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泥地修行金典语录 正文

泥地修行金典语录

时间:2025-08-11 07:20:51

世间出世间

纵挨拶得去

还端的也来

必须世网忽裂

然后古佛重生

遍七处而恒演

历九会以同宣

不必分皮分髓

自然无二无三

不必力追往古

只须尽却今时

不从痛处—扎

安能绝后再苏

不可触着露柱

许你放下馒头

不可随草鞋辊

正好将柱杖敲

不可预搔待痒

须要趁水和泥

不肯筑破饭袋

安能咬断铁钉

不怕风摇铁柱

要防虎咬大虫

不识无说无闻

那有大休大歇

不在十分之内

要超七佛之前

出两头致一间

离四句绝百非

出五位君臣外

在六时茶饭中

此间有劳大众

何处看破国师

此中元无勾绊

何处更有波吒

打水鱼惊棒折

闻钟山响心空

到底仙山不俗

毕竟佛法无边

地下有憨和尚

天上无俗神仙

动口不胜诘屈

开眼怎么现成

凡事付之一笑

于人无所不容

饭僧米不待拣

供佛土亦可焚

放下兜搜面孔

敲缺啖啄牙根

放下面前锹子

横吞并上辘轳

费却几多盐酱

放下是个馒头

干青云而直上

障百川以东之

供养三尊古佛

灭度一切众生

喝醒花间蝶梦

堂开莲社香光远

门对蒿峰云路幽

堂上有僧皆佛印

座中无客不东坡

天赐石麟庭降福

怀投玉燕室生香

天开佛国三千界

日照禅林第一山

天开图画神来笔

梦接家山更外青

天生佛石苔攒髻

洞有神猿臂挂松

天下名山僧占多

世上善言佛说尽

铁棒头不沾热血

酸虀罐也饱枯肠

万般热恼钉难拔

一架枯禅铁也穿

万德洪名常忆念

百般幻病自消除

万法皆空明佛性

一尘不染是禅心

万古是非浑若梦

一句弥陀作大舟

万籁无声心自息

一身非我物同春

万物静观皆自得

一生爱好是天然

微雨洒花千点泪

淡烟笼竹一堆愁

为利众生而出现

不染世法如虚空

为人定要培心地

学佛方能悟性天

为汝演说菩提法

至心忆念大悲尊

为什讨鼻孔不着

会须以眼角敲开

惟大英雄能觉悟

为诸菩萨振纲常

惟有洗心能革面

虽非造极已登峰

未上堂莫打退鼓

有去路要会转身

未有缝时用针扎

岂无落处要冰消

闻不可闻须悄二

会即便会莫忉三

问大士为何倒坐

恨世人不肯回头

问菩萨缘何倒坐

笑世人不肯回头

我心无著离诸垢

智眼常明如日光

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无量法门皆自在

一切智性如虚空

无情痴汉才伸指

穿耳胡僧便点头

无人无我观自在

非空非色见如来

无畏力寻声救苦

大悲心说法随机

无眼耳鼻舌身意

是般若波罗蜜多

无有少法才为法

若干种心即非心

鼯鼠声中雷楔响

髑髅影里棒头尖

五观若存金易化

三心未了水难消

悟明理念为真念

转得凡心即佛心

悟破世事无一语

惮透人生了无痕

西台义动三千客

北斗光明二百州

西天竹叶千年翠

南海莲花九品香

悉灭众生烦恼闇

恒涂净戒真实香

悉能悟入如来智

未曾暂起分别心

悉使众生离诸苦

普于十方演妙音

洗钵归来云满袖

读经空处雨飞花

洗钵归来云满袖

谈经空处雨飞花

洗菜莫教流去叶

见桃犹记旧时花

洗热肠泉是冷好

卫净土峰特飞来

洗胸内尘恶用水

传教外法卖死猫

喜舍慈悲皆具足

愿行动德所庄严

细翦山云缝破衲

闲捞溪月作蒲团

闲云野鹤自来去

白石清泉无是非

显示一切如来说

发生无量欢喜心

显现明净智慧灯

永灭生死愚痴闇

相好庄严甚微妙

智慧广大如虚空

香气普熏于一切

大悲广济诸群生

香烟传出千年事

灯蕊结成如意花

拈来水内鱼踪

何曾落于声后

不可坐在悟中

荷担如来家业

依持圆觉伽蓝

几人错过在此

道他欠少什么

将谓有个入处

元来无你问底

解证般若是首

修行持戒为师

净门一尘不染

土寺五戒森严

净则一尘不染

明来万法皆空

径险不生苔藓

树古突出爪牙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空里砒绵里刺

