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从餐桌上逃生的虾语录 正文

从餐桌上逃生的虾语录

时间:2025-05-06 17:58:54

《舌尖上的中国2》

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舌尖上的中国2》

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

——陈硕《舌尖上的中国2》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舌尖上的中国2》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舌尖上的中国2》

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舌尖上的中国2》

半生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舌尖上的中国2》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舌尖上的中国2》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

《舌尖上的中国2》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无奇,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舌尖上的中国2》

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舌尖上的中国2》

在中文里,'火候'一词的使用并不局限在厨房,更能用来评价处世的修养,以及为人的境界

《舌尖上的中国2》

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舌尖上的中国2》

中国人善于用食物来缩短他乡与故乡的距离。

《舌尖上的中国2》

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

《舌尖上的中国2》

大多数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组合碰撞产生的裂变性奇观。若以人情世故来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让人叫绝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动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击节的相见恨晚。

《舌尖上的中国2》

如同传授母语,母亲把味觉深植在孩子记忆中,这是不自觉的本能,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的再远,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孩子,家的方向。

《舌尖上的中国2》

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舌尖上的中国2》

人类活动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离合,也在调动人类的聚散,西方人称作“命运”,中国人叫它“缘分”。

《舌尖上的中国2》

世事变迁、人心进退!人们,越是在水泥森林里久居,越向往回归农耕生活。

《舌尖上的中国2》

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然而,究竟是人改变了食物,还是食物改变了人?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啄,总会为我们津津有味地一一道来。

《舌尖上的中国2》

不是所有的秘境都隐藏在崇山峻岭的处女地,繁华都市,也有不为人知的秘境,露天的滚油旺火,深灶铁锅,烹炒出浓香四溢的街头料理。鲜虾云吞,手工竹昇面,牛筋软糯,虾子清鲜,厚实的味道,深刻进这片社区斑驳的岁月。顽强的味觉记忆召唤人们,一路追随。

《舌尖上的中国2》

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舌尖上的中国2》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

《舌尖上的中国2》

人类组织家庭,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更合理地生产和分配食物。正是这些人间烟火,让家庭组织更加紧密。尽管千门万户的家常美味各不相同,但有位作家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舌尖上的中国2》

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们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

《舌尖上的中国2》

地球村形成的速度不断加快,没有人能够阻挡。然而,只要保持对某种味道的迷恋和期待,那么这种味道,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生活信念,就一定会守护一个个不可复制的部落,一处处令人神往的秘境。

《舌尖上的中国2》

随着人们的迁徙流转,食材、香料、配方和技艺也在浩淼的时空中穿梭、演变、再生,形成绵长而丰富的历史。

《舌尖上的中国2》

木榨榨油,传承一千多年的古老工艺。电力机械时代,血肉和草木之间的对决,依然焕发着原始的生命力。

《舌尖上的中国2》

在与世隔绝的大森林里,甜食非常难得。甜是人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

《舌尖上的中国2》

丝娃娃是贵阳女孩儿的最爱,烫面烙熟,个头小,却能装下20种素菜和4勺蘸水

《舌尖上的中国2》

时间和精力,全部留给了下一代,然而随着知识日新月异,不少家长能做的,就是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

