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绿山墙的经典语录 正文

绿山墙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5-08-02 02:07:27

内容简介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此书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

作者简介

高铭,男,汉族。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北京。目前任职于某公司项目总监。

自认为死心眼一根筋,对于探索未知事物总是有无尽渴望。从学龄前就已经有了至今仍然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为什么?”成年后曾一度沉迷于宗教、哲学、量子物理、非线性动力学、心理学、生物学、天体物理等学科。21世纪以来又开始对精神病患、心理障碍者、边缘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强烈好奇。

2004—2008年间,通过各种渠道,利用所有的闲暇时间,探访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机构,对“非正常人群”进行近距离访谈,并加工整理出了这本书的内容。

“我从未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鼓励并欣赏这些内容,长久以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疯子。但是,我很欣慰。”

经典语录:

她得意的笑了:“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我认真的听着,傻了似得的看着她,但大脑是沸腾的状态。

最后她又开了句著名的玩笑:“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疯了,其实就是你疯了。”

那天走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晕晕乎乎的,看什么都好像是那样,又好像不是那样。

因为她说的太奇异了,都是闻所未闻的。

我必须承认她的观点和逻辑极为完善,而且把我彻底颠覆了。

我想,也许有一天,她会看到那个真正的世界吧?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指间的戒指不再闪亮

婚纱在衣柜早就尘封

我们的容颜都已慢慢地苍老

但那份心情,却始终没有改变

感谢你带给我的每一天

正是因为有你

我才有勇气说

“永远,永远”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他的孤独感来自梦里。

那是一个很美的地方,但是却只有他的存在。他承受着全部寂寞等待着,他是一个孤独的守望者。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我疯了,其实就是你疯了。

——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拼命奔跑,以保持在原地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他说的也许没错,

无数人希望得到永生的眷顾,

用各种方式去追求

——真身不腐,意志不灭。

但是没人意识到,

永生,

也许只是个孤独的存在。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如果这个世上只有恶魔,那就没有恶魔了,就像这个世界只有神,那就没有神一个道理。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我想起了N 个精神病医师告诉我的:千万千万千万别太在意精神病人说的话、别深想他们告诉你的世界观,否则你迟早会疯的。

思维真的是限制我们的一堵墙吗?

世界到底有多大?

在墙的另一边。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他:“其实,我想通了很多很多。生和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尊重生命;生命是否高贵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存在;在自己还有生命的时候,在自己还存在的时候,带着自己那颗人类的.心,永不停息的追寻那个答案。有没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充满期待。还记得潘多拉盒子里的最后一件礼物吗?”

我:“希望。”

他笑了:“没错,就是这个。就算会质疑,就算问为什么,那又怎么样?不需要为此痛苦或者不安,因为人类就是这样的,就是有一颗充满好奇、期待、希望,永不停息的心脏。“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石头那漫长的生命,在人类看来,几乎没有尽头。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孤独感时常体现在一种矛盾上,就是你经常是处在一种挣扎的状态:既希望别人关注、关心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接触和回应别人,于是干脆直接抗拒。可是骨子里又是那么的渴望被了解和关注,而且矛盾到嘴里说出来的和心里想的完全相反。

——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问题不在于他想的太多了,或是其他人想的太少了。而是对我们来说,未知太多了。

如果非得用奴役这个词的话,那我们都是被未知所奴役着。

直到终于我们看透、看清了所有事物的那一天。

只是,不知道那一天到底还有多远。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自从我习惯于沉迷在逻辑分析与理性辨析后,从未觉得情感竟然是如此的重要。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我想,这个世上,也许并没有地狱,但是坐在我面前的这个人一定是恶魔。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每天睡前,我都会告诉自己:我即将死了,但是明天会重新出生的。

——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思维真的是限制我们的一堵墙吗?世界到底有多大?——在墙的另一边。

——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他死前警告所有男人,女人想要全世界,那么如果这个女人所谓的全世界只是一个人呢?

—改编自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可我倒是觉得,就是这些死心眼、有病的人(指精神病患者),用他们的坚持,我们才能了解到历史和过去的某个角落曾发生的那些故事。并且,在目前所有的领域,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做什么

恰同学少年的你们,在最能学习的时候你选择恋爱,在最能吃苦的时候你选择安逸,自恃年少,却韶华倾负,却不知道青春易逝,再无少年之时。

同学们,什么叫吃苦?

当你抱怨自己已经很辛苦的时候,请看看在西部的那些穷孩子,他们饭吃不饱,衣穿不暖,冻着脚丫,啃着窝窝头的情形;请想一想几十年如一日起早贪黑的我们的老师们;请你对比一下那些透支着体力却依旧食不果腹的打工者!

在有空调的、有热水喝的教室里学习能算吃苦?在有空调、能洗热水澡的寝室里休息算是吃苦?在有爸妈当“太子伴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你能算吃苦?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你来随州二中干什么?你来这儿就是来刻苦学习的,就是来拼个好前程的,不是来荒废时日挥洒青春的。

去年考上清华的张甜柳寒假回母校来看望老师的时候说道:没有高中三年拼命的我,今天怎么能够和来自北上广深的优秀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聆听中国最优秀的教授讲课;怎么能够有资格和他们一道徜徉在水木清华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想来这三年的苦,真没有白吃;这三年的努力,真没有白费。

同学们,若想成为非常之人,必须学会吃非常之苦。要知道,青春最好的营养就是刻苦!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给儿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是啊,如果你优秀,你便拥有了大把的选择机会,否则你就只能被迫谋生。

李嘉诚也这样说:“读书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财富,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机会。”同学们,有机会,才会成功,才会有未来啊!

