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仁爱的话,仁爱的诺言,嘴上说起来是容易的,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见朋友的真心。——克雷洛夫
二、 圣贤是思想的先声;朋友是心灵的希望。——爱默生
三、 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宝贵的了。——希罗多德
四、 我们有三种朋友:爱我们的,对我们不感兴趣的,还有恨我们的。——尚福尔
五、 朋友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朋友。——列失·托尔斯泰
六、 怯懦的人,会把朋友送给刽子手。——罗曼·罗兰
七、 朋友是亲密的永久伙伴。
八、 朋友之间不用言歉。
九、 朋友永远第一,朋友的事永远最紧要。
十、 对话就是在敌手之间,而决不会是在朋友之间进行。
十一、 朋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使友谊永存。——查理士
十二、 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林肯
十三、 7围都有好朋友的人,比四面楚歌的人不知幸福多少。——卡内基夫人
十四、 是所有人的朋友,对谁也不是朋友。——波兰谚语
十五、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我。——屠格涅夫
十六、 人生最美丽的回忆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林肯
十七、 懂得自爱,才能得到他人友谊。
十八、 因为有利可图才与你结为朋友的人,也会因为有利可图而与你绝交。
十九、 不管怎样困难,不要求人怜悯。
二十、 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
二十一、 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是财富。
二十二、 找到朋友的唯一办法是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
二十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二十四、 患难识朋友。——列宁
二十五、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
二十六、 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谚语
二十七、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
二十八、 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谚语
二十九、 是所有人的朋友,对谁也不是朋友。——波兰谚语
三十、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我。——屠格涅夫
三十一、 1人生最美丽的回忆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林肯
三十二、 1兄弟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常常如兄弟。——富兰克林
三十三、 1怯懦的人,会把朋友送给刽子手。——罗曼·罗兰
三十四、 谁要求没有缺点的朋友,谁就没有朋友!——谚语
三十五、 朋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使友谊永存。——查理士
三十六、 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林肯
三十七、 周围都有好朋友的人,比四面楚歌的人不知幸福多少。——卡内基夫人
三十八、 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谚语
三十九、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谚语
四十、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谚语
四十一、 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奥斯特洛夫斯基
四十二、 先人而后己。——《礼记》
四十三、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体衰而爱渝。
四十四、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四十五、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
四十六、 居必择乡,游必择士。——《荀子》
四十七、 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韩诗外传》
四十八、 好正道则正人至,好邪道则邪人至。——程颢
四十九、 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英莎士比亚
五十、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西塞图
五十一、 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损。——《薛之情公读书录·交友》
五十二、 顺利时结交朋友,逆境中考验朋友。——拉丁谚语
五十三、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五十四、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五十五、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临。
五十六、 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人。——西班牙谚语
五十七、 背后说我好话的才是朋友。
五十八、 雪雁双飞严霜退;红梅并开坚冰融。
五十九、 新结同心香未落;长守山盟情永鲜。
六十、 竹本无心皮外多生枝节;藕自有窍腹内满藏情丝。
六十一、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六十二、 病贫知朋友;乱离识爱情。
六十三、 它就能真的达到完美的境界了。——泰戈尔
六十四、 如果友谊一旦破坏了,连爱情也不能够再使它恢复。——《五卷书》
六十五、 朋友之间感情真诚,敌人就会无隙可乘。——萨迪
六十六、 聪明的人们就应该尽上力量去建立友谊,而不应去结仇恨。——《五卷书》
六十七、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纪伯伦
六十八、 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谁要是算计朋友,等于自己欺骗自己。——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六十九、 兄弟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常常如兄弟。——富兰克林
七十、 交以诚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七十一、 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知交老更亲。
七十二、 赤诚招来飞鸿落;深情激得玉石开。
七十三、 得意客来情不厌;知心人到话投机。
七十四、 友谊就是栖于两个身体中的同一灵魂。——亚里士多德
七十五、 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着生命。——罗曼·罗兰
七十六、 守道不封己;择交如求师。
七十七、 朋友千个少;冤家一个多。
七十八、 交友应学人长;处事当克己短。
七十九、 酒肉朋友易找;患难之交难逢。
八十、 万两黄金容易得;一个知心最难寻。
八十一、 交情深重金相似;诗韵铿锵玉不如。
八十二、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
八十三、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
八十四、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一种真诚互动,是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应
八十五、 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宝贵的了
八十六、 朋友是另一个自己。——西塞罗
八十七、 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你可以精诚相待的人。——弗·克兰
八十八、 朋友,以义合者。——朱熹
八十九、 朋友应比国王更重要。——伏尔泰
九十、 连一个高尚朋友都没有的人,是不值得活着的。——德漠克里特
九十一、 在这个世上,诚实的人最尊重、最珍视的莫过于真正的朋友,这种朋友可以说是另一个自我。——《择友》
九十二、 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生命。——罗曼·罗兰
论语之中关于友谊的句子
1.友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择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论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交友:“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
