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心经师傅经典语录 正文

心经师傅经典语录

时间:2025-07-30 04:14:09

1. 看读佛经,当须见月忘指,不可依语生解。

2. 若能于经教,及古德入道因缘中,不起第二念,直下知归,则于自境界,他境界,无不如意,无不自在者。

3. 莫撃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念想由来幻,自性无始终,若得此中意,长波自当止,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虚坐?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

4. 人法双净,善恶两忘,直心真实,菩提道场。

5. 天地无物也,我无物也,虽无物,未尝无物也。圣人如影,百姓如梦,孰为生死哉?

6.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7.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8.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9. 明与无明,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10.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11. 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

12. 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

13. 285.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

14. 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15. 坛经者,人人皆知出于曹溪,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经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16. 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17.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18. 善恶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

19. 菩提无是处,佛亦不得菩提,众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20. 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21. 你今闻发菩提心,将谓一个心学取佛法,唯拟做佛。任你三祗劫修,亦只得个报化佛,与你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

22. 即心是佛,身心俱无,是名大道。

23. 大道本来平等,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

24. 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25. 心之与性,迷即别,悟即不别。

26. 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27. 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着。

28. 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也。

29. 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

30. 心无所住,随处解脱,内外根尘,悉皆销殒,若一切无心,即无所住也。

31. 万物一如,不起分别,犹如一月当空,千波现影,影有现灭,月实自如。

32. 如如者,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

33. 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34. 无心之心如恒河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

35. 以一切觉故,当知菩萨,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36. 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37. 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38. 此灵觉性,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

39. 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

40.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41. 妄身临境照影焉,妄身不殊,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虚;身本与影不异,不得一有一无,若欲存一舍一,永与真理相疏,更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烦恼因心故有,无心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

42. 马祖云:「悟自本性,一悟永悟,不复更迷,如日出时,不合于暗,智慧日出,不与烦恼暗俱,一心境界,妄想即除即是无生。法性本有,有不假修,禅不属坐,坐即有着,若见此理,真正合道,随缘度日,坐起相随,戒行增薰,积于善业,但能如是,何处不通。」

43. 证此(本性)之时,万象俱绝,恒沙妄念,一时顿尽,无边功德应时俱备。

44. 佛法在日用处,行住坐卧处,吃(喝)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所作所为处。

45. 佛性不可思量测度见到,当下便见,拟思则差。

46. 傅大士偈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坐起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47. 高峰禅:「修行人如一人与万人敌,又如逆水行舟。」

48. 沩山禅师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49. 佛性本来是真如,不须再求真。

50. 妄本无体性,如人作梦,梦时非无,醒来了不可得。

51. 心本无作,道常无念。

52. 参禅人须下大疑情,心中有不决了处,须力争不可少存情面。

53. 赵州:「佛之一字,我不喜闻,自性无名,心佛众生,皆是假名。」

54. 司空本净禅师:「佛是虚名,道亦假名,二俱不实,总是假名。」

55. 真性空寂,本自不生,今则不灭。

56. 古德云:「将山河大地转归自己,能如此,便有独立自由份,生死轮回,皆不相干。」

57. 真心空寂,无所不遍。

58.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

59. 诸佛真语,以心为宗。众生信道,以宗为鉴。

60. 众生界即诸佛界。

61. 因迷而为众生。诸佛心是众生心,因悟而成诸佛。

62. 心如明鉴,万象历然。佛与众生,其犹影像。涅盘生死,俱是强名。

63. 四大如坏幻,六尘如空华。自心为佛心,本性即法性。

64. 知心无住,即是修行,无住而知,即为法昧。

65. 住着于法,斯为动念,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66. 无所住,不染不着,如人有目及日光明,见种种法。

67.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68.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69. 闭目不见色,内心动虑多,幻识假成用,起名终不过,知色不关心,心亦不关人,随行有相转,鸟去空中真。

70. 嗔心暴烈,不发则已,发则虽尽反以前所为,亦不暇顾及。

71. 俗眼既认一切对待者为实事,分别计较遂致牢不可破,此所以有贪嗔也。

72. 世间万事莫非对待,于此中,看破其莫非彼此相形而有,既皆相形之事,则是一切虚幻不实,有即非有矣;然而不无幻显现,非有而有也。顾既超乎其表,是为不着,不如是不能证绝对之性体,此大智也;随顺其中是为不坏,不如是不能救轮回之众生,此大悲也。

73. 当令心如虚空,超然尘表。虚如空者,不住相是也。

74. 施不住相,福如虚空。

75. 不着能行所行之相,是即我法双空,并空亦空。

76. 由凡夫至究竟觉,其功行唯一离相而已。

77. 万缘俱绝者,一切法性空,一切处无心。

78. 舍一切烦恼是布施,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与诸法无所念是忍辱,与诸法离相是精进,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

