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的婚姻是世俗家庭的模范,郎才女貌,夫妻恩爱。而青蛇,只是白娘子的陪衬。
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的电影《青蛇》由徐克导演,张曼玉、吴兴国、赵文卓、王祖贤主演,电影剧情与传统讲述方式不同,是从青蛇的角度去探讨青蛇、白蛇、许仙及法海之间的情感纠葛,对人间是否有情及情为何物提出质疑。
青蛇的人间探索,孩童的成人之路
影片开始,修炼千年的白蛇带着五百年道行的青蛇化为人形,相互缠绵着在大雨之夜“降临”人间。这时候的青蛇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对眼前的一切——淫歌漫舞的妓院,舞动肢体挑逗众人的印度舞女——感到好奇,并随即开始模仿印度舞女的举动去挑逗她。她“降生”人间后第一眼看到是一个充满情欲的世界,她认为人的世界就是这样,所以后来她会去勾引许仙和法海,这是她认为修成人的首要课题。
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过程就是“性”的发展过程。所有的人不分男女,出生后第一个性能量投注的对象都是母体——婴儿出生之后第一个见到的是母亲,最早接触到的是乳房,这时他已经有了原始的性需求,他通过用嘴吸吮乳房这个动作获取食物和性的满足。而后来小青在勾引许仙时脑海里的“性幻想”却是最初和印度舞女调情的画面,这反映了人最初的性能量没有男女性别的区分,投注的对象都是母体(女性)。所以也有心理学家认为女性是天生的同性恋者,这也是为人的潜意识所接受的,比如公共场合两个女孩可以拉手、拥抱,但两个男孩子这么做就不太被接纳。
接着,在与许仙相遇前,白蛇开始教导青蛇怎么做人:怎么学人走路、说谎、学习人的七情六欲。这时,青蛇将白蛇当作母亲、导师、恋人。这好比在婴儿早期,人的关系对于孩子来说是二元的,第一是母亲,第二是自己,这时父亲是不存在的。这样的二元关系很有可能发展成为恋母情结,称为“俄狄浦斯情结”,会表现为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模仿和崇拜。影片后来青蛇诱法海的动机可以理解为她在下意识地模仿白蛇引诱许仙。
然后许仙出现,姐姐白蛇(母亲)的爱被分割了。这象征着孩子到四、五岁的时候才意识到有父亲的存在,这时父亲就像第三者一样介入了孩童和母亲的“恋爱”关系,“抢走”了母亲。影片中的这一段青蛇、许仙、白蛇的“三角”关系正反映了人类原生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三角”关系。此时,孩子可能会形成各不相同的模式:有的男孩子在与父亲的竞争中退败转而崇拜父亲;有的女孩子发现父亲比母亲更强,转而和母亲竞争父亲,形成“恋父情结”,等等。
接下来的成长阶段,孩子开始脱离原生家庭进入社会。影片中白蛇一直“灌输”给青蛇一个进化的等级序列:妖不如人,人是万物之灵,要学着修行做人,而佛是最高最有力量的。但在青蛇自己的探索中并没有得到这样的印证:“为人师表”的老实人许仙,根本禁不起诱惑,并且懦弱自私毫无担当;作为“佛的代言人”法海,最终也没能抵挡住情欲诱惑,动了七情六欲。她发现“母亲”白蛇的那一套“等级序列”是不对的。她开始质疑白蛇的教导,就像每一个孩子对世界的探索会有自己的发现,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但原生家庭的价值体系经常会根深蒂固地影响孩子,让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很难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定。