可能有的同学会问:“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

我的回答是:“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我们应该把重心从问“来不来得及”转到用功学习上来。有时候,你想的越多,越什么事都干不成。认准目标就静下心来干,总会有结果。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无论是高一、高二的,还是高三的同学们,不要问什么时间够不够,什么基础行不行。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你要从现在开始吃苦,开始用功。

40岁的柳传志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他缔造了联想集团;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老天善待你,给了你优越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如果老天对你百般设障,更请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当你想要放弃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卖力、天赋还比你高的牛人,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永远只能眺望的远方。

所以,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没有谁的青春是在红地毯上走过。既然梦想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就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

所以,我们不仅要有高三无假期的心理预期,更要有高中无假期的铿锵誓言!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做什么读后感_第2篇:

本以为这是一本指导我不迷茫的书,然而读完我却更加怅然了.那种回首时的再度感悟夹杂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细腻的笔调道出青春一点又一点离逝的滋味,足以让人哽咽.

身边的亲人走了,朋友换了一波又一波,身边曾经缠绵的那个人也已不知去向何方.自己好像成长又似乎一成不变,一切恍惚若一场梦境.城市里霓虹闪亮,酒吧觥筹交错,夜里伏案作文.一个青年为了梦想疲于奔命,耗尽青春却一无所有.其实所有人都难逃时间的魔掌,只不过有的人敢于面对,而有的人却只选择逃避,害怕茫然失措,于是麻木不仁地沉溺于灯红酒绿的生活.

关于爱情与前途,关于现实与未来,其实谁都迷茫.文字与照片记录下青春的点点滴滴,十年逆袭人生不仅属于刘同,也属于我们的未来.让这本书为你的未来做个见证,十年之后,你会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身边又换成了谁,梦想是成了泡影还是变成了现实?

不觉得这本书有多好,只是一不小心就有太多共鸣,有太多话说到了心里,大概主题除了青春就是爱情和梦想.亦或者说青春本身就是一本书,在她面前再多的语言,都显得品淡无味.这本书的意义或许在于它能为我的青春做个见证,十年之后,再翻看它,我不知道我的结论是否还是一样,谁的青春都迷茫.

虽然在时间面前一切都显得无能为力,但我们能做得就是挥洒青春,赢得未来!虽然迷茫,亦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

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他们不喜欢失望.没有人喜欢被误解,只是他们不喜欢争辩.没有人喜欢冲动,只是他们不喜欢被瞧不起.我们每个曾经被置为可笑举动的背后,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强烈准则,我们远比别人想象中更尊重自己的选择,我们也远比别人想象中更能对自己负责.这是《谁的青春不迷茫》书中最经典一段话.

工作中,总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原则,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处事方式方法不同,所处的职位角度不同,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这就需要在处理的事情考虑的全面一些,有时也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观察与理解事情.记得新东方老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有些事有些误会,对于真正了解懂你的人,不需要过多的去解释,而对于不理解不了解你的人,解释也终究是徒劳.做自己就好,生活中亦是如此.

书中语录:当周围都黑暗时,你可以尽力给自己点一盏灯.那盏灯也许不那么亮,甚至不能照亮你未来三步之内的路,但只要你支撑下去,努力亮着,起码能让周围的人在黑暗中一直看见你.对于自己选择的路,要相信与尊重自己的选择.坚持了,总会有结果.

我相信,坚持自己信念,努力的工作,好好的生活,面包总会有的,房子也会有的.以书中经典一段来做个结尾吧.年龄越大,越喜欢喝点小酒,因为心里有些话越来越说不出口.加班越久,越喜欢一个人走,因为想知道自己究竟还能忍受多久.当初都是一群人上路,后来都需要一个人独处.都曾希望任何人给自己发短信,拿起手机却又不知道应该打给谁.但只有经过了这段,才有回忆的笑谈. 

更多读后感推荐:

1.

2.

3.

4.

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6.习近平《之江新语》读后感

7.

8.

9.

读了《绿山墙的安妮》这篇文章后,我的心里充满了对安妮的敬意。文中的这个小姑娘是个小孤女,她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世界,对大自然的一花一草都充满了梦幻般的爱。而且她还是个梦想家,但靠着她那种积极向上、拼搏奋斗的`努力,她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有一次,我在班里朗诵一首诗,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的心里不禁轻飘飘的。回到家,我对爸爸妈妈好好地炫耀了我的学习情况。爸爸听了后,鼓励我再接再厉。妈妈听后,则对我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一听,就立刻想起了我刚读不久的一本书—《绿山墙的安妮》。我的脸通红通红的,就像一个大苹果。在文中,安妮始终不退缩,不气馁,更不会骄傲。而我呢,才取得了这么一点成绩就骄傲了。所以,我要向小安妮学习,做一个学习自觉、不骄傲的人。让我们一起让骄傲远离我们,让我们在优越的环境中像安妮那样,做个积极向上、更上一层楼的好学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