《舌尖上的中国2》

1、看上一个人要一分钟,喜欢一个人要一个小时,爱上一个人要一天,忘掉一个人要一辈子。

2、机会是一个区别英雄与狗熊的台阶,上一步什么都是,下一步什么都不是。

3、夫妻俩过日子要像一双筷子:一是谁也离不开谁;二是什么酸甜苦辣都能一起尝。

4、男人的年龄由自己来感觉,女人的年龄由别人来感觉。

5、低调与高标的统一,平凡与不俗的统一,这是朴实的人生,也是厚重而辉煌的人生。

6、总盯着了不起的过去,就不会有了不起的将来。

7、挥不去的是记忆,留不住的是年华,拎不起的是失落,放不下的是情感,输不起的是尊严。

8、父母想念子女就像流水一样,一直在流;而子女想念父母就像风吹树叶,风吹一下,就动一下,风不吹,就不动。

9、因为电话,信笺少了;因为时尚,布料少了;因为空调,汗水少了;因为应酬,亲情少了;因为宴会,食欲少了;因为竞争,悠闲少了……

10、说话的三条底线:一力图说真话;二不能说真话,则保持沉默;三无权保持沉默而不得不说假话时,不应伤害他人。

11、凡是小事都要大声说,凡是大事都要小声说。

12、最怕的不是商品有假,而是商品有毒。最怕的不是有人犯法,而是执法犯法。

13、权力是暂时的,财产是后人的,健康是自己的,关系是重要的,友情是珍贵的。

14、在朋友基础上做生意,那朋友就会失去。在生意的基础上交朋友,那会没有生意做。

15、相互吹捧的是做官的人,互相看不起的是搞文艺的人,见面不说实话的人是做生意的人。

16、从自己的过失中吸取教训是聪明,从别人的过失中吸取教训是智慧。

17、让人听易,叫人服难。

18、过去毙两个地委干部全国震惊,现在毙一串省级干部大家连睫毛都懒得眨,涨价了。

19、连空气都浑浊了,两袖还能有清风吗?

20、教授越来越多,教书的越来越少;博士越来越多,博学的越来越少;恋爱的越来越多,恋学的越来越少;钻营的越来越多,钻研的越来越少。

21、遏制官员的腐化公信的火化社会的分化治安的恶化人情的.淡化。

22、许多杂文是匕首,但没有开刃;是投枪,但没有枪尖。

23、想挣钱的人不少,能挣到钱的人不多。有本事的人挣钱都难,一般的人挣钱更难。

24、做事不贪大舍小,为人莫媚上欺下。

25、骨气正气和气,气爽神清;诚心意心热心,心宽体健。

26、治学要耐得住寂寞,做人须经得起风雨。

27、用工作成绩说话,则兴则立则吉;用说话来取代工作成绩,则败则危则凶。

28、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29、农民以后称“绿领”---既环保又健康。

30、人活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在可怜;三者全无,生不如死。

31、超过别人一点点,别人就会嫉妒你;超过别人一大截,别人就会羡慕你。

32、全部可以交易的是市场,不能全部交易的是社会。

33、十种健康生活方式:少食肉,晒太阳,雨中行,常唱歌,饭后息,挺起胸,静坐思,天伦乐,步当车,行善事。

34、当农民的好处:1不用担心工伤事故;2不担心得空调病;3不用勾心斗角;4不担心纪检上门;5不用专门过周末。

35、大公无私圣人,公而忘私为贤人,先公后私为善人,先人后己为良人,公私兼顾为常人,损公肥私为罪人。

36、可以命令士兵的行动,但不能命令士兵的忠诚。

37、处顺事之境愈宜静,处逆事之境愈宜忍,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

38、嫦娥追求永恒的代价是永远的寂寞。

39、安详方能静观,静观方能明断,明断方能行动。

40、花生是有用的,但不是伟大的好看的东西。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必刻意做伟大的体面的人。

41、人要靠本事和本分起家。

42、生活中没有参照物的人,可怜;选错参照物的人,可悲。

43、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44、不求事事公平,但求出以公心。

45、做好第一次并不难,难的是做好每一次。

46、思念折腾人,也锻炼人,更锻造人的性格的沉稳和感情的深沉。思念别人是一种温馨,被人思念是一种幸福。

47、爱情之酒,两个人喝是甘露,三个人喝是酸醋,随便喝便会中毒。

48、背对太阳,阴影一片;迎着太阳,霞光万丈。

49、勇者,脚下都是路;智者,知道走哪一条路最好。

50、无过是一种假想,思过是一种成熟,改过是一种美德。

51、沟通心灵的桥是理解,连接心灵的路是信任。

52、酸甜苦辣是生命的富有,赤橙黄绿是人生的斑斓。

53、要想工作不走样,先得头脑不走神。

54、偏爱难免,偏见不可。

55、心脏不好心眼好,气色不行气质行。

56、与天下之忧同忧,该忧则忧,莫杞人忧天;共天下之乐同乐,该乐则乐,乐而忘返。

57、谬论不足以解惑,真言却可以解忧。

58、贪心是最大的危房,良心是最好的住所。

59、精神操守方,思想方法圆;目标志向方,行动决策圆;严以律己方,宽以待人圆。

60、维纳斯在乐观主义者眼里是美丽的,在悲观主义者眼里是残疾的,在现实主义者眼里是美丽且残疾的。

61、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

62、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

63、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

64、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

65、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

66、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67、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

68、结婚,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点,有可能是烦恼的开始,也有可能是幸福的开始。

69、在冬天的餐桌上谈论春天的花朵,是奢侈;在春天的花园里幻想秋的落叶,是无情。90宽容是送给他人的最好礼物,如果把它留给自己,那就是堕落的开始。

70、钱象水一样,没有一点会渴死,多了会被淹死。

71、亲情浓于血,友情淡如水,爱情甜如蜜。

72、如果把摄像头对准一个人,摄录下他的所有言行,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剪辑,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好人或坏人。