而一个人成人的标志是什么?导演在片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白蛇为救许仙水漫金山,最终法力不支葬身水底,青蛇看到自己追随和崇拜的姐姐(母亲)付出了全部却终究被辜负,她流下了心疼的眼泪——她
青蛇、白蛇:一个女人的两面
剧中的白蛇识大体、懂分寸、温柔端庄,得到世人认可与尊重;青蛇则是生性顽皮、放纵情欲、不循规蹈矩。片头白蛇和青蛇蜕变为人身时,两人如双生般纠缠在一起,就暗示着她们其实是一体的,这是一个女人的两面。
在几乎所有的文化和宗教中,“蛇”都是欲望、性和攻击的象征,这三者又是人的“本我”的特质。影片中,青蛇代表的蛇性、许仙代表的人性和法海代表的佛性,正好对应了佛洛伊德理论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青蛇与白蛇的不同代表着女性内在两种能量的分裂与纠结——白蛇抛弃自己的本性,竭尽全力去做一个人间的贤妻良母,同时以自己的价值观“劝诫”青蛇,这是一个女人内在的“超我”对“本我”的打压以及对“自我”的绑架;青蛇正代表着女性的“本我”,天然具有对性的渴望、无视伦理寻求自身满足的本能,是人最原始也最真实的需要。
反观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人格结构,要么被道德(超我)绑架,要么被欲望(本我)驱使,而作为调控这两者的“自我”是缺席的。反映在当今的社会,很多女孩要么放纵“本我”的欲望,包括随意的性行为、一味追逐物质享乐;要么就是被“超我”的道德标签捆绑,认为原始的渴望很羞耻,不能接纳真实的自己而难以进入亲密关系。
在影片中,导演明显倾向于尊重甚至张扬人的“本我”,讽刺和揭穿“超我”的虚伪和不堪一击。青蛇被塑造成为一个爱憎分明、果敢真实的真性情代表;白蛇则因为压抑本性一味追求晋级为人而失去了自我,最终悲剧收场;而代表“超我”的法海更是被讽刺得一文不值:他的修行克制不了作为人身必然具有的情欲而使他恼羞成怒。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超我具有惩罚的功能,本我却具有将思想变现的强大能量,两者的对立冲突需要居中的自我来调节。在真实的生活中,本我、自我和超我都是人类经过长时间的进化而形成的天然构造,是人在自然界求生存的过程中,各种模式、信念互相博弈的结果,是一种平衡,刻意去割舍或压抑任何一部分,都会使人无法成为完整的人。
剧中许仙享受白蛇的贤惠,同时又抵抗不住青蛇的诱惑,这反映出男人对女人的两面都难以割舍,他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女人。只有正视并接纳自己内在的两面,整合两种能量,女人才能活得自在,并运用自身的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
——王潇《女人明白要趁早》
如果你看中他的钱,在适当的时候要要到这个钱。打铁要趁热,要钱要趁爱!
——王潇《女人明白要趁早》
对一个人的崇拜不足以支撑琐碎的日常生活。偶像要走下神坛,他谈完世界观也要去大便。
——王潇《女人明白要趁早》
你的直觉往往比事实还准确。
——王潇《女人明白要趁早》
老人说的道理大部分都是对的,比如结婚要找个踏实顾家的男人,但是这些道理只有在谈上两三个让你遍体鳞伤的恋爱后才会明白。撞了南墙自然懂得回头,怕就怕一直没回头。
——王潇《女人明白要趁早》
当然。其实几乎每一个女人都能嫁出去,但不是每一个女人都有勇气在学业上达成所愿。现在你已经才貌双全,只怕想娶你的人太多,只有你乐不乐意嫁的问题了。
——王潇《女人明白要趁早》
