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匠人留学的经典语录 正文

匠人留学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06 10:26:53

1、工匠精神的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

2、"我离顶点还差得很远,以前的作品总是被祖父指出没有“品格”,所以每天每天,不断的在鸡蛋上练习,经过了二十年的磨练,每日的钻研,终于成功在东家举办了个展,这其中的辛苦,我自己最清楚"。

3、"这个工作有窍门,不管怎么努力,也肯定是有缺陷的,我干了四十几年,能作出自己认为好的作品的时候,也不多,也就一两件而已。"

4、科学是非常爱妒忌的,科学只把最高的恩典赐给专心致志地献身于科学的人。——费尔巴哈

5、科学是一种强大的智慧的力量,它致力于破除禁锢着我的神秘的桎梏。——高尔基

6、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的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钝。——贝弗里奇

7、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达尔文

8、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居里夫人

9、科学总是革命的、非正统的;这是它的本性;只有科学在睡大觉时才不如此。——萨尔顿

10、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郭沫若

11、愿工匠精神发扬,让社会少一些浮躁,多一点沉淀。

12、"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而这就是工匠精神最纯真的呈现。

13、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科尔莫戈罗夫

14、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科学家是属于国家的。——巴斯德

15、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有了这样双重的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不会自掘妄自尊大的陷阱。——李四光

16、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17、热爱科学就是热爱真理,因此,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费尔巴哈

18、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李四光

19、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20、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华罗庚

21、让我们一起开始"真修实行"吧!放下功利心、拾起公德心、在工作中去提升自己的人格,修炼自己的心性。

22、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23、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24、工匠精神: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其实,"工匠"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把做的事看成有灵气的生命体。

25、工匠精神,也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26、科学家一旦做出成绩,就应该忘记自己所做的事情,而经常去考虑他应该做的事情。——费希特

27、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

28、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的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恩格斯

29、真正的科学不知道同情,也不知道厌恶,它的惟一目的就是真理。——格罗夫

30、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31、"这个用心了","这个没用心"这样的话很常见,因为这样的精神与情感,不仅只是你自己知道,还能够传递给使用者。

32、在任何条件下,只管一心去做的认真精神,我们不假思索就应该大声叫好。如果把自己的全部热情赌在工作上,即使疲乏从指尖传到身体,精神也是不会累的。

33、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假定你们每个人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说来也还是不够的。——巴甫洛夫

34、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什么。——爱因斯坦

35、在科学工作中,不愿意越过事实前进一步的人,很少能理解事实。——赫胥黎

36、拥有修行的状态,才会带给一个人无穷的力量,无穷的热情,无穷的创造力,无穷的热爱,无穷的收获;拥有修行的状态,才能让你的生命沉淀下来,才能让你拒绝身边无穷无尽的诱惑,才能抑制你的贪欲,才能让你专注、聚焦,才能让你把“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就是招”。

37、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的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贝弗里奇

38、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巴甫洛夫

39、科学是人类积累的知识的巨大宝库。——克鲁普斯卡娅

40、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

41、精细,严谨的将工作做到极致,反思反省,实务精进。带着“工作是一种修行”的工作观,每天享受通过努力获得的成长,取得的成绩,达成的结果。

42、工匠之行,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

43、工艺,这个词代表的是用创意为实用品增添艺术性,使得物品本身的机能与美巧妙的结合的活动。

44、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么,答案就是小批量生产,甚至单独定制!凡是大批量规模化生产的产品,一定是不符合“工匠精神”的。

45、工作是一种修行,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如果做到需要一种什么精神支撑呢?

