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徐志
(一)
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地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①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mó,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
(选自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二)
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chú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
(选自徐志
【注释】
①懈啦光唧:方言,随便马虎。
②
【练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任选两个作答)(2分)
①诌出来( ) ②摇曳( ) ③模样( )
2.根据拼音写汉字。(任选两个作答)(2分)
①揣mó( ) ②教huì( ) ③踌chú( )
3.选文(一)中,徐先生改作文有哪些独到之处?(4分)
4.选文(二)中,作者写的是亲身经历,用第二人称来叙述有什么效果?(4分)
5.品味下面的句子,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简要评
(1)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
(2)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
【参考答案】
1.①zhōu ②yè ③mú(2分。每空1分)
2.①
3.不写套话式批语;擅长大勾大抹,删去废话,留下筋骨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用第二人称可以营造与读者交谈的亲切氛围(或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更直接和强烈地抒发感情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句(1),语言口语化、质朴形象/运用通感(移觉)的修辞,形象生动;写出了作者习作篇幅冗长而没有筋骨的缺点(或者:表现徐先生眼光的独到和个性的独特)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句(2),运用新奇的比喻/独特的想象(或者:句式整齐);写出作者回归自然、作客山中的轻松自由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916年秋,徐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翌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
至于康有为,他是梁启超的师傅。也就是徐师傅的师傅。
徐志
1916年秋,徐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翌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
在很多人看来,证婚人在新人婚礼上的“证婚词”,都应该是“美言善词”。但在中国现代史上,却有一份堪称旷古绝今的“证婚词”,不仅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了一则佳话,也为今人的婚恋生活敲响了一记警钟。
这份“证婚词”,便是梁启超在其爱徒、中国近代著名诗人徐志
梁启超“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6岁中举,18岁拜康有为为师并参与“百日维新”,23岁发起“公车上书”,后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兼京师图书馆馆长。身为新月诗派代表的徐志
梁启超虽爱才如命,但却性格刚耿,率真诚挚,他喜欢爱徒徐志
梁启超闻讯后,写信对徐志
后来,因林长民父女均对徐志
徐志
徐志
后经胡适、刘海粟等人
1926年10月3日(农历七月初七),中国的“情人节”,徐志
“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
徐志
陆小曼,你和徐志
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
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这番“证婚词”字字千钧,掷地有声,令“新人及满堂宴客无一不失色”!证婚词扣住了两位新人的“软胁”,评人论事可谓入木三分,不仅坦露了梁启超刚耿的为人和直率的性格,也表明了梁启超这位近代大儒对婚姻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