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漂流日记教师语录 正文

漂流日记教师语录

时间:2025-08-28 22:10:11

观察日记 篇1

9月25日 星期一 天气:晴

种大蒜

昨天,吴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语文作业:观察一种事物,并写观察日记。 今天,妈妈买来两个大蒜头让我种,观察日记就写大蒜的生长过程。

我看着白白的小球似的大蒜头说:"圆滚滚的,叫我怎么种啊?"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把它们的外衣脱去就明白了。"我马上剥去了大蒜的外衣,哦,原来它是11个"兄弟"组成的。浅白色的肤色,肩拼着肩,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好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我找来两个透明的塑料盒子,装上一些泥土,然后挑了几个"个头"大的大蒜,把它们种在盒子里,再向透明的"花盆"里浇上一点点水。最后,我对大蒜说:"大蒜宝宝,你们就快点发芽吧!"

9月27日 星期三 天气:多云

大蒜发芽

今天放学后回到家里,我马上跑去阳台看看我种的大蒜。

啊,大蒜已经发芽啦!那又绿又嫩的小芽儿好像刚出生的小宝宝,可爱极了!忽然,我从透明的"花盆"里看见泥土里有些白色的东西。仔细一看,哦原来是大蒜长出了根,白白的,一缕一缕的,像是老爷爷的的白胡须!

9月29日 星期五 天气:晴

长出叶片

今天,大蒜长出了两片叶子,绿绿的,直直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大蒜又细又长的叶子里面包着一片小蒜叶,好像袋鼠妈妈袋子里抱着的小宝宝。再观看根部,"白胡须"已经很长了,大约有7厘米了,好像要把"花盆"底部顶破似的。啊,大蒜长大了,我的知识也增多了。明天我要把它带到学校去,让同学们了解它!

观察日记 篇2

一、写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是对日常生活进行经常性的细致观察所作的记录,它可以一日一记,也可以数日一记;可以写一个人、一件事、一样物品、一个活动,也可以只写一个侧面、一个场景、一个细节;可以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只写一个片段,没有开头和结尾,非常灵活。坚持写观察日记,可以使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积累素材,丰富写作内容;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写作兴趣。

二、写剪贴日记。

把自己喜爱的邮票、画片、照片贴在日记本上,并按图意写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加以说明。这种形式学生既感兴趣、又乐意去做。

三、写信息日记。

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最有价值的、最新信息记下来。

四、写气象日记。

就是把每天的天气、温度、风力、风向和新出现的自然物候现象记下来。这几天下了几场春雨,我就让学生搜集描写春雨的词语、句子,写一篇“春雨”日记。

五、写摘录日记。

把看到或读到的名人语录、格言、座右铭或写人物的优美词句摘录下来。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增加学生的积累。

观察日记 篇3

11月20日 星期日 晴

今天,爸爸泡了一杯茶,茶叶不仅颜色变了,形状也变了,我就起了好奇心,想自己尝试一下。

我先找来一个透明的杯子,接着抓了一些茶叶放进去,又慢慢倒了一些开水。顿时,茶叶像舞蹈家一样排好队形,为我展示他们优美的舞蹈,一缕缕白烟升起,像刚出笼的小鸟,欢快地飞向空中。

过了一会儿,茶叶好像跳累了,有的浮在水面休息,有的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沉入杯底呼呼大睡起来,;有的像度假一样,靠着杯壁欣赏美丽的风景;还有的像跳芭蕾舞的小姑娘,笔直地站在水中。

慢慢的,浮在水面休息的茶叶开始锻炼身体了,他们伸伸胳膊,踢踢腿,有的像落叶一样晃晃悠悠地落下来,有的像一根针一样笔直地垂下来,还有的像杂技演员在水中翻转了两下,稳稳地立在杯底……茶叶像征服了水一样把水变绿了,我尝了一口,清香中带着一丝苦味,让人神清气爽。

最后,所有的茶叶都舒展开来,安安静静地躺在杯底,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像在说悄悄话呢!杯里的水变得更绿了,“真是太神奇了!”我忍不住感叹道。

