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勒柯布西耶的经典语录 正文

勒柯布西耶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05 09:28:17

1941年冬,日本大阪市郊区格外寒冷,而在一个贫苦市民家里,一位小男孩降生了。他刚出生,啼哭声就惊动了四邻,大家纷纷跑过来,向他的父母祝贺:“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他响亮的啼哭声已经做了预示。”

男孩的父母苦笑着对邻居说:“我们不期望他有什么出息,只希望他以后不要像现在这样贫寒就万幸了。”

尽管如此,父亲还是给他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安藤忠雄。

为让安藤忠雄受到良好教育,在他到上学年龄时,父母咬咬牙,把他送到富人家孩子就读的学校。安藤忠雄也很为父母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尤其在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中,他更是积极参加,动手能力尽显无遗。在一次组织的搭积木比赛中,安藤忠雄以快于其他同学10分钟的速度,完成了1200个积木的搭建,让老师刮目相看。老师对他说:“你在建筑方面很有潜质,如果你家的情况再好些,也许你以后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建筑师。只可惜,这个愿望对你来说,恐怕只能是水中望月。”

安藤忠雄用稚嫩的声音对老师说:“我行,一定能做世界上最出色的建筑师。”

但安藤忠雄的家确实太贫困,父母硬撑着把他从大阪府立城东工业高中供出后,再也无力继续让他读大学了。倔强的安藤忠雄并不甘心就此罢休,他要另辟蹊径,要在社会这个大课堂完成学业,继而实现建筑师的梦想。

他先是去了一家建筑队,希望在那里学到建筑知识,但他失望了。老板平时只让他干些粗活,根本没机会接触到设计,这让他很苦恼。那次,他偷看了设计图纸,被老板训斥了一顿,警告他:“下次再见你偷看,就马上滚蛋!”

建筑队不让接触设计图纸,他就在下班后去泡建筑书籍专卖店,凡是建筑方面的书,他都如饥似渴地阅读,并把要点记下来。为此,遭到书店老板的奚落:“买不起书,还充文化人,以后再记笔记,休想踏进书店门半步。”

他哀求老板:“只要让我看书,以后绝不记笔记。”

安藤忠雄凭着惊人的记忆力,每天都阅读到书店关门,才最后一个出来。

无意间,安藤忠雄看到了瑞士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书中那布满阳光的设计风格和诗一般的语言,把他带到了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尤其柯布西耶也和他一样都是高中毕业、然后通过自学得以成才的'故事,更激发了他成为柯布西耶一样成为伟大建筑师的信念和勇气。

他决定辞去收入微薄的工作,做起了工资相对较高的货车司机。但在一次送货时小偷光顾,使老板遭受了损失,他只得白干一年,用工资抵消损失后被辞退。

偶然,他在和一高中同学闲聊时,同学建议他:“现在拳击手收入很不错,也许你能在这上面有所建树。”

安藤忠雄兴奋极了:自己何不利用做拳击得来的收入,出国游览世界名胜建筑,丰富阅历,以成就自己梦想呢?第二天,他就去拳击会馆报名,练起了拳击技术。在挨过不知多少凌厉的拳头后,三个月后,他顺利拿到了职业拳击赛执照。在以后的100多场拳击赛中,他赢得了足够的出国旅费。21岁那年,安藤忠雄带着梦想开始出国游学。

他先后去了纽约、伦敦、莫斯科、孟买、卢森堡……每到一处,都把那些风格迥异的建筑尽收眼底,用相机一一记录,回到住处仔细分析,从中获取营养。

1969年,安藤忠雄历尽风霜返回日本,在大阪市成立了“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开始独立设计个人住宅。开始,人们对他并不认可,认为,一个仅高中学历的人,要搞设计简直异想天开。但在随后位于大阪的“住吉长屋”设计招标中,安藤忠雄以独特的设计风格一举中标。“住吉的长屋”建成后,获得建筑界一致好评,得到日本建筑学会的肯定。从此,他确立了以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形状为主的个人风格,设计了不计其数的精美建筑,得到世界建筑界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安藤忠雄并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他除了发挥惯用的动线回游手法外,更将建筑物朝向河边开放,塑造出多种层次的空间,面对自然加以敞开,为桥边过往人们创造了新的公共空间。

特别是他在设计大阪市的“中央公会堂”时,独出心裁地在建筑物内部嵌入鸡蛋型的市民剧场、利用地下层开挖的大空间与地面亲水广场的连接,从而塑造出了生动而有趣的都市空间。“中央公会堂”建成后,公众反应十分强烈,引来好评如潮。日本建筑学会为此奖励了他丰厚奖金。1995年,此建筑获世界建筑界最高荣誉奖——普利兹克奖。

几十年来,安藤忠雄总是昂首阔步地向前走,他不但实现了成为建筑师的梦想,而且以高中的学历,先后被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聘为客座教授。

安藤忠雄以自己不停歇的脚步,一步步迈向了成功。

安藤忠雄说:“生活就是向前走,只要活着一天,就得不停向前走。只要向前走,生命就会有愉悦,人生才会有意义。”

1.从野蛮到文明,一路追逐着梦想,而当这种梦想失去了力量,便开始衰落,走向死亡。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周期。《乌合之众》