46、古时候,从我们国家传去了非常多的技艺去日本,但是日本人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改造”后,成为了日本式的,焕发着别样生命的东西,如果说这到底是什么,那就是“手的技巧”以及“美的感觉”。虽然手工艺不只是日本独有,但是日本的技巧是纤细、多样并且重视制作时候的精神与情感。

47、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48、很多人认为工匠精神意味着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其实工匠精神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气质,耐心、专注、坚持、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一系列优异的品质。

49、工匠精神在欧洲,是象征着瑞士钟表的品质,以及德国工匠的严谨与精确,工匠精神之于事业,则是服务第一,其他都是第二。

50、工作不仅仅是我们赚钱谋生之道,更应该是我们追求目标,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芮成钢《虚实之间》经典语录一】

1.让我们留住最爱的人。

2.对待老人,想到什么,就该立刻去做。

3.我一向不赞成本科生直接出国留学。受教育体制和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大学生寒窗十余载,两耳不闻窗外事,对自己身处的社会知之甚少,稀里糊涂。毕业后凭着很高的GRE、托福、雅思成绩申请一所国外的大学,继续埋头苦读,外加拼命打工,到了必须离开校园那一天,对国外的事同样懵懵懂懂弄不明白。这样的“边缘人”是很可悲的。回到中国,乡亲们把他当“海归”,其实他从来没有融入过国外的主流社会。留在国外,外国人又把他当中国人。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遭遇过这种困境。

4.怀着功利的目的去做事情,可能会有“效果”,却很难获得“成果”.

5.美国本国学生考进哈佛、耶鲁的难度远远高于在中国考北大清华。学习成绩只是考量标准之一,学校还要参考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公益心,以及家庭背景等错综复杂的关系。比如耶鲁,一定会优先考虑耶鲁校友的世家子弟,或父辈曾给耶鲁捐资的学生。对于名校招收留学生的标准,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你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研究成果,以及领导力、公益心。在这些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名校会予以优先考虑,因此应届本科毕业生没有工作经历,直接申请留学,优势不多。

6.我身边有几个朋友,曾经打算送孩子出国读私立中学,都被我现身说法、成功阻止。现在,那几个孩子在国内读完名牌大学,然后出国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业、心态都发展很好。可见100年前就被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今天又有新的意义。延伸开讲,无论中学还是西学,必然要以一种“为体”,另一种“为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人。

7.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交流思想的平台。耶鲁最大的魅力亦在于此。它拉近了我与世界顶尖学者之间的距离,而这种拉近当然不仅是地域上的。一天我参加一个演讲,演讲者是钱复先生——台湾政坛“四公子”之一,蒋介石的外事秘书,蒋经国的外交部长。他1962年获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在台湾历任驻美代表、外交部长、监察院长等要职,成为近30年台湾政治生活中的关键人物。他的英文极其漂亮,对华盛顿的历史及发展如数家珍,就连哪个参议员的女儿在跟哪个参议员的儿子谈恋爱他也了如指掌,台下不时爆发出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8.懂经济,也不懂政治,我只懂一件事,那就是爱。我只想做一件事,就是把爱献给世界上需要爱、需要关怀的人。

9.很客观地讲,一个人在中国能够撬动多长的杠杆,在西方人眼中就有多重的价值。在中国是个人物,才更有可能在美国是个人物。本科毕业以后立刻出国留学,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个跟本国学生争夺教育资源、分享物质精神文明果实的“小不点儿”.在十分有限的条件和待遇下,很难说能否真正摸到美国的脉。

10.我有一个理论,东西方教育各占50%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最不利的,而最佳状态是“80%——20%”.前者貌似两边都懂,其实对哪边了解都不多,中文英文都不能准确自如地表达。对于后者,80%代表他的文化归属,20%代表他的国际化程度。

11.留学是件好事,但我认为应该有个前提:在你把中国的事情弄懂之后。我出国学习时距离大学毕业已经6年。在这6年中,我对自己的国家、人民、社会、历史、文化都有了一定的理解,知道自己想从国外学什么,今天的中国缺少什么,带着问题去看去学,比盲目出国的收获大得多。耶鲁为每一位世界学者投入20万美元,我的回报是一些关于中国的思想,以及一些中国对世界的理解,这些价值想法、观念当然并非金钱能够衡量的。

