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理解诗歌中的鸟儿的特点以及对人类的益处。
3、知道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树立保护鸟类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让幼儿认识一些鸟儿。
2、ppt、诗歌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通过图夹文图片分段欣赏,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鸟鸣声,猜想鸟儿们所发生的事情。
师:森林里真热闹,你听,(播放音乐)唧唧喳喳、咕咕呱呱,忙些什么事?(请小朋友们相互讨论讨论。)师:鸟王在请客。
师:鸟王要请客了,谁来做客人?(幼儿大胆猜想)
师:让我们来看看到底都有谁?(出示ppt2)
①(小黄莺)师: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小鸟,它可是森林里最好的歌手,是一只会唱歌的小黄莺。
②瞧,还有谁?(八哥)有谁知道八哥有什么本领?(八哥会说话)师:这是一只会说话的八哥鸟。
③这又是谁呀?(丹顶鹤)它在水上干什么?师:它的姿态真美,就像在跳舞,我们一起来学学它好吗?原来鸟中会跳舞的是丹顶鹤。
④最后出场地是谁?(孔雀),谁来用四个字说说孔雀的颜色呀?(五颜六色)师:五颜六色的是谁?(五颜六色的是孔雀。)
师总结:鸟王的客人真不少,而且都有本领,我们一起来说说都来了怎样的客人啊?(谁来做客人?会唱歌的小黄莺,会说话的八哥鸟,会跳舞的是丹顶鹤,五颜六色的是孔雀。)
2、结合ppt3提问引导,猜想鸟王招待客人的食物。
师:那鸟王请客会请大家吃什么呢?谁来猜猜?
师:吃的什么饭?(青虫蛋炒饭)炒的.什么菜?(绿芽拌嫩叶)
师总结:让我们一起来说说鸟王给小鸟们准备的饭菜好吗?(吃的什么饭?青虫蛋炒饭,炒的什么菜?绿芽拌嫩叶)
3、结合ppt4讨论鸟王辛苦一年,谁的功劳大?
师:请客时鸟王说点啥?你们说一说?仔细听录音。(鸟王说点啥?辛苦捉虫整一年,谁的功劳最最大?)
师:谁来告诉我鸟王说了什么?(辛苦捉虫整一年,谁的功劳最最大?)
师:我们学习鸟王说说这句话好吗?(辛苦捉虫整一年,谁的功劳最最大?)
师:如果鸟王也想听听你们的想法,你觉得谁的功劳最大?为什么?(幼儿表述)
师:树林里的啊,有人说话了,听:“树公公夸啄木鸟,风婆婆夸花喜鹊,”
师:你听到了什么?(树公公夸啄木鸟,风婆婆夸花喜鹊,)
师:还有谁也有功劳呢?仔细听一听(白云姐姐不服气,拿出一张调查表,燕子一家最勤劳,一年捉虫超十万。)
①你听到了什么?
②还有谁也有功劳呢?我们继续听一听。(百鸟一起来鼓掌,奖它一朵大红花。羞得燕子低下头,连连的说不敢当。)
③白云姐姐不服气,不服气是什么样子,谁来做一做?
师:燕子收到表扬却低着头说不敢当,这是一只多么谦虚的燕子啊,小朋友平时受到表扬的时候,也要像小燕子一样,谦虚不骄傲。
师总结:你们刚刚听的录音,其实是一首很好听的诗歌,名字叫做《鸟王请客》。
①师:请小朋友们听录音机朗诵一遍,如果你会说,就跟着它一起说,好吗?
②师:听完诗歌,你最喜欢诗歌里的那只小鸟?为什么?
③现在请你们边看图片,边说诗歌,你们声音大点,老师声音小点好吗?
(二)经验迁移,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并爱护鸟类。
1、讨论:了解鸟对我们人类的贡献。
师:今天我们了解到很多鸟儿,为我们做了很多事,都有哪些事呢?(唱歌、除虫……)
师:小鸟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情,我们能为它们做什么呢?
2、保护鸟类的方法。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保护鸟类?
教师小结:
从现在起,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鸟类朋友,回到教室,我们将刚才想到的办法画下来好吗?
多嘴的八哥教案一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表现为,他们愿意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在大胆表达的同时显然忘记了还要遵守集体规则这一点,这不但影响了课堂秩序而且对孩子们长礼仪行为的培养也是不利的。《课程指南》中将幼儿的倾听习惯作为了培养目标之一,这是集体生活中需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根据这一出发点,我选择了《多嘴的八哥鸟》这一故事内容,其中隐含的`道理对中班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活动目标:
愿意倾听同伴,知道多嘴是不礼貌的行为,能主动遵守活动规则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理解多嘴是不受欢迎的
1、倾听第一段,回答
(1)小黄莺是怎样夸奖八哥鸟的?
(2)小白兔们玩的开心吗?