昨日雨今日晴

老鼠吃盐易学

猢狲齧雪难当

离此物即此物

得一朝过一朝

量水打罐不拙

吹毛觅缝何痴

莫道心元似石

须知佛亦是尘

莫云一丝不挂

须知双眼难瞒

木札焚钉铁饭

折主丈被草鞋

那个何如这个

收的即是放的

你几时曾到此

我近日不恁么

破柴须用钝斧

拨翳何必金针

千般救苦胸怀

一片慈悲心肠

牵牛不纳皮角

打虎先去爪牙

切忌高挥大抹

不妨暗放明收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若不钻冰取火

安能握土成金

若非大开天眼

安能高拍祖肩

若能当下了了

何须道个如如

若舍了粪墼子

又安有牟尼珠

若学寒猿捉影

须防饿虎回头

若知虚空是橛

好把热铁为丸

是谁直抱佛脚

有狗要取人心

守此饥寒足矣

敢云丘壑过之

谁是个中真谛

我有教外别传

虽云足下泥深

管取额头汗出

无长绳系白日

有布袋盛乌龟

无慧剑有慧剑

非灵山即灵山

洗热肠泉是冷

护净土峰故飞

洗水还须用水

出泥元不染泥

喜现庄严国土

欣沐佛陀灵光

笑不了古今事

看得见去来人

修到一尘不染

悟来五蕴皆空

俨然荩中佛刹

宛如劫外优昙

咬铁馒头无馅

堆雪狮子有声

要去眼中援楔

须从身里出门

一山恁么可爱

几人于此茫然

一柱擎天挹秀

万峰涌地争妍

易吞几颗碎米

难消一个铁丸

元无一时不在

何劳八字打开

知我说法如筏

不应住色生心

只要转身通气

不可啮镞吹毛

只因划地不会

所以一旦豁然

只因奈你不过

所以惟我独尊

转身元无钳键

动口便是啀喍

纵云伸手即得

须知对面难逢

作么生折合去

但随分纳些来

安知住世君非佛

想是前身我亦僧

安住诸佛菩提道

不起凡夫染污心

案上梵经皆贝叶

佛前灯焰透莲花

傲骨虚怀真识量

热肠冷眼大慈悲

白日白天谁歇脚

云来云去本无心

白云景里传心处

流水声中选佛场

白云影里传心处

流水谿边选佛场

百尺金身开翠壁

千年石罅泻寒声

百年过客无常主

三日为僧不愿官

半个窗中山有色

三根椽下我无禅

半个蒲团天地老

一声清磬古今空

半疋蕉布三条线

千尺松梯一把茅

宝地遍治功德润

香台恒拥吉祥花

宝塔应天真突兀

梵宫离地恰清凉

饱经世故慵开口

看破人情只点头

北斗七星三四点

南山万寿十千年

本性真常离分别

智慧广大如虚空

钵囊里有山最小

蒲团上觅路何长

不必栽松为榜样

何妨煮雪是家风

不必作此无用法

还须觅个有心人

不待海枯才见底

但逢月上便敲门

不独峨眉幻银色

从教大地变黄金

不妨饿虎当门卧

莫学波斯仰面看

不顾手辣成误会

但将心狠作慈航

不可堕有为去处

亦岂在无字壳中

不劳更问暗号子

只须放下赤肉团

不随人世争红紫

颇有仙风伴寂寥

不为钱原非易事

太要好也是私心

不为虚空安耳穴

何妨露柱戴笼头

不因财色毁心志

应须清寒磨悟根

不因僧来方称寺

但有性现便成佛

不于其中起分别

是故此处最吉祥

布袋全空容甚物

跏趺半坐笑何人

埠向西方成佛地

头朝彼岸即天堂

才触云片又一点

不沾半字是三玄

禅房冷静三更月

丈室长明半夜灯

禅林常踱本无我

心经时参不需言

禅门倚云烟明灭

幽人随风迹有无

禅宗霸业青山在

越海吴江白雾笼

长藤难挽波斯脚

俊鹞偏搭烈士锋

常不饥讨什么碗

凡有相皆唤作猫

常得出家修净戒

恒以正法御群生

常得出家修净戒

普为众生作世灯

常乐慈悲性欢喜

其心善软恒清凉

常乐柔和忍辱法

安住慈悲喜舍中

常能具持清净戒

速成无上功德幢

常叹诸佛胜妙戒

增长众生清净心

常为诸佛所护念

当净其意如虚空

常行清净菩提道

愿得端严相好身

常行清净菩提道

而兴广大慈愍心

常有欲以观其窍

应无住而生其心

朝夕香花传法宝

晨昏钟鼓祝皇图

潮声自演大乘法

塔影常圆无住身

成就甚深平等忍

增长如空大智心

吃亏者岂无大肚

笑杀人不肯回头

尺水丈波无地主

五山十刹有吾家

