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发现一个人在放弃给别人留好印象的负担之后,原来心里会如此踏实。
2、讨人欢喜,就可以像我此刻这样,停止受累。——《无出路咖啡馆》
3、人在最失意的时候,竟是被生活暗暗回报着的。——《波西米亚楼》
4、世上人大概都是离不开又合不拢的。A需要B时,正是B情感自足最不愿被打扰的时候,而当B需要陪伴和慰藉时,他的需求对于A已成了纯粹的负担。不合时宜的陪伴和交流就成了恼人的打扰,为了不被打扰,就不要接受他人的陪伴。人和人不是因为合得拢在一块,而是因为拆不开。——《金陵十三钗》
5、驯马得靠精神上的折磨。他可以在两三天内收服一匹马,用形象、色彩、声音对它恐吓,而后是饥饿、干渴、鞭打。因此他驯出的马敏感得与精神错乱只差一步。这便是最善跑,精神上又最奴性的马。——《扶桑》
6、他说:“是圆。”他说圆是迷失和发现。圆是不灭。圆是无限的可能性。圆什么也不是。——《抢劫犯查理和我》
7、一个女人如果总想远行,是因为她不快乐。——《吴川是个黄女孩》
8、人们认为妓女在出卖,而并不认为这种出卖就在我们周围。那么多女人暗暗为自己定了价格:房子,车子,年收入。概念被偷换了,变成婚嫁。她们每晚出卖给一个男人,肉体向货物一样无动于衷,用这份出卖换来无忧三餐,几柜衣服和首饰。或者卖给权势,卖给名望。有多少女人不在出卖?——扶桑
9、美人自古不属于赤条条一份正派的人格、赤裸裸一颗善良的心——《补玉山居》
10、我能永远吃苦,却不能永远年轻。——散文集《波西米亚楼》
11、机会、勇气、动机合而为一的时刻不多,它们的合一只能有赖于人的不成熟。——《陆犯焉识》
12、跟安德烈在一起多好,好的让我想起那句咒语——“好景不长”。——《无出路咖啡馆》
13、高一层的审美,恰是审丑。——《审丑》
14、我站在西摩路这座圣堂前面,一动不动。人能信着什么多好,没有国土也没有关系,信仰是他们流动的疆土,嗡嗡的诵读着缓缓砌筑,一个城郭圈起来了,不可视,不可触,而正因它的不可视和不可触,谁也击不溃它。——《寄居者》
15、怜悯可不是什么好的感情,被怜悯的人必须接受怜悯中略带嫌弃的敷衍。——《穗子物语》
16、一个吃惯了一种苦头,而把吃另一种全新的苦头看成见世面的乡下孩子,他笑起来眼睛几乎全闭上,嘴巴咧得很大,可以想象,他再苦都不会失去笑容。——《彼岸》
17、许多东西都有正直与不正直之分,包括怜悯;许多东西也分主次,包括善良。因而人们得说服自己去泯灭天性中不正直的怜悯和次要的善良。——霜降
18、对于好事坏事的等待都是牢,都会剥夺你的自由。——陆犯焉识
19、在此地谁有块心病,有块暗伤,一定会有人来揭它戳它,你的痛不欲生可以舒缓大家的痛不欲生,一份不幸给大家拿去,医治集体的不幸。——陆犯焉识
20、他是江洋大盗也没办法,我的爱非常包容,非常护短。哪一个死心塌地的女人会去挑三拣四她爱的人呢?我的爱也像一件衣服,弹性极大的衣服,可体随身,包裹着彼得,他胖也好,瘦也好,长着长着长歪了,畸形了,都不要紧,它是随着伸缩的。——《寄居者》
21、老了多好,老了,那些梦想妄想痴想都死了。——《霜降》
22、心太软的人快乐是不容易的,别人伤害她或她伤害别人都让她在心里病一场。——《陆犯焉识》
23、人应该给自己足够的民主自由选择跟谁交往,并且坦荡地承认一份交往的失败。——《陆犯焉识》
24、他没办法比你高,就用残酷血腥的办法迫使你低,这样他就比你高了。迫害是自卑的表现。迫害者都是心理残缺,内心孱弱的人。迫害是个非常幼稚的把戏,把比他高大比他强的人用非自然的力量——比如武器、比如舆论,比如氓众,压低,压成他脚下的粪土,嗬,他就感觉好极了。——《寄居者》
