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内容:
(一)阅读下面文字与图表,完成第3--7题。(15分)
材料一①现如今,城市人在选择出行工具时颇费思量,私家车自由但相对价格高,公交巴士便宜但自由度低,还要从地铁站到家或公司“最后一公里”的麻烦,而共享单车有其优势。近来,一款颇具设计感的小橙车共享“摩拜单车”出现在上海、北京的街头,成为朋友圈里热刷的对象。
②单车共享作为分享经济的一种模式,其实在国内并不是新鲜事。成立于2014年,覆盖全国众多高校的ofo单车共享平台瞄准了闲置单车资源,将校园内废弃的单车与学生捐赠的单车经过改装机器锁、号码牌、涂装颜色后投放市场。这种不卖产品而是卖产品“使用”的经营模式,国际上对此有个专用名词,叫“产品服务系统”或者叫做服务型制造业,即充分利用资源,分时段供需要的人使用。美国房屋租赁网站“空中食宿”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切斯基认为,分享经济的核心是“使用而不占有”。
③与ofo单车利用闲置资源不同,摩拜单车用自行设计、生产取代回收旧车的模式。据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介绍,因为希望打造4年免修的特殊自行车,摩拜走了一条自行设计、生产单车的路线,增强了产品的自主性,也提高了经营成本。为了避免“掉链子”,摩拜单车采用车轴转动、实心车胎、五辐轮毂、座椅高度固定的设计,单车重达25公斤,但这样一来,4年免修的愿景与上佳的骑行体验难以两全。
④摩拜单车成了共享单车的“新宠”,但在迅速扩张中也面临诸多问题。今年9月摩拜进入北京后,北京的五环内都能见到摩拜单车的身影,但因人流运动带来的“潮汐效应”导致上班时大量车辆集中在写字楼附近,下班需要用车时,大量单车又集中在地铁口附近,想骑车的人吐槽“无车可用”,用户的流失在所难免。
⑤如今上海地区摩拜单车的投放已超过1万辆。据不完全统计,从7月初到现在,遭到人为破坏的单车超过了10%.有的车上的二维码被损坏,车身被贴了小广告。有用户为独占资源给车再加锁,有的甚至图自己方便将单车搬进了办公室或家里。
⑥从目前的情况看,摩拜单车想跑赢“最后一公里”要走的路还很长。
——摘自2016年9月14日《第一财经报》
材料二移动数据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2016年共享单车人群分析报告》,报告对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应用侧重和人群属性进行了分析。目前市场上主要有承包市政单车租赁业务的永安行、校园单车共享起家的ofo单车、自己生产单车的摩拜单车等三家公司在角逐。
图表一 共享单车应用侧重
应用 摩拜单车 ofo单车 永安行
押金 299元 99元 200元
计费 分段计费,每半小时1元,一天内不封顶 (距离费0.04元+时长费0.01元)*用车密度,校园内2元封顶,校外不封顶 1小时内免费,超出1小时每小时1元,一天内5元封顶
取车 APP预约附近单车,扫码开锁 输入车牌号,获得解锁码 支付宝、微信、APP均可扫码租车
还车 无固定桩限制,停放在路边白色区域内 放回学校停车点 放回任意空桩内
图表二 共享单车人群属性对比
人群属性 摩拜单车 ofo单车 永安行
性别比例 男性 72.1% 44.8% 53.0%
女性 27.9% 55.2% 47.0%
年龄比例 35岁以下 79.6% 76.1% 55.7%
35至55岁 17.5% 19.2% 15.2%
55岁以上 2.9% 4.7% 29.1%
——摘自2016年10月8日《凤凰科技讯》
3. “共享单车”与其他出行工具比,具有的.优势有 。(2分)
4. 下列对“分享经济”的相关信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任何人有机会分享闲置资源 B. 资源在分享中提升了使用价值.
