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2、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蔡元培
3、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
4、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蔡元培
5、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蔡元培
6、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蔡元培
7、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蔡元培
8、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蔡元培
9、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蔡元培
10、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蔡元培
11、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蔡元培
12、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蔡元培
13、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14、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蔡元培
15、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蔡元培
16、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式对公众开放。整修一新的蔡元培故居纪念馆三楼设立为“蔡元培实物馆”,将首次展出120余件珍贵文物。——蔡元培
17、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18、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
19、“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20、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蔡元培教育名言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
1、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政府论》
2、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3、恪守法规,画出圆满人生。
4、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5、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6、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7、人人必知小法律,天天不做违法事。
8、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9、法律存在于另一个世界,但它自认为它是整个世界。
10、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边沁
11、法律不是保护崇高,而是保护一般。
12、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哈耶克
13、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14、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
15、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16、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公众知晓,在于实施。
17、付给律师的费用不应据其在法庭上陈述时间的长短,而应据其辩护质量的优劣。
18、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19、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罗曼罗兰《哥拉布勒尼翁》
20、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
21、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22、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书刑法志》
23、自然界中没有奖赏和惩罚,只有因果报应。
24、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25、奇特几乎总能提供一种线索。一种犯罪越普通,越不具特点,就越难以查明。
26、法通国脉千秋稳,律顺民心九域兴。
27、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费尔德
28、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萨维尼
29、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
30、拿法律不当回事,等于拿生命当儿戏。
31、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32、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法律和国家概论》
33、以法治国铸伟业,秉德安民兴中华。
34、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35、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管子七臣七主》
36、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管子禁藏》
37、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38、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39、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
40、以法治权权生威,以德修心心养廉。
41、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
42、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但不能停止不前。
43、法律就像一把遮风挡雨的伞,有了它,我们才能平安快乐每一天,远离不法侵害!
44、最好的法律从习惯产生。
45、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
46、倘若世上没有坏人,也就不会有好的律师。
47、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48、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49、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50、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1) 有信仰的人无法给信仰下定义,没有信仰的人下的定义则笼罩着被嫌弃的影子。
2) 只建巴比塔而不去攀登它,加入这件事可能的话,那么这桩工作一定会被允许的。
3) 仿佛一条秋日的小径:在还没有来得及把它清扫干净之前,便又盖满了落叶。
4) 人类的过失是没有耐性;时机未成熟便把方法弃绝,以及狂妄的固守虚幻。
5) 他们把活生生的、富于变化的人变成了死的、毫无变化能力的档案号。
6) 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悲剧性的。
7) 美国充满无限可能的魔幻国家,欧洲越来越变成无比狭隘的国度。
8) 理论上,有一种完美无疵的幸福可能存在:深信人内在的那种无可毁灭的成分,但并不锲而不舍的追求。
9) 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10) 除了一个精神世界外,别的都不存在,我们所称之为感性世界的东西,不过是精神世界中的邪恶而已,而我们称之为恶者,不过是我们永恒发展中的一个瞬间的必然。
11) 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12) 孤立地压制疾病的外化表现,并不能消灭疾病。相反,这样做情况更糟。一个向外生长扩散的肿瘤比几个体表肿瘤要危险得多。
13) 人总是追求他没有的东西。各国人民共同的技术进步越来越使它们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们追求民主特性。现代民族主义是抵制文明进攻的运动。
14) 幸福并不取决于财产。幸福只是定向问题。这就是说,幸福者看不见现实的黑暗边缘。
15) 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啊。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
16) 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于是他就开始察觉真正的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无非是被人爱,前提是:人们与他的本质是彼此相称的。
17) 对我们尘世生活短暂性的理由的一度的、永恒辩护哪怕只有半点相信,也要比死心塌地相信我们当前的负罪状况令人压抑得多。忍受前一种相信的力量是纯洁的,并完全包容了后者,只有这种力量才是信仰的尺度。
18) 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
19) 您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缺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在于忍受中。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他通常因此而丧失人的尊严。
20) 音乐产生新的、更加细腻、更加复杂、因而更加危险的刺激,而文学则要澄清纷乱复杂的刺激,把它上升为意识,加以净化,从而赋予它人性。音乐是感官生活的成倍增加。而文学则压制感官生活,把它引向更高的层次。
21) 任何一个人,当你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那么就用一只手拨开笼罩着你命运的绝望,同时,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与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总之,在你的有生之年,你已经死了,但你却是真正的获救者。
22) 青年充满阳光和爱。青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看到美。这种能力一旦失去,毫无慰籍的老年就开始了,衰落和不幸就开始了。谁能保持发现美的能力,谁就不会变老。
23) 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找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
24)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比起人,动物离我们更近。这是铁栅栏。与动物攀亲比与人攀亲更容易。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意看见这一点。
25) 表面上看,办公室的人要高贵一点,幸运一点,但这只是假象。实际上,人们更孤独、更不幸。事情就是这样,智力劳动把人推向了人的群体。相反,手工艺把人迎向人群。
26) 文明世界大部分建立在一系列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这是文化的目的。按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而一个生物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构成他的生存基础的东西的。
27) 两个时钟走得不一致。内心的那个时钟发疯似的,或者说是着魔似的或者说无论如何以一种非人的方式猛跑着,外部的那个则慢吞吞地以平常的速度走着。除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互相分裂之外,还能有什幺呢?而这两个世界是以一种可怕的方式分裂着,或者至少在互相撕裂着。
28) 什么是财富?对于甲,一件旧衬衫就是一笔财富,而乙有一千万元还是贫穷的。财富是完全相对的东西,不能使人满足的东西。……财富意味着对占有物的依附,人们不得不通过新的占有物、新的依附关系保护他的占有物不致丧失。这只是一种物化的不安全感。
29) 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又马上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幺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
30) 他们可以选择,是成为国王还是成为国王们的信使。出于孩子的天性,他们全都要当信使,所以世上尽是信使,他们匆匆赶路,穿越世界,互相叫喊,由于不存在国王,他们叫喊的都是些失去意义的消息。他们很想结束这种可悲的生活,但由于职业誓言的约束,他们不敢这么做。
31) 从某一点开始便不复存在退路。这一点是能够达到的。
32) 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和钟表一样,有时也会‘走快’。
33) 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34) 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只是彷徨而已。
35) 与其信仰一个家喻户晓之神,不如成为快乐的源泉!
36) 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37) 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38) 没有拥有,只有存在,只有一种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
39) 为了这个世界,你可笑地给自己套上了挽具。
40) 你就是问题,不必再到处去寻找什么知识了。
41) 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42) 笔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器官。
43) 看这些银幕画面,人们只能变成现实盲。
44) 邪恶能引诱人类,但不能成为人类。
45) 用人类来考验你自己吧。它使怀疑者怀疑,使相信者相信。
46) 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这样。
47) 物质必须用精神进行加工。这是什么?这就是体验,不外乎体验和把握体验的东西。
48) 是的,人太可怜了。因为他在不断增加的群众中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
49) 我们清醒地穿过梦境:我们自己只不过是过去的岁月的一个幽灵。
50) 一个人尽可能的不说谎是因他不能说谎,而非因为他所得到的说谎机会太微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