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
57. 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
58. 于无分别体中,具有恒沙之用,而能分别一切,无事不知。
59. 觉悟生死如梦,一切求心自息。
60. 法身自在无方,触目无非正觉。
61. 法性本无青黄,众生谩造文章。
62. 对境心常不起,举足皆是道场。
63. 佛与众生不二,众生自作分张。
64. 法性本来空寂,不为生死所绊。
65. 烦恼即是菩提。
66. 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无住。
67. 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真性则空明廓彻。
68. 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广能深,非有非空,不生不灭,求之不得,弃之不离。
69. 透水月华,虚而可见;无心镜像,照而常空。
70. 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
71. 但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知。
72. 然迷悟更依真妄相持。若求真去妄,如避影以劳形,若体妄即真,似处阴而影灭。若无心妄照,则万累都捐,若任运寂知,则众圆起。
73. 语默不失玄微,动静岂离法界。
74. 悟寂无寂,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中道。无住无着,莫摄莫收,是非两忘,能所双绝,斯绝亦绝,般若现前。
75. 般若非心外新生,智性乃本来具足。
76. 迷则人随于法,法法万差,而人不同;悟则法随于人,人人一致,而融万境。
77. 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认真,无一尘而非佛国。
78. 言穷虑绝,何果何因;体本寂寥,孰同孰异。唯忘怀虚朗,消息冲融。
79. 观心得悟,一切俱了。
80. 境无自性,由见而有,不见即无。见无自性,由心有动,不动即无。动无自性,独由不觉,觉则不动。
81. 若能观心,知心无起,即得随顺入真如门。
82. 摄心一处,便是功德业林,散虑片刻,即名烦恼罗刹。
83. 佛心岂有他,正觉觉众生。
84. 好恶是非,一时都放,则心无住处。心无住处,则无有心,即无有心,亦无无心,有无总无,身心具尽。身心尽故,泯齐万境。万境无相,合本一冥。冥然默照,照无不寂。以寂为体,体无不虚,虚寂无穷,通同法界。法界缘起,无不自然,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85. 由心净故得身净,非身净故得心净。
86. 不起罪业,不起福业,不起无动业,是名供养佛。
87. 菩提心转胜坚固,成无上道,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悟。
88. 莫把庭花类此身,庭花落后尤逢春,此身一失知何处,三界茫茫愁煞人。
89. 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
90.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91.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92. 红尘堆里学山居,寂灭身心道有余,但得胸中憎爱尽,不学参禅亦工夫。
93. 凡安心之法,一切不安,名真安心,顿止诸缘,妄想永息。
94. 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
95. 是非生灭,一由自心,若能无心,于法即无碍、无缚、无解,自体无缚名为解脱。
96. 内视不己见,返听不我闻,乃知一切诸法灭,非智缘灭。
97. 如风无形,动则即知,心亦无形,缘物即知,摄心无缘,即名为定。
98. 心体即定即圣,即真即正。非业非忄与(烦恼),非邪非恶,即断三障,即成三学。
99. 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名为无相行。
100. 无相行者,即是安乐行。
101. 重昏巨散,翳动定明,不可随,不可畏,随之将人向恶,畏之妨修正法。
102. 当以观观昏,即昏而朗以止止散,即散而寂。
103. 大道不在言也,非言无以显道,佛法不在学也,非学无以明法。
104. 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
105. 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纵有能人,不历执事,何以陶錬德器,博综智能。
106. 一念永歇,直至无生,顿证菩提,毫无罗嗦。
107. 自性本来清静,烦恼菩提,生死涅盘皆是假名,原不与我自性相干,事事物物,皆是梦幻泡影。
108. 不应随一切幻事的生、住、异、灭,而起欣厌取舍。
109. 通身放下,如同死人,自然根尘识心消落,贪嗔痴爱泯灭。
110. 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名万缘放下。
111. 内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112. 境来便扫,扫即放过,善恶之心,随心转变。
113. 一念不生,虚灵寂照。
114. 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名曰悟。
115. 凡做工夫,一向放下身心,屏绝见闻知觉。
116. 清净心中,本无一物,更无一念,凡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117. 下手时,须至苦至毒,方始不虚付授也。
118. 心不厌细,功不厌繁,事不厌周,法不厌备。
119.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120. 凡圣情尽,体露真常。
121. 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
122. 事理即融,断灭亦空,佛自现前,如日之中。
123. 大道无门,千差有路,透得此关,乾坤独步。
124. 佛以大圆觉,充满河沙界,我以颠倒想,出没生死中,云何以一念,得往生净土,我造无始业,本从一念生,既从一念生,还从一念灭,生灭灭尽处,则我与佛同。
125. 摩诃般若,非取非舍,若人不会,风寒雪下。
126. 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127. 百丈禅师:「夫读经看教,皆须宛转归自己,但是一切言教,只明如今鉴觉自性。
《佛学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