出生无上菩提树

长养最胜智慧门

除灭一切嗔恚毒

令生无量欢喜心

处处无非菩提海

山山尽是普陀崖

处己何妨真面目

待人总要大肚皮

春梦有时来枕畔

夕阳依旧上帘钩

春秋阅尽水长冷

风雨到来山欲飞

慈颜一笑了千事

大肚三通行万船

此间要全不见我

以后莫错举似人

此乃能入如来智

而不生于取著心

此事有无须问狗

当人杀活莫争猫

从无字中下注脚

在有力处打转身

翠柏苍松皆真性

云行水流亦禅机

翠竹黄花皆佛性

白云流水是禅心

翠竹黄花皆佛性

白云红树尽禅机

翠竹黄花谈般若

白云芳草悟禅机

大悲哀愍救一切

妙音演说遍十方

大大肚能容万物

微微笑看破群生

大肚能容天下事

善心不染世间尘

大肚皮包藏古今

一笑后渡灭人天

大肚皮包藏今古

一笑后度灭人天

大肚中包藏世界

一笑后吐出乾坤

大观自合难为水

小醉谁云不是禅

大护法不见僧过

善知识能调物情

但去展手全遮却

不待掀眉早放开

但有袒怀大欢喜

不嫌成佛后如来

但有言抛于背后

为无眼摆在面前

但愿普与众生乐

未曾暂起戏论心

但做得来皆事业

若推不去即因缘

当下机能收能放

末后句是有是无

到别处不得错举

在此间果是难瞒

到此方知官是梦

前身安见我非僧

到此即空还即色

迩时宜雨亦宜晴

到此已为无俗虑

上来自觉有天然

得佛究竟诸安乐

起深清净大慈悲

得入普贤深行愿

常放智日大光明

登峰始识天台寺

入室还寻智者龛

谛观诸法真实性

不起凡夫染污心

调伏众生无懈倦

觉悟法性如虚空

掉棒莫惊瞌睡虎

渡江须用没毛驴

定中金磬天边落

悟后云关夜半开

东林香积寻源远

慧海慈航得意游

度脱一切众生海

得成最上世间灯

渡人不需仙与佛

济世只在真和善

断岩虽是偏多雨

破衲从来不畏风

对古佛原无鼻孔

尽大地是只眼睛

恶水泼来浇滑喘

寒冰嚼去暖枯肠

而于诸有无行著

为度众生普现身

二十年中除粪子

千重岭外打柴人

发心愿得无师道

为众能开甘露门

法法须通无我法

空空莫学有心空

法身示现无真实

慈心普遍等虚空

法性真常离心念

佛眼广大如虚空

翻经留作将来眼

问法能空现在身

凡有言皆说家丑

必无路才是吾宗

凡有言总是魔说

若无棒难见吾宗

饭里有沙需细嚼

水中无骨莫横吞

梵纲庄严含万象

月轮清净印千江

方便门中旁瞥去

獦狙队里活拏来

方便随宜而化度

利乐平等无怨亲

方山塔影屏红日

古寺钟声隐翠林

放大光明令觉悟

离诸热恼恒清凉

放下罢一丝不挂

看起来万法皆空

放下时何物是我

担取去那个为谁

放下时无些气息

举起处有个拳头

分别世界诸法相

安立众生净戒中

风动香烟浮绮阁

月移花影上雕檐

风来碧柳摇宫线

日晃金轮见佛光

风敲竹户茶初熟

月到山门僧未归

风雨百灵朝梵刹

乾坤一柱奠岩疆

风雨春秋石生灵

烟云岁月禅入心

风云过眼浑无住

水月盟心道自修

佛本心中何所求

路在脚下无须觅

佛道不从心外觅

禅机但向静中参

佛恩高厚宜曰载

法旨渊深首赞阿

佛法能破愚痴暗

学佛点燃智慧灯

佛光普照十方界

法雨均滋五性根

佛门常会龙门客

禅林时集翰林人

福德如空无有尽

佛境甚深难可思

福德如空无有尽

大悲念物靡不周

福地洞天藏古寺

桃花仙源现今朝

福基始得静中悟

善果须以心上培

甘露瓶中荣宝树

慈云座下锡祥麟

高卧白云世味淡

静依紫竹尘情清

供养一切诸佛海

1、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盘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2、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3、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4、如如者,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

