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朗读者经典语录第四期 正文

朗读者经典语录第四期

时间:2025-09-06 04:17:19

朗读者开场白台词第四期

这个词让我浮想联翩,

当我们仰望星空,放眼浩瀚,

这蔚蓝色的星球是宇宙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当我们低头思索,凝神注目,

自然界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最宜人的礼物;

孩子是父母的礼物;

江河是大地的礼物;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多娇江山的礼物;

五千年的锦绣华章是悠久历史的礼物。

《朗读者》第四期嘉宾朗读书单

1.李亚鹏——《背影》

他的礼物是女儿李嫣

《背影》是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朱自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他的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对李亚鹏来说,女儿李嫣是上天给他的最好的礼物。他说,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教育真的是有方法的,但如果缺少了爱,一切方法都是教条。”十几年时间,女儿嫣儿撕掉了唇颚裂儿童的标签,成长为了一个阳光自信的女孩儿。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父亲的李亚鹏都以爱和言传身教的教育陪伴着她的成长。而这种教育方式和李亚鹏的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息息相关,父亲曾送给他一句话:“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在节目中,李亚鹏将《背影》献给自己的父亲,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恩。

《朱自清散文集》

朱自清的散文,清秀隽永、质朴腴厚、激进深邃,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他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2.胡玮炜——《自行车之歌》

她的礼物是用单车点亮城市

“一条宽阔的缺乏风景的街道,除了偶尔经过的公共汽车、东风牌或解放牌卡车,小汽车非常罕见,繁忙的交通主要体现在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上。所有人都知道,看到自行车的海洋就看到了中国。”苏童在文章中描写了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时代在变化,以飞一般的速度前进,不光是自行车,好多东西都会变,但都会成为经典,过去旧显得尤其珍贵。

胡玮炜是摩拜单车的创始人,从创意产生到第一辆摩拜单车出现在城市当中,她用了十个月的时间。现在,单车已经成为北京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她说,“如果一个城市是适合自行车骑行的话,那这个城市的幸福指数,一定非常高。”通过朗读苏曼的《自行车之歌》,胡玮炜深情阐述了自己对自行车的喜爱,也唤醒了我们心中的单车情节。

《我们小时候:自行车之歌》

该书讲述了作者在苏州街头晃晃悠悠成长的南方童年。行船、流水、城北的桥及夏日街头三三两两的人群等弥漫着南方水气氤氲的生活让人悠闲中又感觉说不出的怅然。全文细腻写实,真情流露。

3.倪萍——《姥姥语录》

她的礼物是陪伴她的观众

倪萍在书中说:小时候是她扯着我,长大了是我扯着她。多少个艰难的时刻,都是姥姥用她的话语教育我;多少个想不开的问题,都是姥姥的经典比喻让我豁然开朗。

姥姥说:“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儿就看惯了。”“人生下来就得受苦,别埋怨。埋怨也是苦,不埋怨也是苦。”“什么是甜?没病没灾是个甜;不缺胳膊少腿是个甜,不认字的人认了个字也是甜。”

倪萍曾是一代人的春晚回忆,她的声音陪伴大家度过了13个辞旧迎新的日子。然而在2004年,倪萍4个月大的儿子被诊断出一种罕见的疾病,如果不治疗,他的眼睛就会慢慢看不见,甚至会死亡。倪萍为了儿子赴美求医,退出央视的舞台。2014年,倪萍又重回央视舞台,对倪萍来说,守候她的观众是失散多年的“礼物”。在《朗读者》的舞台上,倪萍朗读了自己写的《姥姥语录》,以此感怀那些和99岁姥姥一起的日子,也将这些话献给陪伴她慢慢长大的电视观众。

4.单霁翔——《至大无外》

他的礼物是守护故宫

故宫是历史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礼物,他承载着日月沧桑,见证着岁月变化。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用5个月的时间,踏破布鞋20余双,走遍故宫9000多间房屋,他为故宫——这个中国献给世界的礼物,不停地忙碌着。他将《至大无外》献给所有热爱故宫文化的人。

