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赫尔辛基经典语录 正文

赫尔辛基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05 19:27:59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1

芬兰之于我只是一个国家的名字,用我仅有的地理知识知道那是一个欧洲的小国家,还有就是我的第一部手机是NOKIA的,我知道那是芬兰制造的。除了这些我对她一无所知。然而读完了陈之华女士的《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之后,让我对芬兰的教育肃然起敬,敬佩之余更多的是深思。

从2000年开始,普受国际社会重视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针对全球40余中学生,进行每隔三年举行一次的“国际学生评量计划”,到了2006年,全球已有57个国家、40万左右的15岁中学生参与测试。自2000年起,陆续公布的三次评量报告,让芬兰这个看似不起眼仅有530万人口的“小国”,跃升国际媒体和全球教育工作者的目光焦点,原因就在于芬兰学生的整体表现太出色了!芬兰学生们不只在阅读、解决问题能力项目上的评比排行高居不下,在数学、自然科学等项目,也和大家习以为常认定数理能力比较强的亚洲学生旗鼓相当。更可贵的是,OECD评量计划的57个参与国的学生中,没有通过PISA测验的平均比例超过20%,但芬兰学生受测的失败率却不到5%!这种均衡的教学成果,不仅让学生得以在“人文”和“数理”两大范畴之间正常游走学习,还显示出城乡与贫富之间的教育资源与平等受教的差异,相当之小!“世界上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评量成就,让芬兰举世惊艳!突然吸引了世人的好奇目光;一连好几年,世界各国的大小参访团体蜂涌而入,一心想要了解芬兰教育成功的秘诀何在?

一团接一团来参访,多到让芬兰教育机构应接不暇,其中来自西欧国家像德国、奥地利、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瑞士,甚至像北欧邻居的冰岛、丹麦、挪威,以及大西洋对岸的美国等等,都派了无数的参访团来芬兰“取经”,更不用说来自亚洲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代表团了。看来不分东西南北、不分种族肤色,大家都急于想知道,芬兰是如何办到的?芬兰的教育成就始终被OECD高高举起,绝非侥幸与偶然。

芬兰人重视教育,是世界公认的教育体制最完善的国家之一。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主校区位于首府赫尔辛基的市中心,对应于中国来说,这所大学位于人民大会堂的位置。教育事业在芬兰的地位,可见一斑。那么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是什么?说起来一点也不神奇:一:众生平等。二:社会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这里的平等,表现在城乡差距小;教育资源共享;各地校舍与建筑品质优良状况相同;学校与地方图书馆分布、藏书丰富情形相似;不论你我的出生和家庭,绝对保障享有高水平基础教育;不论你是在芬兰的哪个地方,你在学校所得到的教育是完全一样的。芬兰从不强调精英教学,只在乎不要有孩子掉队,他们认为,有天分的孩子已经比别的孩子占了优势了,那么就多帮助一下有可能落后的孩子吧——芬兰是个小国家,学龄的孩子人数更少,靠扎实的教育和人才发展到如今的芬兰,不能承受哪怕不到1%的人才耗损。

芬兰的学生是没有制服的。若问,为什么没有制服?没有制服,如何管理呢?在芬兰,无论是教育专家还是普通教师都会反问你,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是管理,还是学习?他们认为,教育的根本,不是让学生穿上整齐划一的制服以便管理,有限的教育经费也可以节省下来,用在对教育有真正意义的地方。归根结底,一个国家教育的良好发展与秩序,是同丰厚的经济、清明的政治、完善的体制、开放的文化心态所构成的良好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国家好,则教育好。教育好,则国家的未来更好。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给孩子良好的学识、心态和人生,从而促进社会良性成长,是为了让大家都好。如果脱离了好的社会氛围而一味讲求“精英教育”、“从幼儿园开始赢在起跑线”,这样给孩子的,只是一生无尽去争去抢的烦恼。天才与精英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的.孩子,要过的还是平凡充实的人生啊。

在芬兰,那里的教育处处都体现着公平。一个最基本也最平凡的真理。由此想到我们的教育,城乡的差距,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距。每个地方的教育优先权。我们的不平等已经在教育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教育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教育能提供给我们的下一代一个相对的公平。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2

用一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对芬兰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主要给我以下几点启示:

一、信息化

书中介绍,芬兰学生都在网上进行考试,上课也要用电脑查找资料,这让我惊叹芬兰教育的信息化程度之高。看完书后,我在手机上看到《广州日报》的一则新闻——“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视力尤其堪忧,近视率居世界第一。广州大部分儿童、青少年也在遭遇近视困扰······市教育局牵头起草了《广州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为了防止近视要限制电脑的使用。这跟芬兰学生天天接触电脑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我个人觉得学生近视的原因其实跟使用平板电脑关系不大,不然芬兰学生的近视率应该比我们高才对。反而信息化这是时代潮流,我们应该积极接受,如果学生能在网上做作业、考试,这将大大减轻老师的工作量,不少简单的题目可以依靠电脑完成批阅。

我自己工作的学校也有平板班,学生上课可以使用平板电脑,但我个人觉得自己对平板对信息化的利用还是不到位的。可能根源在于自己对学生的不信任,不相信学生能借助平板电脑作出什么创意,课上所谓让学生借助平板查资料,不过是让学生从网络中找出某个问题的标准答案罢了,课上还不断警惕着学生有没有用平板做别的无关的事情。如何做到像芬兰的老师一样信任学生,对于我自己而言也是一个修炼。

二、共享文具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非常喜欢芬兰的课室布置,像作者说的一样,就像家一般。如果课室像家一样,如果厌学的学生就会少很多吧。可惜受限于当前的课室空间——课桌几乎已经把课室填满,作为班主任也很难做出太多改变——比如增加沙发等温馨的物品。但我觉得芬兰课室里面提供文具的做法可以供我们参考。我的学生天天上课前就在找文具,数学课找圆规,语文课发现没有作文本用完了,物理课上没有架子夹试卷,美术课发现没有白纸。如果文具变成公共的,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尤其是美术这类课程,为了上课每个学生都要买刻刀、白纸、水彩笔、水桶等各种东西,每周上完两节课这些东西就不用了,变成公共用品,可以节省不少开支,体现环保的理念,也方便收纳。

三、跨学科合作

我感觉我们各学科的老师更多是竞争关系——竞争学生的时间,总希望学生多学点自己科目的知识,多花时间做自己科目的作业,只要学生自己科目学好了,自己的学科是最重要的,才不管他其它科目怎么样。但细想一下,学生进入社会后,遇到的问题难道靠单一的学科知识就能解决吗?芬兰教育中的跨学科现象教学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各科老师也应该改变心态,学会跟其他科目的老师合作。

四、学生合作学习

今天我们的课堂基本都会有小组探究的环节,倡导学生合作学习。但我觉得自己设计的合作环节其实是假合作。小组讨论的材料其实一个人也能看完,也能解决,而且合作学习时间最多只有7分钟,学生还没分完工,时间就到了。所以课堂的合作更多其实是组里的优生或者是组长做完了全部的任务。我觉得芬兰的小组合作才比较合理,任务足够有挑战性,而且时间也比较充裕,可以用几节课完成。如何把这种形式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这值得我们探究。

五、学校与社区相联系

我觉得芬兰这方面真的做得很好,没有围墙,直接融入到社区里,社区成员与学校互动频繁。而我们最多只是请某些优秀学生家长来学校讲讲话,或者让社区民警来学校普法,学生对社区的了解还是很少的,在社区生活多年,也不知道当地的历史。其实与社区联系,更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有助于加深他们的家国情怀。可惜我们对社区并不信任,对家长不够信任,总担心社区成员或者家长会给学校挑刺,会宣传学校的负面消息。

从某个角度讲,这些问题都是信任问题——老师与老师之间互不信任,老师与学生之间互不信任,学校与社区之间互不信任,我们把大量精力用在防范对方,监督对方上了,而忽略了合作,那么这种不信任从何而来,为何芬兰就能做到互相信任呢?这也是我看书后的最大的疑问。

李光耀,GCMG,CH(Lee Kuan Yew)(1923年09月16日(癸亥年)— 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华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1954年11月参与创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

曾任新加坡总理(开国元首)、新加坡最高领导人,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立法议会(1965年12月改称国会)议员、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总理公署高级部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内阁资政(总理公署)。

2015年03月2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1岁。

人物逝世:

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1岁。

李光耀语录集锦:

(一)莫不有始,鲜克有终。

(二)有勇无谋的人不该获颁英勇勋章。真正称得上英勇的人,是权衡利害之后,敢于说“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勇往直前”的人。(1965年10月15日)。