25、女人不能俗不可耐,也不能雅不可耐,如果她真把鲁迅评说背给他听,他会对那个雅不可耐的女人不求甚解地赞美一会儿,后来发现对她的海阔天空失去了做大男人的良好感觉。——《无出路咖啡馆》
26、世上有什么人你近不了他?自视高大的,精神病患者,——《补玉山居》
27、大胆沉默下去,会意才可能滋长。——《密语者》
28、阿爷一见帽子,顿时明白了它的意味。它将代替活泼泼的孙女伴他度过风烛残年。它将给他实在的、具体的、但不再是活生生的温暖。它温暖着他并不重要的一部分,而他最重要的一部分,将在冷寂中裸露,直到死。——《悄悄话》
29、有的人是为了惩治人类生的,正如梁葫芦。这类人必须比坏人更坏,才能尽他的天职。——《陆犯焉识》
30、他烦恼地将她远远一扔。没空间,扔出了个心理距离。——《少女小渔》
31、中国人的悲哀,就在于都习惯了把命运交给别人去掌握。——《一个女人的史诗》
32、他要跑到她面前,跟她说,我和你发生了一场误会,也许我跟自己发生了一场误会。我爱的,却认为不爱。一定要倾国倾城,一定要来一场灭顶之灾,一定要一场无期流放才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曾经是爱的。
33、还好。看着你这样永不吃惊的面孔,镇定了我。——《人寰》
34、所有的儿戏你不能去生生地斩断,本来儿戏自生自灭,你一斩,它疼了,它反而至死不渝了。——《小姨多鹤》
35、你几乎证实了灵魂和灵魂在此一刻的邂逅;超越类属的彼此关照,在那不期然的邂逅中达到了平等和透彻的懂得。——严歌苓《心理医生在吗》
36、过活不需要你挺累地将目光弄的曲折,将笑摆得那么巧。过活是大米饭,你饿,它结实地填饱你,朴实得让人感动。——《霜降》
37、他一年吃不到几回荤,嚼这几个字眼儿就像嚼大肥肉,馋与解馋同时发生,那是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馋,刹那得到满足的同时,吊起了更深刻的古老不满。——《老人鱼》
38、他心目中,人不会白白地好;人必然是为了一个目的去好,好一次就要完成一个任务,或者堵住一个漏洞……老几想,这不怪葫芦,怪世界这么大就是没给过葫芦一份纯粹、无贪图的好。——《陆犯焉识》
39、太阳非常亮,非常清冽,让人想把五脏都掏出来晒晒,把满脑子往事拿出来晒晒。——《补玉山居》
40、那尖锐的色彩凿子一般将她三十七岁的表层凿了个缺口,青春哗然涌出。——《红罗裙》
41、心太软的人快乐是不容易的,别人伤害她或她伤害别人都让她在心里病一场。
42、漂亮和美丽是两回事。一双眼睛可以不漂亮,但眼神可以美丽。一副不够标志的面容可以有可爱的神态,一副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仪态和举止。这都在于一个灵魂的丰富和坦荡。或许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但我想,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贵的,不须求助他人的捷径。
43、庸俗是一个人开辆豪华奔驰车,但连买本书的钱也花不痛快。
44、人一老,对于自己是不是被别人多余最为敏感,他们整天都在看儿女们甚至孙儿孙女们的脸色,看看自己在他们生活里的定位错了没有,错了就是多余。没有比发现自己多余更凄惨的事。
45、哀大莫过于心死,心死莫过于一笑。
46、爱的那个永远这样忍气吞声,被爱的那个永远可以不付责任,坐享情意。爱和被爱就这样遥远,沉默的存在,都很无奈。
47、怜悯可不是什么好的感情,被怜悯的人必须接受怜悯中略带嫌弃的敷衍。
48、一代代的小说家戏剧家苦苦地写了那么多,就是让我们人能了解自己,而我们人还是这么不了解自己。一定要倾国倾城,一定要来一场灭顶之灾,一场无期流放才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曾经是爱的。