观察日记 篇4

俊鹏小朋友上课打不起精神,经常走神。但是一到下课,他特别喜欢疯闹。说明他还是一个很活泼的孩子。面对他,我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和他谈心,他告诉我他的妈妈喜欢打牌,总是把他带到那里去玩。妈妈玩妈妈的,他和孩子们一起玩。有一天我尝试了,让他到第一排坐。他还是不学习。第二天,我就让他回答问题,他还是不会回答。第三天,我就特别对他运用了丰富的面部表情,他偷偷笑了,他以为我不知道。我看他有兴趣了,马上让他回答问题。他还真回答对了呢!真是奇迹呀!我想。于是后来的学习中,我就总是对孩子们时而皱皱眉毛,时而开怀大笑,果然李乐被我感染了。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很爱学习的孩子。通过和孩子谈心,让孩子感觉老师离我很近,让孩子能接受我。在教学中,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让孩子感受学习的快乐,感受愉快的情绪,感受知识的乐趣。其实说白了,就是教师要用激情去点燃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去表达,用爱去照亮孩子的心灵。让所有孩子快乐才是我们的服务宗旨,给所有孩子知识的乐趣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我们的辛勤培育下快乐、健康成长!

观察日记 篇5

今天,我们去捉蚂蚁了。平时,我们看见过很多的蚂蚁,到处都是。今天我们准备去捉蚂蚁的时候,找了很多地方却怎么也找不到,后来我们终于在一家商店的旁边找到了蚂蚁,就捉了好多只。

等我们回到楼下的花坛里,爸爸说:“这里有我上次放的食物”。我仔细一看,还有两只很小的蚂蚁在上面,我就把食物和蚂蚁都放进了瓶子里,便回了家。

回到家里,蚂蚁都在瓶子里津津有味地吃着馒头。有一只蚂蚁在放的时候已经被掐死了;两只蚂蚁向瓶顶爬去,可是怎么爬也爬不上去。我的蚂蚁有的大、有的小、都是黑色的。他们现在只管吃食物,别的几乎什么都不管。小的还可以爬顶呢!我的蚂蚁只爱吃东西,别的事情都不干。

我的蚂蚁开始往上爬了。我打开瓶盖,看见一只已经爬到顶的蚂蚁,我把它弄了下去。又看到了一只蚂蚁开始往上爬,我一直看着它。它的速度比蜗牛快多了,等它快爬到顶了,我就把它弄了下来……弄了三次,它就不再往上爬了。我想它们还挺聪明的呢!

野外的大蚂蚁比我们家的小蚂蚁大多了,打仗都是大的赢,都比我们的大好几十倍。现在我家的蚂蚁都已经快死光了。蚂蚁没有洞穴,还真的不习惯呢!

观察日记 篇6

今天的天空特别蓝,云一道道的,像一支支箭一样,特别有趣。

下午,我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金色阳光铺洒在大地上,处处都像抹了金粉。再看天上的云,也成了金色的棉花。此时,一道云成了一道金色的火光,中间有一道细细长长的云把“火光”隔成两半。被隔之后的云越来越淡,最后成了几块小小的淡淡的云。

此时,那道把“火光”隔开的云,也渐渐淡了。但在夕阳的照耀下,它如同一根金色滑如丝的绸带,给蓝天披上了优美高雅的金色绸丝带。

随着天色渐渐暗下来,淡淡的金色云成了淡红的云。夕阳把所剩的最后一点光芒静静地释放。渐渐的,渐渐的,天空的红晕没了,彩云走了,黑夜来临。茫茫夜色中风在歌唱:

美丽的云走了,

朦胧的夜来了,

云已幻成星星,

在天上眨呀眨。

观察日记 篇7

今天,漂流日记轮到我写了,我写什么好呢?我就写我家的小鱼吧!

我回到家的时候,在漂亮的鱼缸里我发现了一件不寻常的事,就是有的小鱼在上面游,有的小鱼在下面游,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有的小鱼想在上面透透气,有的小鱼有点冷,想里面暖和暖和,是它们变温的不同吧!

