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
2、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3、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4、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5、青云农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6、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
7、众女疾余这蛾眉兮,谣诼谡余以善淫。
8、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
9、豺狼从目,往来侁侁些。
10、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11、目极千里兮,伤心悲。
12、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
13、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14、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15、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16、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1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18、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19、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20、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21、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
22、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23、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2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5、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26、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27、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2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9、”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
30、归来兮!恐自遗贼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
31、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32、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3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34、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35、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36、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37、虽九死其犹未悔。
38、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39、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0、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41、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42、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4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44、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45、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46、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47、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48、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49、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50、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51、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52、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
53、悬人以嬉,投之深渊些。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
54、旧故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
55、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56、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57、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58、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5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60、归来兮!不可久淫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
●王都望断几多愁,博带峨冠立水洲。
耿耿从来依北斗,营营总是赴东流。
余生报国双行泪,孤掌回天两鬓秋。
只把微躯殉国难,渔人休竞木兰舟。 ----屈原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其实独清的他也是醉的,所以才会不辨忠姦好恶的为昏君效劳,甚至自杀。
●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屈原《离骚》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屈原《九章·怀沙》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兮既降,獒远举兮云中 ----屈原《云中君》
●◎ 春天万物苏醒了,醒了岂不是很忙呢?
◎ 春雨的脾气有时是这样:早上还是笑笑的,忽然天的脸就黑了,云层像倾斜的河床,向着人间倒水,猝不及防的小城,转眼成了一只正宗的落汤鸡。
◎ 春天里,万物一批一批地苏醒了,我在哪一批呢?
◎ 古人云过了: 宁可缺钱,缺爱,缺睡,不可缺德,当然,尤其不可缺流量。
◎ 金子,总会花光。
◎ 才貌好,还是财茂好呢?
◎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愚人节我以为是纪念愚公的。
