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下面是关于佛家经典语录50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3、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5、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6、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7、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8、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9、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10、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1、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12、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13、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14、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15、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16、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7、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18、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19、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20、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21、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22、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23、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24、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25、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26、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27、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28、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29、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30、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31、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32、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33、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34、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35、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工作、学习都是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地认真修。
36、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37、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38、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39、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40、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41、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42、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43、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44、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45、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6、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7、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48、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49、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50、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佛经中的佛语经典语录 1
1、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3、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5、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8、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9、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0、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11、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1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3、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14、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15、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16、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17、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18、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19、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20、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21、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2、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3、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4、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25、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26、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7、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28、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29、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30、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1、千悟万悟悟不到,原来一句佛名号。
32、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33、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34、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35、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佛经中的佛语经典语录 2
1、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3、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4、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5、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6、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7、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8、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9、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10、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11、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2、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1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4、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5、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16、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17、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8、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9、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2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21、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22、诸佛真语,以心为宗。众生信道,以宗为鉴。
23、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24、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25、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26、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27、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8、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29、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30、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31、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32、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33、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34、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35、一切皆为虚幻。
36、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37、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38、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39、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40、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41、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
42、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43、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44、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45、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46、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47、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48、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9、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50、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51、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52、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53、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54、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55、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56、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7、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58、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59、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60、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61、看读佛经,当须见月忘指,不可依语生解。
62、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63、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64、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65、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66、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67、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68、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69、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70、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7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72、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73、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74、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75、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76、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77、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78、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79、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80、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81、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82、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83、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84、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85、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86、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87、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88、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89、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90、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91、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9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93、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94、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95、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96、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97、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98、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9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100、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1、佛曰:执着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2、佛曰: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3、佛曰:执着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4、佛曰: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5、佛曰: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
6、佛曰: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而已。
7、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8、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9、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0、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1、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2、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3、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14、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5、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6、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7、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18、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19、宠辱不惊,看堂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往天上云卷云舒
20、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21、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22、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23、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4、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5、生不识魂!死不认尸。
26、心静能平万物,万物归一,事事随心。
27、心清自然凉,心诚自然灵。
28、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9、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30、善恶一念之间。
31、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32、祸往者福来。
33、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34、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35、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36、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37、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38、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若人生了悟如佛,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生与死又有何区别。不能了,不能悟,不能舍,不能弃,参不透,舍不得。)
39、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40、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41、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42、佛曰: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
43、佛曰: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
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
见好不求难。被辱不镇难。
有劫不临难。触事无心难。
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
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44、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45、佛曰: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46、佛曰: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47、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48、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49、佛曰:要学会宽恕,要学会放下。学会放弃,学会放下,学会宽恕别人,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只有宽恕,放下,才能以更好的姿态继续向前生活。如果不原谅他人的过错是,心灵就会被怨恨所占据发,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50、佛曰:心已平静有如止水佛曰:轮回中,心若一动,便已千年。既然我再也无法感受到心动的感觉,我的心已平静有如止水,不如斩断情丝,阪依我佛。
51、佛曰:大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52、佛曰: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53、佛曰: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54、佛曰: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55、佛曰: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56、佛曰: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57、佛曰: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58、佛曰: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59、佛曰: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60、佛曰: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61、佛曰: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62、佛曰: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63、佛曰: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64、佛曰: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65、佛曰: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66、佛曰: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67、佛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68、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69、佛曰: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70、佛曰: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71、佛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72、佛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73、佛曰: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74、佛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75、佛曰: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76、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77、佛曰: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複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78、佛曰: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79、佛曰: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80、佛曰: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81、佛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
82、佛曰:净心水器,莫不影显,常现在前;但器浊心之人生,不见如来法身之影。
83、佛曰:修行善知识教,诸佛世尊悉皆欢喜;其有随顺善知识语,则得近于一切智地;其有能于善知识语无疑惑者,则常值遇一切善友;其有发心愿常不离善知识者,则得具足一切义利。
84、佛曰:莫厌离善知识语,善知识者能引导汝至无险难安隐之处。菩萨善巧方便智不可思议,摄受众生智不可思议,护念众生智不可思议,成熟众生智不可思议,守护众生智不可思议,度脱众生智不可思议,调伏众生智不可思议。
85、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86、佛曰: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87、佛曰: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88、佛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89、佛曰: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90、佛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91、佛曰:佛前有花,名优昙花,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芳华。
92、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93、佛曰:世有二人甚为希有如优昙花。一者不行恶法。二者有罪能悔。如是之人甚为希有。
94、佛曰:我常说空法,远离于断常。生死如幻梦,而业亦不坏。虚空及涅槃,灭度亦如是;愚夫妄分别,诸圣离有无。
95、佛曰:虽自性清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非诸如来。
96、佛曰:出世间上上波罗蜜者,谓菩萨摩诃萨于自心二法了知惟是分别所现,不起妄想,不生执著,不取色相,为欲利乐一切众生,而恒修檀波罗蜜。
97、佛曰:离种种心寂然不动,心海不起,转识波浪,了境心现,皆无所有,是名入三昧乐意成身。
98、佛曰:实义者微妙寂静是涅槃因,言说者与妄想合流转生死。
99、佛曰: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静,客尘所染而为不净。
100、佛曰:诸修多罗随顺一切众生心说,而非真实在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