我发现水草后面有一条灰黑色的,带斑点的鱼,这是一条什么品种的鱼呢?我找找这条鱼的资料吧!哦!原来是一条清道夫啊!资料上说,它可以把鱼缸清理得干干净净,它就是鱼缸里的“清洁工”。

到了晚上,我又去看了看,我又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小鱼虽然睁着眼睛,但是它们一动不动,这又是为什么?我又去问妈妈,妈妈说:“是它们在睡觉”我说:“那为什么还睁着眼?”。妈妈说:“因为小鱼的眼膜是硬的,不像咱们一样是软的,可以一睁一闭,所以它们是睁着眼睡觉的”。哦!原来是这样,这世界的怪事真多啊!

观察日记 篇8

20xx年 10月1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早上,我想了解一下黄豆泡出芽的过程。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个杯子装了一些井水,再抓了几大把饱满的黄豆放进杯子里。我刚把黄豆放进杯子里就听到了“咕咕”的声音,那声音犹如百鸟大合唱,真好听啊。大部分黄豆老老实实地待在水里,只有几颗黄豆不愿意待在水里,却漂在水面上。过了一会儿,它们也乖乖地待在水里,和它们的兄弟姐妹一起睡个好觉。

20xx年 10月2日 星期日 阴

等着小黄豆发芽这件事好像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一会儿看不到它,心里就发慌。今天,当我再看小黄豆时,发现它们身上有的有一道裂缝,好像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我真为我的小黄豆们感到开心,还希望它们能更快地发芽。我的心思似乎被小黄豆们感觉到了,一个个都努力地把裂缝胀得更大,给我一张更灿烂的笑脸。

20xx年 10月3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泡黄豆的第三天。我发现水下面的黄豆和水上面的黄豆都没有发芽,只有水中间的黄豆发了几根小芽。那小芽可爱极了:淡黄色的芽从黄豆里探出头来,就像黄豆长了个牙齿。可惜有几颗芽被压断了,唉……妈妈说黄豆不能这样压,要摊开黄豆它才能健康地成长。于是,我就给黄豆“搬家”,把它们从杯子里移到盆里,并摊平。我想:这下子,明天应该会有更多的芽发出来了吧!

20xx年 10月4日 星期二 晴

果然跟妈妈说的一样,今天早上,我看见所有的黄豆都发出了小芽,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小黄豆长出的芽芽根部分是浅绿色的,芽尖部分是浅红色的。

我的小黄豆们都长出了小芽,我决不会让它们去我肚子里“旅游”,因为这是我的劳动成果呀,嘿嘿。而且,通过泡黄豆这件事,我爱上了观察,尽管只是身边一些很平常的东西,也会有很大很大的收获哟!

教学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长,本课的设计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关注他们一生需要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受学会生存的方式,领悟学会生存的意义。

3.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学会怎样去阅读书籍。

4.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习如何概括课文内容,如何品味名言,如何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教学过程:

一、师“检查预习”——生“汇报自学”

1.检查字词认读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1课《鲁滨逊漂流记》,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这篇课文,文中的生字词掌握了吗?谁来读:胶带粘补触礁一艘小锯筐子丑陋

2.交流阅读情况

(1)师引说: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名叫——吴冕,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叫——《鲁滨逊漂流记》。吴冕在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

(2)师概括:吴冕向我们介绍了这本书的来历、主要内容、读后的感想。

(3)生分段:谁来说一说文中哪几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这几方面的内容?

3.交流生成问题

你们真不简单,通过预习就能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你脑海中最大的疑问是什么?

【设计意图:把预习引到课外,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己探究问题,自我学习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检查了解学生已知,引导他们巩固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探究学生的“现实起点”。通过设问,让学生学会问,让问题成为他们阅读动力;同时,根据学生的问题确定教学的“逻辑起点”符合认知规律,这样的教学才有针对性。】

二、师“引读赏析”——生“自读探究”

(一)了解书的来历(学习课文1-6自然段)

1、指名分节读文

2、回顾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说:通过吴冕的这一番介绍,我们明白这本书是——吴冕的爷爷送给了吴冕的爸爸,吴冕的爸爸又把书送给了吴冕。这真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哇!(板书:三代相传)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朗读预习情况,同时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学会抓住重点概括主要内容。】

(二)精读故事

过渡:这本三代相传的书是一本什么书呢?吴冕看了感觉如何?

