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刹那便是永恒。
2、世间种种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无所动。
3、以深净心,入菩提舍。
4、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5、但为断一切烦恼故,而行精进。
6、未证言证,未得言得,是大妄语。
7、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8、净心水器,莫不影显,常现在前;但器浊心之人生,不见如来法身之影。
9、入佛种性,到于彼岸。
10、立志如大山,积德若深海。
11、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12、为欲利世间,专意求菩提。
13、时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14、住一切世界,心无所著。
15、心如灵空,无所分别。
16、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17、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8、如实观法,出生妙慧。
19、专念于佛法,未尝有散动;而以悲愿心,方便行于世。
20、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21、菩萨离迷倒,心净常相续。
22、应自修行一切智道,应勤增长菩萨境界。
23、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24、行如来行,住如来道。
25、无我心调柔,能得如来道。
26、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27、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28、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做佛。
29、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30、开眼见明,闭眼见暗,所见不同,见性不变。
31、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32、正念观察,调伏己情。
33、使汝流转,心目为咎。
34、不取为实,不着为净。
35、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36、永离诸相,心无所住。
37、狂性顿歇,歇即菩提。
38、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
39、于诸众生,恒起大悲。
40、心常寂静,知足少事。
41、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42、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43、我当于一切众生犹如慈母,生长一切善根大愿。
44、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
45、于佛境界起信心,得佛灌顶心无着。
46、普为诸世间,修行菩萨行。
47、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槊无上道。
48、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49、若无我相,则无增减。
50、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36、所作福德,不应贪着。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下面是关于佛家经典语录50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3、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5、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6、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7、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8、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9、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10、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1、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12、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13、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14、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15、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16、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7、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18、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19、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20、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21、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22、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23、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24、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25、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26、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27、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28、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29、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30、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31、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32、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33、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34、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35、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工作、学习都是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地认真修。
36、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37、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38、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39、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40、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41、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42、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43、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44、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45、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6、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7、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48、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49、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50、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