00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00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003 敬鬼神而远之
004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005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006 未知生,焉知死
007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008 不患人之不己知
009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010 鸟兽不可与同群
011 无可无不可
012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013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014 吾日三省吾身
0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016 不迁怒,不贰过
01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018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019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02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021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022 小不忍则乱大谋
023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024 巧言令色,鲜矣仁
02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026 朽木不可雕也
027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028 子不语:怪、力、乱、神
029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030 仁者,其言也切
031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032 邦无道,危行言孙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①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②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③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论语·阳货第十七》)
注:①讪:毁谤。②窒:阻塞不通,此指顽固不化。③徼:抄袭。
(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恶称人之恶者”是指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
B、“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是指厌恶处在下位而讨好地位在他以上的人。
C、孔子批评了不符合道德礼教的行为。
D、子贡讨厌揭发别人的短处还自认为直率的人。
(2)结合以上选段谈到的“勇”,分析下面选段关于“勇”的思想。(3分)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第十七》)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第十七》)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虽然强调入世出仕,孔子也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也还是要看时机合适与否。孔子不屑与那些一心弄权的人为伍。
B、阳货本为季氏家臣,却以陪臣身份干预鲁国国政,他想拉拢孔子,于是登门拜访,但孔子不肯见他,他送了一只熟小猪给孔子。
C、阳货知道孔子有干一番事业的念头,于是就劝他说,既然想做事,就应该把握机会,因为时间是不会等人的,孔子表示赞同。
D、孔子等阳货走了后,就前去拜见他以示回礼,没想到阳货故意慢行等他,于是他们在路上相遇,阳货趁机向孔子讲了一通道理。
(2)请结合两个选段,从为官动机的角度,谈谈孔子一开始不愿出仕的原因和后来又答应阳货出仕的原因。(3分)
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论语?季氏第十六》)
【注释】(1)陈亢:亢,音gāng,即陈子禽。(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3)远:音yuàn,不亲近,不偏爱。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亢可能认为孔子有私心,因此他才会问伯鱼孔子是怎么教他的。
B、陈亢通过与伯鱼交谈,知道孔子没有什么私心,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C、文中“不学礼,无以立”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学礼,就不懂得战栗的姿势。
D、文中“不学《诗》,无以言”的意思是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很好地表达。
(2)这一则文字侧面地表现了《诗》在哪些方面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选文中“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在文中分别是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4)本章说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请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16.4)
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1分)
2、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3分)
五、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之武城,闻弦歌②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17.4)
【注】①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②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1、在“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系喻体,在原文中其相对应的本体分别是什么?(2分)
2、子游引述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请简要说明。(2分)
参考答案
1、B讪:毁谤
孔子主张“勇”应该用“义”了来规范。君子没有“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没有“义”就会去做盗贼。
2、D
在孔子的观念中,出仕为官是为了替君王分忧,使国家安定,百姓富足。但是,当时的当政者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因此,不屑与之为伍。但是,如果一个人有兴国安邦的能力却听任国家误入歧途,这也是“不仁”,于是又答应出仕。
3、C
(2)此则论《诗》的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孔子在这则
(3)“一”指的是先生有否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偏私的教诲。“三”指的是:得知学《诗》的重要性,得知学《礼》的重要性,得知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
(4)有教无类人有差别,如贫富、贵贱、智愚、善恶、亲疏之类。就教育来说,应该进行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教育,因材施教,感而化之、循循善诱,其背后渗透着一个中庸的理念。
4、(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正直、诚实、博学多闻。
(2)颜回颜回虽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生活艰苦,却能忍受困苦,不为物质所累,自得其乐,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以颜回为友,能够让自己也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快乐地生活。
5、(1)治理武城县运用礼乐之道
(2)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受指使,可见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要学习礼乐之道,武城虽小,作为县宰也要用礼乐之道教化百姓,使君子和小人各安其分。从而巧妙地反驳了孔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