49、中国是个啥地方?做学问做三分,做人做七分。外国人最要紧的是发明这种机器那种机器,中国人呢,最要紧的就是你跟我搞,我跟你斗。你不懂这个学问,你在中国就是个没用场的人。
50、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忧郁,对许多东西有道理没道理的.恐惧是我的忧郁症。
51、梦境中的我是一个爱走路的人,喜欢找一条人迹罕至的漂亮马路,悠然地行走。走过斑斑树荫的时候,像是走过了自己心中明明灭灭的悲喜。
52、她站起来从沙发上轻轻拿走她的包,没有惊动他,她又回头看了她一眼,眼光很曲折,是真的曲折了。
53、她步子蹦跳地上楼,一个念头闪来:人们照样要买韭黄、包春卷,可是三子没了。人们照样为一毛钱的韭黄和菜农调侃、杀价。三子永远也没了。
54、我感到一切浅谈的不幸都是美丽的。
55、从那天她穿上那条深玫瑰红的连衣裙到现在,她已明白此生注定不能移情了。是悲剧是苦果,她都不可能从她对他的爱中分心。想分心是愚蠢的,报复到头是报复了她自己。陈益群不乏优秀之处,而她对欧阳萸的弱点都充满柔情。在他半人半鬼地从乡下回来时,她对他的爱又一次猛烈发作。她奇怪是什么让失意的欧阳萸如此动人。
56、对了,你的头发髻里还藏着克里斯的那颗金纽扣吗?你打算藏多久?随这些历史一块藏下去吗?
57、徐群山拍一拍他身边的沙发,问她敢不敢坐到那里去。他在开她的玩笑,其实半点玩笑也没有。他拍沙发的邀请随意、自在、无所谓。好像说,你要真敢,那就是自找。
58、她原不知愁,不知痛苦,总把今天痛苦推到明天痛苦的一个人,现在却推不掉。
59、狼啊!千万别堕落成人。
60、我告诉你,正是这个少年对于你的这份天堂般的情分,使我决定写你扶桑的故事。这情分在我的时代早已不存在。我们讲到爱情时脑子里是一大堆别的东西,比如:绿卡,就业,白领蓝领,Honda或是BMW。我们讲到爱情时都做了个对方看不见的鬼脸。
61、聪明是靠不住的东西,一个人最优越的素质是顽强,坚韧。
62、克里斯还想到自己的一生,被扶桑改变了的一生。他一生都在反对迫害华人,也反对华人间的相互残害。他成了个中国学者,他觉得扶桑在看他做这一切,不论她赞同还是反对,她总是在看着他的。
63、你的卑贱,你民族和你本身被他的民族所公认的卑贱都不能使他勇敢起来了。
64、为什么爱一个人就能看的那么不能自已?就要让她疼,恨不得虐待她?让她知道这疼就是爱?或者这爱必须疼。
65、他们都是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个种族带残酷色彩的勇敢和对于血的慷慨。他们还领略到一种东方式的雄性向往:那就是沙场之死。这死可以毫无意义。
66、他一扯衬衫,背上的那块浸了汗,再给太阳烘干,如同一张贴死的膏药,揭得“咝啦”一声,青烟也冒起了。口袋水倒干,池里的水涨上来。有大半池子。
67、靠父母,你可以成为公主;靠男人,你可以成为皇后;只有靠自己,你才可以成为女王。
68、人在最失意的时候,意是被生活暗暗回报着的。
69、就这样,偶尔地,却是注定地,你和克里斯从绝然不同的社会阶层走到一块,碰见了,再错过。谁也不朝谁多看一眼。
70、这个家是由每一个人撑着的,哪一个走掉都得塌。
71、中国几千年的语文艺术,多么美妙,到此就剩下主语、谓语、宾语的对错,剩下某道题得三分或某道题失两分的算计。这样功利的课程,别说你们这些十七岁的孩子满心寡味,连我这个教学十多年的语文教师,一整堂课都找不到一个兴奋点。
72、老几的客套很严实,怎样也别想打破,钻空子,建立一点额外的体己的交情。
73、死都不怕的人,还有什么可怕的?死都能面对的,还有什么不可面对的?