这篇文字出自纪录片《故宫100》,它讲述了一百座建筑的命运,呈现故宫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通过一百个空间故事,建构一个故宫的全息建筑影像系统,以既富现代感又多样的方法,把紫禁城建筑的功能、意象及美学价值演绎,进而推中国文化中的普遍意义,面向世界,令观众产生共鸣。

5.赵蕊蕊——《握紧你的右手》

她的礼物是女排时期拼搏的日子

“常常见女孩郑重地平伸着自己的双手,仿佛托举着一条透明的哈达。看手相的人便说:男左女右。女孩把左手背在身后,把右手手掌对准湛蓝的天。”

我们的右手是有力量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手里。

前女排运动员赵蕊蕊在职业生涯中多次受伤,受伤期间,她也曾抱怨过命运的不公,“我不停地问为什么,可是我没有答案......还好,我比较喜欢看书,我觉得书籍给了我很多力量。”在毕淑敏的《握紧你的右手》中,她似乎找到了答案:“命运是我怯懦的盾牌,当我叫嚷命运不公最响的时候,正是我预备逃遁的前奏。”她不再以抱怨去生活,她学会了用感恩的去面对生活。退役后,她转型成为了一名职业作家,四年前,更凭一本科幻作品斩获了第四届全球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银奖。

《握紧你的右手》

常常想世上可真有命运这种东西,它是物质还是精神?难道说我们的一生都早早地被一种符咒规定,谁都无力更改?我们的手难道真是激光唱盘,所有的祸福都像音符微缩其中?

6.赵家和教授的学生、朋友

——《让我怎样感谢你》

他们的礼物是让更多的孩子看到希望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在这首诗歌中,汪国真用自己饱满的深情蕴涵于四季最美的景色之中,用四节诗中丰满的形象与真挚的语言,表达出其真切动人的感谢之情。

赵家和教授倾毕生积蓄捐助西部贫困孩子,却不愿讲出自己的名字,仅以“一位清华退休老教授”的名义和同事陈章武教授共同成立了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资助贫困学生。生前,赵家和教授是个极其节俭的人,在被查出绝症晚期后,他不肯用进口药,不肯住大医院,只愿住在清华校医院里。在生命的尽头,赵家和教授捐献了遗体。赵家和教授将自己的一生作为礼物送给孩子、送给社会。在朗读者的舞台,赵家和教授的学生、朋友深情朗诵了《让我怎样感谢你》,道出了对赵教授深切的敬爱和感谢之情。

《热爱生命:汪国真经典诗文》

“世纪诗人”汪国真——中国当代诗坛的一个奇迹,曾连续获得过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被誉为“当代诗坛的王子”!汪国真的诗,不但富含人生哲理,而且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青春气息和浪漫气息。

1.

2.

3.

4.

5.

6.

7.

8.

9.

10.

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综艺节目【1】

今天健身的时候把《朗读者》第四期看完了,让我感动的地方有很多,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前国家队女排姑娘赵蕊蕊的那句“比你的腿更痛的是你的心”,在她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我仿佛感觉到她在和梦想说再见。

「朦朦胧胧的,有个姑娘站在十字路口,四处张望,离她不远处,另一个她慢慢地走向远方,她望着她,却不知道那是不是她,她想上前去看看,却不能移动丝毫。」

“我一直没敢睁开眼睛,因为我觉得,只要我不睁开眼睛,这就是一个梦,一个噩梦。”

运动员的黄金生涯可能就那么几年,但他们为此付出的可能是从几岁时就夜以继日的努力,汗水,而且最后换来的是一个充满伤痛的身体,可是又有谁后悔过呢?

