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工程设计阶段而言,主要处于工程开始与实施之前,其目的是防止施工进行过程中的变化,避免设计不当而引发造价的提升,因此,深入进行设计的研究,才能保证投资的高效性。如果对设计阶段造价进程不科学的管理,出现失控的局面,就会给施工时期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埋下隐患。文章主要分析了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相关问题,对其进行合理处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促进项目收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计价;控制
1当前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1.1缺乏观念上的重视
在项目建设中,将关注点放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的控制,忽视设计阶段工程的造价管理,各方面投入有限。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过度重视施工阶段各方面投入,认为只要控制好施工阶段的投入和相关费用就实现了对造价的有效控制,因此,施工预算和结算都受到了各个主体的忽视。虽然这样也对工程造价进行了控制,但是由于在设计阶段的考虑不够周全,并且相关的工程造价设计
1.2设计思想存在落后的情况
对于工程项目而言,设计机构以及个人的素质至关重要,意义重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设计者为了降低风险,减少质量隐含,采取的设计方式十分保守。这就容易导致布局的不合理性,出现投资的严重浪费。
1.3设计出现较为频繁、多次的变化
在设计初期,调查工作不全面和深入,相关专业的设计不完善、设计的水平不高、审核制度不健全,会引发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的漏洞,错误也不免发生,导致后期出现设计的变更,使得项目建设的成本增加。
1.4工程技术与造价缺乏科学的结合
在当前的设计机构中,很多设计者更高关注的设计技术,忽视经济性原则,缺乏对工程造价的关注。很多设计人员缺乏经济思想,致使设计的经济性很难得到全面体现。对于概预算人员而言,对工程新技术掌握不熟练,对工程过程中的各种流程、环节缺乏深入的认识,掌握能力不强,无法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科学的控制。而对于财务审核人员,缺乏全面的专业能力,没有真正参与工程的实际建设,只是进行项目的审核和复查,只是立足于工程的结算。对于整个工程而言,各个环节缺乏统一,集中性不强,信息沟通不流畅,很难实现全面、有效的控制。
2如何做好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2.1做好各个主体之间的全面配合
在设计阶段,相关设计人员要加强与各个施工主体的协作,与建设企业一起分析图纸在技术方面的特征,研究可行性,全面论证造价的经济性,从专业角度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审核,实现设计的健全和完善,从根本上提升设计的水平和品质。
2.2在设计中运用限额方式
对于限额设计而言,主要是以预先设定好的总额为基准,实现对总体设计的控制,在维护设计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以实际分配的配额为前提和依据,进行相关设计,达到对造价的有效控制,如果没有其他要求,不能超过限额的范围。在当前的管理制度下,很多建筑项目在设计招标方面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合理的监督机制,实现对设计工作的监督以及对限额的管控,因此,针对设计中的定量分析,需要进行全面核算,借助数据,实现对施工可行性和经济性的考量,避免后期出现变更的情况,将经济性原则作为重要的原则。
2.3全面做好图纸的审核
一旦图纸出现不完善的情况,就会发生设计表面化的情况,深度不好,会引发施工时期的变更,导致投资增加。即使发生工程变化,也要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维持在施工之前,在设计时期,尽量避免设计阶段的不足和问题,将费用控制在最小范围,保证效果最佳。在完成图纸审核之后,要进行深入探讨和整改,减少设计变更的情况,避免出现设计变更造成的造价失控状态。一旦出现设计机构引发的变更和造价的增加,需要对责任进行明确。
2.4对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全面考究
对于全寿命周期成本而言,主要是建立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和使用的有机结合,全面进行成本的核算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对初期成本进行有限增加,实现对长期成本的降低,将全寿命周的全部成本进行下降,使得整体效益得以提升。
2.5对当前的设计计费模式进行改变,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
在当前的设计中,在计费计算方法方面,主要是以投资规模和建筑的面积进行费用的收取,这种模式的使用使得设计机构对技术性的要求不高,甚至产生忽略心理。为此,对于设计人员而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破除盲目的心理,不能受到高标准和高水平的约束,对当前的设计模式和审核方式进行创新,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充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功能的有效发挥,以初期设计理念为前提,运用科学技术,采用新的结构和材料,运用新的工艺,实现资金的节约,保证分配给设计部门的合理性。另外,对于设计变化而出现投资的增加,要以一定比例为基础,进行设计费用的有效扣除,保证计费方式的优质性,实现对设计人员设计思想的.有效激励,形成强烈的经济意识。实现与自身价值的有效结合,实现资金的节省,达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管控。