——严歌苓《陆犯焉识》
哀大莫过于心死,心死莫过于一笑。
——严歌苓《陆犯焉识》
人一老,对于自己是不是被别人多余最为敏感,他们整天都在看儿女们甚至孙儿孙女们的脸色,看看自己在他们生活里的定位错了没有,错了就是多余。没有比发现自己多余更凄惨的事
——严歌苓《陆犯焉识》
"中国是个啥地方?做学问做三分,做人做七分。外国人最要紧的是发明这种机器那种机器,中国人呢,最要紧的就是你跟我搞,我跟你斗。你不懂这个学问,你在中国就是个没用场的人"
——严歌苓《陆犯焉识》
一代代的小说家戏剧家苦苦地写了那么多,就是让我们人能了解自己,而我们人还是这么不了解自己。一定要倾国倾城,一定要来一场灭顶之灾,一场无期流放才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曾经是爱的。
——严歌苓《陆犯焉识》
人这种杂食动物挤在一块比任何动物的气味都坏。
——严歌苓《陆犯焉识》
终究要失去的东西,不如主动失去。能够主动地丢失便是施者。怎么办呢?不这样施舍,弱者怎样表达对于压迫他们的强者的宽容大度呢?
——严歌苓《陆犯焉识》
人一生只死一次,草草地就死了,比来到这个世上还不由自主。
——严歌苓《陆犯焉识》
一个钱堆出来的女人,一个蜜泡出来的女人,走到哪里都要创造喜剧高潮和欢乐结局。
——严歌苓《陆犯焉识》
”他要跑到她面前,跟她说,我和你发生了一场误会,也许我跟自己发生了一场误会。我爱的,却认为不爱。一定要倾国倾城,一定要来一场灭顶之灾,一定要一场无期流放才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曾经是爱的。“
——严歌苓《陆犯焉识》
一般此类“没用场的人”都有一身本事,误以为本事可以让他们凌驾于人,让人们有求于他们的本事,在榨取他们本事的同时,至少可以容他们清高,容他们独立自由地过完一生。但是他们从来不懂,他们的本事孤立起来很少派得上用场,本事被榨干也没人会绕过他们,不知如何自身已陷入一堆卑琐,已经参与了勾结和纷争,失去了他们最看重的独立自由。
——严歌苓《陆犯焉识》
人应该给自己足够的民主自由选择权选择跟谁交往,并坦荡地承认一份交往的失败。
——严歌苓《陆犯焉识》
知识分子的生命在于接受知识、分析知识、传播知识,甚至怀疑知识、否定知识,在他接受和分析的时候,他不该受到是非的仲裁。知识分子还应该享有最后的自由,精神的自由。他说他越来越理解福伊(Foy),那个被基督徒杀害的十五岁女孩。她拒绝偶像崇拜只是为了维护自己最后一点自由,精神的自由。而后人把她作为圣女膜拜,把她肉身的一部分塑成塑像,使她也成了偶像,放入为她在康奇斯城建造的庙殿里,以膜拜来背叛为了人类最后的自由而牺牲的先哲。
——严歌苓《陆犯焉识》
不懂得而同情比什么都可怕。
——严歌苓《陆犯焉识》
在她母亲的时代,她应该已经 是个标准的老小姐。就是这些母女间的刹那对视,母亲已经在女儿脸上身上看到了一个老小 姐的先兆。那样的高洁素雅是不近情理的。越是接近做老小姐的目标,她的高洁素雅越是纯 粹。这就给一个个男友增加了难度,越往后越无法破除她那份高洁素雅。并且,似乎因为谁 都怕由自己来破坏这份高洁而走开。
——严歌苓《陆犯焉识》