自古以来,就有白蛇和青蛇,白玫瑰与红玫瑰,男人得陇望蜀防不胜防。不如别防了,剩下精力多挣点钱,或者美容保养。万一失了阵地还保有战斗力再抢一块。
——王潇《女人明白要趁早》
做世上万事,动机无外乎三种,一为名,二为利,三也乐意。出名暂时指望不上,利益和乐意就成了我衡量一件事值不值得做的准绳。要是给我特别多的钱,憋屈点儿我也认了,要是让我高兴,钱少点儿也没事儿,就讨厌那种又没钱有添堵的人与事儿,瞎耽误工夫,虚掷时光
——王潇《女人明白要趁早》
就算你已经为他投入了很多时间和钱,该离开的时候也要利索点离开。勇于承担恋爱的沉没成本,是展开新生活的前提。
——王潇《女人明白要趁早》
两个人最终过起日子来,“也就那么回事”已经是非常好的结局,因为很多人发现婚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王潇《女人明白要趁早》
男人对女人最好的时刻一定是追求期和热恋期。如果这两个时期你尚且对他不满,你要好好想想了。
——王潇《女人明白要趁早》
一个身体再性感,展开后翻来覆去看也就两个平方米,互相失去兴趣是正常的,只是晚点失去兴趣的那个人会觉得受伤。
——王潇《女人明白要趁早》
(追求期)男人对你一般,不要指望他会在婚后对你更好。
——王潇《女人明白要趁早》
导语:《流光飞舞》是陈淑桦演唱的歌曲,由黄沾作词、作曲,雷颂德编曲,收录于1993年1月2日由滚石唱片发行的《青蛇 电影原声带》中。该曲是电影《青蛇》的国语版主题曲。1994年1月27日,该曲收录于陈淑桦发行的新歌+精选辑《爱的进行式》中 。
中文名称
流光飞舞
所属专辑
青蛇 电影原声带
歌曲时长
03:07
发行时间
1993年1月2日
歌曲原唱
陈淑桦
填 词
谱 曲
编 曲
雷颂德
音乐风格
歌曲语言
国语,粤语
制作人
黄建昌
创作背景
《白蛇传》经由那个为电影而写小说的李碧华操刀改编,鬼才徐克执导,给这则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赋予生命后,有了另一番新意,改名为《青蛇》。“天下言情第一人”的`李碧华做文字,古装戏怪才徐克用镜头,电影的好自不必再多说。难得的是,徐克的老搭档黄沾偕同新锐音乐人雷颂德一起来为《青蛇》做电影原声乐 。
歌曲歌词
国语版
半冷半暖秋天
熨贴在你身边
静静看着流光飞舞
那风中一片片红叶
惹心中一片绵绵
半醉半醒之间
再认笑眼千千
就让我像云中飘雪
用冰清轻轻吻人脸
带出一波一浪的缠绵
留人间多少爱
迎浮生千重变
跟有情人 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像柳丝像春风
伴着你过春天
就让你埋首烟波里
放出心中一切狂热
抱一身春雨绵绵
粤语版
半冷半暖的秋
静静烫贴身边
默默看着流光飞舞
晚风中几片红叶
惹得身心酥软绵绵
半醉半醒之间
盈盈笑眼千千
就让我像云端飘雪
以冰清轻轻吻面
带出一波一波缠绵
留人间几回爱
迎浮生千重变
与有情人 做快乐事
未问是劫是缘
似柳也似春风
伴着你过春天
就让你埋首烟波里
放出心底狂热
抱一身春雨绵绵
歌曲鉴赏
根据李碧华原著改编的电影《青蛇》,电影配乐比电影更为精彩,或是哀怨至极,或是风情万种,完全用音乐表现着电影内容,每一个音符都是戏中演员的一个动作,一笑一颦都凝结在不间断出现的音乐中,而所有愁肠都在一首《流光飞舞》中完全展现了出来。
陈淑桦的声音圆润而飘逸,正契合了戏中青蛇白蛇的形象。两版《流光飞舞》在陈淑桦的口中唱得百转千回,黄沾的旋律悱恻缠绵,每一个音符都足以让人为之肝肠寸断,“与有情人做快乐事”,不管是劫是缘。陈淑桦悠悠地唱着,冥冥中,仿佛看见青蛇白蛇两个妖艳却又深情的女子卧在花间,默默地仰望天空,诉说着自己的不幸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