5、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6、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7、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8、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

9、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10、由凡夫至究竟觉,其功行唯一离相而已。

11、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12、不着能行所行之相,是即我法双空,并空亦空。

13、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14、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盘。

15、万缘俱绝者,一切法性空,一切处无心。

16、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17、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

18、道由悟达,立志为先自博地具缚凡夫,便欲跋涉超证直入圣域,其小因缘哉。故宜操铁石心,截生死流。

19、无心之心如恒河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

20、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

21、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

22、闭目不见色,内心动虑多,幻识假成用,起名终但是,知色不关心,心亦不关人,随行有相转,鸟去空中真。

23、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24、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25、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26、古德云:「将山河大地转归自我,能如此,便有独立自由份,生死轮回,皆不相干。」

27、知心无住,即是修行,无住而知,即为法昧。

28、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29、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起。

30、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31、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32、以一切觉故,当知菩萨,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33、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34、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5、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36、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

37、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8、知心不坏是实相法身,知心含万像是功德法身,知心无心是法性法身,随根应说是应化法身,知心无形不可得是虚空法身。

39、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40、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41、心无所住,随处解脱,内外根尘,悉皆销殒,若一切无心,即无所住也。

42、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43、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44、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45、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46、真心无相,不来不去,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

47、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心,若正若不正。

48、以生死事在念,则心术已正。心术既正,则日用应缘时,不着用力排遣。既不着排遣,则无邪非。无邪非,则正念独脱。正念独脱,则理随事变。理随事变,则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则省力,才觉省力时,便是学此道得力处也。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

49、佛性本来是真如,不须再求真。

50、因迷而为众生。诸佛心是众生心,因悟而成诸佛。

51、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

52、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53、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

54、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恐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55、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56、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人人自我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57、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58、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59、心本无作,道常无念。

60、但有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61、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

1、我也愿学习蝴蝶,一再的蜕变,一再的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林清玄《境明,千里皆明》

2、对于一个不相干的,不了解的事情,所有的言说都是自心的显现与投射。为别人心理的投射而生气,不是太不值得了吗?

3、安静无言并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个更深广、更澄明的所在。

4、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

5、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不要为明天烦恼,要努力地活在今天这一刻。

6、这么多年来,我同情那些最顽劣、最可怜、最卑下、最被社会不容的人,我时常记得老师说的:在这个世界上,关怀是最有力量的。

7、每次转变,总会迎来很多不解的目光,有时甚至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对顺境逆境都心存感恩,使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8、生命是那样美好,建议大家多做深呼吸,体会空气的清新,体味事物的美好。我喝水时总会想这也许是我喝过的最美味的水,时时要保持一种爱,学会欣赏美,惟有爱和美才是心灵的故乡。

9、关键是觉悟,人生的快乐痛苦都是觉悟。

10、人生大势成久必败,败久必成,是非成败转头空,几度夕阳红。

11、举世都在追求成功的时候,我们虽不必追求失败,对成功却要有最好的心理准备,就好像在为天的时节准备冬衣一样。

12、对顺境逆境都要心存感恩,让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13、我,宁与微笑的自己做搭档,也不与烦恼的自己同住。我,要不断地与太阳赛跑,不断地穿过泥泞的路,看着远处的光明。

14、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15、虽然儿女像风筝远扬了,父母的心总还是绑在线上。充满爱的脸是文字难以形容的。爱,只能体会,不能描绘。

16、第一流的人物看白云虽是至美,却不想拥有,只想心领神会。今生今世,情如白云过隙,物则是梦幻泡影。

17、一个人对于苦乐的看法并不是一定,也不是永久的。许多当年深以为苦的事,现在想起来却充满了快乐

18、害怕失去才是痛苦的根源。

19、“多情终古是无情,莫问醉耶醒?”多情与无情、醉与醒都只是一念之间,酒还是要喝,情还是要多,否则,我们当年的博大的胸怀岂不是大打折扣了?