79. 清净无染是戒;知心不动,对境寂然是定;知心不动时,不生不动想,知心清净时不生清净想,乃至善恶皆能分别,于中无染得自在者,是名为慧。

80. 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

81. 过去事,莫思量;未来事,莫愿莫求;现在事,与一切事但知无着。

82. 知心不坏是实相法身,知心含万像是功德法身,知心无心是法性法身,随根应说是应化法身,知心无形不可得是虚空法身。

83. 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84. 心无去来,即入涅盘。是知涅盘,即是空心。

85. 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86. 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87. 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88. 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89. 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90. 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

91. 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92.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93. 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94. 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95. 一心有滞,诸法不同。

96. 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97. 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98. 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99. 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100. 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1、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

2、傲慢是天然的,谦逊只在人工。

3、玩物丧志,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

4、我能抗拒任何诱惑,直到它们被我所诱惑。

5、凡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

6、他说,一个地方的风景,在于它的伤感。

7、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换言之,人的某些无耻行径是由于害怕寂寞而做出来的。

8、无知的人总是薄情的。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9、别人的滂沱快乐滴在我肩上是不快乐的。

10、做生活的导演,不成。次之,做演员。再次之,做观众。

11、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

12、主义总是一种偏见,甚至是强词夺理,终归是自我扩张,排斥异己。

13、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14、当我与敌人对坐,我是清醒的。我忘怀自己时,是和朋友在一起。

15、善,因是无报偿的,才可爱;恶,因是无恶报的,才可恶。

16、好人的世界,总有一种糊涂。

17、但愿我是黑暗,我就可扑在光的怀里。

18、他明白我的痴情,悄然一瞥,如讽嘲似垂怜,偶尔对我有亲昵的表示,我决然回避——知道自己的爱是绝望的,甘心不求闻达,也无福获得酬偿。爱在心里,死在心里。

19、凡心所向,素履可往。

20、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21、歪来歪去,扭来扭去,歪不了扭不了时,大声说:我是喜欢直来直去的。

22、眼看一个个有志青年,熟门熟路地堕落了,许多“个人”加起来,便是“时代”。

23、看清世界荒谬,是一个智者的基本水准。看清了,不是感到恶心,而是会心一笑。

24、幸亏梦境中的你不是你,我也不是那个我。

25、悲观是一种远见。

26、天才是被另一个天才发现的。

27、悲伤有很多种,能加以抑制的悲伤,未必称得上悲伤。

28、人们的错,都错在想以一种学说去解释去控制所有的东西。

29、持平常心,不做平常语。

30、这里的花都是深紫色的。我倒并不悲伤,只是想放声大哭一场。

31、爱情,亦三种境界耳。少年出乎好奇,青年在与审美,中年归向求知。老之将至,义无反顾。

32、事物的细节是规律性的,事物的整体是命运性的。

33、常以为人是一种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各种快乐悲哀流过流过,一直到死,导管才空了。疯子就是导管的淤塞和破裂。

34、爱情本来就没有多大涵义,全靠智慧和道德生化出伟美的景观。如果因为爱情而丧失智慧和道德,即可判断:这不是爱情,是性欲,性欲的恣睢。

35、生活,是安于人的奴性和物的奴性交织。

36、没有品性上的丰满,知识就是伪装。

37、寂寞的是,在生时,没有一个朋友。更寂寞的是,被理解的,都不可能是伟人。

38、你的眉目笑语使我病了一场,热势退尽,还我寂寞的健康。

39、还没分别,已在心里写信。

40、轻轻判断是一种快乐,隐隐预见是一种快乐,如果不能歆享这两种快乐,知识便是愁苦。

41、到后来,总还是看在愚蠢的份上,再让一步。

42、哲学生涯原是梦,醒后若有所思者,此身已非哲学家,尚剩一份幽微的体香,如兰似檀,理念之余馨,一种良性的活该。

43、凡事到了回忆的`时候,真实得像假的一样。

44、谈到他的缺点时,他便紧紧搂住那缺点,一脸憨厚的笑——缺点是他的宠物。

45、一个人要从远处回,从高处下,从深处出。

46、我自得恶果,所以不必悲伤;我不抱希望,所以不绝望,我自寻路,一个人走,所以不反激。我也有脾气要发,但说说俏皮话。

47、我们穷,只此一身青春。

48、智者,乃是对一切都发生讶异而不大惊小怪的人。

49、有人说,时间是最妙的疗伤药。此话没说对,反正时间不是药,药在时间里。

50、不知原谅了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51、如果米开朗基罗在雕大卫时,知道三天以后这件作品将被炸毁,他一定歇手饮酒去了。“永恒”的观念,迷惑着艺术家。