(三)我不想模仿西方人。但是我希望赶上他们的物质和科学成就,也希望吸取和学习他们组织社会的方法,因为这会带来进步。不过我不能接受他们的文化或生活方式比我们优越的说法。(1988年1月8日)。

(四)没有人喜欢邻国对他们的领袖说三道四,特别是比他们小的邻国。(1963年10月25日)。

(五)我们踏上人生旅途时,前途充满着未知数。我们有的是计划、梦想,但是往往得走迂回曲折的道路,对着难越的关山兴叹,抢渡险恶的急流,或被土崩和地震阻挡征途。我就是这样度过了80年。

(六)成功的试金石是信心。一个民族必须有自信心。自认无法克服挑战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1968年8月31日)

(七)如果有一天,你再也不能适应,再也无法改变了,那就是你枯萎、凋谢的开始……就这么简单。假如有一天,我无法再学习新事物,并与世界脱节,我将变成废人。(职总对话会,2003年7月23日)

(八)如果我赶时髦,不见得就会更得民心。坦白地说,我是个老派的社会主义者。这样,我才可以始终如一,保持自我,不必为什么是最新的时尚、潮流或流行的玩意儿而操心。(1976年10月21日)

(九)我们称不上是有修养和文明的社会,但是我们问心无愧地朝着这个理想迈进。新加坡正逐渐成为一个更优雅的社会。如果说它是个“保姆国家”,我会以身为保姆为荣。(《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

(十)在亚洲,领导人要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不允许随意地被人嘲笑。

(十一)我们人民行动党宁可在选举中落败,也不会企图利用空话或虚假的承诺赢得选举。(立法议会,1959年10月14日)。

(十二)一些人天真的以为新闻自由是神圣和绝对的。其实,新闻自由等于报社老板的自由。他有权聘请新闻从业员,也有权开除他们。(国际报业学会大会,赫尔辛基1971年6月9日)。

(十三)我们要同所有邻国建立友好关系。但是要建立实际有效的睦邻关系,先得把话说清楚:“我们家里要买什么家具和要怎么摆设,一概由我们自己做主。”(1965年3月29日)。

(十四)我们对配偶长相的要求应该实际。你只要看一看自己的兄弟,自己的表亲,一般人的长相也不外如是。如果你以新广电视剧的演员为标准,你就麻烦了,一辈子都在寻找十全十美的丈夫,而这位标准丈夫是不存在的;或是寻找绝色美女,而这梦想中的伴侣除了靠化妆打扮,根本就不存在。(国庆群众大会谈择偶,1988年8月14日)。

(十五)如果你要人们认同和重视你的言论,你就必须在大家面对危机,水深火热的时候挺身而出。(1967年1月19日)

(十六)人们听到赞美时通常有三种不同的反应:第一种是陶醉于温馨的溢美之词,忘记了关节的疼痛和自疑的伤感。第二种是处之泰然,因为自己已有无数荣耀,后来的只是锦上添花。第三种是苛刻地自我反省,并有点难为情,明知别人是刻意掩饰我们的缺点并凸显我们的优点。我的反应难免是第三种,因为我很了解我自己,知道那些赞语是别人的过奖。(在伦敦接受荣誉市民荣衔时谈话1982年7月15日)

(十七)没有人喜欢邻国对他们的领袖说三道四,特别是比他们小的邻国。(1963年10月25日)

(十八)我不想模仿西方人。但是我希望赶上他们的物质和科学成就,也希望吸取和学习他们组织社会的方法,因为这会带来进步。不过我不能接受他们的文化或生活方式比我们优越的说法。(1988年1月8日)

(十九)人生百态——爱恨,贪婪,羡慕,权欲,恐惧——都能以四个或八个华文字概括。这些成语谚语是由无数读书人千锤百炼而成的。(1965年8月30日)

(二十)有勇无谋的人不该获颁英勇勋章。真正称得上英勇的人,是权衡利害之后,敢于说“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勇往直前”的人。(1965年10月15日)

(二十一)我们对配偶长相的要求应该实际。你只要看一看自己的兄弟,自己的表亲,一般人的长相也不外如是。如果你以新广电视剧的演员为标准,你就麻烦了,一辈子都在寻找十全十美的丈夫,而这位标准丈夫是不存在的;或是寻找绝色美女,而这梦想中的伴侣除了靠化妆打扮,根本就不存在。(国庆群众大会谈择偶,1988年8月14日)