C. 共同分享的资源不属于任何人。 D. 摩拜单车的运营属于分享经济。
5. 下列对材料一及图表一的信息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三家共享单车都采用了计费的运营模式和闲置资源。
B. 价廉与停车方便是“ofo单车”被大学生青睐的原因。
C. “摩拜单车的创新性”表现在存取车辆不受任何的限制。
D. “摩拜”能设计并生产单车所以比其他共享单车有优势。
6. 概括使用摩拜单车比例低的“人群属性”特点及其原因。(4分)
7. 依据文意,为“摩拜单车,想跑赢‘最后一公里’”给出你的建议。(5分)
试题答案:
(一) 15分
(2分)自由度高,价格低,解决短途出行问题
评分说明:自由度高,价格低(1分)解决短途出行问题(1分)
4 (2分)C
5 (2分)B
6 (4分)答案示例:特点:老人和女性使用比较低
原因:单车太重,老年人与女性骑行累;相对使用费用高,老年人群对此敏感;支付形式新潮,老年人会用的人相对较少。
评分说明:“特点”1分,三点“原因”各一分。
7 (5分)答案示例:产品设计上,单车设计更轻巧,增加防破坏设计;运营管理上,采用多种支付形式;就近取车方便;建立信用奖罚制度;争取社会支持,将车辆及运行纳入公共管理。
评分说明:“产品设计”2分 “运营管理”3分
朗读者开场白台词第四期
这个词让我浮想联翩,
当我们仰望星空,放眼浩瀚,
这蔚蓝色的星球是宇宙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当我们低头思索,凝神注目,
自然界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最宜人的礼物;
孩子是父母的礼物;
江河是大地的礼物;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多娇江山的礼物;
五千年的锦绣华章是悠久历史的礼物。
《朗读者》第四期嘉宾朗读书单
1.李亚鹏——《背影》
他的礼物是女儿李嫣
《背影》是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朱自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他的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对李亚鹏来说,女儿李嫣是上天给他的最好的礼物。他说,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教育真的是有方法的,但如果缺少了爱,一切方法都是教条。”十几年时间,女儿嫣儿撕掉了唇颚裂儿童的标签,成长为了一个阳光自信的女孩儿。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父亲的李亚鹏都以爱和言传身教的教育陪伴着她的成长。而这种教育方式和李亚鹏的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息息相关,父亲曾送给他一句话:“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在节目中,李亚鹏将《背影》献给自己的父亲,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恩。
《朱自清散文集》
朱自清的散文,清秀隽永、质朴腴厚、激进深邃,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他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2.胡玮炜——《自行车之歌》
她的礼物是用单车点亮城市
“一条宽阔的缺乏风景的街道,除了偶尔经过的公共汽车、东风牌或解放牌卡车,小汽车非常罕见,繁忙的交通主要体现在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上。所有人都知道,看到自行车的海洋就看到了中国。”苏童在文章中描写了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时代在变化,以飞一般的速度前进,不光是自行车,好多东西都会变,但都会成为经典,过去旧显得尤其珍贵。
胡玮炜是摩拜单车的创始人,从创意产生到第一辆摩拜单车出现在城市当中,她用了十个月的时间。现在,单车已经成为北京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她说,“如果一个城市是适合自行车骑行的话,那这个城市的幸福指数,一定非常高。”通过朗读苏曼的《自行车之歌》,胡玮炜深情阐述了自己对自行车的喜爱,也唤醒了我们心中的单车情节。
《我们小时候:自行车之歌》
该书讲述了作者在苏州街头晃晃悠悠成长的南方童年。行船、流水、城北的桥及夏日街头三三两两的人群等弥漫着南方水气氤氲的生活让人悠闲中又感觉说不出的怅然。全文细腻写实,真情流露。
3.倪萍——《姥姥语录》
她的礼物是陪伴她的观众
倪萍在书中说:小时候是她扯着我,长大了是我扯着她。多少个艰难的时刻,都是姥姥用她的话语教育我;多少个想不开的问题,都是姥姥的经典比喻让我豁然开朗。
姥姥说:“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儿就看惯了。”“人生下来就得受苦,别埋怨。埋怨也是苦,不埋怨也是苦。”“什么是甜?没病没灾是个甜;不缺胳膊少腿是个甜,不认字的人认了个字也是甜。”
倪萍曾是一代人的春晚回忆,她的声音陪伴大家度过了13个辞旧迎新的日子。然而在2004年,倪萍4个月大的儿子被诊断出一种罕见的疾病,如果不治疗,他的眼睛就会慢慢看不见,甚至会死亡。倪萍为了儿子赴美求医,退出央视的舞台。2014年,倪萍又重回央视舞台,对倪萍来说,守候她的观众是失散多年的“礼物”。在《朗读者》的舞台上,倪萍朗读了自己写的《姥姥语录》,以此感怀那些和99岁姥姥一起的日子,也将这些话献给陪伴她慢慢长大的电视观众。
4.单霁翔——《至大无外》
他的礼物是守护故宫
故宫是历史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礼物,他承载着日月沧桑,见证着岁月变化。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用5个月的时间,踏破布鞋20余双,走遍故宫9000多间房屋,他为故宫——这个中国献给世界的礼物,不停地忙碌着。他将《至大无外》献给所有热爱故宫文化的人。