2.但凡能够成就大业的领袖人物,他重要的品质不是博学多识,而是必须具备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这是一种极为罕见,极为强大的品质,它足以征服一切。《乌合之众》

3.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乌合之众》

4.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不过是人类思想不露痕迹的变化所造成的可见后果而已。这种重大事件所以如此罕见,是因为人类这个物种最稳定的因素她时代相传的思维结构。《导言:群体的时代》

5.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只是人类思想无形的变化造成的有形的后果而已。《乌合之众》

6.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乌合之众》

7.能够感觉到的现象可以比作波浪,是海洋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那些乱象在洋面上的表象。《乌合之众》

8.群体精神最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服从。他们如此甘愿听从别人的意志,以至于只要有人自称是它们的主人,他们就会本能地听命于他。《乌合之众》

9.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乌合之众》

10.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乌合之众》

11.身为一位领袖,如果想要让自己创立的宗教或政治信条站住脚,就必须成功地激起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乌合之众》

12.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乌合之众》

13.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乌合之众》

14.一切普遍信念不过是一种虚构,它唯一的生存条件就是它不能受到审察。《乌合之众》

15.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乌合之众》

16.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乌合之众》

17.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从野蛮状态发展到文明状态,然后,在理想破灭后走向衰败和死亡,这就是一个民族生命的循环过程。《乌合之众》

18.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乌合之众》

①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位建筑师这样规划理想中的“光辉城市”:

②“一天早上,你在宽敞明亮的房间中醒来,室内温湿度宜人,这是因为配备了先进的中央空调系统。房屋的尽头是一面完整的中空玻璃墙,清澈的绿意在窗外徐徐展开。”

③今天的我们惊讶地发现,某些瑰丽的想象,比如中央空调系统、玻璃幕墙等都已成为现实,而比现实更瑰丽的想象,比如底层架空所带来的苍茫、道路从地面删除所带来的自由,这种全新的空间秩序,依然诱惑着今天城市钢筋森林里的我们。

④这位建筑师就是勒·柯布西耶。1887年10月6日,他出生于瑞士,由画家转型为建筑师。

⑤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是20张城市规划图纸,笔笔倾注着他的心血,像一本详尽的城市使用说明书。是一本厚厚的书籍,他在书中写尽了对未来城市的狂热想象。是一种深刻的批评,针对的不是科技本身,而是科技的滥用所造成的重大社会危机;不是财富的'积累,而是以财富积累为唯一目的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人类正常的欲望和享乐,而是贪婪、惰性和懦弱,以及各种各样的挥霍。

⑥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分为两个阶段:上世纪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1929年的萨伏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为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上世纪50年代以后,他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朗香教堂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⑦在柯布西耶所有的经典作品中,朗香教堂是经典中的经典。

⑧朗香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的一座小山顶上,1950开始设计建造,1955年落成,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表现力的建筑之一。柯布西耶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创造。

⑨教堂的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着;塔楼式祈祷室的外形更像是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厘米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镶嵌着彩色玻璃;入口隐在卷曲墙面与塔楼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在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进入室内之前,又被彩色玻璃所晕染,产生一种神秘的美感。

⑩教堂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有着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上世纪初期,柯布西耶和他的现代主义同道们与美术界的立体主义派遥相呼应,提倡建筑形象的简化、净化,在这段时期,他设计的住宅即使内部相当复杂,其外形总是处理得光净简单。萨伏伊别墅即是一例,人们很难找出一个比它更简单光溜的建筑名作了。然而,在朗香教堂这个项目上,柯布西耶走向简单的反面——复杂。小小的教堂,四个立面竟然各个不同,仅看一面,绝想象不出其他三面会是什么模样;即使看完了三面,第四面仍会给你惊叹。再看那些窗洞形式,也是不怕变化,只怕单一。再看那些墙线和由它们组成的室内空间,也都极其复杂。平面构图上既找不出一点规律,立面上也看不出所谓章法。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复杂在于细部,总体布局结构倒是简单的,而朗香教堂的复杂性则相反,它是结构性的复杂,其细部,无论是墙面还是屋檐,外观还是内里,仍然相当简洁。

面对如此怪异的建筑,人们总要追问,设计灵感从何而来。在教堂建成好多年后,柯布西耶又回到那里,他同样喃喃自问:“我是从哪儿想出这一切来的呢?”他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卖关子,艺术创作至今仍是难以说清的问题。关于自己的创作方法,他曾经这样描述:“一项任务定下来,我的习惯是把它存在脑子里,几个月一笔也不画。人的大脑有独立性,那是一个匣子,尽可往里面大量存入同问题有关的

1、柯布西耶关于“光辉城市”的20张规划图纸是针对哪些城市发展弊端而构画的?(3分)

2、第⑩段中作者写到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明朗香教堂与中世纪哥特式教堂都有复杂的特点。

B、通过对比突出朗香教堂的结构性复杂的更胜一筹。

C、通过比较说明朗香教堂是结构性复杂而细部简洁。

D、为了体现柯布西耶建筑思想的突破章法与众不同。

3、第⑾段中“视觉领域的听觉器件”的含义是 。(2分)

4、文中插入“朗香教堂”的图片的作用是 。(2分)

5、概括朗香教堂的独特性。(4分)

6、《板桥题画三则》中郑板桥画竹“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一点也体现在柯布西耶的建筑创作中,请结合文意具体阐释。(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