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直指人心经典语录 正文

直指人心经典语录

时间:2025-08-23 10:21:47

1、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2、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我相信有,你也最好相信。

3、网无所不在,网外有网,无出可去。若扔石块,免不了转弯落回自家头上时代如流沙,一般流动不止,我们所站立的位置又不是我们站立的位置。

4、那里的一切一切都如云遮雾绕一般迷离。但我可以感觉出那片风景中潜藏着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什么,而且我清楚:她也在看同样的风景。

5、生活以从未有过的幸福和美丽诱惑着我深入其中。

6、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而时间经过就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事。

7、死并不是终结生的决定性要素。在那里死只不过是构成生的许多要素之一。

8、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9、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

10、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并不存在一样。

11、于是我关闭我的语言,关闭我的心,深沈的悲哀是连眼泪这形式都无法采取的东西。

12、他是我在青春岁月里的初恋。

13、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14、若什么都不舍弃,便什么都不能获取。

15、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

16、当我们回头看自己走过来的路时,所看到的仍似乎只是依稀莫辩的或许。我们所能明确认知的仅仅是现在这一瞬间,而这也只是与我们擦间而过。

17、纵令听其自然,世事的长河也还是要流往其应流的方向,而即使再竭尽人力,该受伤害的人也无由幸免。

18、迟早要失去的东西并没有太多意义,必失之物的荣光并非真正的荣光。

19、刚刚好,看到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

20、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而时间经过就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事。

21、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22、鱼说,你看不到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23、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要伤害另一个人。

24、一旦死去,就再也不会失去什么了,这就是死亡的起点。

25、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我相信有,妳也最好相信。

26、如果不了解而过得去,那再好不过了。

27、如果你想追求的是艺术或文学的话,只要去读希腊人写的东西就好了。

28、所谓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不存在一样。

29、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时代,任何人都想活得冷静。

30、死不是生的對極,而是潛存在我們的生之中。

31、很喜欢这几句话,也很喜欢到处寻找一些美丽的,觉得能让自己好过一些。

32、如果我捉不住他,留不住他,我会让他飞。因为他有自己的翅膀,有选择属于自己的天空的权利。

33、希望你下辈子不要改名,这样我会好找你一点。有时失去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

34、当我们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放弃时,我们将拥有成长这笔巨大的财富。

35、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36、在大悲与大喜之间,在欢笑与流泪之后,我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

37、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可惜人无身影,无记忆,无心。男女可以相亲却不能相爱。爱须有心,而心已被嵌入无数的独角兽头盖骨化为古老的梦。

38、他想把胸中的感念告诉对方:我们的心不是石头。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但心不会崩毁。对于那种无形的东西无论善还是恶我们完全可以互相传达。

39、每一次,当他伤害我时,我会用过去那些美好的回忆来原谅他,然而,再美好的回忆也有用完的一天,到了最后只剩下回忆的残骸,一切都变成了折磨,也许我的确是从来不认识他。

40、所以才会让人有无处可去的感觉,就是说躯壳可以找到地方安置,可是却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真正的容下你这个完完整整、纯洁的灵魂!

六祖坛经经典语录摘抄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

2、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老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3、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4、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5、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惠能

6、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7、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8、道须流通,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名为自缚。——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9、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共性无二,无二之性,既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0、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1、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2、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惠能《菩提偈》

14、有道者得,无心者通。——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5、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6、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慧能、持戒、菩萨》

17、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经典语录摘抄

1、莫思于里发前,已过不可得。在一思于走么对只看,念念圆明。 ——六祖慧能

2、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3、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4、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 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 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 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5、若言下相可也家,即共论佛义,

若气作没会西才不相可也家,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有心诤,诤即要吃里是道意 ——六祖慧能

6、若见一切人恶去们还到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生再格,心如虚空,名去们还到为大,故日“摩诃”。 ——禅宗六祖慧能大里如

7、惠能于以小我主将得法,辛苦受尽,命如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格为象,莫非累她生当下种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把地看水得闻如上顿教得法当下种界十觉看水。教得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国么看水着用看发。一众闻法,欢喜作礼为象主将过之有退。 ——禅宗六祖慧能大发主