"老早呢,觉得你没用场好,心底里不龌龊,人做的清爽。太有用场的人都是有点下作的。 现在看看,没用场就是没用场“
——严歌苓《陆犯焉识》
凶暴是会让人醉的,正如各种高尚情绪会让人醺醺然。
——严歌苓《陆犯焉识》
在此地谁有块心病,有块暗伤,一定会有人来揭穿它,你的痛不欲生可以舒缓大家的痛不欲生,一份不幸给大家拿去,医治集体的不幸。
怎么不多我呢?一块料子本来够一个人做件旗袍了,多出一个人只好做两件马甲。
——严歌苓《陆犯焉识》
无
《陆犯焉识》
他不在意十六岁的小罪犯张口就做他六十岁人的老子,反正许多晚辈都做过他“老子”。一场延绵三年的饥荒,他发现饿死的都是那些爱做人老子的人,都是些内火太重的人。
——严歌苓《陆犯焉识》
肮脏的念头、肮脏的语言不干扰他,就是因为他对它们可以聋,也可以瞎。
《陆犯焉识》
妻子悄悄问:“他回来了吗?”丈夫于是明白了,她打听的是她一直在等的那个人,虽然她已经忘了他的名字叫陆焉识。“回来了。”丈夫悄悄地回答她。“还来得及吗?”妻子又问。“来得及的。他已经在路上了。”“哦。路很远的。”婉喻最后这句话是袒护她的焉识:就是焉识来不及赶到也不是他的错,是路太远。
——严歌苓《陆犯焉识》
至多还有一个礼拜,他就会见到婉喻了。他要告诉她,老浪子是冒着杀头的危险回来的。他是被你婉喻多年前的眼神勾引回来的。他太愚钝,那些眼神的骚情他用了这么多年才领略。他再不回来就太晚了,太老了。
老得爱不动了。
——严歌苓《陆犯焉识》
婉喻自己认识到的哪一点寡趣乏味,不碍事啊,无伤大雅,他爱了她这个整体,就什么都是好的了。正因为她的寻常与安静,以及那点寡趣和乏味,她偶然的那些小水妖般的风情流盼才珍奇,才宛若神鬼附体。她其实是摸不着底的。他不知道她究竟可以疯成什么样,野成什么样,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
——严歌苓《陆犯焉识》
这就是念痕。她的活力就在呛着你的时候体现出来。她用反问来应答,用抗议来同意,温顺中含有冲撞。念痕是一杆枪,按你的瞄准向前发射,同时会给你重重的一下后坐力。
——严歌苓《陆犯焉识》
婉喻颠三倒四的走样的记忆一方面由于她的记忆是主观的,因为她一厢情愿地去那样记忆事物,另一方面,因为就在她给我祖父写那封信的时候,她的失忆症已经开始。我不愿意叫它“老年痴呆症”,我觉得她的病和老年没有必然关系,似乎她宁可篡改记忆,最终把记忆变成了童话。谁也不能说满脑袋童话的人是老年痴呆。
——严歌苓《陆犯焉识》
二十多岁一个中国男人,应该可以不动声色地防御,甚至进攻,不露痕迹地交换利益甚至勾当,只要不被抓住永远不算作弊。二十岁,他应该习惯了人的那种淡淡的无耻,把它当成是正常的人味。
——严歌苓《陆犯焉识》
看信的时候,陆焉识发现冯婉瑜总是记住事情美好的那一半,或者说,同时发生于他们的事情,可以给看得美好,也可以给看得庸常。婉瑜在她的信里跟他重新过一遍那些日子,把它们过成了好日子。
——严歌苓《陆犯焉识》
焉识的脚步声被她从七上八下的众脚步声中分出来,渐渐地她就听不见其他脚步了,听见的就只有焉识那一双脚:提起、放下......脚步的合奏成了独奏。
——严歌苓《陆犯焉识》
老几的客套很严实,怎样也别想打破,钻空子,建立一点额外的体己的交情。
——严歌苓《陆犯焉识》
——严歌苓《陆犯焉识》