倪萍的《姥姥语录》里写着“一个人受多大的罪,就享多大的福”,人生是很公平的,小富即安是一生,大富大贵也是一生,但这两种人所承受的必定不同,人生的路到底走哪一条,到底怎么走,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走过,就别后悔,后悔了,就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后悔的机会的。

很期待蕊蕊的新书,还记得许渊冲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人生,不是你活了多长时间,而是你记住了多长时间”,趁着我们还有记忆的时候,把它们写下来,以此证明,我来过,我记得。 

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综艺节目【2】

对于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随着董卿那亲切温和的语速,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所朗读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轻淡细腻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并滋润着每个人的心弦。

这是继诗词大会后,央视又一次在一套黄金时段,推出的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又一个好节目《朗读者》。我看了首播的第一期的一部分,没看全,又在二月十九日即周日晚央视三套、于7点半进行的重播,感悟颇深。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先生、知名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文化领域的嘉宾,还有无国界医生、为妻子许下一个鲜花山谷的丈夫、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等人。他们所处不同行业,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梦想。

节目中,有董卿对嘉宾的采访,有嘉宾带着不同口音的朗读,扎扎实实地呈现出、如她给节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这档节目跟《中国诗词大会》,还有之前爆红的《见字如面》气质相仿,豆瓣评分高达9.3。“才女董卿”再次发力,请来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经典作品中,温文尔雅地给了大家一碗文化鸡汤。

董卿站定在舞台中央,由衷感慨:“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说的多好啊,喜欢董卿大气知性、端庄睿智的主持风格,我在心里默默地由衷赞叹!

其实这些大多是非专业朗读者,随着音乐舒缓起伏、情绪的逐渐酝酿,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加之观众用心倾听,聚精会神的眼神交汇、甚至很多人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致使掌声不时响起, 收到台上台下互动和鸣的效果。 

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综艺节目【3】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春天到来今年春节什么节目最火不是明星齐刷脸的各台春晚,也不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赏等大热影视剧,而是一档主打中华诗词的文化益智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而继诗词大会和见字如面之后,又一档文化综艺类节目朗读者上周末在CCTV1和CCTV3同步播出。

朗读者是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受到观众的热捧。

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此次又担当朗读者的制作人。

很多人认为,在娱乐综艺泛滥的当下,文化类节目走红是大势所趋,可董卿却表示文化类的节目真的很难做,我并不认为中国文化类节目真的迎来了一个春天,还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有所改善。

濮存昕张梓琳的朗读带来清流朗读者是央视主持人董卿酝酿筹备接近1年的文化情感类节目,节目每期有一个主题词,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等嘉宾。

首期节目首先出场的是濮存昕,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

濮存昕曾患小儿麻痹症,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

直到三年级时,积水潭医院的大夫荣国威帮他做了整形手术,濮瘸子的命运得以改变。

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荣国威大夫。

在和董卿交流时,濮存昕还感恩了给过自己帮助的很多人,包括父亲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导演林兆华等,记住帮助过自己的人,不要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别人,不要认为一切都事不关己。

节目播出后备受好评,不少网友表示在娱乐至死的各类综艺节目中,这是又一股清流董卿用真情扭转真人秀霸屏2017年伊始,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

朗读者节目简介

简介:《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朗读者礼物的

在上周末《朗读者》播出的第四期节目,第四期节目的主题词是“礼物”,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第二期的主题词是“陪伴”,第三期的主题词是“选择”,下面让我们看一下第四期“礼物”的台词吧!

倪萍的礼物是陪伴她的观众,

李亚鹏的礼物是女儿,

胡玮炜的礼物是用单车点亮城市,

单霁翔的礼物是守护故宫,

赵蕊蕊的礼物是女排时期拼搏的日子,

赵家和老师的礼物是让更多孩子看到希望。

儿女是父母最好的礼物,

恋人是爱情最好的礼物,

天地间一草一木,

都是我们人生中,

最好的礼物,

这一切都是种奇妙的相遇。

在最意想不到的时间里,

那让你钟爱一生的某事、某物或某人,

轻轻地来到你的`面前,

落在你的手里。

朗读者第四期主题

董卿介绍说,本期我们《朗读者》的主题词是“礼物”,这个词让我浮想联翩,当我们仰望星空,放眼浩瀚,这蔚蓝色的星球是宇宙给人类最好的礼物;当我们低头思索,凝神注目,自然界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最宜人的礼物;孩子是父母的礼物;江河是大地的礼物;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多娇江山的礼物;五千年的锦绣华章是悠久历史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