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玩物丧志。(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香(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英雄并不比一般人更勇敢,差别仅在于,他的勇气维持了五分钟而已。 爱默生
英雄儿女各千秋。 宋·陆游
英雄割据剖己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唐·杜甫
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鹜的人。 波特莱尔
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 伏契克
英雄就是对任何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这一点。 罗曼·罗兰
英雄是大众说出来的。 克拉尔德·斯坦利·李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三略〉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汉·王粲)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马中挑马看赤兔,人中挑人看吕布
三虎必有一彪,三鹰必有一鹞
谁高出众人一筹,谁在众人眼里就是英雄(斯威夫特)
居世逢乱离,始辨英雄士(清·陈恭尹)
面临危险,始见英雄(法国)
面临危机,才知英雄无几(法国)
艰难临头,英雄出头(英国)
英雄只在艰难的时候才被认识(欧洲)
忧愁愤怒出诗人,艰难困苦塑俊杰
一种过度的勇敢和豪情,尤其当它表现在形势险恶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渲染了一个英雄的性格,并且使一个人成为后代的景仰的对象(休谟)
要想做一个真正的英雄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往往是要么成功要么成仁(希契科克)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楚辞)
遭风云之余,不建腾跃之功名,非人豪也〈北史〉
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后汉书〉
有事之世易为功,无为之时难为名〈晋书〉雷雨江山起卧龙----(唐·刘禹锡)
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唐·许浑)
1、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出自于:龚自珍的《漫感》
2、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出自于:郑成功的《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3、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出自于:令狐楚的《少年行》
4、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出自于:戚继光的《望阙台》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出自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即是从巴峡穿巫峡,便向下襄阳向洛阳。——出自于: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是成尘。——出自于:李益的《隋宫燕》
8、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出自于:李世民的《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于:王昌龄的《出塞曲》
10、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是陆沉?——出自于:郑思肖的《二砺》
11、飞燕皇后轻身之舞,紫宫夫人绝是世歌。——出自于:李白的《阳春歌》
12、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出自于:韦庄的《台城》
13、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出自于:秋瑾的《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14、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出自于:钱谦益的《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
15、无限伤心夕照之中,故国甚是凄凉,剩粉余下之红。——出自于:夏完淳的《一剪梅·咏柳》
1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于:王昌龄的《出塞》
1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于:陆游的《示儿》
18、余亦是赴京国,何当要献凯还。——出自于:孟浩然的《送陈七赴西军》
19、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出自于: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20、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于谦的《石灰吟》
21、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出自于: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
22、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出自于:高适的《塞下曲》
23、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出自于:陈子龙的《渡易水》
24、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出自于:张祜的《集灵台·其二》
25、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出自于:李商隐的《陈后宫》
26、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出自于:罗隐的《西施》
27、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出自于:陈陶的《陇西行》
28、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出自于:杨炎正的《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2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出自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30、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3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的《后庭花》。——出自于:杜牧的《泊秦淮》
32、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出自于:于谦的《立春日感怀》
33、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出自于:毛泽东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34、莫避春阴上马迟。——出自于:辛弃疾的《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35、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出自于:屈原的《国殇》
36、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出自于:张九龄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7、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出自于:秋瑾的《菩萨蛮·寄女伴》
38、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之貂锦丧胡尘。——诗句出自:陈陶《陇西行》
39、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出自于:汪遵的《息国》
40、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出自于: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
41、更持银盏起,为君寿。——出自于:辛弃疾的《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42、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出自于:朱敦儒的《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4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出自于:陈陶的《陇西行》
44、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自于: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
45、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出自于:范成大的《州桥》
46、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出自于:陆游的《金错刀行》
47、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出自于:王昌龄的《青楼曲二首》
48、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出自于:严武的《军城早秋》
49、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出自于:屈大均的《秣陵》
50、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出自于:张祜的《集灵台·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