1.学习第七节

(1)齐读课文

(2)理解词句:讨论问题,板书“爱不释手”,理解什么叫“爱不释手”。

(3)再生问题: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这本书为什么能让“我”爱不释手?)

【设计意图:紧扣中心词语组织教学,思路清晰。抓住重点词语设问,既让学生学习问,又引出下面的教学内容,还让他们产生自主探究的动力。】

2.学习吴冕介绍的书的主要内容。

(1)引导概括:这段话告诉我们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位——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故事的起因是——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岸。主要内容就是——在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鲁滨逊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2)扩展阅读:幸亏海浪把鲁滨逊卷上了岸,他才得以存活下来。对于这个场景,原文是这样描述的:(出示投影,让学生读一读)

讨论交流:读了这段原文,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是的,原文生动传神的描绘,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身临其境。我们要想对书中内容深刻了解,看来需要读原文。原文描写的比较“具体”,这一段就用了七百多字;吴冕只用了8个字,像吴冕这种写法叫——概括。咱们今后写作时既要学会“具体写”,也要学会“概括写”。

(3)想象说话:海浪把鲁滨逊卷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能想象出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会是一座怎样的小岛吗?鲁滨逊在这座荒岛上生活会面临哪些困难和危险呢?

出示:在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可能,可能,还可能。

面对这些困难,鲁滨逊又是如何克服的呢?吴冕在文中向我们简要地介绍这方面的故事,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这些内容?现在请大家读一读这几个自然段,从中你会了解到什么?

(4)了解兴趣: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什么?

这些问题真值得探究!咱们不妨先猜一猜,然后再到原著中去验证,从中你一定会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5)小结介绍:根据吴冕的介绍,我们可以感觉到《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而离奇,怪不得吴冕“爱不释手”。“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自己读一读原著,可能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概括”让学生学习概括课文内容,引导了解这段内容的意思。“扩展阅读”既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让他们学习“具体写”和“概括写”两种写作方法,还扩大课堂教学的阅读量,努力实现阅读教学超越文本的构想。“想象说话”既让学生想象荒岛的艰难,培养他们的想象和生活认识能力;又进行说话训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课外阅读原著。“了解兴趣”、“小结介绍”都是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课外自己努力去探究。】

(三)品读名言

过渡:这本书让吴冕爱不释手还因为他很喜欢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1.阅读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1)理解说话:笛福为什么这样说?谁能结合鲁滨逊当时的处境说一说?

出示句式说:如果鲁滨逊面对危险,那么他。

正因为鲁滨逊面对危险,所以他。

学生说后,师概括:因此笛福说——(读名言)

瞧,名言就是这样从人物的经历中提炼出来的,读上去简简单单,但却能给人很多的启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懂名言的意思,同时,让他们明白写名言不是难事,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2.理解名言:吴冕读后就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出示句子让学生读)是呀,鲁滨逊就是一个具有冒险进取精神的人,他用自己的经历向大家证明:他是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所以吴冕说——

这是吴冕从中悟出的,你能联系文章内容或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对这句名言的理解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联系课文或生活进一步理解名言,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引导他们对名言来历的感悟,还促进他们把生活引向课堂。】

3.创作名言:我们今天的生活也许没有危险,但你能结合生活把这句话改写成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吗?

害怕的心理比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时,我们也不妨想想自己说的这句名言。

【设计意图:从思维训练角度看,让他们联系生活说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从语文能力角度看,引导他们平时注重对生活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学写名言;从名言功能看,名言将引导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4.扩展阅读:老师在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请你读读这句话,然后结合《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向我们说说鲁滨逊为什么会这样说?我们从这句话中又能感悟到什么?