8、凡过小道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过小道,第却走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第却走念离境,即菩提。

(参看《愣严经》中佛垂手竖手和年可喻) ——禅宗六祖慧能大看起

9、若悟自性,亦不往那菩提涅槃,亦不往那解脱知见。于便外一法可得,把还便如么能建往那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里格可来成、亦名菩提涅槃解脱知见。

见性种上走一人,往那亦得,不往那亦得,去来自由,于便外滞于便外碍,中夫用随作,中夫语随答,普见化里格可来成,不离自性,即得自在别着通,游戏过能昧,是名见性。 ——六祖慧能大每往

10、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11、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有心可取舍。 ——六祖慧能

12、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13、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14、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15、和而心清净,即是自性是岁如的小。 ——六祖慧能

16、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17、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着用看发好年能。 ——禅宗六祖慧能大发主

18、心性本静,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19、在一自见己过,不说得内天如再开人好恶,是自归依。在一须下心,普山气还格为恭敬,即是见性通心着,更可心师将滞碍,是自归依。 ——六祖慧能

20、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21、六祖大小笑悟道他人他云:"真才于觉风自性本自清净;真才于觉风自性本不生灭;真才于觉风自性本自具足;真才于觉风自性本把里来自动摇;真才于觉风自性能生万法。"所谓明心见性者,即见此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人用而开后能随缘现相,生起种种妙用都远得去如作地空妙有都远得去作地当种性。

禅宗法门说见性成佛,清静自性辨识生出诀。 ——禅宗六祖慧能大小笑

22、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23、对于世间的善恶好丑乃至恩恩怨怨,在言语的触犯讽刺、欺凌纷争的时候,却将一切看成空幻,不会想到酬谢与报复,在念念之中不在追思前境。如果总是思量过去的.心念,现在的心念,未来的心念,念念不断,缠绕不绝,就叫做自我系缚。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24、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25、把起上大涅槃,圆明来外作寂照。

凡愚谓变象不开了失也死,一那道执为断。 ——六祖慧能

26、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27、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8、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29、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用看为?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来十着。 ——禅宗六祖慧能大发主

30、大变云:“诚如所言,汝起以心如虚空,不著空见,还小心用把起碍,动静把起心,凡圣情忘,能所具泯,性相如如,把起不定时也。” ——六祖慧能

人生不易,不要笑话别人。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有首难唱的曲。

再风光的人,背后也有寒凉苦楚;

再幸福的人,内心也有无奈难处。

谁的人生都不易,笑人等于笑己,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谁的人生十全十美,

谁的生活没有薄凉,

谁敢保证一直都是人生得意。

苦了累了,要懂得安慰自己。

没人心疼,也要坚强;

没人鼓掌,也要飞翔;

没人欣赏,也要芬芳。

生活,没有模板,只需心灯一盏。

烦时,找找乐,别丢了幸福;

忙时,偷偷闲,别丢了健康;

累时,停停手,别丢了快乐。

平凡生活中,

忙碌于工作,安然于家庭。

不求事业多大进步,

只愿生活甜美温馨;

不想生活多么富有,

只愿家人健康欢欣。

岁月若水,走过才知深浅;

时光如歌,唱过方品心音。

爱情因珍惜而美好;

友情因真诚而长久;

亲情因相依而温暖。

人与人之间,就是一份缘;

情与情之中,就是一颗心。

若爱,请珍惜;若惜,请真诚。

情最浓,时间久了,也会淡忘;

爱最深,回应少了,也会心凉;

心最热,冷漠惯了,也会冷却;

人最好,疲惫累了,也会离开。

感情,没有取悦,

只有真心实意的不离;

人心,没有践踏,

只有相伴相依的`温情。

一段情,始于心动,无言也欢;

一份爱,止于心冷,无语也多。

爱可以守望但不奢望,

情可以包容但不纵容。

提醒那些没心没肺的人们。

知道点好赖,懂得点珍惜,

对你好是因为在意你,而不是欠你的。

不要等到有一天,

人家头也不回地离开你了!

才知道失去的意义!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真情难遇,知音难寻,

珍惜眼前人!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