(二十二)我们要同所有邻国建立友好关系。但是要建立实际有效的睦邻关系,先得把话说清楚:“我们家里要买什么家具和要怎么摆设,一概由我们自己做主。”(1965年3月29日)

(二十三)一些人天真的以为新闻自由是神圣和绝对的。其实,新闻自由等于报社老板的自由。他有权聘请新闻从业员,也有权开除他们。(国际报业学会大会,赫尔辛基1971年6月9日)

(二十四)我们人民行动党宁可在选举中落败,也不会企图利用空话或虚假的承诺赢得选举。(立法议会,1959年10月14日)

(二十五)人生百态——爱恨,贪婪,羡慕,权欲,恐惧——都能以四个或八个华文字概括。这些成语谚语是由无数读书人千锤百炼而成的。(1965年8月30日)

(二十六)人的一生是无法全盘计划好的。因此,我觉得人生变幻无穷:紧张刺激,充满变数,有时让人振奋不已。重要的是,我们不应失去对生命的热爱。观赏日落之后,要好好睡一觉,恢复精力,醒来之后又迎来新的一天。 (序言)

(二十七)一个民族的命运不是注定的,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意志力。(1969年1月1日)

(二十八)一些人天真的以为新闻自由是神圣和绝对的。其实,新闻自由等于报社老板的自由。他有权聘请新闻从业员,也有权开除他们。(国际报业学会大会,赫尔辛基1971年6月9日)

(二十九)一个社会若要成功,必须在扶持先进与鼓励后进之间实现平衡。同一个社会中的人必须既合作又竞争。

(三十)得人才者得天下

(三十一)人的一生是无法全盘计划好的。因此,我觉得人生变幻无穷:紧张刺激,充满变数,有时让人振奋不已。重要的是,我们不应失去对生命的热爱。观赏日落之后,要好好睡一觉,恢复精力,醒来之后又迎来新的一天。

(三十二)我们踏上人生旅途时,前途充满着未知数。我们有的是计划、梦想,但是往往得走迂回曲折的道路,对着难越的关山兴叹,抢渡险恶的急流,或被土崩和地震阻挡征途。我就是这样度过了80年。

(三十三)生比死更好,但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

(三十四)我们踏上人生旅途时,前途充满着未知数。我们有的是计划、梦想,但是往往得走迂回曲折的道路,对着难越的关山兴叹,抢渡险恶的急流,或被土崩和地震阻挡征途。我就是这样度过了80年。

(三十五)人的一生是无法全盘计划好的。因此,我觉得人生变幻无穷:紧张刺激,充满变数,有时让人振奋不已。重要的是,我们不应失去对生命的热爱。观赏日落之后,要好好睡一觉,恢复精力,醒来之后又迎来新的一天。 (序言)

(三十六)如果你要人们认同和重视你的言论,你就必须在大家面对危机,水深火热的时候挺身而出。(1967年1月19日)

(三十七)如果我赶时髦,不见得就会更得民心。坦白地说,我是个老派的社会主义者。这样,我才可以始终如一,保持自我,不必为什么是最新的时尚、潮流或流行的玩意儿而操心。(1976年10月21日)

(三十八)如果有一天,你再也不能适应,再也无法改变了,那就是你枯萎、凋谢的开始……就这么简单。假如有一天,我无法再学习新事物,并与世界脱节,我将变成废人。(职总对话会,2003年7月23日)

(三十九)人们听到赞美时通常有三种不同的反应:第一种是陶醉于温馨的溢美之词,忘记了关节的疼痛和自疑的伤感。第二种是处之泰然,因为自己已有无数荣耀,后来的只是锦上添花。第三种是苛刻地自我反省,并有点难为情,明知别人是刻意掩饰我们的缺点并凸显我们的优点。

(四十)我的反应难免是第三种,因为我很了解我自己,知道那些赞语是别人的过奖。(在伦敦接受荣誉市民荣衔时谈话 1982年7月15日)

(四十一)一个民族的命运不是注定的,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意志力。(1969年1月1日)

(四十二)成功的试金石是信心。一个民族必须有自信心。自认无法克服挑战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1968年8月31日)

(四十三)我们称不上是有修养和文明的社会,但是我们问心无愧地朝着这个理想迈进。新加坡正逐渐成为一个更优雅的社会。如果说它是个“保姆国家”,我会以身为保姆为荣。(《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