类似的话书中还有很多,读的时候,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去体会。

【设计意图:拓展教学时空,增加阅读量,通过这句话的学习还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让他们运用刚才理解名言的方法学习名言,巩固学习技能。】

(四)感受人物形象

过渡:这本书让吴冕爱不释手还因为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让他非常喜欢。

1.看了书之后,吴冕还想象了这个人物的形象。他为什么会把鲁滨逊想象成这个样子呢?

2.尽管鲁滨逊的样子滑稽可笑,但吴冕却很崇拜他,他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喜爱,从而想去阅读原著。】

三、师“引导总结”——生“升华理解”

1.吴冕要把这样的一本书好好珍藏起来值不值?为什么?

2.爷爷为什么说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你认为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在学习总结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内化为自我的素养;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欲读的愿望,引导他们课外去阅读。】

四、师“引导阅读”——生“学习阅读”

1、激发阅读原著:课后我们千万别错过这本男孩子、女孩子都该读的好书。读完之后,你也可以学着吴冕的爷爷和爸爸,在扉页上写上一句自己读后体会最深的话,送给你的朋友,或将来送给你的孩子。

2、指导推荐好书: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吴冕的介绍,我们结识了一本好书——《鲁滨逊漂流记》。如果,请你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你会如何推荐呢?课后,我们选择一种方法向别人推荐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并能在理解基础上升华自己的认识。学习推荐书的方法,同时,还激发他们课外阅读其他的书籍。】

附:板书设计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三代相传

内容离奇

爱不释手 喜爱名言

喜爱人物

好好珍藏

总评:

本课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紧扣“一个目标”,突出“双边活动”,围绕“三条主线”。“一个目标”是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也想读这一本书”;在此基础上,学会向别人推荐一本书。“双边活动”是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作了明确的设计。“三条线”是:一、以关注学生成长为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促进他们的发展为主旨,每一项活动的目的直接指向学生的成长。二、以问题为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自问”和“自探”中实现教学目标。三、以语文训练为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注重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教学的过程就是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三条线”平行展开,“三线并举”,有机结合。

篇一:四年级阅读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书的阅读,不仅能扩展小学生的文学及历史知识,还能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提高了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让学生们自己读喜欢的书籍,到书中去体验快乐,拥有快乐的童年。

二、阅读准备:《安徒生童话故事集》

三、阅读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主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美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这些童话故事吗?那你们知道这些美妙的故事是谁写的吗?(简介作者)他还写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童话,他就是安徒生,伟大的童话作家。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吧。

(二)指导读书方法

1.阅读时能基本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

2.边读边勾画你最喜欢的,认为最好的地方。

3.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吗?自己能试着说一些。

五.阅读交流

(一)小组内交流

你读了《安徒生童话》的哪一篇,有哪篇文章你最喜欢? 学生只要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优美的语句,以及其中的段落,并且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就可以了。

(三)全班交流

1.组内选代表发言

2.其他同学认真听,随时做补充。

3.说说你是怎么去读课文的。

(四)拓展延伸

奇思妙想

南河底小学 李延国 教学目标:

1、 培养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2、

3、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 锻炼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阅读)

一、 解题激趣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想过太阳可能是黄色的,月亮上的小白兔跑了,还有小白兔换上了豹子胆?如果发生这些事情,会多么有趣呀!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奇思妙想世界吧!

二、 读文感受

1、 自由读文章,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 知名度第一、二、三篇文章。

3、 讨论:你觉得那些地方写得特别有意思?

4、 讨论:你觉得那些地方写得特别有意思?

5、 再读:读自己特别喜欢的,觉得特别有意思的。

6、 互读互听:把自己觉得特别有意思的读给同学听,交流感 受。

三、 联系实际,发展思维

小朋友,你们有过像这些文章的作者那样的奇思妙想吗?