2.6充分发挥价值工程原理的作用
对于价值工程而言,主要是对建筑物功能和成本进行的全面分析,目的是运用最短的寿命周期实现建筑物最大的功能。借助价值工程的原理,能够以科学为原理,形成决策水平的提升,实现技术性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达到对工程造价的全面、高效的控制。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因此,要以全局思想为基础,进行全方位、动态的管理。将控制的核心放在设计时期,借助经济、技术以及效果分析,达到对技术与经济关系的有机结合,将工程造价的思想渗透到不同设计和施工技术中,达到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
2.7采取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方式
对于极具系统性的工程建设项目而言,设计和施工密不可分,但是,当前的建筑行业中,仍处于平行承包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设计的主导作用无法发挥,设计与采购呈现分解的状态,返工无可避免。在一定的环境中,采用设计、建造承包的模式,承包商发挥对设计、品质等多方面的管理,担负全面的责任,这样,时限设计、施工之间深度合作,能够实现设计方案的最优化,配合设备、物料等多方面的施工,达到对工程造价的有力控制。
3结束语
综上,对于建筑项目而言,设计阶段是影响投资的重要方面,对设计阶段投资的控制是实现对整个项目设计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建设项目设计的节约就是对整个项目的最大节约。对于设计形成的造价,相关环节只能进行计量,无法改变。为此,要高度重视对设计阶段造价的控制,才能获得投资省、进度快、质量好的效果,这也是进行投资成本控制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于今.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研究[D].沈阳大学,2013.
[2]黄坚.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J].河南建材,2015,3:49-51.
[3]马立军.建筑企业工程造价预算存在问题分析及其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5,14:64-65.
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是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际上是企业自立报价,最终由市场形成价格的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价模式、它对承发包双方都是有利的,是节约资金、创造价值、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大胆探索和创新,合理、有效地控制造价,推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施。
1 工程量清单计价
在实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之前,我国建设工程一直是以传统的定额模式进行计价,实行的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开放和与国际经济的逐步接轨,这种计价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建设市场发展的要求。2003年国家颁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该规范为国家强制性标准。
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了传统的计价模式,面向我国工程建设市场,运用市场定价机制,改革工程造价管理,逐步建立由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有序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新机制。建设工程计价方式的改革,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生了由传统“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向“量价分离”的市场模式的重大转变。
2 工程量清单的形式及计价方法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人按照一定的计量规则将合同规定的工程的全部项目和内容按工程部位、性质进行合理分解,以明确工程的内容和范围,并将这些内容数量化的一套工程量细目表。工程量清单是合同文件之一,它反映出每一个相对独立项目的主要内容和估算数量,通常以每一个体工程为对象,按分部分项工程列出工程数量。
工程量清单按其单价所综合的内容不同,可划分为3种形式:
(1)综合单价法。单价包含完成该细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税金等。清单项目按内容不同可分开办费项目、永久工程项目和计日工3类,其特点是将保险费、临时设施费等开办费项目单独列项。
(2)完全费用单价法。单价有仅包含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税金、而且包含保险费、临时工程等开办费。
