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是周而复始,每一天,都是崭新开始。恍然间,做记者这一行,已经17载。
当你觉得上班是件痛苦疲累周而复始的事情,那你是把你的工作当成一个赖以谋生的职业了;当你觉得上班充满激情和挑战,那么你是把你的职业上升为事业了。
人生的一个选择,就是一个转折
我是一个从外省来到重庆的“移民”,祖籍安徽合肥,出生在西安,后又飘到四川,在重庆举目无亲,也许你们不相信,我之前在一家兵工厂民品车间做冷冻工,通过液态氨制冷使得一种名为“石硫合剂”的农药迅速结晶。我在学校严重偏科讨厌数学,这点很不好。但是上天给你关闭一扇门,必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于是上天赋予了我写作这种才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的
入厂工作4年后我选择离开,我不愿意自己的未来在农药发出的硫化氢毒气中度过,当一个女同事不慎失足掉入农药池,捞出来浑身变绿时,我开始塞上耳塞,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学习,参加成人高考。
很幸运,我考上了。
我就读的学校现在基本不存在了,是陶行知先生创办的“重庆社会大学”,这是一个四川美术学院的落榜生集中地。那时,看见绘画系许世虎教授的画作《窗台上的宝石花》,甚是喜欢,只是远远地看着,没曾想过16年后我做了他的策展人。于是我报了绘画系,但母亲临时给我改为了中文系。从此,命运也发生了转折。
圆他人梦想,就是圆自己梦想
每年的夏季,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内心格外焦躁的季节,因为“就业”这两个字是每对父母每个孩子内心之痛。毕业之前,我的老师颜崇秀把我送到《重庆青年报》报社实习,我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那时候,带着一套洗漱用品,晚上忙得太晚就睡办公室的沙发。
1996年夏的一个早晨,我正在办公室打扫卫生,电话铃响了,是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打来的,郝主任用急促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故事:重庆市中考状元因残疾被学校拒之门外,这个男孩决定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家人想到不该轻易放弃,带着他去了残联。于是,残联拨通了报社的电话,寻求媒体帮助。
得到消息,我开始为这个叫杨健的男孩呼吁,我不相信这么好的孩子没有学校要。在40度的高温下,我一次次跑招办,一次次跑学校,直到跑中暑,最终招办特批了一个名额给他,我清晰地记得招办的领导问我:“你是他姐姐么?”从此,这男孩一直叫我“姐姐”,直到今天,他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执业律师、注册税务师之后,每年他都会在年三十请我这个“姐姐”团聚。我写的`《中考状元落榜,谁来圆他读书梦》系列报道后来获得了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残联颁发的好新闻二等奖。那时,青年报正在招人,主任田间留下了我和一名研究生。这篇文章,也奠定了我留在青年报工作的基础。之后,我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在西南政法大学半工半读学完了法学本科。
所以,圆他人梦想也是圆自己梦想。
保持平常心,追寻真善美
1996年,我开始“卖字为生”的生涯,同年在重庆慈云寺皈依佛门,拜于惟贤法师门下,人生跌宕起伏,才会精彩无限,有坎坷有泪水,也有鲜花和掌声。佛教帮助我修心,让我学会了拥有一颗平常心和追寻真善美。
之后的生涯和媒体不可分割,做报纸、杂志,写专栏。1998年我专写法制报道,撰写了张君案、合江沉船案、董书君跳楼案等一系列独家深度报道;随后涉及新闻类别从文到武,转向做文化娱乐副刊,担任过重庆当时最畅销的《重庆青年报》旗下的《激动周刊》的创始人之一,负责策划编辑时尚情感版“他们”“她们”。随后担任《重庆青年报》文体副刊部主编,《单身》杂志主持人、编辑,理性和感性经常在矛盾中融合与对抗。
2007年我担任大渝网文娱频道主编,负责大渝网的文化、娱乐、体育这三块领域,负责来渝明星名人访谈,组织策划了渝版陈奕迅、张学友、张信哲、张宇等重庆个唱征集同台女歌手、担任超女重庆区评委等系列活动推广……
2011年兼任微博重庆站主任,策划、推广腾讯重庆站政务、媒体、商业微博。目前正逐步历练成为一名职业网络推手,成功推送若干草根人士走向演员、主持人、歌手的职业化领域。
我从小渴望成为一名作家,2011年很幸运地被重庆市作协吸纳为会员。今年,长篇小说《凋零与绽放》也会面世。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坚持下去,并付诸努力,你自然就会得到你该得到的。
和明星真诚沟通,虽辛苦但快乐多
这些年来,我采访过的明星不计其数,访过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陆川、顾长卫、张一白这些中国最知名的导演;访过学者孔庆东,访过大家熟知的内地的老爷子李默然、可爱的闫肃、赵本山、赵季平、李幼斌、张继钢、郭达、吕丽萍、杨丽萍、闫妮、佟大为、徐静蕾、冯远征、李宇春、张靓颖……访过港台的齐秦、周华健、罗大佑、吕良伟、张信哲、陈奕迅、周杰伦、品冠、任达华、罗家英、李宗盛、米雪、张惠妹、孟庭苇、张震岳、林志玲、曹格……访过旅美华人赵美萍、高娓娓、加拿大领事戴尚安、加拿大的马修连恩;参加全球华文传媒首脑峰会,访过十几个国家的华文媒体总编。
采访明星,是一件快乐和有技巧的事情,有的才出道的明星会很拽,但是有更多老牌知名明星会很友善。
2011年9月采访赵本山,奔波14个小时只采访了7分钟。见到才写完一堆毛笔字的本山老师,他很亲切地说:“你们辛苦了,想问啥尽管问。”只要访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你会觉得辛苦没有白费。
2012年11月滚石三十周年演唱会,再次见到周华健,他主动热情地过来握手:“嗨,我们又见面了!”
