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必敬之。
2、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3、力到处常行好事,礼亏处常存好心。
4、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5、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如戈兵。
6、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7、你不同情跌倒的人的痛苦,在你遇难时也将没有朋友帮忙。
8、缺衣少食贫苦人需加温恤,鳏寡孤独残疾者应多扶持。
9、一颗好心,抵得过黄金
10、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11、礼貌是儿童与青年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12、礼貌使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喜悦。
13、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14、凡是行为善良与高贵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15、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
16、多梦和多言,其中多有虚幻。
17、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这也是虚空。
18、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
19、听智慧人的责备,强如听愚昧人的歌唱。
20、惟独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
21、行为纯正的穷乏人,胜过行事乖僻的富足人。
22、相近的邻舍,强如远方的弟兄。
23、摇牛奶必成奶油,扭鼻子必出血。照样,激动怒气必起争端。
24、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
25、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
26、愚昧人张嘴启争端,开口招鞭打。
27、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
28、愚蒙人是话都信,通达人处处谨慎。
29、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30、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带在猪鼻上。
31、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
32、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
33、诱惑正直人行恶道的,必掉在自己的坑里。
34、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
35、聪明人的心得知识,智慧人的耳求知识。
36、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37、弯曲的不能变直,缺少的不能足数。
38、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
39、柔和的舌头,能折断骨头。
40、瘸子的脚,空存无用。
41、与盗贼分赃,是恨恶自己的性命。
42、为非作歹的,被义人憎嫌。行事正直的,被恶人憎恶。
43、要别人夸奖你,不可用口自夸。
44、亵慢人煽惑通城,智慧人止息众怒。
45、生活,就是这样,永远占领着绝对领导的位置,当无数的傻子高呼着自己控制了生活,掌握了命运,却没看到,生活在更高的苍穹上,露出讥笑的嘲讽的面孔
46、执子之手,将子拖走。子说不走,好吧,关门放狗!
47、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4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
49、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50、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5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52、年轻的时候,我们常常冲着镜子做鬼脸;年老的时候,镜子算是扯平了。
53、请在珍惜的时候,好好去爱。在放手的时候,好好祝福。
5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5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6、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不过要是修行不到家的话,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嗔念。
57、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可以为了理想壮烈的牺牲,成熟男人的标志的可以为了理想卑贱的活着。
58、分开是一种必然的考验,如果你们感情不够稳固,只好认输,真爱是不会变成怨恨的。所以到底是要选择哪个要相信缘分,一切顺其自然。
5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60、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61、生活就像宋祖德的嘴,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个倒霉的会是谁。
62、少年不胡作妄为,大胆放肆,试问老年时哪来的题材话当年。
63、不要指望,麻雀会飞得很高_劝人孝顺的名言_劝人向善的名言。高处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麻雀如果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它照样会过得很幸福!
64、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65、我以神的姿态,闪耀在这美的瞬间,凡人勿扰。
66、生别人的气,是拿别人犯的错来惩罚自己。你认为值得吗?再说花两千快钱买一次教训,买一个朋友的真面目,也不算什么,记着以后交友要慎重!
67、小时候我以为自己长大后可以拯救整个世界,等长大后才发现整个世界都拯救不了我。
68、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69、我不是天桥上算命的,唠不出那么多你爱听的磕。
70、树愈静而风不止,我愈恋而他不在。
71、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
72、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等至严丽,如妙花鬘;智慧深广,犹如大海
73、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太伤心难过,在天国,他不会喜欢你这样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
7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75、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76、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77、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方得坚固本心,任眼前千般景像都是虚幻,本心自巍然不动。
78、如果你还爱他,你应该会希望他过得幸福快乐,希望他跟真正爱的人在一起,绝不会阻止,你要是阻止他得到真正的幸福,就表示你已经不爱他了,而如果你不爱他,你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他变心呢?爱不是占有,真正爱一个人是无法说出原因的,你只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心情好坏,你都希望这个人陪著你。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
1、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
2、观其行,顺天之意,谓之善意行。反天之意,谓之不善意行。——《墨子》
3、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8、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吕氏春秋》
9、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0、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
11、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12、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乐记》
13、善不以名而为,功不以利而劝。——(南宋)胡宏《知言》
14、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经》
15、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
16、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孟子》
17、内外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左传》
18、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
19、一日行善,天下归仁;终朝为恶,四海倾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0、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明)洪应明《菜根谭》
21、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4、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易经》
25、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墨子》
26、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
27、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8、夫帝者,为善为恶,天下莫不知。——(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9、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大学》
30、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礼记》
3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32、修身践言,谓之善行。——《礼记》
33、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
34、善人未能急亲,不宜预扬,恐来谗谮之奸。——(明)洪应明《菜根谭》
35、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礼记》
36、崇其美,扬其善,违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荀子》
37、善者得之,不善者失之,古之道也。——《吕氏春秋》
38、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灾然必以自恶也。——《荀子》
39、大以为政于天下,使天下之为善者劝,为暴者沮。——《墨子》
40、为善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墨子》
41、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其乡长。——《墨子》
42、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荀子》
4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44、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南宋)《名贤集》
45、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易经》
46、幼时不择善人教之,使至于为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7、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
48、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礼记》
49、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50、君子有善万世之心,行之自身始。——(南宋)胡宏
51、国君诸侯之不可以不执善承嗣辅佐也。——《墨子》
52、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荀子》
53、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墨子》
5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5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6、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不过要是修行不到家的话,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嗔念。
57、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可以为了理想壮烈的牺牲,成熟男人的'标志的可以为了理想卑贱的活着。
58、分开是一种必然的考验,如果你们感情不够稳固,只好认输,真爱是不会变成怨恨的。所以到底是要选择哪个要相信缘分,一切顺其自然。
5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60、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古代经典名言警句 1
1、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马致远)
2、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3、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8、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9、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曹雪芹)
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1、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
12、可望而不可即。(刘基)
1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4、书到用时方恨少。
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16、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8、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古代经典名言警句 2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古名言警句励志
58.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