四、 布置作业

1、 把你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2、 用画笔把你的奇思妙想画下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南河底小学 李延国

一、课型

实践感受型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书籍对人类生活的重要

2、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 的爱书,护书的好习惯。

三、课前准备

①收集名人格言;

②准备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

③准备读书感受一条。

四、教学过程

(一)格言导入,激发兴趣

1、 引导学生交流格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为理智和心灵插上翅膀—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2、揭示本课目的,板书课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学生交流

1、学生交流名人格言

2、参与全班交流。

(三)自由交流

感悟方法 1、组织学生小组、全班交流读书感受。

2、评选读书之星老师给读书之星颁奖。

3、推派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检测体验,培养习惯

1、出示检测:

①上课时,小红看起课外书来;放学后,作业没做,又着迷地看起课外书来。

②小兰只爱看《卡通画册》,对别的书没兴趣。

③小云一天看好几本书,每本只看插图就好了。

2、组织交流。

3、小结:

(四)、教师小结:好书的确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朋友,多读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所以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 1、小组自由交流读书感受:

①书籍给了我知识;

②书籍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③书籍使我树立远大的理想。。

篇二:四年级阅读课教案

四年级阅读课教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教案

一.阅读内容:《安徒生童话》

二.阅读目的:

1.通过本书的阅读,不仅能扩展小学生的文学及历史知识,还能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提高了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让学生们自己读喜欢的书籍,到书中去体验快乐,拥有快乐的童年。

三.阅读准备:《安徒生童话故事集》

四.阅读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揭示主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美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这些童话故事吗?那你们知道这些美妙的故事是谁写的吗?(简介作者)他还写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童话,他就是安徒生,伟大的童话作家。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吧。

(二) 指导读书方法

1.阅读时能基本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

2.边读边勾画你最喜欢的,认为最好的地方。

3.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吗?自己能试着说一些。

五.阅读交流

(一)小组内交流

你读了《安徒生童话》的哪一篇,有哪篇文章你最喜欢?

学生只要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优美的语句,以及其中的段落,并且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就可以了。

(三) 全班交流

1.组内选代表发言

2.其他同学认真听,随时做补充。

3.说说你是怎么去读课文的。

(四) 拓展延伸

把你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指导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并能从鲁宾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 掌握精读和泛读等读书方法

2、 指导学生写

教学过程:

一、说话导入

师:同学们,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的确,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依靠学校教育、环境影响、家庭熏陶等诸多因素外,还必须从阅读中吸纳精神营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老师在与你们聊天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有部分同学却只喜爱读图而排斥阅读文字,有些同学虽然喜爱读书,却在鱼目混珠的书海中迷失了方向;还有些同学虽然读了不少书,却因为读书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今天的学习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收获。

二、好书推荐

师:在我校的书香节里,给同学们推荐的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课件出示) 《爱的教育》、《唐诗三百首》、《东周列国故事》、《资治通鉴故事》、《岳飞传》、《杨家将演义》、《聊斋志异》、《格列佛游记》、《匹克威克外传》、《鲁滨逊漂流记》、《童年》、《希腊神话故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十万个为什么》、《简爱》、《智慧背囊》、《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五(3)班的“坏小子”》、《夏洛的网》、《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爱心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柳林风声》、《读者》杂志、《世界名人传记》(少年版)??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经典的好书,很适合我们阅读,我们可以从这些书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写作的方法。所以在玲琅满目的书店或者图书馆,我们就可以挑选这些书来阅读,而不要去选择那些充斥着暴力和黄色的书。(板书:读书有选择)在这些推荐的书目中,几乎都是小说,而且篇幅都不短,我们把它们叫做长篇小说。

据我所知,这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是男孩子都迷上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小说。我们今天就选《鲁滨逊漂流记》来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如何阅读长篇小说。

三、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指导读书方法

1、同学们,老师手上有几个版本的《鲁滨逊漂流记》这些都能在书店或者图书馆找到,那究竟我们要选择哪种版本呢?(简单说)

2、大家拿起这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书的什么?(生答:封面)对了,一本书,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封面,那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3、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从作者入手,了解作者,对理解故事是有帮助的。有同学去了解过作者吗?(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你们已经读完了书,结合这个介绍说说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故事内容有什么关系吗?