(3)工料单价法。单价仅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故又称为直接费单价法。
工程量清单按其计价方法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按“单价(Unit Price或Rate)计价项目。其特点是以工程实体为对象,工程量是估算数量,实际的工程量通过实测来计量。另一类是按”项“(Sum或L.S)包干计价项目,主要是开办费用,如临时设施费、保险费等,其特点是不直接形成实体工程,一般在工程初期发生且相对独立。
3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必要性
3.1工程量清单计价更科学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由市场计价的模式,这种计价模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计价依据上实行”量价分离“的原则;二是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模式,即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政府间接调控,市场形成价格。
3.2工程量清单体现了招投标公平竞争的原则
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包括了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量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由招标单位负责统一提供,从而有效保证了投标单位竞争基础的一致性;工程量清单的公开,提高了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为投标单位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基础,体现了招投标公平竞争的原则,使招标工程真正做到了符合”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3.3工程量清单招标体现了风险合理分担的原则
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特性,工程的不确定性和变更因素多,工程建设的风险较大,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人须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价规范提供工程量清单,并承担工程量因变更或计算等原因引起的风险。投标人只对自己所报的单价、成本等负责,也就是遵照谁引起的风险谁承担责任的原则,因而工程量清单招标符合风险合理分担的原则。
3.4 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有利于科学、公正评标
要体现招标投标的公平合理,评标定标是最关键的环节,必须有一个公正合理、科学先进、操作准确的评标办法。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是公开的,且统一了报价口径,有利于对投标人的投标价格进行分析比较,真正做到择优选择中标人。
3.5 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有利于控制工程索赔
在传统的招标方式中,”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技术措施费用以及价格是索赔的主要内容。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由于单项工程的综合单价不因施工数量变化、施工难易程度、施工技术措施差异以及取费等变化而调整,起到有利于控制工程索赔的作用。
4 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实际应用中的需做好的几项工作
4.1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工程量清单应由具备招标文件编制资格的招标人或招标人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造价咨询机构负责编制。工程施工招标时所编制的`工程量清单项目是招标人编制确定招标控制价的依据,是投标人策划投标方案的依据,同时也是工程竣工结算时结算价调整的依据。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人或招标代理单位依据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和技术
工程量清单体现招标人需要投标人完成的工程项目及相应的工程数量,它是招标文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此,工程量清单的内容、项目、名称等一定要设置齐全,不能缺项漏项,只有准确的编制工程量清单,才能准确地掌握工程量的造价成本控制。
4.2投标报价的编制
投标人进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前,一定要认真组织专业人员对招标文件包括合同文件、图纸、规范、工程量清单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充分了解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以及影响单价构成的所有要点后进行合理报价,如有疑问,要在开标前向招标人提出,以便让招标人及时澄清,在编制投标文件时,要逐项价格填报,不能漏填,如填报不准确或漏填,将会影响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导致投标失败或中标后达不到预期的盈利目标。