52、规律背后,有命运在冷笑。

53、电影可以剪辑,小说可以停、跳……生活真是可悲。只有快乐时,生活和电影一样——瞬间就过去了。

54、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55、有教养的上流人士,对车夫、浴室侍应生、任何传递物品的人,从来不会敷衍搪塞。

56、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

57、知识,学问,使人通达,使人平静。

58、我曾见过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

59、不嫉妒别人与你相对谈笑,我只爱你的侧影。

60、走在正道上,眼睛看着邪道,此之谓博大精深。

61、不自由,就是不自然。不自然,就是不自由。

62、真诚无所谓多无所谓少,无所谓足无所谓乏。除非没有真诚,才会茫然于真诚。

63、十一月中旬,晴暖如春,明明指的是爱情。

64、无论蓬户荆扉,都将因你的倚闾而成为我的凯旋门。

65、友谊的深度,是双方本身具有的深度。浅薄者的友谊是无深度可言的。西塞罗他们认为“只有好人之间才会产生友谊,还是说得太忠厚了。

66、我已经算是不期然而然自拔于恩怨之上了,明白在情爱的范畴中是绝无韬略可施的,为王,为奴,都是虚空,都是捕风。明谋暗算来的幸福,都是污泥浊水,不入杯盏,日光之下皆覆辙,月光之下皆旧梦。

67、讲规律,就是乐观主义。讲命运,就是悲观主义。

68、找好书看,就是找一个制高点。

69、人的快乐,多半是自以为快乐。植物动物,如果快乐,真快乐。

70、一种景色,联想不起另一种景色,才是值得眷眄的景色。

71、活在自然美景之中,人就懒,懒就善。

72、悲观主义是一种态度,一个勇敢的人的态度。

73、年轻,真像是一个理由,一个实际上毫无用处的理由。

74、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

75、什么事都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推向极端。

76、不谦而狂的人,狂不到哪里去;不狂而谦的人,真不知其在谦什么。

77、当愚人来找你商量事体,你别费精神——他早就定了主意的。

78、你的美意是多重的,我的信念只一重,邮程再长,也会到达。

79、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80、有口蜜腹剑者,但也有口剑腹蜜者。

81、不可能有真理,仅只是热情,无所谓思想,至多得到些感觉。

82、对生命,对人类,过分的悲观,过分的乐观,都是不诚实的。看轻世界荒谬,是一个智者的基本水准。看清了,不是感到恶心,而是会心一笑。

83、浅浅的知识比无知更使人栗六不安,深深的知识使人安定,我们无非是落在这样的一片浅浅深深之中。

84、生命的悲哀是衰老死亡,在这之前,谁也别看不起谁。

85、一个爱我的人,如果爱得讲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我就知道他爱我。

86、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87、凡一种信仰,强制性愚民,一定阶段后,民会自愚。

88、轻浮,随遇而爱,谓之滥情。多方向,无主次地泛恋,谓之滥情。言过其实,炫耀伎俩,谓之滥情。没条件的痴心忠于某一人,亦谓之滥情。

89、法国朋友说,当一个地方与你太像了的时候,这个地方对你不再有益。

90、生在任何时代,我都是痛苦的,所以不要怪时代,也不要怪我。

91、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92、高明的父,总是暗暗钟悦逆子的;高明的兄,总是偏袒桀骜不驯的乃弟。

1、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2、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3、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4、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5、见性门中,唯在一念生信。

6、逆我意者,只消一个忍字。

7、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8、世间事无非是幻,世上人何必认真。

9、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10、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

11、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12、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13、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14、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5、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接受。

16、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7、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18、无阴皆空即是平等法身,彻知缘起,便明法由心生。

19、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20、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21、培养兴趣,而不养成癖好;学习正直,而不学成古板。

22、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23、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24、有能力的人,处处给人方便;无能力的人,处处给人为难。

25、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26、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27、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28、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29、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30、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31、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32、有为法虽假,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法虽真,执之则慧光不朗。

33、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34、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35、要克服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36、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37、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

38、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39、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0、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41、治学不厌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诉是能者。

42、为心无染,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静故,能生无量知见。

43、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44、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45、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46、养生之道,在于吃得澹,吃得粗,吃得少;处世之道,在于吃得苦,吃得亏,吃得重。

47、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48、与一切境,无依无住,无有分别,明见法界,广大安立,了诸世间及一切法,平等无二。

49、虽然你讨厌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50、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