3、 读了书名,你想知道什么?

师:这是一部近十七万字的大部头的书,读完整本书再回答这些问题,同学们肯定等不及。现在,就有一个初步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就是读“译者前言”或者说“导读”和“目录”

4、(拿书示意)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和目录,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读完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5、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说都了解了什么?

6、对了,通过读前言和目录,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那谁来说说呢?(生说)

7、这就告诉我们阅读一本长篇小说前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帮助自己对故事有个大致了解。下面我们共同走近这本书,跟随鲁滨逊去漂流,去探险,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板书:读)

8、在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阅读了这本书,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读完的呢?我看到有些同学还在书上做了批注。一些喜欢的句段还用不同的符号划下来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同学已经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很不错!我们要向这些同学学习,读书时要边读边做批注,摘抄好词佳句,做笔记。(板书:记)下面,我们就选择三个问题来展开讨论:

(课件出示问题)

你认为主人公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认为笛福在这部小说里是如何表现人物的这些性格特点的?

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部分,为什么?哪些部分你认为值得积累,可以是

9、讨论之后,我们对这本书就有了深入的理解。读有所感,读有所悟,我们就可以写写

四、总结阅读方法,激励广泛阅读

1. 教师小结:一般文学作品都有两个重要的创作方面:一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特点,一是作者的表达方法。我们重视了这两个方面的阅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对照这节课的阅读,回忆以前的阅读方法,你认为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应该运用哪些阅读方法呢?请用这些方法阅读其他关于探险的书籍:(课件出示) (世界名著青少年版)

《汤姆索亚历险记》

《八十天环游地球》

《绿野仙踪》

3. 结束语

读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希望同学们每天抽出3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特别是文学名著,充实自己。

有选择

讲方法 读——记——写

《飞翔的教室》课外阅读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外阅读方法进行读《飞翔的教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2、通过学生读凯斯特纳的读书成果展示,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指导重点:

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2、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

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1、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1)同桌交流。

(2)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走进凯斯特纳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伟大的德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脚本和广播剧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埃里希·凯斯特纳,一同去阅读这位20世纪最出名的德国儿童小说家的作品《飞翔的教室》。

2.你都读过埃里希·凯斯特纳的哪些作品呢?生自由发言。

3.简介作者。

四、感受《飞翔的教室》

1.认识文中的主要人物。

将人物的性格特点与人物名称对号入座。(题略)

2.生交流故事情节。

3.说出喜欢的人物、故事情节及喜欢的理由。

五、我心中的故事

1.师生共同探讨“你怎样看待完全中学和实德中学学生间的那场大战?对那场战争中每个人的表现你有什么看法?”

2.“乌利为什么要从体操梯上跳下来?乌利的一跳获得了什么?如果你是乌利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3.伯克博士是怎样对待以上两件事的,对博士的态度你有什么评价?

篇三: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好书大家看》

卢建寒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活动中进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

二、指导重点: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及小说《爱的教育》,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难点: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进行阅读。

四、课前准备:

1、小说《爱的教育》,并打印几份目录。

2、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

五、指导课时:一课时

六、指导过程:

1、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和大家分享分享!对吗?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好书——好书大家看(板书课题、读)

2、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

1)师述,激发兴趣。

我知道同学们都很爱看书,最近,你们又看了什么好书呢?(提问)

这么多的好书,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在介绍好书时,可以从以下一、两方面来介绍。(出示)

2)小组交流。

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现在请一些同学来向你们推荐一些好书,好不好?(指名说)

3、小结及老师推荐:

刚才大家介绍得真好。我也想向你们介绍一本好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爱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它是一部

亚米契斯说:“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你们手上的故事都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为了满足一下大家的阅读欲望!我先给大家推荐一篇故事《义侠的行为》。

在读书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自己常用的读书方法有哪些?(板书回答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进行读书。

4)看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4、总结:

这节课我很高兴,因为同学们都很喜爱读书。在这里,我为大家送上一首诗歌《读书,成为你终生的承诺》,(师范读)希望同学们与书为友,让读书成为你终生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