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
It has a quality difficult to explain and that which must be personally felt for one to genuinely appreciate it's true nature ...这是种很难解释的`品质,需要人真心去感知其本质。
U ...
It has an understanding nature in that it blankets itself around you and comforts you and nurtures you in that private moment when you are with just yourself ...其本质是理解,围绕着你,给你安慰、给你滋养,在你独自一人的私密时光。
I ...
It ignites a special place inside of you that can create and develop any internal ideas that only you can give birth to when you are alone ...可以点燃你的内心,可以在你独处的时候创造发展只有你能想到的内心思想。
E ...
It enhances our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endless possibilities as we contemplate on the real meaning of our lives and how we should live them...我们思考生命真正的意义、思考如何过好日子的同时,宁静可以提升我们对无限可能性的理解与欣赏。
T ...
It offers tranquility to just be in the moment and to absorb oneself in this being and to be mindful of it throughout ...使人宁静、活在当下,全心投入眼前的一切,至始至终都关注眼下。
美国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科技的发展早已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自身。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需要别的东西来分散悲伤或胡思乱想,科技产品挖出的陷阱,无形中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影响到我们和自己的联结——独处。
为此,心理学家提出:现在,看似人们联系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却把自己隔绝了起来。思绪总会被他人的话语而波动,无法看清自己的内心。而导致隔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能培养独处的能力,一种与外界隔离、集中自己思想的能力,这恰恰是时下很多人的症结所在。
我们在一起独处
“我经常一个人呆着。”李晶不以为然地说道,“比如,一个人泡咖啡馆,一个人去吃饭,独自逛街买家具等。”生活中,大多时候他都是独自一人,但是眼睛和手指却一直没闲着。QQ连线,刷微信,就连在餐厅等着上菜的工夫,都已经上传了数张餐厅照片,并在朋友圈里往来若干信息了。
以前,我们有一个新想法会赶紧打电话告诉别人;现在我们有一个新想法,则会马上发信息告诉别人。如果中断了和别人的联系,感觉就不再是自己了,甚至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这是一个“我分享故我在”的时代。虽然独自一人,却是在和一大堆人一起独处。
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起独处的价值在于:隔着某种技术或科技产品来交流,可以避免一些人际冲突,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具有可进可退的操控性,这对很多人来说很重要。因为很多人容易在直接的关系中受伤或者伤人,但在高科技制造的远距离在一起的关系中,他们变得很从容。在一起独处,又让很多人远离了孤独这个最具杀伤力的状态。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渴望呆在一起,同时又利用科技产品心处别处,连线到他们想去的任何不同的地方。人们想要定制自己的生活,想在不同的地点和场合间切换,因为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的就是控制和分配自己的精力。结果,微小、简短的片段式在线交流填补了生活中的每个空隙,每个人都开始抱怨时间不够用,没时间看书,甚至没有整块时间来好好想问题。
丧失的自我感
人们的内心变得日渐脆弱,对技术的期望越来越多,对彼此的`期望却越来越少。“当我们缺乏独处的能力时,我们联系别人仅仅是为了减少焦虑感或为了感觉自己还活着。这时候,我们不能真正地去欣赏别人,而是把别人当作消除我们脆弱的自我的备用零件。我们简单地认为只要和别人保持联系就不会孤单,但这种认识是有风险的。因为事实恰好相反,如果我们不能够独处,我们会变得更加孤单。”雪莉·特克特别强调。
当我社交生活几乎降为零时,我在朋友眼中就被视为古怪、缺乏交际能力的人。所以,一些人只要是自己待着,无论是在上班路上,还是银行里排队,都在翻找通讯录,想想又该跟谁联络聊聊天了。
在心理学看来,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青春期,每个人都要完成三方面的整合:生理我、心理我和社会我,还有统一性的认知。这时就需要一个人能静下来思考自己、感受自己,和自己相处,这是比较关键的能力。更好的人格发展状态是既能高朋满座,又能独享清福,在二者间自如转换,而没有太多的痛苦。只能独处的人,会经常郁闷。
给自己空间
很多时候,独处是一种反省自我,让自己成长的状态,当人们和自己的关系和谐时,就可以独处;冲突时,则需要面对他人以缓解痛苦。而和谐的自我关系,来自早年的关系。无痛苦的独处,是心灵健康的标志。当一个人能够无痛苦地独处时,就有可能拥有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想要在关系中确定存在感、自我价值,然后不可避免地过度操控,导致关系破裂,最后被逼无奈地回到独处中。
主动地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静下来,和自己呆在一起,感受自己,并且意识到这段时间有可能发生什么,这就是积极主动有建设性的独处。
和自己在一起的形式和方法有很多种,并不是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就是独处。照镜子,独自走在路上,想想自己的感觉,就是和自我紧紧在一起,不是非要有时间地点和行为。雪莉·特克说:“每个人所处的年龄阶段和需求对独处的感受是不同的。在独处时不要强迫自己,也不要为难自己。有不好的反应和感受都无需害怕,也不用特别处理。在有限的生命里,愉悦自己,也愉悦他人,不管你是独处,还是在一起独处时。”
1、自打我开始锁空间,也把那个悲观脆弱不堪一击的自己锁住了,以开朗乐观坚强的样子面对家人朋友,我把对自己很重要的人弄丢了,那又如何,我都把自己弄丢了还怕什么呢。
2、其实没什么感觉倒也习惯了,只是偶尔心底会有那么一丝渴望,渴望得到朋友渴望朋友吃饭会叫上自己,原来只是因为害怕不能融入会成为人群里的笑话,可现在已经习惯了。
3、自己端着一杯热咖啡,围着围巾,拿出口袋里的电影票,静静走进去,无声到落幕的`那一刻。
4、就在今天吧,所有人都一起吃早餐没了位置自己做一桌没有任何人想起我,那刻我知道我是孤独是不被需要的。
5、没人关心你喜欢什么、过得快不快乐、为什么快乐或者不快乐、有什么精神需要。有些人以为关心你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就是关心你爱你了。
6、唯有一个人听音乐或者看书时最踏实。也只有这样的时候才能疗伤,才敢放任各种奢望,才愿与世界相安无事。
7、一个人如果一直奔波着,那会被世界遗弃的。在某个夜晚中,突然安静无烦杂的仰望星空,那一刻意在境中心灵才会生华。
8、遥远的星空,每次伸手触摸,仿佛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我一直在想是谁创造了星空,如此的梦幻,美艳的不可方物。
9、在孤独的城市,孤独的复习着博士的考试内容,孤独的去一个个城市学校去考试,自己一个人住,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进入考场,一个人走出考场,一个人回学校继续复习继续考试,我始终相信孤独是成为强者的必经之路。
10、我想一个人去看极光去看星空去独守月夜,我想我会很开心很开心,所以我要学会如何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