1.全世界计算机联合起来,英特耐特就一定会实现

还记得中关村的那个著名的广告吗?在电子一条街的一座楼顶,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广告,远一站路都能看清上面的广告词:“全世界计算机联合起来,英特耐特就一定会实现。”这个句式大部分中国人都耳熟能详,这条广告不仅能让人会心一笑,还能让人热血澎湃。

2.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联想的这个广告,不光是在IT行业,即使在整个品牌广告领域,也绝对是气势不凡的广告语。在这句广告语里,“联想”是泛义的,可以是和人类发展密切相关的“联系”、“想象”之类;而以“失去??会怎样”这样一种假设反问的形式,更加暗示受众“联想”对人类的重要性。结合前面的“联想电脑”和画面播放,这时的“联想”就成了狭义的,专指“联想”品牌。不同“联想”含义的暗合,使受众产生“联想电脑对(我们生活的)世界也是很重要的!”这种“移花接木”类型的广告词对于提升大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比较有效。在配上那一组拥有猩猩、森林的象征着全系列沟通的电视广告也一直让人记忆深刻!

联想的这个广告,比后来巨额聘请那些明星拍的广告,不知好了多少倍。

3.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

来自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一个小镇的通讯品牌诺基亚,最终能成为一个世界移动通讯巨人,这句广告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科技以人为本”是诺基亚的品牌核心价值。它是诺基亚在品牌传播中始终如一的理念,向消费者传递诺基亚时时处处为消费者着想的精神——使用户充分享受人性化科技所带来的种种乐趣与方便,获得成就、时尚、个性等难忘的体验。在这句广告理念的引导下,诺基亚逐渐成为一个科技领先、有个性、充满人性化的品牌;一个勇于创新,颇具品位、时尚和生活情趣的品牌。一步一个脚印,诺基亚最终成就王图霸业。

4.网易:网聚人的力量

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网络的力量是无限的。网易的广告词“网聚人的力量”可以说是在是相当正确的。互联网,就是一种“网聚人的力量”的有力工具。“网易,网聚人的力量”这句广告词在当年互联网最红火的时候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等媒体传遍了全中国的大街小巷,许多IT精英们也真的都纷纷的奔向网易。这句广告词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广告语中的经典之作。

5.中国移动:沟通从心开始

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拿出手机,拨通了离她很远的爷爷的电话,然后画外音徐徐升起“中国移动,沟通从心开始”。这感人的场面,可能也是国人第一次知道原来电信企业也会做广告,而且广告能做得如此感人。也正因为如此,“沟通从心开始”的中国移动一跃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移动网络运营商。

6.IBM:没有不做的小生意,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No business too small, no problem too big.

在蓝色巨人经营处于低谷时,提出这一颇具煽动性的口号,希望不仅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国企业,而且真正成为为高科技电子领域提供一条龙解决方案的企业,进入电子商务时代,IBM正在将这一角色实现,扮演着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角色。

7.赢海威: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

1996年深秋的一天,北京白颐路口竖起了一面硕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前方向北1500米,就是瀛海威的网络科教馆。

说起瀛海威,很多年轻的网民可能不知情,但是“想当年”,瀛海威曾是一面标志性的大旗,一家名声曾经如日中天的互联网先锋企业。张树新为瀛海威打出的这句广告语,其口气之大、胆色之壮,一夜之间便令瀛海威在中关村地区迅速扬名。

说不清是这句广告语成就了瀛海威,还是瀛海威成就了这句广告语,反正这句广告语已经成为很多人对早期中国互联网的一个经典记忆,说起来乐此不彼。

8.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世界搜索引擎的发展,一直靠的是口碑相传,百度也是如此。百度一直低调,依靠网民口碑相传,百度赢得了今日的辉煌!从“有问题百度一下”到“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百度7年风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成了数亿万网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随着百度的这句广告语迅速流传开来,百度的品牌也更加深入人心。

9.戴尔:美国货,本土价

“美国货,本土价”,戴尔的这句广告语除了向大家传递其品牌是来自美国以外,还体现了DELL优秀的品质和平易近人的价格。这句广告与平实、简练,却很实用。

10.华硕品质,坚如磐石

华硕刚来大陆市场时,是以板卡厂家的面目出现的。华硕主板由于出货量大,品德可靠,迅

速就成了“高品质”的代名词。“华硕品质,坚如磐石”,这是华硕的一句广告语,也代表了华硕电脑的一种理念,一种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的信念。可以说,很多用户都是冲着这句广告语开始有了购买冲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