◎ “无愧于心”如果写成了错别字“无鬼于心”,好像也可以。
●《闻一多》一书记载,他的遗物中有一枚没有完成的石质印章,印面写着“其愚不可及”!无论怎么诠释,说是他在生死关头,“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留下这枚“自励章”表白心志,决心以“追屈原、拜伦踪迹的庄严表示”作最后的遗言,正常的读者很难不联想到懊悔与自谴;到底他曾经写了许多情深意明的.好诗,深研过文字的精髓,正要刻上石章的五个字,应是先在内心琢磨过它的意义的。虽然,在那狂热的两年中,他未必预见到自己的死亡,并未能给他深爱的国和家换来幸福。 ----齐邦媛《巨流河》
●白纱轻挽三月梦,
羊酒入肚斗志胜。
勇夺花田芳草席,
气吞五海屈原犁。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
●三千年以来,华夏各族之烈烈志士,皆求以文字固化记忆,此乃为天地存心也。司马迁曰――“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而这一切,其根本价值原在“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郑世平《身边的江湖》
●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
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屈原《招魂》
●咏棕叶
心忧天下祭国殇,
屈原投身汨罗江。
你若不识人间情,
哪来满街粽子香?
●○九青
红对紫,白对青,渔火对禅灯。唐诗对汉史,释典对仙经。龟曳尾,鹤梳翎,月榭对风亭。一轮秋夜月,几点晓天星。晋士只知山简醉,楚人谁识屈原醒。绣倦佳人,慵把鸳鸯文作枕;吮毫画者,思将孔雀写为屏,
行时坐,醉对醒,佩紫对纡青。棋枰对笔架,雨雪对雷霆。狂蛱蝶,小晴蜒,水岸对沙汀。天台孙绰赋剑阁孟阳铭。传信子卿千里雁,照书车胤一囊萤。冉冉白云,夜半高遮千里月;澄澄碧水,宵中寒映一天星。
书对史,传对经,鹦鹉对鹡鸰。黄茅对白荻,绿草对青萍。风绕铎,雨淋铃,水阁对山亭。渚莲千朵白,岸柳两行青。汉代宫中生秀柞,尧时阶畔长祥蓂。一枰决胜,棋子分黑白;半幅能灵,画色间丹青。 ----李渔《笠翁对韵》
●长沙千里平,胜地犹在险。况当江阔处,斗起势匪渐。
深林高玲珑,青山上琬琰。路穷台殿辟,佛事焕且俨。
剖竹走泉源,开廊架崖广。是时秋之残,暑气尚未敛。
群行忘后先,朋息弃拘检。客堂喜空凉,华榻有清簟。
涧蔬煮蒿芹,水果剥菱芡。伊余夙所慕,陪赏亦云忝。
幸逢车马归,独宿门不掩。山楼黑无月,渔火灿星点。
夜风一何喧,杉桧屡磨飐。犹疑在波涛,憷惕梦成魇。
静思屈原沈,远忆贾谊贬。椒兰争妒忌,绛灌共谗谄。
谁令悲生肠,坐使泪盈脸。翻飞乏羽翼,指摘困瑕玷。
珥貂藩维重,政化类分陕。礼贤道何优,奉己事苦俭。
大厦栋方隆,巨川楫行剡。经营诚少暇,游宴固已歉。
旅 ----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
●菊花把陶渊明视为知己,梅花把和靖视为知己,翠竹把子猷看作知己,杏树把董奉当作知己,莲花把濂溪视作知己,奇石将米芾当作知己,荔枝把杨贵妃视作知己,茶把卢仝、陆羽作为知己,香草把屈原作为知己,莼羹鲈脍把张翰视为知己,芭蕉把怀素视为知己,瓜把邵平视为知己,鸡把处宗视为知己,鹅把王羲之视为知己,芭蕉把王昭君视为知己。 ----自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第97句。原意是说: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结合上下文则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现在一般引申为: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问题。
出处
【原文】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字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河南淅川)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出处】屈原《离骚》97句
【引义】到达目的的路虽然模糊不清,但我要不失时机探索而行。
朝发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赏析解读
【四库全书】版本“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原意解读
弈之
对于在屈原《离骚》中的这第97句诗,已经成为很多人用以自励的千古名句了。之前流行的解释为:“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愚却以为,这已经不是此句在原诗中的本来意思了,它只是一些不识古文、没有诗词修养的后人在未看懂全诗时仅对这一句的一种望词生义、自行发挥的理解而已。虽然很豪气,很给力,很能启发人的上进之心,但却失去了原有的艺术魅力,显得苍白、单调、教条。而且听来会令人感觉到有一股“但求目的,不择手段”的冰冷邪气暗暗袭来。若把本句放回到原诗中,与前后文一起贯通理解,不作断章取义、语录式的随意发挥,便可接触到屈原要向后人表达的完美的艺术内涵,见到一个丰满生动、合情合理的艺术形象。其得益将远远大于仅把它当做一句标语口号来叫喊,也可除去先前解释上的暴戾、固执之气。
97.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原诗)【四库全书】版本
从句子的文言文结构可知:曼曼:不清楚,模糊;其:代指前面提到的“路”;修远:修长,狭窄。
97.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
(可参考原文第178、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是否应该译为:路狭窄险阻多兮,人先过车后行。)
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是:黄昏已临,想到神殿过夜,但天色昏暗,要慢慢走,以便找到那条到达神殿的窄小山路。屈原在这里要上下求索出来的是那条路,那条在昏暗中显得模糊不清的能到达神殿的窄小山路,而不是有人虚构出来的什么“真理”!下面是本句所在诗段的译文及其文表解读。
五律·屈原叩天(六)
驾凤迎风上,捧兰献阙前。
孤身追落日,深夜叫开天。
宫卫倚门望,哲王恋枕眠。
乌云忽聚散,暴雨下涟涟。
第三章《再试》92至129。 经过反思,更觉得唯有推行美政,皇朝才有出路,于是再求进。
(8)叩天门。92至107。16行。
分为“白天行状”、“入夜休息”、“将雨赶路” 等三小节。第三小节最后一行总结。
92.和衣跪下发誓兮,我坚持推行美政。 决心坚定。<白天行状> 6行
93.驾凤凰骑白龙兮,我乘风飞天行。 交代交通工具和行进方式“飞”。比喻:急迫。
94.朝从苍梧启程兮,夕到昆仑仙境。 苍梧、昆仑山。强调高远艰难;
95.想找灵殿投宿兮,日速落夜将临。 灵殿、黄昏。点出投宿地,强调天时已晚;
96.我叫羲和缓鞭兮,向日落处慢进。 缓鞭、慢进。强调小心翼翼。
97.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 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
98.放马咸池饮水兮,拴马扶桑树旁。 日落前到达灵殿后饮马歇马。<入夜休息> 4行
99.折桑枝赶日去兮,且放松躺一躺。 太阳完全落山后安然睡下。
100.月神在前开路兮,风神随后跟班。 夜深后突然刮起大风。
101.鸾鸟凤凰惊叫兮,雷神提醒带雨伞。 雷声隆隆,鸾凤不安,就要下暴雨了。
102.我令凤鸟飞腾兮,夜行趁天开。急忙起身赶路,希望下雨前到达天宫。<将雨赶路> 6行
103.大风呼呼旋转兮,卷乌云漫涌来。 此时天上乌云随大风聚集。
104.云团忽聚忽散兮,翻滚变幻色彩。 乌云翻滚,暴雨将至。
105.呼守卫开天门兮,他倚门不理睬。 终于赶到天门前,但叫门不开。
106.雨茫茫天尽蔽兮,抱幽兰直发呆。 立时大雨滂沱,天路尽闭。屈原怀抱着那束要献给天帝的兰花呆立雨中。用一束兰花比喻“美政”,与第92句的“中正”遥相呼应。
107.慨叹世间混浊兮,美丽被妒掩盖。 (总结)因见不到天帝而深深感叹。
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