12.成长过程中几处关键转折,都是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做出正确选择。

13.角度不同,立场不同,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我们在人性的本质方面,又有共性多于个性的地方,观点的碰撞并不妨碍我们成为相互尊重的朋友。

14.生命的节奏仿佛钟摆,在真假之间,虚实之间,摇摆往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假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虚实之间,往往一念之差。——芮成钢

15.当今全球的发展趋势是成为“世界公民”.对国际化竞争的适应能力固然需要提高,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扎实的文化根基。我自己在这方面便是最大的受益者。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除了在耶鲁一年,从未在国外长期生活过,但是我的国际化程度不比发达国家的同龄人差。

【芮成钢经典语录二】

1.做世界的中国人

2.当记者问老芮,在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手表、书、电话。

3.我给它们取了个英文名字。《夜宴》叫Everybody Dies/Part One(大家都得死一),《黄金甲》叫Everybody Dies/Part Two(大家都得死二)。

4.把英语学好,把传统文化继承好,用国际化思维做本土化事情。

5.演讲要言之有物——我不是最伟大的交流者,但我交流伟大的内容。

6.我们在以最开放的胸怀和气魄与世界的脉搏共同跃动的时候,也不要忘了保持自己核心民族文化传统的完整性。

7.西方人不应该把中国的“龙”翻译成“Dragon”.中国人也不应该把西方的“Dragon”翻译成“龙”.

8.把心打开,把根留住!

9.有人谋杀了莎士比亚!今天的中国电影,没有大师,更多的是匠人。

10.小时候听人说:哈雷彗星每七十多年才能看见一次,所以一定要抓紧去看一眼。长大后终于明白,其实人生的每一个生日,甚至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都比哈雷彗星的出现还要神奇和难得,因为一旦过去,永不再来。

11.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爱的语言,和接受爱的语言。

12.我一直不知道马克驾驶的航天飞机在穿过大气后是靠地球的引力而不是动力飞回来的。

13.《The Departed》最后,三个主角全部被一枪结果。让我想给电影取个别名,叫做:Everybody Dies,一个也不能少。

14.原来,当你把右脚踏进大西洋的MVY,左脚踏进太平洋的CARMEL,在你两脚之间的,便是被两个大洋夹在中间的美利坚合众国了。

15.必要的时候,要用文明但严厉的方式为中国人的尊严,管一管身边的“闲事”.

16.007也许也应该当个戒烟的形象大使,不过那样他就太累了,还是让他专心用枪去拯救世界吧!

17.我只是长得没有什么特点,看谁像谁而已。

18.大家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很精彩的人”。

19.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当年埃及艳后的鼻子真的短了一点儿,可能我也不会从雪山上摔下来了。

20.世界因为多元而美丽,人生因为选择而精彩。

21.但当我一个中国人,站在一幅董其昌的山水画前细细品味的时候,不知不觉,那每一个中国人从小耳濡目染的诗词歌赋典籍文章,从苏轼的江城子到关汉卿的沉醉东风,从曹操的观沧海到席慕容的河流之歌,再到每一个听过看过的故事/轶事/野史/影视/旋律…,加上自己对中国山水的记忆情感,就会化成一缕缕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绪,随着血液流遍每个毛孔,直到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欲罢不能。

22.那时的罗马,最需要的就是八荣八耻,可惜他们们没有。

23.非常反感所谓的富豪榜:把一个人的/你根本不可能知道有多少的个人存款/加上可能明天股市崩盘就被蒸发的股票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加在一起/就说谁是中国的什么首富。

24.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群,都需要被更伟大的思想照亮。

25.我完全反对你的观点,但是坚决扞卫你说话的权利。

26.让我们留住我们最爱的人。

27.人生伴侣,不见得很漂亮,却要很有趣

28.今天的中国,考虑的更多的该是如何在和世界一样的时候,体现和保护好我们的“不一样”——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风格,品位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