73、昨天是一张废弃了的支票,明天是一笔尚未到期的存款,只有今天是你可以支配的现金。

74、漂亮的女人像是放在展柜里的工艺品,欣赏的人很多,但买下的人只能一个人。

75、工作就像爱人,虽然有时跟你闹矛盾,可是天天都要见面。兴趣就像情人,虽然让你激情燃烧,可是不能代替面包。

76、爱人就像粗布衣,虽然不美丽,可是能遮挡风寒。情人就像时装,感觉很美好,却不能穿出去。

77、亲人就像老棉衣,就是出痱子,依然要捂着你。友人就像晴雨衣,需要了就穿,用过后放一边。

78、社会就像鱼塘,虽然泥沙俱下,可要真是清水一潭也有点可怕。家庭就像鱼缸,需要清洗,需要换气,需要精心护理,不然就生存不下去。

79、老板就像老虎,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屁股,也不宜拍。同事就像戏友,在舞台上打打闹闹,卸了装才知道一切都很可笑。下级就像弹簧,你可以压他,但他也会顶你,你要是拉他,说不定他会退让一下。

80、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

81、虾: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

82、天平:谁多给一点,就偏向谁。

83、瀑布:因居高临下,才口若悬河。

84、锯子:伶牙俐齿,专做离间行为。

85、气球:只要被人一吹,便飘飘然了。

86、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

87、核桃: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充实的大脑。

88、指南针:思想稳定,东西再好也不被诱惑。

89、花瓶:外表再漂亮,也掩不住内心的空虚。

90、树叶得势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威风扫地。

91、历史的标点全是问号,历史的幕后全是惊叹号。

92、官廉首要的是不贪,不腐,不昏;民廉首要的是不贿,不媚,不借官光,不趋炎附势。

93、一官之廉,十吏效之,百民随之。一官之腐,百吏必从之,千民必附之。

94、饭桌上批孩子,大人伤神,孩子伤胃,全家伤心。

95、年轻人以为教育可以取代经验,年长者以为经验可以取代教育。

96、学习不能超前,更不能速成,否则,孩子无童年,青年无青春,中年无乐趣,老年无安闲。

97、打开帐本,满篇是人吃。

98、牛皮越吹越大,本事越来越少;脾气越来越大,才气越来越少;胆量越来越大,度量越来越少;玩劲越来越大,干劲越来越少;权力越来越大,威 信越来越小;架子越来越大,人格越来越小。

99、通常夸一个女人漂亮;如果不漂亮,可以夸她很有气质;如果既不漂亮,又没有气质,可以夸她善良;如果都没 有,就夸她健康。

1、眼前的食物,可能来自那遥远的大海和高山。

2、中国人善于用食物来缩短他乡与故乡的距离。

3、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4、别人眼中的虚度生活,在我眼里却是无比珍贵的时光。

5、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6、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7、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8、无论是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都有专属于家人的美味。

9、一个成功的厨师,并不只依赖青春,更仰仗厚重的经验。

10、无论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们都有专属于自己家人的美味。

11、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

12、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

13、无论是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14、世事变迁、人心进退!人们,越是在水泥森林里久居,越向往回归农耕生活。

15、食材的获得,需要超长的辛苦和耐心的等待,这样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大山。

16、丝娃娃是贵阳女孩儿的最爱,烫面烙熟,个头小,却能装下20种素菜和4勺蘸水。

17、在与世隔绝的大森林里,甜食非常难得。甜是人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

18、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

19、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20、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21、25年,相比一个城市的兴衰流转,显得短暂。但对一个人来说,却足以酿出浓厚的乡情。

22、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们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

23、在中文里,'火候'一词的使用并不局限在厨房,更能用来评价处世的修养,以及为人的境界。

24、时间和精力,全部留给了下一代,然而随着知识日新月异,不少家长能做的,就是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

25、随着人们的迁徙流转,食材、香料、配方和技艺也在浩淼的时空中穿梭、演变、再生,形成绵长而丰富的历史。

26、人类活动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离合,也在调动人类的聚散,西方人称作“命运”,中国人叫它“缘分”。

27、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无奇,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28、木榨榨油,传承一千多年的古老工艺。电力机械时代,血肉和草木之间的对决,依然焕发着原始的生命力。

29、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气灶火。

30、一勺鱼酱,足以让最平常的食材陡然变得酸楚动人,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团聚,也注定是一顿百感交集的晚餐。