(3)为什么小白兔们都不理八哥了?
2、倾听第二段,讨论
(1)那么捉迷藏时不能多嘴,是不是其他时候就能插嘴乱说呢?
(2)还有哪些时候不能多嘴?
(3)为什么这个时候不能多嘴?如果插嘴了会怎么样?
小结:很多时候是不能随便插嘴的,更不能多嘴,千万别学八哥鸟,我们要遵守集体规则,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二、结合日常生活讨论 ——能主动遵守活动规则
1、什么是插嘴乱说?还有哪些时候也不该说话或要轻声的说话?
2、小朋友睡觉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影响别人?在看书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3、幼儿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属于讲文明,你应该怎样做?遇到不文明的行为,小朋友应该怎样做?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讲文明,遇到不讲文明的行为要制止。
多嘴的八哥教案二
目的要求
1、使幼儿懂得不乱插嘴打断别人谈话。
2、丰富幼儿的想像。
准备 每人一套“多嘴的八哥鸟”操作图片;分析对与错的图片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多嘴的八哥鸟”,让幼儿边听故事边给故事图片排序。
2、幼儿思考讨论。
你喜欢八哥鸟吗?为什么?小白兔捉迷藏时八哥鸟应该怎样做?
音乐会上八哥鸟应该怎样做?捉大灰狼时八哥鸟应该怎样做?
3、请幼儿编故事表演。
(1)让幼儿分组创编一个“不乱插嘴打断别人谈话的故事”。
(2)请幼儿讲出自己组编的故事。
(3)请幼儿分析哪一组编得好。
4、给每人一张图片,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在对的图片上贴一颗红星。
二、各领域渗透语言:
学习按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给故事图片排序;学习自然生动地讲述故事。
三、生活中渗透。
教育幼儿,在老师或小朋友讲故事时,不乱插嘴。
每一种鸟,都有独特的啼叫声。布谷鸟的声音传遍田野,使人想到春天来了;杜鹃的啼声散布树林,好像有什么哀伤;夜莺的啼鸣,像歌声那么动听;猫头鹰在深夜的号叫声,听起来有点可怕;喜鹊喳喳叫,清脆悦耳;乌鸦呱呱叫,刺耳难听。
不论对哪一种鸟叫声,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然而,鸟儿啼叫不是给人听,而是给自己的同伴听的。人们常常设想,鸟的叫声是不是它们的“语言”,相互啼叫是不是在说话?
鸟儿并没有“语言”。鹦鹉和八哥在鸟类中能说会道,居然能学人话,叫出两声“客来到”“六点半”之类的声音,但是,它们并不懂得自己叫的是什么意思。你问它“几点钟了”或是问它“吃过饭没有”,它都一律回答“六点半”。根本是乱“说”一通。
但是,鸟的叫声,在同伴中也有作用,它常常表示一种信号。一群乌鸦停栖在树上,如果有一只乌鸦受到侵害,发出惊慌的`叫声,其他的乌鸦,马上会飞走。那惊叫的声音,是“危险”的信号。许多种雌鸟的啼叫,是为了招引雄鸟,雄鸟往往应声飞来。
鸟的叫声,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云南双柏县有个叫李德发的农民,从小生长在森林里,听惯了鸟的叫声,懂了鸟的信号,经过勤学苦练,学会了鸟的叫声,像真鸟叫一样。他躲在树林里,学着公老勾嘴鸟叫,母老勾嘴鸟就会循声飞来。它学母鸟叫,公鸟会飞来;学幼鸟叫,公的母的都会飞来,能一叫百应。十年来,他用这个方法捕捉了四万多只害鸟。
大自然启发我们去应用鸟声。法国的动物学家,曾经把乌鸦的各种叫声记录下来,编成了一部“乌鸦语言词典”。比如,在树林里,他们把乌鸦拼命挣扎的声音从扩音器播送出去,只不过二十秒钟,成群的乌鸦全部飞起,黑压压一大片,像一团乌云似的飞走了。应用这种方法,可以从田地里把乌鸦赶走,免得它们破坏庄稼。
椋鸟往往偷吃樱桃,即使保护得很好的樱桃园,也有10%到15%的樱桃被偷。德国科学家用录音机把椋鸟受害后惨叫的声音录下来,播送出去,椋鸟吓飞了,樱桃园得到了保护。
人不但善于应用鸟的叫声,也会利用昆虫和鱼的声音。上海有位老太太学蚊子叫能把蚊子招引过来,然后舞动涂了肥皂水的洗脸盆,蚊子一来就粘住了。黄花鱼也有叫声,听起来有“哗啦”“咯咯”“哥罗”三种声音。有
像录制鸟的叫声一样,鱼的声音也可以录下来。把某种声音录下来后再播放到海里,鱼听到后,便都游了过来,聚集在一起,这时抛下网去,很容易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