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2、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1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6、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17、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9、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20、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21、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wN
2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6、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2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29、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3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2、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1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