20、所有的束缚是自己造出来的,只有自求解脱才是惟一的道路。

21、既生而为人,就要承担,安然接受人生可能发生的一切。

22、所有的比较都是一种执着。

23、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

24、我们建造了玻璃与水银的围墙,心窗心镜反而失落了。

25、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独醒,是不为众乐所迷惑,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

26、每个人都有伤心的地方,但是每个人的伤心都不一样。

27、没有人能束缚我们,除了我们自己。

28、你有想过到办公室的顶楼看一夜的星星吗?

29、凡是心灵具足的人,都是善于沉默的。

30、在浩淼的宇宙的宇宙里,无边的虚空中,最大最有力量,或者最小最卑下的,就是你自己的心,没人可以让你更庄严,也没有人可以使你更卑陋,除了你的心。

31、感悟:万事万物就看你的心怎么想,事情的好坏无所谓,心想的好坏才可以使一个人有喜怒哀乐!想要快乐人生,心就先快乐!

32、因缘固然能使我们相遇,也能使我们离散,只要我们足够明净,相遇时就能听见互相心海的消息,即使是离散了,海潮仍然涌动,偶尔也会记起,海面上的深夜,曾有过水母美丽的磷光,点缀着黑暗在时间上,在广袤里,在黑暗中,在忧伤深处,在冷漠之际,我们若能时而真挚地对望一眼,知道石心里还有温暖的质地,也就够了。

33、在我们不可把捉的尘世的运命中,我们不要管无情的背弃,我们不要管苦痛的创痕,只有维持一瓣香,在长夜的孤灯下,可以从陋室里的胸中散发出来,也就够了。

34、让世界的吵闹去喧嚣它们自己吧!让湖光山色去清秀它们自己吧!让人群从远处走来或者自身边擦过吧!我只要用四个手掌,围成一个小小的谷,纯粹只有我们自己的风雨暗中,我们的世界里唱着一首暖暖的歌

35、许久以来,我一直在找一个理由来说明我为什么爱你,可是我找不到,因为我不能把对你的爱只限定于一个理由。

36、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37、记忆是不可靠的,遗忘也可能是美好的。文学家与科学家不同,文学家不去寻找增加记忆的魔药,而让记忆自然的留下,记在文字上,或刻在心版上,随时准备着偶然的相遇。与十年前的'美相遇了,就有两次的美;与二十年前的善相遇了,就有加倍的善。

38、总有无价的东西,在我们没有到过、永远不会去、不会遇到的人那里,这是创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写作的理由。或许,一辈子也到不了;或许,一生也遇不到;但因为我们见过彩虹,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将会看见更美的彩虹。当然,在追寻彩虹的日子,我们也不会忘记每天面包出炉的时间。

39、身如流水,日夜不停流去,使人在闪灭中老去。心如流水,没有片刻静止,使人在散乱中活着。

40、人家都说随缘,我相信缘是随愿而生的;有愿就会有缘,没有愿望,就是有缘的人也会错身而过。

41、因缘固然能使我们相遇,也能使我们离散,只要我们足够明净,相遇时就能听见互相心海的消息,即使是离散了,海潮仍然涌动,偶尔也会记起,海面上的深夜,曾有过水母美丽的磷光,点缀着黑暗。在时间上,在广袤里,在黑暗中,在忧伤深处,在冷漠之际,我们若能时而真挚地对望一眼,知道石心里还有温暖的质地,也就够了。

42、我似昔人,不是昔人。

43、茶若相似,味不必如一。但凡茗茶,一泡苦涩,二泡甘香,三泡浓沉,四泡清洌,五泡清淡,此后,再好的茶也索然无味。诚似人生五种,年少青涩,青春芳醇,中年沉重,壮年回香,老年无味。

44、天下人心,如流水中有草木,各自流行,不相顾望。前者不顾后,后者不顾前,草木流行,各自如故。人心亦如是,一念来,一念去,亦如草木前后不相顾望。

45、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46、一个人的心,如果澄净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善法,那么,还有什么能迷惑,染着我们呢?——林清玄

47、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也生。

48、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要见山,柔软心要伟岸如山;要看海,柔软心要广大若海。因为柔软,所以能够包容一切含摄一切……

49、我们要轻轻的走路、用心的过活;我们要温和的呼吸、柔软的关怀;我们要深刻的思想、广大的慈悲:我们要爱惜一株青草、践地唯恐地痛。这些,都是修行。——林清玄《情深,万象皆深》

50、犹如人生苍凉历尽之后,中夜观心,看见,并且感觉,少年时沸腾的热血,仍在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