这篇文字出自纪录片《故宫100》,它讲述了一百座建筑的命运,呈现故宫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通过一百个空间故事,建构一个故宫的全息建筑影像系统,以既富现代感又多样的方法,把紫禁城建筑的功能、意象及美学价值演绎,进而推中国文化中的普遍意义,面向世界,令观众产生共鸣。
5.赵蕊蕊——《握紧你的右手》
她的礼物是女排时期拼搏的日子
“常常见女孩郑重地平伸着自己的双手,仿佛托举着一条透明的哈达。看手相的人便说:男左女右。女孩把左手背在身后,把右手手掌对准湛蓝的天。”
我们的右手是有力量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手里。
前女排运动员赵蕊蕊在职业生涯中多次受伤,受伤期间,她也曾抱怨过命运的不公,“我不停地问为什么,可是我没有答案......还好,我比较喜欢看书,我觉得书籍给了我很多力量。”在毕淑敏的《握紧你的右手》中,她似乎找到了答案:“命运是我怯懦的盾牌,当我叫嚷命运不公最响的时候,正是我预备逃遁的前奏。”她不再以抱怨去生活,她学会了用感恩的去面对生活。退役后,她转型成为了一名职业作家,四年前,更凭一本科幻作品斩获了第四届全球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银奖。
《握紧你的右手》
常常想世上可真有命运这种东西,它是物质还是精神?难道说我们的一生都早早地被一种符咒规定,谁都无力更改?我们的手难道真是激光唱盘,所有的祸福都像音符微缩其中?
6.赵家和教授的学生、朋友
——《让我怎样感谢你》
他们的礼物是让更多的孩子看到希望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在这首诗歌中,汪国真用自己饱满的深情蕴涵于四季最美的景色之中,用四节诗中丰满的形象与真挚的语言,表达出其真切动人的感谢之情。
赵家和教授倾毕生积蓄捐助西部贫困孩子,却不愿讲出自己的名字,仅以“一位清华退休老教授”的名义和同事陈章武教授共同成立了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资助贫困学生。生前,赵家和教授是个极其节俭的人,在被查出绝症晚期后,他不肯用进口药,不肯住大医院,只愿住在清华校医院里。在生命的尽头,赵家和教授捐献了遗体。赵家和教授将自己的一生作为礼物送给孩子、送给社会。在朗读者的舞台,赵家和教授的学生、朋友深情朗诵了《让我怎样感谢你》,道出了对赵教授深切的敬爱和感谢之情。
《热爱生命:汪国真经典诗文》
“世纪诗人”汪国真——中国当代诗坛的一个奇迹,曾连续获得过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被誉为“当代诗坛的王子”!汪国真的诗,不但富含人生哲理,而且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青春气息和浪漫气息。
1.
2.
3.
4.
5.
6.
7.
8.
9.
10.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意识到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对抗强大的自然,于是从聚落到国家再到全球化,人类通过合作书写了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深刻的诠释了合作意义和价值。
合作是资源的优化整合。图片两只手或许是美团董事与摩拜单车创始人的握手。摩拜作为新兴的创业公司,小有成就,可是和巨头美团比起来仍是羽翼未满。两家公司的合作将其所拥有的`资金、技术、客户等资源优化整合,让这些资源更好的发挥效能,不仅能够好的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产品,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样中通商城上的厂家选择和中通合作,也是信息经济背景下资源整合的又一例子。大数据和传统产业握手合作,能力利用数据的信息资源助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也让新科技与传统握手言和。
合作是利益的共享互惠。当下零和思维热度再起,逆全球化的声音此起彼伏。图片上的握手,可以是非洲论坛上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握手。20世纪人类战争经历了两次大战,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后,共赢的理念逐渐取代零和思维,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加强合作才能为本国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而造福全世界人民。零和思维,却是片面、静止、形而上的。当前的资源能做出的蛋糕是有限的,但零和思维却忘记了通过合作带来优势互补,从长远上看会有更大的蛋糕。所以在当今全球化面临挑战的时候,中国更应履行大国义务,加强与其他国家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
合作,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趋势。从个人层面上看,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显得单薄无力。所谓“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从世界层面上看,互联网将世界变为互联互通的地球村,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不断紧密,经济在往来中得到繁荣,文化在碰撞中实现创新,固步自封只有山穷水尽,拥抱联系才能走向海阔天空。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是人类的大智慧,也必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