工程量是根据图纸和清单规范计算出来的净量,而具体的消耗量各个投标人是不同的,对于分部分项工程费中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投标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计算出消耗量,再乘以当时当地市场价格便可得出结果。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综合单价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组成,投标人应根据报价策略和企业目标合理确定利润预期,使投标报价更具有竞争性。
5 工程量清单在施工阶段中的应用:
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中标的工程,工程造价已基本确定,只有当出现设计变更或工程量变动时,才进行调整计算。因此,实施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工程,其成本要素的管理重点,就是在既定收入的前提下,控制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等成本支出。作为承包方施工阶段重点是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
5.1由于工程本身的特殊性,如不及时办理工程签证、施工时有一些隐蔽工程及工序上的交叉作业,客观的数据资料就难以甚至无法证实。
5.1.1签证要及时:在施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原设计未预料的实际情况或发包人单位提出要求改变某些施工做法、材料代用等,引起设计变更;同样对施工图以外的内容及停水、停电,或因材料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窝工等都需要办理工程签证。首先应有负责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作好工程量的确认,如存在工程量清单不包括的施工内容应及时通知技术人员,将需要办理工程签证的内容落实清楚;其次预算人员审核变更或签证签字内容是否清楚完整、手续是否齐全。在投标时的报价是建立在既定的施工方案基础上。最后,施工方案的改变更是对工程量清单单造价的修正,造价人员应及时地编制变更及签证后的变动价值,反映工程真实造价构成。如深圳地铁施工时,某车站基坑开挖过程中,就遇到不明钢筋混凝土暗涵,地质资料中未有此涵资料,因此在施工中及时收集现场隐蔽资料,及时拍照,及时申报,保证了变更签证的及时性。
5.1.2对变更工程内容描述要客观、准确:对签证的描述要客观、准确,对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如深圳地铁施工时,某暗挖区间施工时,遇到六根不明钢筋砼桩伸入隧道中,及时沟通设计、业主现场勘察,督促设计院及时出具变更图纸,及时编制施工方案,保证了签证的有效性和变更依据,确保变更事实的实现。
5.2施工索赔是指由于发包人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致使承包人通过合法的途径和程序要求发包人偿还他在施工中的费用损失。这是国际承包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正常现象,是合同意识加强的体现。过去有一种现象是”低价中标,高价索赔“,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渐见激烈,这种做法会严重损害承包人的形象。因此,应当提倡合理索赔。
合同执行中常见的索赔内容:投标后文件修改;制约工程进度因素;工程执行中质量、标准等变化;承包各方、各专业之间接口问题;发包人的工作指令;规避风险措施等方面。承包人必须做好施工索赔的原始依据,否则,索赔无依据,一切都是空谈。索赔程序是按合同中规定的时间及时提出索赔要求,按国际惯例是索赔事件发生后,在一个月之内,承包方提出申请意向书,以便监理工程师及时调查处理。索赔金额计算必须依据充分,实事求是,计算准确无误,合情合理。有关费用计算,采用规定的综合单价计算,如采用其他单价,必须要有足够的依据。
摘要: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工程招投标报价方法(国内多称工程量清单法)的名称、表现形式、内容、分项和编码、工程量计算规则上并不统一,即使在同一国家,它们也可能不同。英国自十九世纪开始出现工料测量师(QuantitySurveyor)制度,至今已逐步形成一套严谨有序的工料测量规范系统——SMM7,这一制度传播到一些地区和英联邦国家,示范并影响了当地的做法,如香港、南非等的工料测量规范都是其影响的结果。美国的做法与英国有所不同,美国没有设立独立的工料测量师制度,工程量清单方面显得比较灵活。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
一、关于工程量清单的统一性问题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工程招投标报价方法(国内多称工程量清单法)的名称、表现形式、内容、分项和编码、工程量计算规则上并不统一,即使在同一国家,它们也可能不同。英国自十九世纪开始出现工料测量师(QuantitySurveyor)制度,至今已逐步形成一套严谨有序的工料测量规范系统——SMM7,这一制度传播到一些地区和英联邦国家,示范并影响了当地的做法,如香港、南非等的工料测量规范都是其影响的结果。美国的做法与英国有所不同,美国没有设立独立的工料测量师制度,工程量清单方面显得比较灵活。这里将着重介绍美国的一些做法并与国内现行做法进行比较评价。
美国的一些行业协会和较大的工程顾问公司,如美国CSI协会(ConstrUctionSpecificationInstitute)和R.S.Means公司,推出的方法和规则对建筑领域和工程造价行业影响较大,多数从业人员采用他们制定的规则和估算方法。