齐秦演唱会前,见到齐秦小哥,小哥说:“葡萄,我多要一张名片,带给我姐姐齐豫。”然后,还分享了他自己调制的火锅底料。演唱会上,我坐在第一排,小哥从台上走过来,友善地打招呼。
纵贯线来渝期间,有一次直播时,李宗盛特别爱开玩笑,他要周华健、罗大佑、张震岳和他一起喊:“我们都爱吃葡萄!”
陈奕迅来渝举办两次演唱会,再次采访他时,他说:“又见面啦!记住,一定还要来看我的演唱会!”
明星也是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闲暇生活,用一颗真诚心和他们交流,他们自然会把你看作朋友。
通过这16年的积累,我已经和重庆所有的演出机构建立起友好深度的合作关系。在重大艺术学院许世虎教授生日之际,我在重庆大剧院为老师举办了一次画展。2012年12月5日帮助渐冻人杨学峰在重庆大剧院举办了“只要活着就好好活”演唱会。带着自己的团队为需要募捐的网友卖报纸募捐,和爱心人士和本土明星们一起去孤儿院养老院,和他们共度佳节。
你想平淡地活着,你可以按部就班甘于平淡,但是,如果你赋予生活激情,精彩就在你的手中。
人生只有一次,酸甜苦辣尝尽,你才知生活真正的滋味,面对掌声鲜花和面对鄙视白眼,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只要你努力了,哪怕失败,也是获得成功的经验。佛教说:“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成过去,明天尚且未知,我们能把握的就是今天。把你的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激情投入到有限的时光里,你才不会枉费了今生。
《明月几时有》发海报 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不惧硝烟
《明月几时有》由许鞍华执导,周迅、彭于晏、霍建华(按出场序)联手一众当今影坛实力派郭涛、黄志忠、蒋雯丽、梁家辉、王菀之、吕良伟、鲍起静、春夏等主演。还原了一段1941年发生在香港的战争往事。近日,片方曝光了一组人物形象海报,纷乱的战争背景前,三位主演淡定、勇敢、沉着——历史的硝烟散去,那些普通人,小学教师、文员、房东、老村长、村姑……原来都是英雄。
电影《明月几时有》将历史上著名的“省港文化名人大营救”还原到大银幕上,展现了平凡小人物在国难当头时的勇敢抉择。面对一场生死未卜的营救行动,小学教师方兰(周迅饰)、神枪 手刘黑仔(彭于晏饰)与绅士特工李锦荣(霍建华饰)根据任务随时变换身份,周旋在对敌前线。在片方最新曝光的人物海报中,三位主演的真实身份被推至台前,他们的身后敌人步步为营,剑拔弩张……
在战争的洪流中,周迅饰演的小学教师方兰后来成长为游击队长,作为片中身份变换最为显著的人物,她的际遇最让人担忧。在海报中,周迅用一种静态的从容展现她的'美,而她侧后方的日本兵,让人不禁联想到她的出行是带着重要任务的。对于方兰的人生蜕变,她的饰演者周迅坦言这是现实面前的必然抉择,“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相信很多平凡人都能开发自己的潜能,充满力量地保家卫国。”
时常以硬汉形象出现在银幕上的彭于晏,在电影《明月几时有》中再度提升“武力值”。对于这样一个动作感十足的角色,彭于晏坦言刘黑仔可以完美呈现年轻人与敌人交手时的状态,“在战争中刘黑仔可以大展他的所长,游刃有余地完成任务。演起来很过瘾。”
海报中,霍建华的“潜伏”状态显而易见,身处大量文件中的他展现出了文艺青年的特性,而窗外的日本兵则在提醒着观众他的处境非常危险。静态的祥和与动态的危机对比鲜明,让人可以直观感受到影片中的紧张氛围。对此,霍建华坦言自己饰演的“李锦荣”有着非一般的淡定,“虽然处在危险的环境,但他仍然保有乐观和幽默感,这点很重要。”
明月几时有经典对白
1.风带着夕阳的宣言走了,远处有悲壮的笛声,夜的黑幕沉重地将落未落,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过一次的风,忽然又回来了。不单是风声,还有雷声,风夹着雷声,海又动荡,在夜的海上,大风雨来了。
2.这次你的任务就是救人,万一出事了,短枪队就没有了。
3.加入短枪队,你就没有想过能活着回来。
4.这里的很多事情,你永远都不会明白的。
5.等胜利才回来,回来收尸。
6.这是一个紧急行动,你的任务就是先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