一代代的小说家戏剧家苦苦地写了那么多,就是让我们人能了解自己,而我们人还是这么不了解自己。一定要倾国倾城,一定要来一场灭顶之灾,一场无期流放才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曾经是爱的。
——严歌苓《陆犯焉识》
知识分子的生命在于接受知识、分析知识、传播知识,甚至怀疑知识、否定知识,在他接受和分析的时候,他不该受到是非的仲裁。知识分子还应该享有最后的自由,精神的自由。他说他越来越理解福伊(foy),那个被基督徒杀害的十五岁女孩。她拒绝偶像崇拜只是为了维护自己最后一点自由,精神的自由。而后人把她作为圣女膜拜,把她肉身的一部分塑成塑像,使她也成了偶像,放入为她在康奇斯城建造的庙殿里,以膜拜来背叛为了人类最后的自由而牺牲的先哲。
——严歌苓《陆犯焉识》
他不在意十六岁的小罪犯张口就做他六十岁人的老子,反正许多晚辈都做过他“老子”。一场延绵三年的饥荒,他发现饿死的都是那些爱做人老子的人,都是些内火太重的人。
——严歌苓《陆犯焉识》
一般此类“没用场的人”都有一身本事,误以为本事可以让他们凌驾于人,让人们有求于他们的本事,在榨取他们本事的同时,至少可以容他们清高,容他们独立自由地过完一生。但是他们从来不懂,他们的本事孤立起来很少派得上用场,本事被榨干也没人会绕过他们,不知如何自身已陷入一堆卑琐,已经参与了勾结和纷争,失去了他们最看重的独立自由。
——严歌苓《陆犯焉识》
心太软的人快乐是不容易的,别人伤害她或她伤害别人都让她在心里病一场。
——严歌苓《陆犯焉识》
哀大莫过于心死,心死莫过于一笑。
——严歌苓《陆犯焉识》
至多还有一个礼拜,他就会见到婉喻了。他要告诉她,老浪子是冒着杀头的危险回来的。他是被你婉喻多年前的眼神勾引回来的。他太愚钝,那些眼神的骚情他用了这么多年才领略。他再不回来就太晚了,太老了。
老得爱不动了。
——严歌苓《陆犯焉识》
婉喻颠三倒四的走样的记忆一方面由于她的记忆是主观的,因为她一厢情愿地去那样记忆事物,另一方面,因为就在她给我祖父写那封信的时候,她的失忆症已经开始。我不愿意叫它“老年痴呆症”,我觉得她的病和老年没有必然关系,似乎她宁可篡改记忆,最终把记忆变成了童话。谁也不能说满脑袋童话的人是老年痴呆。
——严歌苓《陆犯焉识》
人这种杂食动物挤在一块比任何动物的气味都坏。
——严歌苓《陆犯焉识》
人一生只死一次,草草地就死了,比来到这个世上还不由自主。
——严歌苓《陆犯焉识》
人应该给自己足够的民主自由选择权选择跟谁交往,并坦荡地承认一份交往的失败。
——严歌苓《陆犯焉识》
人一老,对于自己是不是被别人多余最为敏感,他们整天都在看儿女们甚至孙儿孙女们的脸色,看看自己在他们生活里的定位错了没有,错了就是多余。没有比发现自己多余更凄惨的事
——严歌苓《陆犯焉识》
在她母亲的时代,她应该已经 是个标准的老小姐。就是这些母女间的刹那对视,母亲已经在女儿脸上身上看到了一个老小 姐的先兆。那样的高洁素雅是不近情理的。越是接近做老小姐的目标,她的高洁素雅越是纯 粹。这就给一个个男友增加了难度,越往后越无法破除她那份高洁素雅。并且,似乎因为谁 都怕由自己来破坏这份高洁而走开。
——严歌苓《陆犯焉识》
"老早呢,觉得你没用场好,心底里不龌龊,人做的清爽。太有用场的人都是有点下作的。 现在看看,没用场就是没用场“