在美国建筑工程的招标列项(BidItems)中,政府和私营项目有所区别。政府的.工程合约受到相关各种法律和规定的限制,以保证正确的财务核算和对政府的公共资金支出的监督。政府或权力部门在合同文件中列有招标项目单(BidItemUst)并对每一项目给予严格的定义。合同实施中工程项目单用以作为支付和进行现金流量分析的依据。私营业主则不受与公共资金相关的法律和规定的限制。因此,私营业主常省却招标项目单(工程量清单),采用总价合同形式。(Lump-SumContract)。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美国建筑业开始使用两种编码体系:Uniformatt和MASTERFORMAT。Uniformat将建筑工程划分成12个分部,基本上是按建筑物的形成过程划分的;MASTERFORMAT是由美国建筑规范和说明协会(CSI)编制的,它将建筑工程划分成16个分部,按照建筑专业和工种进行划分。除以上两种编码体系,还有其它众多的编码体系,不过现在比较流行的是MASTERFORMAT体系。
美国主要的工程造价信息出版商和一些软件产品均采用MASTERFORMAT体系。联邦政府采用的编码体系也不统一,多数使用MASTERFORMAT,但有些机构采用另外的体系,如美国通用服务管理委员会GSA(TheGeneralServicesAdminstration)采用Uniformat,少数如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TheFederalEnergyRegulatoryCommision)则有其专门的编码系统。
二、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分类和编码
同英国SMM7相比较,美国多数工程项目采用的分类和编码是由建筑领域的行业协会CSI编制的,而英国SMM7分类和编码则是由专业协会皇家注册测量师学会牵头,联合相关的一些协会制定的。美国CSI不单影响到工程估价,还包括建筑设计规范和说明的编制。美国建筑师多数会按照CSI协会的统一格式来写详细说明。该系统将建筑工程分成16部(Division),每一分部又由许多章(Section)组成。每一分部和章都给予一个固定不变的统一编码。16个分部具体如下:
01.通用要求(GeneralRequirements)
02.场地工作(Sitework)
03.混凝土(Concrete)
04.砖石(Masonry)
05.金属材料(Metals)
06.木和塑料(WoodandPiastics)
07.保温和防水(ThermalandMoisturePrtection)
08.门窗(Doorsandwindows)
09.表面材料(Finishes)
10.特殊设备(SPecialties)
11.设备(Equipment)
12.装饰材料(FUrnishings)
13.特殊建筑系统(SPecialConstruction)
14.运输系统(ConVeyingSysterns)
15.机械(Mechanical)
16.电气(Electrical)
场地工作内容包括:现场准备(SitePreParation)、拆除(Demolition)、上方工程(Earthwork)、打桩工程(Piling)、排水和共用工程(Drainage&Utlities)(Paving&Surfacing)、绿化(Landscaping)等。作为工程估算人员也是按照招标文件中的上述内容和顺序编制工程量清单或进行投标报价的。CSI协会开发的项目分类和编码体系适用于建筑业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施工、供货等,而不是仅限于某一专业或行业内,它使得设计和估价有了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在工程估价专业方面也具有了信息交流基础,给各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已是CSI协会的宗旨。
CSI的分类和编码只是一个对主要工程和专业划分和编码的系统,详细或细节的可以根据需要在CSI分类编码的基础上扩展。例如美国著名的工程造价顾问公司和出版商R.S.Means公司的编码和CSI的编码关系CSI采用5位数字编码,Means则在此基础上采用10位数字分类和编码,Means的建造成本指标分类和编码是CSI的扩展。
CSI的这种分类和编码是按照建筑工程专业和工种考虑的,它既符合建筑设计和供货的专业分工,也符合工程施工的专业和工种划分。采用这种系统分类和编码,相对于采用Uniformat的系统估算法或形成估算法,在投标报价阶段容易确定工程价格,在施工阶段,则方便跟踪价格。
承包商的组织结构一般是由总承包商、分包商、再分包或各工种人员等多层次组成。分包商和各工种人员是按照专业形成的组织。当总承包商接获业主的招标书时,除可自己完成的承包项目需要详细估价外,其它价格都是通过对分包商和各工种人员再招标获得的,即通过竞争形成的。工程项目的分类和分包商及各专业工程相互对应。这样,某一层次项目划分的依据就是分包商或工种的承包范围和报价范围,这些分包商或工种人员对他们熟悉和专长的项目,报价会快速且准确。
三、工程费用的组成和划分
美国的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与国内的相应费用组成有很大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直接费(DirectCost)部分。美国将分包商的费用列人直接费,这与国内作法不同。国内长期以来按定额体系确定价格,分项工程每一项直接费均采用分析价格方法确定,即分项工程要编制单位估价表,分析人工、机械、材料费用各是多少,以此组成分项工程价格,完全没有按承包商组织结构的价格形成方式来考虑。美国的费用划分充分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价格的形成方式。一般来说,总承包商将部分工程发包给分包商,其发包价格是在招投标基础上形成的。尽管总承包商有时会象业主评估那样评估一下分包商的价格是否合理,但总承包商多是在他比较熟知的分包商中取得比较有竞争力的价格,总承包商在此基础上进行加价以考虑总承包商的管理费用,通常比自己承包项目要低些,如10%。
四、其它
关于造价信息的使用和可靠性问题。政府或民间出版的造价信息(costdata)对大多数承包商来说,是辅助的,参考性的,最可靠的应是他们自己积累的工程造价数据和
在实践中,两种方法都在使用。当然,在机械费用估算中,最重要的是不重复,不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