31、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32、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33、从形态到内容,从神到形,饼卷的变化千姿百态,这看似食物们的自助旅行,追根溯源,其演变终究离不开人的流动和迁徙。

34、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35、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是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

36、独居的老人也要犒劳一下自己,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白无奇。辛苦的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那种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37、如同传授母语,母亲把味觉深植在孩子记忆中,这是不自觉的本能,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的再远,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孩子,家的方向。

38、半身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39、这纪录片就是吃货福利啊,酥油煎松茸,螺狮粉,全鱼宴,油炆冬笋……高清摄影机真是拿人命,口水都流一地了,绝对是深夜报复社会的大杀器,都快要饿哭了!

40、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41、做腌鱼首先要制作甜米,糯米淘洗干净,上灶蒸,等糯米熟透,加酒曲发酵,鲤鱼吃饱了稻花,正是最肥最甜的时候,与其说捕获食材,不如说更像是是一场户外亲子游戏。

42、大多数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组合碰撞产生的裂变性奇观。若以人情世故来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让人叫绝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动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击节的相见恨晚。

43、人类组织家庭,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更合理地生产和分配食物。正是这些人间烟火,让家庭组织更加紧密。尽管千门万户的家常美味各不相同,但有位作家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44、地球村形成的速度不断加快,没有人能够阻挡。然而,只要保持对某种味道的迷恋和期待,那么这种味道,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生活信念,就一定会守护一个个不可复制的部落,一处处令人神往的秘境。

45、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然而,究竟是人改变了食物,还是食物改变了人?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啄,总会为我们津津有味地一一道来。

46、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47、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48、千百年来,食物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停迁徙,不断流变,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他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49、今天,从大雨到肉,到家常小菜,煎饼几乎可以包裹一切,并且多寡随意,但对地道的山东人来说,最适合卷在煎饼里的,似乎还是一根大葱,山东人最看重质地和口感,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人的咬合力是一个挑战。

50、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改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51、所有由美食纪录片引起的垂涎之心皆可从这里找到最好的出口,一切思乡、怀旧、想家的情绪都能在这里得到最温暖妥帖的安放。这里没有复杂的技法、炫目的配料、精致的器皿,只有与纪录片一脉相承的食物本身的质感、美味。

52、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53、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54、不是所有的秘境都隐藏在崇山峻岭的处女地,繁华都市,也有不为人知的秘境,露天的滚油旺火,深灶铁锅,烹炒出浓香四溢的街头料理。鲜虾云吞,手工竹昇面,牛筋软糯,虾子清鲜,厚实的味道,深刻进这片社区斑驳的岁月。顽强的味觉记忆召唤人们,一路追随。

55、舟山到上海的鲍鱼,珠海到成都的石斑,广西到北京的蔬菜,昆明到新疆的菌类,今天的物流和今人的胃口,大大加快了食材迁徙的速度,路途之上,行色匆匆的已经不止是人,食物也在传播流转,聚散之间,衍化出不同的形态和风味。这口大锅,当地人称作鏊子,加工的是山东标志性的主食——煎饼。

扩展阅读:《舌尖上的中国》火过电视剧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2日晚结束在央视一套的播出,一道道美食让人回味无穷。在食品工业化时代,人们仿佛又从该片中找到了对传统美食的热情和敬意。该片也让央视一套每晚10点半的收视率超过同时段的电视剧。有关专家认为,其成功之处在于突出的人文情怀。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著名纪录片学者张同道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于其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所谓“食色性也”,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所以它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也就有了最广泛的观众基础。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贯穿全篇的人文情怀。和该片总导演陈晓卿是朋友的张同道说,陈晓卿本人就是很有品位的美食家,他把这种概念带到作品里,从普通食物中提炼人生情怀,他很早就想拍这样一部纪录片,终于在去年3月付诸实施,成片过程也异常艰辛。

据了解,该片的创作团队在一年多时间里,选取了中国最具美食风味的60多个点,从城市到乡村,拍下一道道美味佳肴的同时记录了一段段历史。陈晓卿表示,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中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张同道说,“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

“因为爱中国饮食,所以更爱中国。”该片把一批已经不常看电视的“80后”、“90后”又重新拉回电视机前,收到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没有的效果,也许这是该片的“意外收获”。

据报道,第65届戛纳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曾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其海外单集销价也有望超过《故宫》保持的单集最高5到6万美元纪录。陈晓卿表示,目前在海外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旅游类节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中餐享誉海外,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讨论一个国家的变迁,“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没有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