——严歌苓《陆犯焉识》
看信的时候,陆焉识发现冯婉瑜总是记住事情美好的那一半,或者说,同时发生于他们的事情,可以给看得美好,也可以给看得庸常。婉瑜在她的信里跟他重新过一遍那些日子,把它们过成了好日子。
——严歌苓《陆犯焉识》
二十多岁一个中国男人,应该可以不动声色地防御,甚至进攻,不露痕迹地交换利益甚至勾当,只要不被抓住永远不算作弊。二十岁,他应该习惯了人的那种淡淡的无chi,把它当成是正常的人味。
——严歌苓《陆犯焉识》
妻子悄悄问:“他回来了吗?”丈夫于是明白了,她打听的是她一直在等的那个人,虽然她已经忘了他的名字叫陆焉识。“回来了。”丈夫悄悄地回答她。“还来得及吗?”妻子又问。“来得及的。他已经在路上了。”“哦。路很远的。”婉喻最后这句话是袒护她的焉识:就是焉识来不及赶到也不是他的错,是路太远。
——严歌苓《陆犯焉识》
焉识的脚步声被她从七上八下的众脚步声中分出来,渐渐地她就听不见其他脚步了,听见的就只有焉识那一双脚:提起、放下......脚步的合奏成了独奏。
——严歌苓《陆犯焉识》
婉喻自己认识到的哪一点寡趣乏味,不碍事啊,无伤大雅,他爱了她这个整体,就什么都是好的了。正因为她的寻常与安静,以及那点寡趣和乏味,她偶然的那些小水妖般的风情流盼才珍奇,才宛若神鬼附体。她其实是摸不着底的。他不知道她究竟可以疯成什么样,野成什么样,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
——严歌苓《陆犯焉识》
这就是念痕。她的活力就在呛着你的时候体现出来。她用反问来应答,用抗议来同意,温顺中含有冲撞。念痕是一杆枪,按你的瞄准向前发射,同时会给你重重的一下后坐力。
——严歌苓《陆犯焉识》
老几的客套很严实,怎样也别想打破,钻空子,建立一点额外的体己的交情。
——严歌苓《陆犯焉识》
在此地谁有块心病,有块暗伤,一定会有人来揭穿它,你的痛不欲生可以舒缓大家的痛不欲生,一份不幸给大家拿去,医治集体的不幸。
怎么不多我呢?一块料子本来够一个人做件旗袍了,多出一个人只好做两件马甲。
——严歌苓《陆犯焉识》
不懂得而同情比什么都可怕。
——严歌苓《陆犯焉识》
凶暴是会让人醉的,正如各种高尚情绪会让人醺醺然。
——严歌苓《陆犯焉识》
肮脏的念头、肮脏的语言不干扰他,就是因为他对它们可以聋,也可以瞎。
《陆犯焉识》
无垠的绿色起伏连绵,形成了绿色大漠,千古一贯地荒着,荒得丰美仙灵,蓄意以它的寒冷多霜疾风呵护经它苛刻挑剔过的花草树木,群马群羊群狼,以及一切相克相生、还报更迭的生命。l
《陆犯焉识》
终究要失去的东西,不如主动失去。能够主动地丢失便是施者。怎么办呢?不这样施舍,弱者怎样表达对于压迫他们的强者的宽容大度呢?
——严歌苓《陆犯焉识》
一个钱堆出来的女人,一个蜜泡出来的女人,走到哪里都要创造喜剧高潮和欢乐结局。
——严歌苓《陆犯焉识》
”他要跑到她面前,跟她说,我和你发生了一场误会,也许我跟自己发生了一场误会。我爱的,却认为不爱。一定要倾国倾城,一定要来一场灭顶之灾,一定要一场无期流放才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曾经是爱的。“
——严歌苓《陆犯焉识》